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京师闹“粮荒”,杨秀清让八旗出城自谋出路,他们选择投水自尽。杨秀清于心不忍,又把他们接回来,大家一起喝粥度日,生活也算融洽。
1645年,清军夺取南京,劫掠一番后,将数千八旗子弟移居金陵,作为控制江南的军事力量。
为了保持八旗的优越感,他们不用从事生产劳动,也不参加科举,而是专心训练武艺,其他开支由朝廷负责。此外,八旗居住在内城,也就是“满城”,保持独立性。
208年后,杨秀清带着一帮两广“老兄弟”攻克南京。绿营兵一万余人,抵抗二十天,阵亡过半,太平军入城。接着,太平军攻打满城,2天就拿下,八旗子毫无招架之力。
八旗兵抵抗者,多数阵亡,但俘虏的待遇却比较好。杨秀清虽说讨厌满清,但对旗人还是很不错,至少没有进行屠戮,还给他们饭吃,但八旗依然受不了。
太平天国采取“分营制度”和“圣库制度”,一切财产充公,每天所需要的生活物资由国家分配。再则,除了洪、萧、杨、冯、韦、石这6户人家,其余都要居住在“营”,男女分居,夫妻别离。
国家承担伙食,自然不是免费的,要以劳动作为补偿。对于从两广而来的底层民众而言,这么做能理解,也乐于接受,但八旗却不行,他们不会劳动,没有生存技能。
昔日锦衣玉食,饭来张口,过着优越的日子,如今却要自己劳动,旗人的落差感很大。此外,清军封锁长江,太平军水师力量弱小,城内经常出现“粮荒”,吃饭都成问题。
1854年,杨秀清被迫“天父下凡”,让十万上帝“子女”出城寻找食物。不会从事生产的八旗,杨秀清则下令释放,并给予路费,自己去谋生,以减轻京师压力。
杨秀清调来船只,让八旗上船,结果大多数人投水自尽。消息传来,杨秀清于心不忍,又派人去把他们接回来,留在南京继续“喝粥”,即便生活很艰难。
《金陵被陷记》记载:“城陷,八旗男女老幼多自尽。又令人将眷属另船带去,妇女上船后,自溺无数。贼王知之,复将女船追回,仍归城内。”
八旗投水自尽,不是气节多高尚,而是担心出去会“饿死”。清朝的“恩养制度”下,旗人已经失去了基本的生存技能,沦为朝廷的寄生虫,和巨大负担。
杨秀清善待旗人,可知太平军并未滥杀,所谓的“杀光满清”之说,很难站得住脚。纵观太平天国战争史,太平军很少有屠戮无辜现象,尤其是在杨秀清主政时代。
曾国藩训练湘军时,多次抱怨清军:“官兵所为,还不如贼”。反之,清军屠戮城池比较多,湘军的“吉字营”以及“霆军”纪律之败坏,令人闻之色变,这也是他们被清朝遣散的重要原因。
赵烈文,湘军首席幕僚,把湘军屠戮南京民众的现象如实说出来,丝毫不给曾国藩面子。《能静居士日记》记载:“妇女四十岁以下者一人俱无,老者无不负伤,或十余刀、数十刀,哀号之声达于四远。”
那么,为何如今很多人认为太平军杀戮众多呢?很简单,成王败寇,太平天国是失败者,湘军是胜利者。王闿运写《湘军志》,秉笔直书,吐槽湘军。曾国荃不满意,焚毁原稿,让王定安编《湘军记》,“吉字营”成为“王者之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19 23: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