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秋粮对于四川为何越来越重要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8-30 05:58: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四川日报

□知蜀君/文

又是一年秋收时。8月中旬开始,四川水稻、玉米等作物,从南至北陆续进入收获季。

秋粮,是指大春播栽、秋季收割的粮食作物。去年,四川秋粮产量占全省粮食总产量的87.6%。知蜀君从不同人士处获悉,若不是极端高温干旱天气影响,去年四川秋粮在全年粮食总产量中所占比重应该能接近或超过九成,从而创下有统计以来的新高。

那么,今年这个比重是否会被刷新?为什么秋粮在四川粮食生产格局中的比重越来越大?

小麦产量持续下滑,直接影响秋粮夏粮格局?

与秋粮占比提高相对应的,是夏粮占比走低。小麦是四川夏粮的主力军,常年占据夏粮产量的一半以上。换言之,小麦产量变化直接影响夏粮产量。

知蜀君梳理了过去30余年的四川小麦产量。1991年,四川小麦产量达到历史高位的730万吨,约占当年全省粮食产量(4330万吨)的16.8%;2006年,全省小麦产量430万吨,约占当年全省粮食产量(2859万吨)的15%;而在去年,全省小麦产量只有247.6万吨,占比缩减至7%。

小麦产量下滑,让四川成了全国粮食主产省中的特例。

去年,四川夏粮产量437.7万吨,在全年全省粮食产量中的占比为12.4%。相比其他粮食主产省(区),除去一年一熟制的东三省、内蒙古和新疆,四川是一年两熟制省份中夏粮占比最低的——与四川纬度接近的江苏、安徽,去年夏粮产量分别是280亿斤、344.48亿斤,但占比分别达到37.15%、42%。

作为曾是全国小麦主产区的四川,为何小麦产量持续下滑?

农民选择种什么,通常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市场和政策。市场直接关系农民钱包,也决定了农民更乐意种什么。对比来看,受冬季生长期多雨少晴气候影响,四川的小麦产量和品种与其他产区有明显差异。今年,四川小麦平均亩产首次站上300公斤台阶,达到300.3公斤,但仍低于全国平均值30%左右。哪怕是遭遇“烂场雨”的河南,今年小麦亩产仍然达到447.2公斤。品质方面,四川只能生产中筋小麦,主要用于制作挂面和酿酒,与适宜做拉面等面食的北方高筋小麦和适宜做饼干、糕点的南方低筋小麦相比,用途受限。

另一种视角,同期播种的油菜是与小麦“争地”的最大对手。对标来看,后者显然更具收益优势。按照今年的价格和产量,四川小麦每亩产值为800元左右,而油菜每亩产值超千元。因此,相较于小麦种植面积持续缩水,四川油菜种植面积则一路走高,已经实现20年连增。截至去年,四川油菜种植面积达到2079.8万亩,油菜籽总产量350万吨,完全取代了小麦在小春的主导地位。

政策则关系种植积极性。

在种粮大户补贴、一次性种粮补贴等更倾向于主要粮食作物的前提下,亩产量仅为玉米、水稻一半的小麦在四川并不受欢迎。而与小麦争地的油菜,则享受每亩每年150元的补贴。此外,从今年起,油菜等油料作物种植被纳入党政同责考核,应该也是小麦种植面积被进一步压缩的重要缘由。

四川粮食产量不降反增,谁在补缺口?

过去3年,四川粮食产量均超过700亿斤,出现明显回升迹象。在小麦产量“不给力”的背景下,四川的粮食产量为何持续走高?

答案是玉米和水稻等秋粮(含晚秋粮),其播种面积和单产呈持续增加态势。

先看面积。

2021年,全省粮食播种面积9536.6万亩,同比增长0.7%;去年,全省粮食播种面积9695.2万亩,同比增长约1.7%,是近10多年来面积增加最多的一年。其中,以水稻、玉米、大豆为主力的秋粮播种面积增加更为明显。

去年,四川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达到377.6万亩,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310万亩任务。今年则完成495万亩套种任务。此外,全省水稻面积稳定在2800万亩左右,玉米面积已增至2700多万亩。

扩种的背后,是四川对撂荒地整治、低产低效园地腾退改造速度的加快。2020年,四川撂荒地复垦面积首次超过100万亩,2022年则达到217万亩。从2020年开始,四川逐步扭转耕地面积持续减少的局面,仅2020年至2022年,四川就新增耕地40余万亩。

单产方面,一大批良种和良法得以推广。以今年为例,省级层面落实专项资金,在全省打造40个“中稻再生稻”“麦稻”“麦玉豆”“麦玉薯”千亩“吨粮田”示范片。同时,以县为单元,组织规模化经营主体围绕水稻、玉米等秋粮作物开展高产竞赛。

进入8月,已经开镰的区域不断传来水稻等秋粮丰产的好消息。截至目前,已收获的川南地区水稻单产普遍突破750公斤,较往年提升了20公斤。8月初,在达州市渠县,玉米品种“成单716”在大面积高产攻关田取得了867.5公斤的单产成绩,刷新了四川平坝和丘陵地区春玉米高产纪录。

晚秋粮和马铃薯等产量也在持续增加。

再生稻是四川等地特有的秋粮耕作方式之一,可实现“种一季收两次”。即,让收割完头茬水稻后的水稻茬再次萌发、开花、结穗。因其收获于10月下旬至11月中上旬,故称为晚秋粮。目前,川南等地的再生稻亩产可达150公斤。去年,全省再生稻预留面积为500万亩,预计今年将超过550万亩。

此外,早春玉米等作物收获后的秋马铃薯,在晚秋粮中的“戏份”越来越重。仅去年,全省秋马铃薯种植面积就增长了6.7%。

换言之,正是因为四川秋粮扩面增产,成功补足了小麦产量下滑的缺口,让四川粮食产量不降反增。

数读天府粮仓

四川累计建成5476万亩高标准农田

为粮食产量连续3年稳定在700亿斤以上保驾护航

2022年

●粮食播种面积9695.2万亩居全国第6位

●粮食产量702.1亿斤居全国第9位

其中,夏粮占比为12.4%秋粮占比87.6%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30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知蜀君/文夏粮占比走低,秋粮的占比越来越重要。那么,是否意味着夏粮增产已经不重要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要强化粮食和战略性矿产资源等生产供应
2023-08-30 06:06:00
看这“三夏”好“丰景”
...航、5G等新技术加快应用于麦收作业,这个“三夏”新意越来越浓。今年,各地投入联合收割机60多万台保障夏收,如何让这些田间大铁牛干得带劲、不趴窝?潍柴雷沃整合车联网、遥感、气象
2024-06-11 05:55:00
...断向着更高水平、更高境界进发。耕耘不辍“沃”希望,越来越多“丰收故事”“幸福故事”在谱写,粮丰仓满根基坚实,“中国饭碗”牢牢在握。(魏宁)
2024-10-06 13:43:00
...,良种在农业增产中的贡献率超过45%。而各类农用机械、越来越多的无人机加入农业生产,先进种植技术、科学管理方法的应用,更是让希望的田野奏响“丰收曲”。地里丰收不算收,进到库里
2024-10-19 10:02:00
四川巴中巴州区:农机下田 助力“丰”收
...杆、壳均匀还田,增加土壤肥力。为了让夏粮适时收获、秋粮适时播种,巴州区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始终把粮食安全放在农业农村工作的首要位置,积极做好政策宣传和技术服务
2024-05-17 15:52:00
【2022年四川民生调查数据发布①】粮食产量连续三年稳定在3500万吨以上
...食产量保持全国第9位。其中,夏粮面积、单产均增加,秋粮面积增加,单产受干旱影响有所下降;粮食总产量较上年减少2.0%,主要作物中,小麦、大豆和马铃薯总产量增加,其他作物总产量
2023-01-17 18:01:00
...绝收。不算土地流转费,仅人工、机械和种子化肥成本,秋粮一季每亩亏损就达600元。唐扬平说:“既有的种粮补贴每亩最多300多元,不能覆盖成本投入。”成都邛崃市种粮大户周家林也遇
2024-08-02 06:49:00
“秋收”收什么?“秋种”种什么?
...接近移栽油菜。据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显示,目前,全国秋粮收获已过七成,大部分地区秋粮长势良好。今年秋收以来,东北、华北大部多晴好天气、降水偏少,其中东北主要农区初霜偏晚,利于玉
2023-10-20 17:50:00
资阳安岳:奏响秋冬种生产“交响曲”
...达576户、同比增长331户,面积达8.6万亩、同比增长160%,越来越多的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农业合作社等成为了种粮“生力军”
2023-11-03 20:19: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