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哪些患者应提前筛查? 低位直肠癌如何保命又保肛?王刚:实现“肠”治久安 体检中这项检查别放弃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11-01 06:54:00 来源:杭州网

上完厕所后,你是否有回头看一眼的习惯?

“发现大便带血,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痔疮犯了’,要么置之不理,要么用点痔疮膏,常有肠癌患者因此延误诊断和治疗。”王刚说,肠癌在学术上被称为结直肠癌,是一种源于结肠和直肠黏膜的恶性肿瘤。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百姓生活水平提高、饮食方式改变,我国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持续上升。

《2023浙江省肿瘤登记年报》显示,结直肠癌发病率位居第四、死亡率位居第三,与2022年数据相比,肠癌发病率增幅超5%。直肠癌患者最怕保不住肛门进行结肠造口,随着医学发展,“保命还是保肛”这道选择题有了新答案。

肠癌发病年龄明显前移

这类患者应定期接受肠镜检查

“我国结直肠癌有三个流行病学特征:男性比女性多、发病年龄明显提前、直肠癌比结肠癌多见。”王刚介绍,原本肠癌是一种老年病,如今不乏20多岁的年轻患者。早期肠癌没有明显症状,只有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才会出现临床表现,如大便次数增多、便秘和腹泻交替、间歇性便血、肠梗阻、腹痛、贫血、消瘦、乏力等。

当肿瘤长大至一定程度,尤其是右半结肠癌患者,如果腹壁薄弱松弛,躺在床上自己就可能摸到腹部肿块。部分老年患者对痛觉不敏感,等到肿瘤引发肠穿孔、腹膜炎才去就诊,容易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肠癌为什么会找上门?哪些人是高危群体?

王刚说,当下肠癌的病因尚不十分明确,认为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高蛋白、高脂肪、低纤维素饮食,喜欢吃腌制食品及油炸和烟熏食品等都是危险因素。”

此外,存在肠癌家族史和肠道疾病,也是引发肠癌的危险因素。研究表明,如果家族中有一个人得了肠癌,那么这名患者的直系亲属(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得肠癌的概率是正常人群的2—3倍。

“很多肠癌的发病呈现出家族后代群发性,尤其是家族腺瘤性息肉病,这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患者常在十五六岁时,出现大肠内广泛多发息肉,数量多达成千上万颗,如不治疗,大多数患者在30多岁时发生癌变。”王刚提到,这些患者的后代有50%概率遗传此病,一旦发生且不及时干预,通常逃不过肠癌的结局,这类患者平均死亡年龄为42岁。

一般来说,父母中如有一人患有家族腺瘤性息肉病,其子女应及时完善基因筛查并进行定期肠镜检查,其父母、兄弟姐妹也应当进行肠镜检查。

低位直肠癌也能保肛

肠镜检查不能代替肛门指检

直肠癌患者最怕保不住肛门进行结肠造口。

“临床中,直肠癌比结肠癌多见,80%以上的直肠癌位于直肠中下段,几乎每一个低位直肠癌患者首先考虑的问题就是能不能保肛。”王刚表示,对不同分期的肠癌患者会定制个性化治疗方案。根治性切除手术是大部分早期直肠癌患者的首选方案;中期直肠癌可能存在淋巴结转移,患者要接受术前的新辅助放、化疗,等降期后再进行手术,提高保肛的可能性;对伴有肝转移、肺转移等晚期直肠癌患者,需进行化疗联合靶向或免疫治疗,等瘤体缩小后再进行局部手术处理。

随着低位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的推广和规范化,以及腔镜设备和诊疗理念的更新,不少肿瘤距离肛缘4厘米以下的低位直肠癌患者看到了保肛希望。

“新辅助放、化疗可以让肿瘤退缩,使肿瘤细胞失去活性,我们医院已有几十例原本无法保肛的患者因此获益,‘观察等待’策略在低位直肠癌患者中逐渐流行。”王刚提醒,大多数肠癌都由息肉演变而来,从癌前病变进展至癌需要5—10年,这给了患者充足的筛查时间早发现早治疗,Ⅰ期肠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接近90%。

“肛门指检、大便常规、肠镜是常用的肠癌筛查手段。其中,肛门指检可以查出70%的直肠癌,有经验的医生可以摸到距离肛门八九厘米的肿块。大便常规如果提示隐血阳性,则需要进一步检查排除肠癌。需提醒的是,肠镜不能代替肛门指检。”王刚曾接诊过一名60岁的结肠癌患者,原发肿瘤距离肛门20多厘米却无法保肛,因为患者同时存在肛瘘,术中病理提示为肛门转移性腺癌,只能同期切除肛门进行永久造口。“平时大便习惯改变,是肠癌最典型的症状。大便带血或出现黑便,形状变细、变扁或带槽沟等,一定要及早去医院做肠镜筛查,每年体检还要做肛门指检和大便常规。”

大咖辟谣

谣言1

肠癌患者术后只能造口。

王刚:部分患者由于吻合口位置低或做过放化疗,吻合口愈合能力较差,容易出现吻合口漏,需要做一个临时性的小肠造口进行粪便转流,待吻合口愈合后再进行二期回纳手术。对能保住肛门的患者,大部分吻合口术后都可以愈合,不需要造口。

谣言2

肠造口必须终生挂着无法回纳。

王刚:做了腹会阴联合切除、没有保住肛门的患者,无法进行造口回纳。理论上说,只要肛门还在,都有可能进行回纳。但部分患者因身体原因无法耐受二次手术,或是肿瘤局部复发或转移,以及存在直肠阴道瘘的患者,必须进行造口且无法回纳。

谣言3

肠癌术后必须做化疗。

王刚:肠癌术后是否要化疗,需根据手术后病理及分期来决定。早期肠癌患者只需要手术,对于Ⅱ期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如分化较差、有脉管瘤栓、侵犯神经、淋巴结检出数目不足12个的,需要进行术后辅助化疗Ⅲ期或Ⅳ期的肠癌患者,术后通常都要进行化疗。

谣言4

长了肠息肉就会变成肠癌。

王刚:肠息肉一般分为腺瘤性息肉、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以及错构性息肉。绝大多数肠癌是由腺瘤性息肉转变而来,因此如在肠镜检查中发现息肉,及时切除就能预防肠癌的发生。

谣言5

痔疮不干预会癌变。

陈超:痔疮是一些迂曲的直肠静脉丛和血管团,恶性肿瘤则是一些异型增生的上皮细胞,两者是完全不同的病理学类型。但部分患者为肠癌合并痔疮,两种疾病都会出现便血症状,需要尽早通过肛门指检和肠镜来排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1-01 0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温州市疾控中心发布了2022年温州市癌谱报告,全市结直肠癌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第三位。浙江省结直肠癌总体5年相对生存率为58.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低于发达国家65%的平均
2023-04-22 14:04:00
...民网2023年4月15日至21日是第29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结直肠癌是世界上第四大致命癌症,其发病率高、恶性程度高、多数发现已是中晚期,如果早期发现、早期接受手术治疗预后良
2023-04-25 17:01:00
上厕所次数变多!老太误以为子宫脱垂,却又“遇上”直肠癌,看看
...左一)团队献上锦旗老太误以为子宫脱垂,没想到又加上直肠癌前段时间,子女发现陈阿姨上厕所次数变多,还看到厕所纸篓里有血,赶紧“架着”陈阿姨来到医院,求助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胃肠
2024-02-27 00:11:00
...症核心知识的知晓率,普及科学防癌理念;开展肺癌、结直肠癌早期筛查,促进早诊早治;全院肿瘤防治进入精准时代,多个优势学科强强联合,开设结直肠癌、头颈肿瘤、肺小结节和肺癌、III
2023-04-23 07:15:00
康立明生物重磅发布:超83万例真实世界应用检测数据
...他表示,由政府主导并协同社会各界力量推进的大规模结直肠癌筛查计划,能显著提升筛查成效,惠及更多的民众。结直肠癌粪便基因检测技术前景很好,它不仅使用简便,而且准确性高,值得相关
2024-05-28 20:01:00
...标本病理结果显示:直肠(中分化)腺癌,通俗点讲就是直肠癌,而且还是超低位的,距离3厘米以内的属于超低位直肠癌,几乎不可能保肛。这种情况肛门怕是保不住了,黄奶奶和家人都难以接受
2023-02-15 06:14:00
预防肠癌,日常可以多吃2白
结直肠癌是结肠癌和直肠癌的总称,结直肠癌也可以称为大肠癌,是非常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以跃居我国第3-5位高发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在我国85%以上的结直肠癌
2023-01-01 21:53:00
世界便秘日丨这种便秘可能是肠癌信号!体检中这项检查别不当回事
...习惯改变可能是肠癌信号王元钊表示,相较于其他肿瘤,直肠癌的治愈率不算低。不过,由于早期症状不明显常被忽视,一旦被发现基本都是中期以后。结直肠癌常见便血和腹痛,这一般都能引起人
2025-03-28 18:05:00
“无症状”是大肠癌的隐身衣——一旦出现症状,往往已是中晚期!
...多时候已经是晚期。千万不要等到出现症状再来体检!结直肠癌的高危人群①结直肠癌高发区的成人:我国结直肠癌发病中位年龄为45岁左右,故我国结直肠癌高危人群可定为35-40岁。在地
2024-01-02 10:28: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国庆出行必看!做好呼吸道防护,旅途少烦恼
国庆长假,是一年中难得的出门畅游好时光。无论是奔赴远方的名山大川,还是打卡周边的小众景点,都承载着人们对美好旅途的期待
2025-09-30 10:37:00
中华中医药学会于娟科普工作室科普大讲堂暨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全国科普月 “杏林科普·健康齐鲁”中医药健康宣教活动顺利举办
在首个全国科普月的浓厚氛围中,2025年9月28日,山东省中医院千佛山院区华佗楼一楼学术报告厅里掌声阵阵。“中华中医药学会于娟科普工作室”负责人
2025-09-30 10:43:00
国庆出行遇健康“小插曲”?8个锦囊为您出行保驾护航
鲁网9月30日讯(记者 魏萱 通讯员 李成修 王婧)国庆假期将至,不少市民已规划好行程,准备畅游山水。然而,旅途中晕车
2025-09-30 10:43:00
中医进万家,健康零距离 —— 成都海大中医罗程主任 9.20 健康走访
2025 年 9 月 20 日,初秋的广安乍暖还寒,成都海大中医肿瘤医院罗程主任率领医务团队驱车跨越城市,开启了 “中医进万家
2025-09-30 11:19:00
欢聚时光,健康不打烊!这份血脂健康指南请收好
中秋遇国庆,双节同庆的日子里,阖家团圆的家宴、走亲访友的聚餐、旅行途中的美食……处处都是舌尖的享受。但对于关注血脂健康的朋友来说
2025-09-30 11:19:00
给每一位关注血糖健康的暖心帖:国庆假期血糖管理注意四点
国庆中秋双节同庆,欢乐与团圆是这个假期的主题!放松身心、享受美食、与亲友相聚,都是假期的美好所在。但对于关注血糖健康的朋友来说
2025-09-30 11:22:00
四川友谊医院肿瘤科石辉兵运用先进放疗技术实现多灶肿瘤协同治疗
近日,四川友谊医院肿瘤科石辉兵主任成功为一名同时患有鼻咽癌和早期肺癌的患者完成放射治疗、控制肿瘤进程,展现出该院在复杂多灶肿瘤综合治疗方面的技术实力与诊疗优势
2025-09-30 11:22:00
国庆中秋小长假:给青少年一次心灵解压的机会
青少年抑郁问题近年来逐渐进入公众视野,假期这一特殊节点,更需留意他们的情绪变化。本文将带大家深入了解“青少年抑郁”,借助国庆中秋小长假开启守护青少年心理健康之旅
2025-09-30 11:22:00
2025年保肝护肝产品口碑推荐,十大产品成分与功效对比实测
现在的年轻人谁不熬夜,相信就连老人也抱着手机刷到半夜,网购的便利让大家尝到了来自各地美食,其中重油重辣的不在少数,吃的时候开心
2025-09-30 12:31:00
哪些部位吸脂效果更好?厦门美莱吸脂塑形享福利满减
在追求理想身材的道路上,吸脂手术无疑是众多爱美人士的热门选择。然而,吸脂并非在身体的任何部位都能取得理想的效果,不同部位的脂肪分布
2025-09-30 12:33:00
遇见铁门关④|幸福路上“梨”不开你
遇见铁门关④|幸福路上“梨”不开你
2025-09-30 13:55:00
想让假期状态满分?从一夜安睡开始!“先安神再助眠”是关键
期待已久的中秋国庆长假近在眼前,心早已飞向远方的山海与美食!一次尽兴的旅行,不仅需要精彩的行程,更离不开高质量的睡眠作为“充电站”
2025-09-30 14:20:00
2025国际旅行健康大会在京举办 中外专家共商构建全球旅行健康共同体
9月26日至27日,以“创新引领,健康护航——构建高质量全球旅行健康共同体”为主题的2025国际旅行健康大会在北京成功举办
2025-09-30 14:20:00
认识过敏,从容应对!别让“小敏感”打乱生活节奏
鲁网9月30日讯(记者 魏萱 通讯员 李成修 马瑾)春风拂面时,有人却被涕泪交加缠上;美食上桌时,有人却因红疹频发难享口福……如果你也常遇这些场景
2025-09-30 15:32:00
纳雍县:干部下沉一线践初心
2024年以来,毕节市纳雍县创新探索“县乡村组户人”工作思路,推动乡镇(街道)落实片区工作“村为主”机制,构建起权责清晰
2025-09-30 16:5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