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推进人才兴皖工程 打造人才发展高地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2-22 03:02: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安徽日报

真心爱才、诚心引才、倾心聚才、暖心留才,我省积极营造一流人才生态——

推进人才兴皖工程 打造人才发展高地

本报记者 班 慧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扎实推进人才兴皖工程。集聚培养更多一流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常态化开展“人才安徽行”系列活动。完善高层次人才精准服务体系,健全“一站式”人才服务平台。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当前,安徽正处于厚积薄发、动能强劲、大有可为的上升期、关键期,对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加快建设英才荟萃的人才强省,是跨越式发展所需,更是体现人才强国建设中的安徽担当。

年尽岁除,青鸟归巢。今年高校寒假期间,全省各地都在利用这段宝贵的学子返乡时期,组织青年学子深入体验家乡的历史文化和发展成果,深切感受江淮大地惜才爱才的优良环境和迫切渴望。

合肥市举办“志同道‘合’,欢迎‘肥’来”青年学子家乡行;亳州市开展“亳州发展·青年当归”返乡人才恳谈会;宿州市组织“菁英归宿”青年学子归巢工作站青年人才新春联谊会;黄山市开展“才聚徽州·筑梦黄山”青年学子家乡行活动……

“走进创新馆,观看大屏上秀丽如画的风景,飞速发展的产业,我惊讶地发现,家乡芜湖的发展已经远远超出了我的认知。”在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专业就读的高姝萱突然觉得,将来如果有合适的机会和平台,回到芜湖发展也不错。一颗种子就此种下。

良禽择木而栖。科技创新平台,是吸引人才流入、释放人才活力的强大磁场。截至目前,全省已有、在建和预研大科学装置12个,中国科大、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218家“国字号”平台相继落户,累计拥有省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省级重点科研平台近3800家,高新技术企业近1.6万家,高等院校121所,为各类人才提供成长成才、发光发热的舞台。

产业发展,吸引人才集聚,以才兴产,实现互相成就。我省通过科教产协同培养人才,畅通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整体联动,来适应产业结构升级带来的人才结构调整。

为给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提供坚强的智力支撑,我省组建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人才专项小组,制定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若干政策,对培养汽车产业人才成效显著的院校给予专项补助;科技部门抓紧筹建新能源汽车集成技术产业创新研究院;教育部门加快调整学科专业设置,2023年,省内高校新增服务新能源汽车产业专业点118个,本专科计划总数15.9万人,同比增加0.9万人。

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聚焦服务人才第一资源,着眼建设“养人”之地,我省持续在制度环境、生活环境、社会环境上下功夫,提供全方位、全过程优质服务,让人才创新创业,轻装上阵。

从2016年体制机制改革意见、2018年“江淮英才计划”、2021年人才优先发展意见,再到2023年的“人才兴皖”工程,“安徽人才30条”实现了从1.0版向4.0版的迭代更新,推进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快。

敢于向用人单位放权,乐于为人才松绑。各部门制定配套文件120多个,各地出台政策200多项,形成了上下呼应、相互衔接的制度体系,在职称评审、薪酬管理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政策“红利”叠加释放,人才创新创造活力不断迸发。

“合肥人才相关的各项政策都十分宽松且便利。现在,不论是事业还是家庭,我都完全融入了这里。”合肥中科立恒智能有限公司创始人李泽瑞十分满意“新合肥人”这个身份。

为给人才提供更精准的服务,我省建设运行“一站式”人才服务平台,编制高层次人才分级分类目录,推行“皖事通办”“江淮优才卡”,为人才出入境、商事金融、住房教育、社保医疗等提供高效贴心的服务,让人才安心安身安业。

在马鞍山,“诗城英才”综合管理服务平台2.0版已上线运行,实现人才项目不见面申报、“背靠背”审核。设立专门服务窗口,归结人才服务事项,实现“一窗受理、一站式办结”,人才满意度、获得感持续提升。

鸟无定栖,林茂则赴。2023年,我省新增各类人才95.5万人、总量达1272万人。如今的安徽,正在成为养人的天地、创新的高地、人才的福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2 05: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江西瑞昌:开展“才聚瑞昌”工程 加快建设沿江人才高地
...端雷勉鸿 李寅华 周平栋近年来,江西省瑞昌市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全面推进“才聚瑞昌”工程,大力宣传并落实“九江人才20条”,着力打造人才集聚的洼地、创新创业的福地,加快建设具有
2023-06-27 10:50:00
创新校企合作 推进产教融合|常州工程学院打造复合型人才培养高地
创新校企合作 推进产教融合|常州工程学院打造复合型人才培养高地 “学校秉承‘立足常州、服务江苏、辐射长三角’扎根地方的办学定位,为绿色化工、高端装备制造、检验检测认证、现代建筑等
2023-12-14 13:38:00
本文转自:人民网-湖南频道12月13日,浏阳市委人才工作会议召开。会上,浏阳发布人才强市“百千千万”工程“1+1+3+N”政策体系,即《浏阳市深入推进人才强市“百千千万”工程的实
2022-12-13 15:45:00
...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如今已把连云港当作“第二故乡”。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兴则产业兴。作为连云港市中心城区,海州区近年来加快建设首位度中心城区人才高地,通过创新政策、搭建平台、优
2023-10-17 07:01:00
...措、推行新模式、营造新环境,推动再生铝企业、项目、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壮大,聚力推动全市铝产业高质量发展。目前该市有涉铝企业49家共59个项目,总投资超400亿元。开辟引才新渠道
2023-02-01 08:59:00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推进“三教三融”,打造高端纺织人才培养高地创新平台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具有内在一致性和相互支撑性,决定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破圈进位,与普通教育
2024-05-09 04:57:00
构筑人才福地 托起产业高地
本文转自:德州日报乐陵实施“人才兴乐”战略,纵深推进产才融合——构筑人才福地 托起产业高地“‘寓’才兴乐”安居保障工程□本报记者胥爱珍 本报通讯员苏安矗 张枫叶日前,省委、省政府
2023-09-07 09:49:00
...省仅7所本科院校开设我市这个新增本科专业将打造数字人才高地N晚报记者 王国伟 孔嘉敏近年来,在国家战略和地方规划推动下,“数字经济”成为社会发展的热词。我市近年来深入实施数字
2023-04-21 06:34:00
本文转自:新华日报政策引领,厚植人才成长沃土。紧紧围绕县域发展实际、人才创业和企业发展需求,坚持“量其才,给其台”,丰富人才政策供给。将人才奖补政策纳入全县招商引资“十二条”,从
2023-03-19 06:35: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望江县首届“绿洲科幻奇妙夜”灯展为市民带来沉浸式夜间文化盛宴
大皖新闻讯 国庆假日期间,望江县莲花湖公园内灯火璀璨,首届“绿洲科幻奇妙夜”灯展在这里拉开帷幕,展演通过“科技光影+民俗非遗”的创新形式
2025-10-05 18:36:00
4天12万人次!长春市总工会“幸福汇•惠民生活节”引爆参与热潮
由长春市总工会主办的“幸福汇·惠民生活节”,以精彩纷呈的文化体验和实实在在的惠民服务,为节日的春城再添一把“暖心火”。截至10月4日
2025-10-05 18:37:00
当3D裸眼大屏在钟楼街的青砖灰瓦间投下流动光影,当晋祠的古柏在灯光中勾勒出千年轮廓,当各种风味小吃在夜市里升腾起烟火气
2025-10-05 18:49:00
据@贵州交警消息,截至12时,全省高速公路因车流量大出现缓行的路段4处。一、贵阳辖区:1.G60沪昆高速1878km+600M红枫湖大桥至清镇E匝道段(贵阳往昆明方向)2
2025-10-05 19:19:00
鲁网10月5日讯在聚力精致城市·幸福威海的建设过程中,区市书记们奔忙的身影格外引人瞩目。他们,用奋斗践行初心使命;他们
2025-10-05 19:43:00
贯彻落实市委六届十次全会精神丨激发消费活力 加速打造区域消费中心城市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魏俊 何旭)促消费是扩内需、稳增长的重中之重。 十堰通过优化消费供给、创新消费场景、改善消费环境
2025-10-05 19:50:00
中新经纬10月5日电 据“海南市场监管”微信号,5日,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海南省消费者委员会发布关于防范台风“麦德姆”提供放心消费服务的倡议书
2025-10-05 13:37:00
咪豆音乐节吸引超6万乐迷,预计带动旅游收入1.68亿元余韵悠长,“小票根”延长消费链□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胡英华 通讯员金飞陈岑国庆中秋黄金周前两天
2025-10-05 07:07:00
特色活动聚人气,“苏超”观赛引人流,假期前4天——南京百家商贸企业实现营业额19.6亿元南报网讯(记者黄琳燕通讯员宁商轩)10月4日
2025-10-05 07:07:00
江苏南京:“苏超”第二现场升级“文化客厅”
看球赛、逛市集、品文化,“三进城”文明实践热潮涌——“苏超”第二现场升级“文化客厅”十月四日,“苏超”四分之一决赛上演
2025-10-05 07:07:00
全国糖酒会开幕在即,江苏园博园内烟花大会点亮夜空相迎南京“秋糖”夜,火树银花开南报网讯(记者张甜甜)10月1日—2日,作为全国糖酒会“秋糖季”重要活动之一的烟花大会在江苏园博园举行
2025-10-05 07:07: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陈燕飞 通讯员苗竹欣陶燕10月4日早上7时,滁州市来安县碧桂园城市花园小区的公交站台上,李阿姨拎着刚蒸好的玉米
2025-10-05 07:07:00
国庆中秋假期,阳山碑材明文化村景区每天演绎60余场节目“穿越”明朝“赚银票”,让游客“赚”足快乐□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秉印国庆中秋假期首日
2025-10-05 07:08: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集体采写10月4日的南京奥体中心,战火重燃——“苏超”淘汰赛首战,南京队迎战连云港队,争夺四强席位
2025-10-05 07:08: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李子俊邓露洁钟山风景区作为南京的“地标”景区之一,每逢节假日都会迎来众多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10月1日起
2025-10-05 07: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