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老山战役最悲壮的插旗照,却被质疑造假,一保安:照片上的人是我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5-01-26 12:41: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相信很多人对这张照片并不陌生,他就是《无名烈士老山插旗》。

照片中的战士一只手端着枪,一只手死死撑着国旗。

他的身体呈45度角倾斜,即便是自己都快要倒下了,国旗依然自立地树立在那。

旁边的战士仍在冲锋,照片中悲壮的气氛呼之欲出。

老山战役最悲壮的插旗照,却被质疑造假,一保安:照片上的人是我

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照片上的旗手在战斗中已经牺牲了。

直到2014年,一名保安指着照片上的那个人微笑着说:这个人就是我!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人倒红旗不倒

1984年4月28日,随着一声冲锋号,收复老山战斗打响了,

担任主攻的是14军40师118团,按照战术编排,由五连的副连长张大权担任突击队长,负责攻下老山的主峰阵地。

战士何天华也是突击队的一员,18岁就入伍参军的他,跟着部队奔赴老山前线。

老山战役最悲壮的插旗照,却被质疑造假,一保安:照片上的人是我

这段日子对于何天华来说毕生难忘,在战斗打响前,为了躲避敌人的炮火,战士们白天就窝在猫耳洞里。

老山又热又潮,各种毒蛇蚊虫又多,许多战士还没来得起上前线,就因为水土不服倒下了。

战斗打响后,战士们更是没有了休息的时间,哪怕是晚黑夜,都被炮火照的通红。

何天华因为前期表现勇猛,被选为突击队的一员。

在张大权的带领下,突击队发起冲锋,刚开始在大家的默契配合下,战斗进行得非常顺利,突击队逐渐靠近老山主峰。

老山战役最悲壮的插旗照,却被质疑造假,一保安:照片上的人是我

然而就在这时意想不到的问题出现了。

老山的主峰从地图上看只有一个山头,但实际上是由两个小山头组成的,中间有块100米长的凹地。

敌人在两个山头都设置了火力点,只要突击队一进入到凹地,就会成为敌人的活靶子。

先头部队已经有7名战士相继牺牲,张大权见状立即改变了策略。

两个人一组呈梯队向老山主峰进行突击,何天华作为红旗手和战友罗仕忠分在了一组,他们的任务是从老山东面强攻,务必将红旗插在老山主峰上。

老山战役最悲壮的插旗照,却被质疑造假,一保安:照片上的人是我

在张大权的带领下,战士们冒着敌人的炮火奋勇猛进,很快,突击队就顺利占领了北侧山头的的第二道战壕。

就在我军战士们继续冲锋的时候,越军的炮火就像雨点一样疯狂地砸了过来。

许多战士已经身负重伤,张大权的小腹中弹,何天华的左手臂也被弹片打穿。

此时突击队的队员们已经所剩不多了,张大权强忍着小腹的剧痛,下达了最后的冲锋命令:就算是死,也得躺在老山主峰上!

老山战役最悲壮的插旗照,却被质疑造假,一保安:照片上的人是我

一声令下后,几个人再次发起冲锋,何天华拿着红旗,在罗仕忠的掩护下匍匐亲近,冒着枪林弹雨,他们终于冲上了老山主峰。

此时早已精疲力尽的何天华没有忘记自己的任务,他用尽全身的力气,将红旗举起来。

由于左手负伤,他只能用右手挣扎的插上红旗,然后用自己的身体死死撑着,不让红旗倒下。

身旁的罗仕忠,仍然端着枪战斗着。

老山战役最悲壮的插旗照,却被质疑造假,一保安:照片上的人是我

终于,老山主峰被我军成功攻下,何天华负伤,而队长张大权,却在最后的冲锋中不幸牺牲了。

隐姓埋名

老山战役结束后,何天华和罗仕忠跟随部队回国,养好伤后,两个人相继选择退伍。

何天华退伍后,便回到了老家贵州松桃县,他被安排在一家供销社上班。

就这样,何天华脱下了军装,和大多数老百姓一样,过起了朝九晚五的生活。

而那段战火纷飞的时光,被何天华永远藏在了心底,很少对外人说起。

老山战役最悲壮的插旗照,却被质疑造假,一保安:照片上的人是我

与此同时,一张老山战场上的照片在全国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在老山主峰上,一名战士将红旗拼命地举起,明显他也已经负伤了,但依然用尽全身力气,不让红旗倒下。

老百姓们看到这张照片后无不震撼,这就是我们的解放军,哪怕是人倒下了,红旗也不能倒!

而因为照片中战士摇摇欲坠的姿势,记者以为他已经牺牲了,于是便给这张照片其名为《无名烈士老山插旗》。

副连长张大权在这场战斗中正巧牺牲了,他又是第一位登上老山主峰的人。

于是大家便理所当热地认为照片的那位无名烈士,便是张大权。

老山战役最悲壮的插旗照,却被质疑造假,一保安:照片上的人是我

张大权牺牲后,安葬于云南省麻栗坡县烈士陵园,并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

这张《无名烈士老山插旗》,也成为老山战役中一件特殊的纪念品。

而回乡后的何天华,生活也算过得轻松自在,娶妻生子,按部就班的生活。

但是随着供销社改革,何天华便跟着下岗了,没有了工作也就没有收入,何天华还得养活一大家子。

周围的朋友都曾劝他找政府申请补助,他上过战场打过仗,政府不会不管的,但是都被何天华给拒绝了。

后来,何天华来到铜仁市中级人民法院当了一名保安。

因为当过兵,何天华便负责起队伍的管理来,虽然职位不高,但是何天华却干得非常起劲,并且得到了领导的认可。

老山战役最悲壮的插旗照,却被质疑造假,一保安:照片上的人是我

然而一种质疑的声音打破了何天华宁静的生活。

原来随着网络的发达后,那张《无名烈士老山插旗》照也在网络上被更多人看见。

这时候,许多不明真相的网友开始质疑照片的真假:照片如此清晰根本不是那个年代拍摄的!

照片中的战士似倒非倒,极具艺术性,当时正在冲锋,在那种危机的情况下,怎么能做出如此艺术的动作。

一时间,大家对于这张照片的真实性产生了质疑,许多人都认为这张照片是摆拍的。

老山战役最悲壮的插旗照,却被质疑造假,一保安:照片上的人是我

可是被认为举旗的张大权同志,在战斗中就已经牺牲了。

如果真的是摆拍的话,又怎么会牺牲呢?

但即便如此,质疑的声音仍然不断,为此,一些记者走上了寻求真相的道路。

很快他们便查到,照片上的人并不是张大权烈士,因为他在冲向主峰的路上,就已经不幸中弹牺牲了。

也就是说,他没有机会亲自登上老山主峰了,更不用说插旗了。

那么既然不是张大权烈士,照片上的人会是谁呢?

老山战役最悲壮的插旗照,却被质疑造假,一保安:照片上的人是我

当年参与老山主攻的很多战士都已经牺牲了,这给调查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然而天无绝人之路,记者们经过坚持不懈的调查和走访,终于找到了照片上的人。

这张照片不仅不是摆拍的!而且照片上的人还好好地活着!

照片上的人是我!

《无名烈士老山插旗》照是摆拍?此消息一出引起了众多网友的轰动

这张照片对于中国人民来说,可以说有着非凡的意义,是一种特殊的精神。

为了寻找照片背后的真相,记者本查阅当年的各种资料,几经辗转,找到了当年负责攻阵地的5班班长罗仕忠。

老山战役最悲壮的插旗照,却被质疑造假,一保安:照片上的人是我

记者见到罗仕忠后,立即拿出那张照片,罗仕忠看到照片后,立马便认出这是当年他们攻上老山主峰的情形。

得知有人称这张照片是摆拍后,罗仕忠非常气愤地表示,当年是他和战友何天华第一批冲上老山主峰的,怎么可能是摆拍!

当记者询问照片上举旗的人是不是他时,罗仕忠立即表示不是,负责拿旗的是何天华,而他当时负责冲锋。

并且罗仕忠还告诉记者,何天华如今活得好好的呢!

老山战役最悲壮的插旗照,却被质疑造假,一保安:照片上的人是我

不过自从退伍后,两个人也很久没联系了,他只知道何天华是贵州铜仁人,至于他家在那里,罗仕忠也不知道。

根据罗仕忠给出的线索,记者来到铜仁市,辗转打听到了何天华的消息。

看到一下子来了这么多人找他,何天华一开始非常的惊讶,得知众人的来意后,何天华才放松了下来。

记者拿出照片让他辨认,当何天华看到照片后,神情慢慢变得激动起来,他的思绪仿佛回到了老山的战场上。

老山战役最悲壮的插旗照,却被质疑造假,一保安:照片上的人是我

当记者询问照片中的人是不是他时,何天华重重地点了点头。

怎么不是他!这面旗帜他一路护着,哪怕是自己受伤了也没有松手,为了就是把它插在老山的主峰上。

战士们看到这面旗帜后,也会冲锋的更加勇猛,胜利一定是属于他们的!

当记者告诉何天华,有人质疑照片的真实性后,他非常气愤!

何天华表示当时自己左臂负伤,根本抬不起来,身上也有好几处负伤,他用尽全身力气撑着旗杆,所以才呈现出这样一个姿势。

为了让记者相信,何天华还拿出自己珍藏多年的军功章和证书,何天华荣立二等功。

老山战役最悲壮的插旗照,却被质疑造假,一保安:照片上的人是我

面对记者的采访和赞美,何天华却表示,自己算不上什么英雄,那些牺牲在前线的战士们,才是真正的英雄,可惜他们再也看不见如今的好日子的!

如今何天华对自己的生活很满足,自己再过几年就要退休了,工资也够花。

儿子也非常争气,当上了人民警察,也算是子承父业,为人民服务了。

随后,在儿子的帮助下,何天华在网上对照片的事情做出了澄清,质疑的声音终于烟消云散。

老山战役最悲壮的插旗照,却被质疑造假,一保安:照片上的人是我

作为第一个登上老山主峰的战士罗仕忠,退伍后种过地,打过工,妻子在早年也因病去世了。

罗仕忠独自一人辛苦抚养儿子长大,如今靠着低保生活。

日子虽然过得辛苦,但是罗仕忠从没来没想寻求帮助。

得知英雄的遭遇后,许多好心人主动要给罗仕忠捐款,但都被他一一拒绝了。

如同何天华所说的那样,罗仕忠也表示,他们当年能从战场上活着回来,已经非常幸运了。

真正的英雄是那些牺牲的战友们,他们有手有脚,可以靠自己生活,那些钱应该用在更加困难的人身上。

老山战役最悲壮的插旗照,却被质疑造假,一保安:照片上的人是我

在战争年代,红旗不仅仅是一面旗帜,更是战士们的精神支柱,只要红旗不倒,他们就冲锋不止,哪怕是付出自己的性命,他们也在所不惜。

如今我们更要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因为这是无数先烈们用鲜血换来的。

同时也不要忘记善待老兵,他们都是英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1-26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攻下山烈士老山插旗》中这张照片居然有名
《无名烈士老山插旗》这张照片非常有名,它常常用来与美军士兵在硫磺岛竖起国旗相提并论,震撼并感动了无数人。在老山战役中,战地记者拍下一张名叫《无名烈士老山插旗》的照片。这张照片表现
2023-08-07 19:15:00
贵州一名残疾人遭保安殴打,被打者竟是国家特级伤残英雄
...十年时间,才彻底奠定了战争的胜利。而在这场战争中,老山之战的胜利可以说是,对整个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胜利,起到了里程碑式的意义。在许世友、杨得志的指挥之下,面对越军8个团总共1.
2024-06-03 13:33:00
原创两山战役之黑豹行动:图6合影中的突击队员仅一人生还,致敬!
时间回到1987年1月7日,云南老山地区,我国即将打响一场重要的拔点作战。这是我国继收复老山以来影响最大,持续时间最长,战斗最激烈、最紧张、最艰苦的一次出击拔点作战,这注定是一场
2025-02-10 18:29:00
老山战役有多难打?27军老兵回忆:仅猫耳洞,就能吓退各国军队
上世纪末长达数年的老山战役,给中越双方的士兵都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对于前线的士兵来说,去老山前线打仗不仅仅要时刻和死亡相伴,还得在相当恶劣的生活环境中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那么老
2024-12-31 17:24:00
老山战场上,那个含泪亲吻濒死战士的女护士,后来怎么样了?
...苦难与牺牲? 战争的背景1979年,越南军队占领了我国的老山地区。老山的地形复杂,险峻的山脉使得越军得以在这里修建了大量的坑道、掩体和防线,构成了一道坚固的防御工事。这些防
2025-05-24 14:04:00
老山英雄徐良的故事
...讲的英雄故事,也给他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那时候,老山战役刚爆发不久,前线激战正酣,老山英雄事迹更是感染了不少热血青年。特别是徐良到部队慰问演出后,真切感受到了军人的魅力。他
2023-08-07 19:27:00
老山战役中,杨启良为什么被称为“英雄”?
杨启良早年参加过老山战役,在战场上表现英勇,曾凭一己之力,击退过越军的多次进攻,歼灭越军18人。杨启良早年参加过老山战役,在战场上表现英勇,曾凭一己之力,击退过越军的多次进攻,歼
2023-08-07 19:13:00
老山松毛岭战役中,119团的兵力如何配置?
1984年7月12日,越军在出动20000余人攻打老山松毛岭过程中,越军特工连百来号人一度冲到119团指挥部所在的627高地南侧山脚下。当时负责保卫119团指挥部的部队只有团特务
2023-08-19 15:14:00
淬炼硬本领 实干促发展
...安置区的经济发展和重点产业布局情况;专程赴麻栗坡县老山红色教育基地开展专题党性教育,直观学习感悟“不怕苦、不怕死、不怕亏,艰苦奋战、无私奉献”的“老山精神”。内容充实开阔视野
2023-09-21 09:5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大风影像】终南正脉——至相寺
深秋的秦岭山脉,终南山在晨雾中若隐若现。怀揣着对千年古刹的向往,驱车向南,沿着子午大道一路疾驰,目标直指天子峪深处的华严宗祖庭——至相寺
2025-11-05 17:31:00
《羋月传》作者蒋胜男:不要想象一个“自己的古代”
大皖新闻讯 著名网络小说作家、浙江省网络作协副主席、《羋月传》作者蒋胜男现身安徽霍山迎驾笔会。作为人气作家,蒋胜男结合《羋月传》的创作直言
2025-11-05 23:14:00
沈举人巷:微更新,焕新颜
近日,鼓楼区华侨路街道沈举人巷完成“微更新”。这条200米长的老街聚焦景观提升、文化重塑与便民设施优化,更新过程中融入科举文化、名人记忆等元素,在留存历史底蕴的同时焕发时代活力。
2025-11-05 08:18:00
地戏是流行于贵州省安顺市的地方戏,其产生与明初来自安徽、江苏、江西、浙江、河南等地的安顺屯军有关。明朝军队在贵州设有24个卫
2025-11-05 03:25:00
潍坊廉政文化的精神回响
鲁网11月4日讯(记者 王玉龙)一出名为《枝叶关情·郑板桥》的话剧在北京发布,将清代“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的清风傲骨,再次推至当代观众面前
2025-11-04 14:30:00
送别!福州走出的学界泰斗走了!她的家族竟然这么不一般
闽江呜咽,榕叶含悲。我国海军舰船应用化学领域泰斗、“人民海军居里夫人式女杰”萨本茂同志,于2025年10月31日在上海逝世
2025-11-04 16:1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位于鱼台县的孝贤文化主题公园,园内孝贤阁耸立其中,孝贤阁共四个门。在正门(即西门)孝行天下的匾额下中联为
2025-11-04 17:39: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兖州少陵台。少陵台位于城内中御桥东。公元742~756年,杜甫3次到兖州探望任兖州司马的父亲
2025-11-04 17:43:00
武当山老君洞:一部藏于山林的千年道教石刻史书
在武当山,除了金顶的辉煌和南岩的险峻,还隐藏着一个连许多本地人都未曾踏足的千年秘境。它藏于景区琼台公路旁的密林深处,没有拥挤的人潮
2025-11-04 18:06:00
“捐给博物馆全社会都能看到才有意义”“捐赠达人”再出手 西安八办入藏一批珍贵证章文物史料
11月4日,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举办了“证章捐赠仪式”。陕西省戒毒管理局的李轩向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捐赠了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教职员证章
2025-11-04 18:42:00
第35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揭晓我省3种图书榜上有名河北日报讯(记者肖煜)近日,第35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活动在甘肃天水落下帷幕
2025-11-04 08:58:00
鲁网11月3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兖州。“顾余不及仕,学剑来山东”,“我家寄在沙丘旁,三年不归空断肠”。让我们一起来探访李白曾居住的地方
2025-11-03 17:44: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吉林这幅画里藏着古代的“雪天Vlog”
吉林的雪一落,朋友圈立马被刷屏。滑雪、围炉煮茶、啤酒炸鸡成了现代人的下雪标配,吉林省博物院藏的清袁瑛雪景山水图轴,早就把古人的雪中即景安排得明明白白
2025-11-03 18:12: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走进位于思明区大同路7号的厦门侨批馆,一艘悬挂在空中的福船映入眼帘,船旁飘扬着一封封穿越时空的侨批信笺
2025-11-01 08:30:00
探寻教育先驱的“巾帼之思” 《陈嘉庚与女子教育》出版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陈嘉庚的名字如同一座丰碑。他是倾资兴学的爱国华侨,更是率先呼吁男女教育平权的先驱
2025-11-01 08: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