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东湖评论:贷款催收切莫走向“软暴力”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5-27 09:20:00 来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每日电话催收不能超过3次,每天晚上10点以后不能催收,不应向联系人催收……5月15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发布《互联网金融贷后催收业务指引》,从实操层面对催收行为和催收行业提出诸多要求。值得注意的是,《指引》正是“催收国标”的前奏。

自古以来,欠债还钱都是天经地义。从这个角度看,催促还款也属理所当然。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催收也应当有边界,合理合法;如果恶意骚扰,威胁欠款方,就会让催收失当,乃至触犯法律。可现实中,就有几乎违法的催收,特别是涉及互联网金融的催收。

有效催收,能降低金融机构的坏账率,是他们维护自身权益的重要手段。但是,由于之前缺乏管理,催收的乱象丛生,其手段卑劣,乃至导致了诸多的恶性案件。有记者在黑猫投诉平台以“催收”为关键字搜索,居然发现相关投诉的数量超过了71万条。“软暴力”催收不断,催收到了非规范不可的地步。

这样的状况下,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发布了“指引”,对合法催收进行了“指导”。据悉,“指引”从行业准入门槛、信息保护、具体操作等层面进行了“指导”:比如限制催收的电联次数、通话时间等;比如要求记录催收通话内容的真实、客观、完整;比如催收内容应经金融机构事先审核;比如禁止“爆通讯录”,等等。如果这个“指引”能真的落实,必将对推动催收规范化发展起到正面导向作用。

欠钱不还有违诚信,令人愤慨;但即便如此,催收也不应朝着暴力的方向发展。催收行业想走出争议需要经历改变“阵痛”,可是,规范化管理催收,也是必由之路,依法催收是大势所趋。“指引”是对恶意催收的矫正,能促使催收规范化、人性化,它为依法催收提供了详单,指明了方向。

“指引”的发布,令人欣慰,给人希望。然而,我们还必须明白,它只是“指引”,而非硬性法规。所以,它缺乏法律刚性,没有处罚措施,即便催收公司不按照“指引”操作,我们又能奈之若何?所以,“指引”虽然给我们以希望,但它能否让灰色的催收走向正轨?大家心里都没底。

催收须依法而行,这一点没毛病;但具有针对性的“法”,从何而来?也需打个问号。由此可见,出台针对性的法律法规,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较之于《互联网金融贷后催收业务指引》,我们更希望能出台具有法律强制性的“催收国标”。

有人说,《指引》正是“催收国标”的前奏。“指引”即将来了,“国标”还会远吗?我们相信,“指引”、“国标”并举,才能让灰色的催收走上规范的道路。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黄齐超

责编:詹蔷【责任编辑:沈素芬】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7 1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大学生评论大赛】东湖评论:后真相时代,网络暴力何时休
...会让她的伤害消逝。后真相时代的网络暴力,折射出当前互联网治理仍面临窘境。近年来,网络暴力事件时常见诸各类媒体,有的甚至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悲剧。互联网给予每个人发声的机会,让很多
2023-11-13 16:04:00
...实加强网络暴力信息治理力度,营造良好网络生态,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起草了《网络暴力信息治理规定(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定》),于7月7日起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近些年来
2023-07-11 20:06:00
【保护青少年画好同心圆⑳】东湖评论:扬网络正气 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自身情绪,对他人进行网暴。此事在网上引起热议。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截至2022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10.67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5.6%。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为我们带来了便利
2023-12-15 12:32:00
...上10点以后不能催收,不应向联系人催收……近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发布《互联网金融贷后催收业务指引》(以下简称《指引》),从实操层面对催收行为和催收行业提出诸多要求。值得注意
2024-05-27 14:34:00
...的“快乐”与“美好”背后是惨痛的教训。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一批网贷平台应运而生,各种借贷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然而,这些平台之所以能够“风生水起”,是因为它
2024-07-08 09:46:00
...层出不穷,网络暴力降低了社会文明的程度。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联合公安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公布《网络暴力信息治理规定》,自2024年8月1日起施行。《网络暴
2024-06-21 12:17:00
...下,网络戾气盛行成为网络空间浊气的主要“污染源”。互联网的匿名性,让一些网民随意评论他人;生活中的不良情绪积压,使得某些人躲在屏幕背后肆意宣泄;法不责众的心理,令人毫无顾忌地
2023-07-20 11:35:00
【大学生网评大赛】东湖评论:莫让网络“受害者”沦为“施暴者”
...活中多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孩子的反常之处。互联网时代发展,学习过程中也常常需要用到网络,网上各种各样的消息漫天飞舞。调查显示,青少年遭遇暴力辱骂信息的最主要场景是社交
2023-12-12 18:47:00
...”。网络文明,人人受益;网络污浊,人人受害。当前,互联网领域法律法规日趋完善,在具体实践中也有不少成功案例。例如,备受关注的江歌母亲诉网暴者案二审结果宣判,维持一审关于“依法
2023-11-03 14:52: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