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法治日报□ 马树娟
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了一批典型案件,其中包括多起严厉打击刷单炒信、虚构交易等虚假宣传违法行为的案件,展示了市场监管部门深入开展“铁拳”行动,维护消费者合法利益取得的积极成效。
近年来,随着线上购物逐渐成为人们的主流购物方式,很多消费者在下单前都会习惯性地查看商家先前的销量、用户评价等数据,作为自己购物决策的参考。一些商家也认识到这些数据对于争取交易机会的重要性,于是便动起刷单炒信的歪脑筋,即通过进行虚假交易和虚假评价的方式来提高商品销量、好评率和店铺信誉,从而增加被消费者选择的机会。
从此次监管部门查处的案件来看,目前刷单炒信已经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比如刷单炒信正在由电商零售领域向批发领域拓展;刷单炒信方式更具隐蔽性,从寄递空包的方式虚构交易量,到动员员工及亲友采取“蚂蚁搬家”式刷单逃避打击,再到开发专门程序实现自动化、批量化刷人气……花样不断翻新,甚至有企业专门以此为营生。这种不断变换花样、以产业化方式给电商数据“注水”的行为,不仅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而且损害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其实,我国电子商务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法规均明令禁止刷单炒信,并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不过,在利益驱使下,仍有部分商家热衷于此。对于这种背离诚信原则的不法行为,市场监管部门依法予以严惩,并将相关典型案例予以公布,既有力警示商家,也表明监管部门维护网络信用评价体系的决心。
真实的数据是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石。面对花样不断变换翻新的刷单炒信等数据造假行为,除了监管部门要予以常态化严厉打击外,拥有技术优势的平台也要创新治理方式,而不是对其听之任之,甚至还希望从这种虚假的“繁荣”中获利。总之,只有合力防治刷单炒信新花样,拧干数据造假的“水分”,才能赢得消费者的真正信赖,呵护电商平台乃至整个数字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08 06: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