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芒种比邻“房颤日”,天热养生要养“心”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5-06-06 18:19: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6月5日,我们迎来了“芒种”节气,6月6日又是“中国房颤日”。夏季温度逐渐升高,古人认为这个节气是天之阳气与地之阴气交合之时。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心血管病科邢俊武主任医师介绍说,中医认为夏属火,在脏与心相应,芒种节气区间更应注重对心血管的保养。

芒种节气养生做到四个“一点”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心内科邢俊武主任医师介绍,芒种节气养生大家要坚持做到四个“一点”:

心态平和一点。芒种节气要加强对心脏的保养。尤其是中老年人要保持平和心态、情志畅达,切忌大悲大喜,恼怒忧郁,以免伤心伤身伤神。

水多喝一点。芒种节气天气炎热,人体出汗较多,要注意及时补水,以防脱水和中暑。

饮食清淡一点。芒种时节养生,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可多吃一些清热利湿的食物,比如黄瓜、苦瓜、冬瓜等。

起得早一点。起居方面,晚睡早起。中午最好能小睡一会儿,时间以30分钟左右为宜。

天热运动要适量,谨防房颤和中风

今年6月6日是中国第13个中国房颤日。邢俊武认为,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即心房不协调的乱颤,许多心脏病都可以引起房颤,主要表现为心慌、头晕、气短等。这是一种很危险的心律失常,特别是中老年容易发病,它不仅可以加重原有的心脏病,更大的危害是在心房内形成血栓,血栓脱落随血液运行可引起脑栓塞。

房颤患者患脑栓塞的风险大约是心律正常人的4~7倍,心脏病患者如果出现房颤,病死率会比未出现房颤的患者高出2~3倍。值得注意的是,如今,房颤已非老年人特有,高血压、糖尿病、酗酒等都可能引发房颤。有很多市民是无症状型的房颤,如果天热过量运动容易提高房颤发病率,导致脑卒中发生。心血管病患者夏季运动一定要注意安全,如有不适第一时间到医院就诊。

早期发现注意6个信号,高危人群应定期筛查

邢俊武表示,房颤早期可能会出现心悸、头晕、乏力、呼吸困难、胸痛、脉搏不规律等“健康警报”。约1/3患者无症状,高危人群需主动筛查,尤其是年龄>65岁、肥胖、有心血管病史或家族史者更要引起重视。

‌此外,65岁以上人群就医时应进行脉搏触诊或心电图机会性筛查;70岁以上建议定期心电监测。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患者需每半年至1年检查,包括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及心脏超声。若出现持续性心悸、不明原因疲劳或运动后气促,应立即就医。

预防房颤要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戒烟限酒,‌均衡饮食。‌规律运动,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健步走。‌控制体重,肥胖者减重5%-10%可显著降低风险。减少情绪激动、过度劳累及突然剧烈运动。‌慢性病管理方面,‌高血压病、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按医嘱服药。

通讯员 杨璞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6-06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节气微科普丨解密大暑节气民俗里的养生密码,平安度夏
...这就是“情绪中暑”。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心血管病科房颤专病门诊邢俊武主任医师提醒,“情绪中暑”对夏日养生和身心健康危害很大,特别是老年体弱者,情绪起伏过大可能诱发房颤等心脏疾
2023-07-23 10:30:00
不同情况 养护各异 “修心”需内外兼顾
...。如果老年人出现心慌、胸闷、气短等症状,很有可能是房颤发作,如果不加以重视会引起中风、心衰等严重并发症。房颤患者在秋冬季要注意,如有心慌等不适者,检查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等,以
2023-11-03 09:27:00
房颤心率与脉搏相差多少?房颤能吃速效救心丸吗?这里告诉你
...友们。在我们的社群里,有一个词汇可能并不陌生——“房颤”。这个听起来有些技术性的名词,实际上影响着许多人的生活。但是,你知道吗?在房颤的世界里,心脏的节奏和你的脉搏之间可能存
2024-03-06 09:57:00
心脑专家李玉海主任:房颤是什么?由哪些原因导致的?
房颤即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指心房丧失原有的规律运动,出现不规则的颤动。正常心脏跳动由窦房结发出电信号,有序传导至心房和心室,使心脏规律收缩舒张;而房颤时,心房内多个异
2025-05-11 15:12:00
哪些危险因素导致了北方的脑梗发病率高?一文解答
...窄,导致脑部供血减少,从而引发脑梗的发病率上升。 房颤的发病率北方较南方高:导致脑梗的血栓有两个形成途径,一是动脉硬化导致的,另外一个常见的因素是房颤造成的。房颤是心脏的一
2023-07-08 23:22:00
Omega-3不是越多越好?过量补充鱼油有风险!
...道不良反应(鱼腥味、嗳气、腹泻和恶心)。2.可能增加房颤发生风险。3.可能增加出血风险(抗凝),Omega-3脂肪酸与抗凝剂或抗血小板药物同时使用时需定期监测出血风险。第一种
2024-05-06 00:41:00
节气话养生|湿热氤氲大暑至 扶阳祛湿热气消
...这就是“情绪中暑”。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心血管病科房颤专病门诊邢俊武主任医师提醒,“情绪中暑”对夏日养生和身心健康危害很大,特别是老年体弱者,情绪起伏过大可能诱发房颤等心脏疾
2023-07-22 13:18:00
房颤属于诱发脑卒中的一个高危因素。房颤一般会导致患者有心悸、头晕、甚至是乏力、胸闷等不适症状,严重的可能会引发脑卒中、心力衰竭或者是心肌梗死等并发症。房颤的危害是很大的,尤其是以
2023-02-11 23:22:00
高温天来袭,房颤患者如何安全度夏
...份都是心脑血管疾病发作和死亡率的一个小高峰,尤其是房颤患者,中风风险要远高于普通人。本期节目我们就来说说房颤患者的夏季应对策略。上线大医生:余福玲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心
2023-07-07 18:23: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从口腔到肠道:不同部位的微生物组检验,到底在查什么?
科普专家:冯琳涵科普单位:应急总医院在人们的身体里,居住着一个庞大且复杂的“微生物王国”——微生物组。这些微小的生命遍布皮肤
2025-10-22 15:52:00
起航国际新篇章 世卫组织首家战略合作医院落户华仁中医院
日前,葫芦岛市龙港华仁中医医院与世界卫生组织正式达成全球战略合作。对此,龙港华仁中医医院将为世界卫生组织提供中医医疗、中医药开发
2025-10-22 15:55:00
实测儿童成长素8大品牌,吸收效率+安全性硬核对比
当代家长在选择儿童成长类营养补充剂时,常面临宣传术语混淆、产品可信度难辨的困境。为破解 “信息不对称” 难题,本次测评彻底摒弃网红营销导向
2025-10-22 15:58:00
深秋寒潮突袭 老年患者激增
连日阴雨,气温骤降。近日,我市多家医院门诊量,特别是老年科就诊人数明显增长。天气变化已成为影响市民,尤其是老年人健康的主要因素
2025-10-22 08:36:00
北京正中堂中医医院国医大师王庆国:过敏可以有多严重?
在中医看来,过敏多与体内正气不足、风邪外侵有关。当人体正气虚弱时,外界的风邪就容易侵入,引发过敏反应。这种反应轻者可能只是皮肤上的小红点
2025-10-22 10:05:00
以匠心筑就医疗新高地,用仁心书写公益新篇章——丹东国丹胃康医院专访
清晨六点,丹东国丹胃康医院的早餐厨房已飘出小米粥的香气。这碗看似普通的粥,却藏着医院独有的“养胃秘方”——经中医科改良的配方
2025-10-22 11:00:00
老爸抽检+三甲医院权威认证!松达重塑“中国成分”婴童护肤新标准
初为人父母,宝宝皮肤小小的红斑、干痒的抓痕,反复不退的丘疹,令许多家长措手不及。婴幼儿的皮肤屏障尚未成熟,外界刺激稍不注意
2025-10-22 11:09:00
宁阳县第一人民医院:胃里也能长“石头”?听医生揭晓背后的秘密
胃里长“石头”?这听起来似乎匪夷所思,但它确实存在,医学上称之为“胃结石”或是“胃石症”。胃结石虽是良性疾病,但会对消化道功能造成严重影响
2025-10-22 11:16:00
毕节桥洞夜宴:一把剪刀剪开市井热辣,炭火里烤出人间松弛
连日来,深秋的毕节被细密阴雨裹缠,丝丝寒意顺着街角缝隙钻透衣料,天色也比往常沉得更早。暮色像化开的浓稠墨汁,沿着碧阳大道缓缓铺展
2025-10-22 12:15:00
东城中医医院呼吸科杨道文:秋季哮喘病人的注意事项
杨道文,周三上午,周日上午出诊。医学博士,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 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2025-10-22 13:37:00
孩子咳嗽拖俩月?青岛妇儿医院:迁延性细菌性支气管炎是“元凶”,规范治疗是关键
鲁网10月22日讯天气渐冷,咳嗽又找上门来。近期,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呼吸咳喘门诊的患儿又多了起来。而有一种咳嗽特别难缠
2025-10-22 13:43:00
“好柿”连连!永泰这里有点甜!
“好柿”连连!永泰这里正在上演一场“晒秋大戏”!
2025-10-21 11:55:00
“肠菌”能治病?!肠道菌群移植术(FMT)来了
如果告诉你,通过重建肠道菌群就能治疗疾病,你是否会觉得是天方夜谭?但这就是真实存在的医学前沿技术——肠道菌群移植术(FMT)
2025-10-21 12:25:00
2025抗衰新观察:中老年抗衰营养补充剂十大品牌消费趋势与理性选择
在当前健康消费升级与人口老龄化的双重推动下,2025年的抗衰营养补充剂市场正经历着深刻变革。随着消费者认知的不断提升,选择标准已从早期的“成分崇拜”转向“效果验证”
2025-10-21 12:50:00
楚南承携国际双认证重磅登场,定义内养新标准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熬夜加班、环境污染、压力累积……让肌肤暗沉、气色不佳、肝脏负担加重成为当代人的普遍困扰。尤其是25-45岁的职场白领
2025-10-21 12: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