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刘禅在诸葛亮去世后连杀三位大臣,恰恰说明他是扶不起的阿斗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6-16 09:49:00 来源:戏说三国

夷陵之战后,诸葛亮在白帝城接受刘备的托孤。他辅佐刘禅,整顿纲纪,发展经济,南下平叛,北伐曹魏。当时蜀汉的权力集中在诸葛亮的府中,刘禅只是行使祭祀的权力而已。可是当诸葛亮刚刚去世,刘禅就一连诛杀了三位朝廷重臣。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刘禅在诸葛亮去世后连杀三位大臣,恰恰说明他是扶不起的阿斗

一、诛杀刘琰、李邈和杨仪。

在诸葛亮第五次北伐时,刘琰的案件就已经发生了。这个刘琰在蜀汉政权中地位很高,但是权力很小。这是因为他早早跟随刘备,没有多少才能,但是很有风度。因此刘备让他招待宾客,成为了蜀汉政权的花瓶。

可是这个人在跟随诸葛亮北伐期间,与魏延发生了矛盾。他说了许多不该说的话,造成了恶劣的影响。诸葛亮为此让他向魏延道歉,并剥夺了他的权力,把他送回成都赋闲。谁知道回到成都后,心情恶劣的刘琰又惹出了一场风波。

刘禅在诸葛亮去世后连杀三位大臣,恰恰说明他是扶不起的阿斗

他的妻子胡氏长得很漂亮,在进宫向太后祝贺新春的时候,留在宫里一个多月。这让刘琰心中生出了猜疑,认为胡氏与刘禅有私情。于是刘琰叫来五百士卒用鞋子打胡氏的脸,然后把胡氏给送回娘家遗弃了。胡氏状告刘琰,司法部门将刘琰下狱。最后司法部门将刘琰处死,命妇进宫朝贺的习惯也废止了。

在诸葛亮去世后,刘禅对诸葛亮进行了哀悼。可是这个时候李邈却却站了出来,对诸葛亮进行声讨。他声称诸葛亮仗着自己大权在握,上压制刘禅,下胁迫群臣,完全是一副权臣的模样。诸葛亮把持朝政,让蜀汉陷入连年的战争。今日诸葛亮一死,才让蜀汉得以休息。举国上下,无论大小都为之欢庆。谁知道刘禅看了李邈的言论十分生气,他将李邈立刻抓起来杀掉了。

刘禅在诸葛亮去世后连杀三位大臣,恰恰说明他是扶不起的阿斗

在诸葛亮去世后,他的手下魏延和杨仪为了争夺军权进行了火拼。由于魏延的性格和做法,使得杨仪打败了魏延。杨仪在诛杀魏延后,还公报私仇,灭了魏延的三族。这一切都印证了诸葛亮对他的看法,使得他失去了刘禅的信任。

在杨仪将蜀军主力带回蜀中后,他本来认为自己资历老,功劳大,应该接替诸葛亮的职位。可是诸葛亮早就指定蒋琬为自己的继承人,汉中方面也由国戚吴懿担任主将。杨仪最终只得到个中军师的职务,毫无任何权力。

刘禅在诸葛亮去世后连杀三位大臣,恰恰说明他是扶不起的阿斗

杨仪为此十分生气,他成天怨天尤人,口无遮拦。费祎前来探望他的时候,杨仪大放厥词,甚至连自己如果当时率领蜀军投魏,待遇也会比现在好的话都说了出来。费祎报告给刘禅后,刘禅将杨仪撤职流放。杨仪到了流放地还不老实,继续上书诽谤。刘禅命令当地官府捉拿杨仪,杨仪因而自杀。

二、刘禅对这三位大臣的态度。

我们看刘禅诛杀这三位大臣的行为,实际上代表了他个人的态度。在诸葛亮去世后,刘禅首要的任务就是稳定局势,树立起自己的权威。这样才能将蜀汉从诸葛亮去世的震惊中恢复过来,应对可能发生的变故。刘禅诛杀这三位大臣,目的就在于此。

刘禅在诸葛亮去世后连杀三位大臣,恰恰说明他是扶不起的阿斗

首先我们看诛杀刘琰。刘琰的案件只不过是夫妻间的争执,但是由于其中掺杂上了刘禅的因素,就非同小可了。刘琰实际上是指斥刘禅的私生活不检点,和自己臣子的妻子有染。刘禅本身在蜀汉政权中的威望不高,如果再加上这样的指责,更是让自己信誉扫地。

在这种情况下,刘禅只能对刘琰进行惩处。如果不刹住这种风气,对蜀汉的君权也是一种打击。于是在刘禅的指使下,蜀汉的司法机关不但将刘琰抓捕下狱,还公开审讯将刘琰当众斩首。为了防止这件事继续发酵,蜀汉还中止了命妇入宫朝贺的惯例。

刘禅在诸葛亮去世后连杀三位大臣,恰恰说明他是扶不起的阿斗

诛杀李邈则是为了维护诸葛亮的威信,维护蜀汉政权的政治方向。李邈是代表蜀中本土的势力,他们不希望一直处于战争状态,只想生活得稳定。这与刘备、诸葛亮的匡扶汉室的政治方向是有着根本矛盾的。在刘备、诸葛亮的时代,对这些人采取了镇压的方式,逼迫他们与蜀汉政权合作。

当诸葛亮去世后,李邈认为时机已到,所以他才会跳了出来。他打着为刘禅和自己出气的旗号,对诸葛亮和他的政策大肆诋毁。可是,李邈没有看清的是,刘禅在北伐的这一点上,是完全和诸葛亮一致的。因为只有依靠北伐的方针,才能团结蜀汉的各方势力,团结一致去为之奋斗。

刘禅在诸葛亮去世后连杀三位大臣,恰恰说明他是扶不起的阿斗

如果刘禅赞成了李邈的主张,等于是自己否定了自己的政治主张,让蜀汉失去奋斗发展的方向。那样蜀汉将陷入政治上的混乱,等于是自掘坟墓。刘禅清楚地看到这一点,才会毫不手软地将李邈诛杀,保证了蜀汉的安定。

至于说诛杀杨仪,则是因为杨仪咎由自取。在诸葛亮时代,杨仪得到诸葛亮的任用,主要是利用他的才能。而到了诸葛亮去世后,蜀汉进入休养生息的时期,杨仪的才能就不是那么重要了。再加上诸葛亮对杨仪性格的缺点看得十分清楚,所以让蒋琬担任自己的继承人,放弃了杨仪。

刘禅在诸葛亮去世后连杀三位大臣,恰恰说明他是扶不起的阿斗

杨仪自己看不清形势,一心还在做着继承诸葛亮职位的美梦。当他的美梦破碎后,就开始肆无忌惮地毁谤朝廷,甚至说出大逆不道的话来。在诸葛亮刚刚去世,刘禅正在努力稳定局势的情况下,是根本不允许杨仪这种情况发生的。

因此,刘禅才会解除杨仪的职务,将他流放边疆。可是杨仪依然毫不悔改,照样对刘禅和蜀汉朝廷大放厥词。为了消除后患,刘禅下令当地政府抓捕杨仪,逼迫他自杀了。刘禅虽然没有杀死杨仪,杨仪却是因为刘禅而死的。

刘禅在诸葛亮去世后连杀三位大臣,恰恰说明他是扶不起的阿斗

三、诛杀这三位大臣并不能代表刘禅的果决。

在诸葛亮去世后,刘禅接连诛杀刘琰、李邈和杨仪三位大臣,似乎给我们展现了他的政治才能,表现出他果决的一面。有的人因此还对刘禅赞扬有加,说刘禅并不是扶不起的阿斗,他也是有着一定政治才能的人。可是,我们看看刘禅对三位大臣的处理方法,就感觉刘禅并非是一个合格的君主。

我们看刘禅对刘琰的处理,让后人感到啼笑皆非。刘琰和他的夫人胡氏发生矛盾,矛盾的起源是刘琰认为胡氏与刘禅有染。胡氏在宫中居住月余在先,刘琰叫五百士卒用鞋子打胡氏脸,抛弃她在后,双方都有一定的过错。可是对于这种家丑不可外扬的事情,却成为了一件路人皆知的司法案件。

刘禅在诸葛亮去世后连杀三位大臣,恰恰说明他是扶不起的阿斗

最终,刘琰被蜀汉的司法机关判处了死刑。判决书中写得尤为可笑,“卒非挝妻之人,面非受履之地”。而刘琰却正是因为这种可笑的罪名处死了。这件事还被后人当作笑话写进了书中。如果刘禅真的有一定的政治手腕,刘琰的死是不会这么可笑的。这只能降低刘禅的威望,让他得不到任何好处。

至于说对李邈和杨仪的惩处,这背后更多的是诸葛亮的影响在发挥作用。诸葛亮在去世的时候,已经对后事进行了妥善的安排。在成都,他留下了蒋琬为首的一套班子,在军中,他留下了以费祎、吴懿、王平为首的一套班子。因此,那些想着诸葛亮去世就可以浑水摸鱼的人,是根本达不到目的。

刘禅在诸葛亮去世后连杀三位大臣,恰恰说明他是扶不起的阿斗

李邈公开站出来诋毁诸葛亮和他的方针,危害了蜀汉的政治基础,自然受到刘禅和诸葛亮安排的朝廷严惩。至于说杨仪的下场更为明显,他的所有权力都被剥夺。在他牢骚满腹的时候,是费祎这个诸葛亮最看重的亲信,将他的大逆不道的言论,向刘禅告密,最终难逃一死。

结语:

刘禅在诸葛亮去世后,采取果断手段,诛杀了刘琰、李邈和杨仪三位大臣。这些人要么是侮辱了刘禅的皇权,要么是对诸葛亮和他的政策进行诋毁,要么对蜀汉政权待遇不满。刘禅对他们的处理,稳定了蜀汉的政局。

刘禅在诸葛亮去世后连杀三位大臣,恰恰说明他是扶不起的阿斗

不过刘禅诛杀这三位大臣,都是在蒋琬、费祎等人的帮助下完成的。诸葛亮虽然去世,刘禅依然没有摆脱诸葛亮的控制。他采取了按照诸葛亮的遗策执政的态度,在诸葛亮指定的继承人和政权班子下行使自己的权力。因此,诛杀这三位大臣,是刘禅与臣下互相妥协的结果,并不是他显示果决的结果。由于他处理问题的能力欠缺,还给后人留下了笑柄,对自己的威信造成了损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16 11:45:2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曹操将三个养子培养成栋梁,刘备仅一个养子也要除掉
...作战勇猛,屡立战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良将。刘备听信诸葛亮的建议,担心刘封刚猛,刘备死后,无法驾驭,危及阿斗的王位,把他除掉了。而曹操却有三个养子,曹真比刘封还要刚猛,为何曹操
2023-07-16 06:28:00
刘禅真的是扶不起来的阿斗?三次杀伐展现他的政治智慧
...他的无能,认为他没有继承父亲刘备的雄才大略,也没有诸葛亮的聪明才智。但如果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刘禅的统治是否真的如同人们所说的那样无能呢?编辑刘禅的“无能”形象要讨论刘禅的
2024-11-28 09:10:00
诸葛亮去世后,刘禅在其墓前做了什么事
...阿斗给我们的印象一直都是一个性格懦弱的庸才,尽管有诸葛亮这样的大牛辅佐他都无济于事,当诸葛亮死后蜀国没了遮风挡雨的参天大树,没过多久就灭亡了。阿斗作为亡国之君被迁往洛阳,因为
2023-07-28 21:54:00
诸葛亮刚去世,刘禅为何连杀3位重臣
...放了一颗定时炸弹,成为蜀国的不稳定因素。而这时候,诸葛亮已经去世了15年,蜀国的内政外交,基本国策,都是刘禅自己说了算。刘禅这个名字前面通常有个定语,那就是“扶不起的阿斗”。
2024-04-24 20:17:00
“阿斗”真的什么都不懂吗
...知。但史实并非如此,罗贯中和后世儒家士大夫为了塑造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形象,刻意矮化刘禅的形象和才智。今天笔者为你解读几大形象误区,还原历史上真实生动的后主刘禅
2022-12-28 12:25:00
刘备军中元老因打老婆被判斩首,背后隐藏的玄机
...侯进爵。他在蜀国朝廷的地位,仅次于重臣李严。李严和诸葛亮,都是刘备的托孤大臣,位高权重。所以,此时的刘琰基本相当于蜀汉朝廷的三号人物了。虽然刘琰身居高位,但还是不负责具体事务
2023-02-27 19:46:00
为何贤相诸葛亮死后,众人才知阿斗有治国谋略
...,刘备做出了个至关重要的决定。首先,刘备叫来了丞相诸葛亮和尚书令李严。 他深知当时的蜀汉,已失去荆州这一战略要地,又在夷陵之战中遭受了沉重的打击。而五虎上将中,关羽、张飞、
2024-07-06 22:51:00
刘备兵败夷陵,在白帝城托孤诸葛亮。那么位极人臣的诸葛亮为何不选择谋朝篡位呢?诸葛亮成为蜀汉真正的统治者,小皇帝刘禅备位而已。后来阿斗说:政由葛氏,祭由寡人。诸葛亮在蜀汉说一不二,
2023-10-05 22:12:00
蜀汉后主刘禅为什么能保住国内财产安全?
...帝城,刘备在白帝城一病不起,自知时日不长,于是召集诸葛亮等一批大臣进行托孤,刘备觉得诸葛亮等虽对自己忠心耿耿,但不一定能像辅佐他一样辅佐自己的儿子。于是说了一些试探性的话语,
2023-01-30 17:4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太行风|巍巍长城
10月3日,金山岭长城。 郭中兴摄长城,是镌刻在中华大地上的不朽史诗,是熔铸于民族血脉的精神图腾。它横贯万里,是承载历史
2025-10-10 08:44:00
以家族记忆还原英雄本色,让抗联精神代代相传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杨靖宇将军诞辰120周年、殉国85周年的特殊节点,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我的爷爷杨靖宇》一书不仅登上了央视《新闻联播》
2025-10-10 17:30:00
秋日的蔚县尖山村,漫山层林褪去葱郁,红黄绿点缀其间,将山野打扮得斑斓夺目。拍摄|赵永辉、王建海制作|吴晓萌
2025-10-10 07:51:00
发现200余处遗迹,出土各类文物标本400余件(套)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河北日报讯(记者史晓多)日前,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会在张家口市宣化区举办
2025-10-09 08:38:00
孙敬会笔下的孙立,钢鞭造型是最大亮点
水浒人物,36天罡的地位高于72地煞,而画水浒人物的画家,也多把创造的精力和巧思,用于前者。不过孙敬会先生画梁山108好汉
2025-10-09 11:32:00
杜梦菲“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每逢八月十五,当一轮圆月悬于中天,中国人便知,这是属于中秋的时刻。这个承载着团圆期盼的节日
2025-10-09 11:32: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明月映泉城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千百年来,无数诗人用笔墨描绘这一轮明月,也用月色寄托思念。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写道
2025-10-09 11:33:00
杜梦菲“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当月光穿透千年云层,既照亮了文人墨客案头的诗稿,也温暖了寻常巷陌的烟火。中秋的魅力,在于它既是“诗言志”的情感载体
2025-10-09 11:33:00
人文|白居易与唐代的香衣文化
文|刘永加秋风乍起,天气渐渐转凉,人们会添加衣物,讲究的此前可能会在衣箱或衣柜里放上樟脑丸,也是为了防虫,所以拿出的衣服带着淡淡的香气
2025-10-09 11:33:00
有一种热爱,叫做“我和国旗合个影”!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国青有一种红,叫做中国红;有一种热爱,叫做“我和国旗合个影”。国庆期间,济南战役纪念馆设置的“我在济南英雄山和国旗合个影”打卡点
2025-10-09 11:33:00
池沙鸿绘观音展现生活气息
这是池沙鸿于2018年所绘的一组观音与善财童子题材的扇面作品,共有30幅。其中,这幅《卧莲观音童子嬉水》,在气质上和其他作品明显不同
2025-10-09 11:34:00
琅琊王氏始祖身份最显赫的学生,墓里藏着“文艺青年”的多少意难平
鲁网10月9日讯 (记者 杨成喜)公元前74年,汉昭帝驾崩,饮马瀚海、勒石燕然的强汉在这一刻出现了动荡,深幽的长安长安城里波诡云谲
2025-10-09 16:28:00
国庆中秋长假里,山西博物院开启“延时模式”,丰富的展览与精彩的活动吸引观众在博物院里过双节。8天假期,山西博物院(含山西青铜博物馆)累计接待观众16
2025-10-09 19:48:00
大风·影像|中国最“吓人”村子:坟上村
与世隔绝500年,专心致志守墓,坟墓上就是家,顺着墓道进出村!网友惊叹《盗墓笔记》具象化了……山西省临汾市坟上村因明代晋王的陵墓而得名这个村子就是地处吕梁山脚下的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土门镇坟上村
2025-10-09 21:22:00
赤子心承红色志,红嫂后代徐美安让沂蒙六姐妹的故事“活”起来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主余凤在沂蒙山区野店镇,有一位特殊的红色故事讲述者。他不是专业的文史学者,却对沂蒙六姐妹的事迹了然于胸
2025-10-09 21: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