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近日,“网信中国”微信公众号发布,“清朗·杭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中,累计处置微博、抖音、快手、京东、淘宝等重点平台违法违规账号1万余个,清理相关信息7.4万余条,下架违规商品1.5万件,大力整治了干扰赛事活动的网上突出问题。
网络空间的“天朗气清”,是广大网民的共同期待,也是管网治网的工作目标,不仅需要加大网络执法力度、依法压实平台责任,更需要广大网民的参与支持。新时代的年轻人,作为网络空间治理的主人翁和主力军,我们更要文明上网、文明用网,共建网上美好精神家园。
拒绝谣言,不做人云亦云的“二传手”。网络谣言通常带有很强的迷惑性、炒作性、煽动性,打着言论自由的旗号捕风捉影,利用群众心理、消费大众情绪。我们看到,“清朗·杭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网络环境整治”行动通报案例中,涉及多起借参赛队伍和人员谣言恶意关联炒作事件,还有不法分子假冒官方账号发布不实信息,误导公众,危害国家利益,损害国家形象。日常生活中,也有类似于“味精致癌”“不粘锅致癌”“阳光玫瑰葡萄农药残留严重超标”等来源不明的谣言,引起消费者焦虑,干扰了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转。更有甚者,恶意捏造人员伤亡事件等,以博人眼球、吸粉引流、牟取利益,制造恐慌、严重扰乱社会秩序。我们应客观全面看待虚拟网络空间的各类信息,保持清醒头脑、理性分析,不跟风散播不实消息,避免成为不法分子谋求个人利益的工具。
拒绝网暴,不做屏幕背后的“键盘侠”。网络暴力,实质上是语言暴力。虚拟网络空间的开放性、匿名性、难溯源性易滋生“法不责众”的心理。在网络上,面对运动员的偶发失误,有人强带节奏、大肆指责,面对社会热点事件,有人跟风起哄、言语攻击,更不用说人肉搜索、互撕攻击、谩骂吐脏等行为。尤其是近段时间,从“粉发女孩”到“寻亲男孩”,从浙江女子取快递被造谣到武汉“糖水爷爷”走红后被无端质疑,这些“言语风暴”不仅毒化网络风气、污染精神家园,而且给当事人造成了严重伤害,甚至导致了不可挽回的悲剧。对此,我们要拥有一双明辨是非的慧眼,保持一颗与人为善的公德心,严防在无形之中“按键”伤人,成为幕后刽子手的帮凶,携手共进营造善良和谐的网络空间。
主动参与,不做网络安全的“旁观者”。网络文明,人人受益;网络污浊,人人受害。当前,互联网领域法律法规日趋完善,在具体实践中也有不少成功案例。例如,备受关注的江歌母亲诉网暴者案二审结果宣判,维持一审关于“依法以林某犯侮辱罪、诽谤罪,数罪并罚,判处有期徒刑二年三个月”的判决,打击震慑了网暴行为,为受害者澄清了事实、伸张了正义。但净网绝非一朝一夕,清朗靠的也不是一招一式,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仅仅依靠法治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各类网络平台、社会组织、广大网民等多方力量参与监督,狠刹这种扭曲社会价值导向的歪风邪气。我们要不断涵养适应互联网发展的网络道德、网络伦理、网络素养,对恶意炒作、流量造假、造谣生事等违法行为坚决说“不”,共同壮大网络正能量版图。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维护网络良好生态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携手构建绿色网络空间,奏响网络文明的和谐之音。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罗肖露(武汉经开区)
责编:王舒娴【责任编辑:王舒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3 1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