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科技支撑守护群众饭碗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2-21 09:02: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丽江日报

科技支撑守护群众饭碗

——玉龙县多措并举稳固粮食生产

作者:本报记者 张小秋

科技支撑守护群众饭碗

玉龙县建立种薯基地6万亩,种植面积86700亩,平均亩产量在3000公斤以上。 (本报记者 赵庆祖 摄)

近日,记者从玉龙县农业农村局获悉,玉龙县始终把粮食生产作为党委政府的重点工作,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主动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2022年粮食生产喜获丰收,实现面积、总产、单产“三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丽江调查队核定数据反馈,2022年,玉龙县实际粮食播种面积达到496679亩,同比增长4225.7亩,增0.86%;总产112504吨,同比增长1800.48吨,增1.6%;综合单产226.51公斤/亩,同比增长1.71公斤/亩,增0.76%。

保护和提升耕地,落实“藏粮于地”

过去的一年,玉龙县全面落实国家惠民惠农政策,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3134万元,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资金1264万元,涉及农户51437户。落实农机购置补贴资金448万元。落实国家农业保险政策,承保面积达到35.04万亩,投入保费768.06万元。

国家政策的保障兑现,提升了广大农户种粮的积极性。广大农民群众严守耕地红线、坚守故土家园、积极投身农产业,为确保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提质增效,稳固粮食生产方面,玉龙县开展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工作:

耕地“非粮化”地块核查方面,对全县60多万亩耕地进行全面核查,完成“非粮化”地块数据库建立进行动态管理,稳定粮食生产面积。

撂荒地复耕方面,复耕撂荒地3088.4亩,全部种植了最少一季粮食作物,极大地促进了粮食生产,2022年粮食种植同比增长4225.7亩。

耕地质量提升方面:建设完成长期定位耕地质量监测点5个,2022年耕地土壤培肥改良与技术推广面积累计达到104.7万亩次,耕地质量同比提升0.05个等级。

高标准农田建设方面:建设面积达4.87 万亩,其中高效节水面积0.58万亩,投入资金6745.54万元。

科技支撑,夯实“藏粮于技”

推进第三次种质资源普查行动,征集农作物种质资源39份,送样品37份。核发种子经营备案书77份,备案杂交玉米品种103个,常规水稻品种5个,马铃薯、中药材及蔬菜品种43个,确保全县优良种子供应充足,保障全县粮食生产安全。

马铃薯以组培种苗、原原种、原种的扩繁流程生产脱毒马铃薯原种,建立以“丽薯6号”为主的种薯生产基地,推广小农机农艺配套技术,合理轮作,平播后起垄种植技术等。全县建立种薯基地6万亩,种植面积86700亩,平均亩产量在3000公斤以上。

开展杂交玉米联合体试验,国家西南春玉米试验,筛选优良品种。在杂交玉米地膜覆盖技术的基础上,现主推机播器种植技术。全县2022年种植玉米176481亩,保持持续增长势头。

在沿用良种条栽精播技术的基础上,推广“宽窄行中耕促茎节生根法”高产栽培模式,“三定两不定”的精准施肥技术。“云麦14”高产攻关经省农科院组织验收,单产达826.31千克,刷新了西南麦区小麦亩产729.8千克的高产纪录。

水稻在推广旱育稀植技术的基础上,重点推广机插秧技术,主要推广普及优质、高产、高含油量品种的杂交油菜,采用免耕栽培技术,普及率达90%以上。2022年,油菜种植面积49691亩,达历史新高。高含油量品种的油菜籽物理压榨出油率测试达到44.63%,达到云南省最高水平。

2022年,耕地土壤培肥改良与技术推广面积累计达104.7万亩,推广测土配方施肥达45.1万亩,化肥减量增效示范1万亩;水肥一体1.06万亩,秸秆还田28万亩,肥料利用率达41.1%。

加强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有效提高了病虫害的田间调查监测的准确率,及时掌握病虫害的发生、发展趋势动态,作出准确预警。建立病虫害绿色防控核心示范样板11个,面积总计4.7万亩,辐射带动面积累计42.2万亩。农药减量增效示范8.0万亩。农作物病虫草鼠害累计发生面积176.03万亩次,累计防治面积228.46万亩次,挽回损失23361.70吨,控制病虫害损失率在4.6%以下。

此外,丽江市首次引进的人工智能远程信息化虫情测报系统,在玉龙县九河乡启用,该系统可以自动上传智能虫情测报结果,技术人员通过手机终端就可以实时掌握测报系统覆盖区域的虫情,及时发布病虫害预警预报。

2022年,玉龙县农业机械化率50.71%,其中水稻机械化率53.2%,玉米机械化率38.1%,马铃薯机械化率57.4%。积极组织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等,建立应急调用机制,成立了两个农机应急服务队,适时组织“送修到田”,确保关键时刻机具保障到位。推进农作物机收减损工作,降低收获损耗。2022年农作物机收面积达到16.35万亩。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化集成技术的推广普及,提高了全县粮食生产效率,促进了全县粮食的丰收。 作者:本报记者 张小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21 09:45:1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丰收节·看平坝】10万亩水稻迎丰收!端好“饭碗” 筑牢粮食“压舱石”
...的条件。丰收的粮食不仅装满了农户的粮仓,也为端稳“饭碗”、筑牢粮食“压舱石”奠定了坚实基础。策划 沈长志 李毛层 张瑶执行制作 陈桃桃 张 辉 余 兰陈润锦(实习)出镜 马应
2025-09-23 19:18:00
全力抓好粮食生产 保障群众端稳“饭碗”
本文转自:安顺日报村民精心管护油菜11月17日,松山街道新民村村民班小爱端着肥料给油菜苗施肥,她告诉记者,今年她种植了5亩水稻,为不让良田冬季闲置,水稻收割后全面栽种了杂交油菜。
2023-11-28 02:27:00
汤阴菜园:端稳饭碗装好粮不负好“食”光
...行大食物观保障粮食安全”。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饭碗一起端,责任一起扛,近年来菜园镇走出了一条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多途径开发食物来源,践行“大食物观”的实践道路。面对群
2023-10-18 12:26:00
...饭为大。一个14亿多人口的大国,必须端牢中国人自己的饭碗。过去5年,全国粮食产量连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四川作为13个粮食主产省区之一,粮食产量连续3年突破700亿斤。要
2023-03-12 06:54:00
在乡村振兴中端稳手中“饭碗”
...报德昌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在乡村振兴中端稳手中“饭碗”在德昌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农民忙碌的身影。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沙莉摄□张念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王卫4月24日,国家杂交水稻工
2023-04-30 09:36:00
丰收背后有“粮”方 为端牢“中国饭碗”添上科技色
本文转自:人民网人民网记者 李栋今年夏粮再获丰收,秋粮收获进入扫尾阶段,全年粮食产量预计将首次突破1.4万亿斤。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要释放“藏粮于技”的丰沛能量。当
2024-11-06 09:40:00
风吹麦浪,丰收在望! 科技赋能“三夏”生产 守好粮食饭碗
本文转自:央视网央视网消息:连日来,各地抢抓农时,全力抓好“三夏”生产,为粮食丰产丰收打下基础。风吹麦浪,满地金黄。为确保麦收工作顺利进行,四川组织了700多支农机应急服务队,目
2024-05-20 13:30:00
...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强调“要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中国人自己的手中”,提出了“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2
2024-02-04 15:07:00
仓廪实 粮农富 饭碗固
本文转自:兵团日报仓廪实 粮农富 饭碗固——看兵团如何全方位筑牢粮食安全防线4月6日,在一师一团七连的小麦地里,农业技术人员操纵的植保无人机在为小麦喷施矮壮素。 杜新民 摄5月1
2024-05-16 01:21: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吃进去的东西,什么时候排出来更好?原来肠道运输时间这么重要
同样吃一顿饭,为什么有的人排泄快,有的人排泄很慢?哪种更利于身体健康呢?这就不得不说说“肠道运输时间”了,那么,这个时间又是什么
2025-10-09 18:15:00
科普 | 菏泽市妇幼保健院:无症状≠无风险,胃肠镜筛查不可省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虹 通讯员 孟祥超“没感觉、不难受,干嘛要做胃肠镜?”“听说胃肠镜很难受,想想就害怕...”“等有症状了再说吧
2025-10-09 13:13:00
2025年褪黑素十大品牌综合评测:科学助眠与神经修复产品排名与深度推荐
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显示,全球范围内受睡眠障碍困扰的人群比例正逐年攀升,且呈现年轻化趋势。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不再满足于“快速入睡”的短期解决方案
2025-10-09 10:28:00
科学抗衰新纪元!2025年度十大NAD+补充产品推荐与选购指南
随着生命科学的研究不断深入,衰老不再被视为一个模糊、不可抗拒的自然过程,而是可以在细胞和分子层面被认知、测量并干预的生物学现象
2025-10-09 10:30:00
双节赖氨酸热销款闭眼入,孩子长高增高挑食选它
家长群里常能看到 “花几百块买的儿童赖氨酸,孩子吃半年没长高还喊胃不舒服” 的吐槽。市面上儿童赖氨酸品牌超 150 个
2025-10-09 10:31:00
假期不宅家丨莫负好“食”光!这个假期,我和河北美食有个“约会”→
8月13日,沧州市民在0317火锅鸡正达店就餐。河北日报记者董昌摄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这个假期一定要专门留一天给美食走出家门
2025-10-08 08:30:00
今日寒露,健康养生注意这些→
大河网讯寒露是秋季的第五个节气,天气由凉转寒,露水渐浓,昼夜温差增大。此时养生应注重“防燥、保暖”,以顺应自然规律,增强体质
2025-10-08 21:07:00
今天8时41分,福州正式进入……
菊色滋寒露,芦花荡晚风。今天8时41分,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寒露。寒露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七个节气,也是最早出现“寒”字的节气
2025-10-08 09:37:00
本草茶饮飘香武当,健康理念“圈粉”中外游客
十堰广电讯(通讯员 柴建)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武当山景区内外,数家以“本草茶饮”为特色的体验店,以其独特的健康理念与清新口感
2025-10-07 17:40:00
四川友谊医院蒋林君介入治疗技术怎么样?
宫颈癌作为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其防治工作一直备受关注。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在手术与放化疗之外,微创、精准的介入治疗
2025-10-07 18:04:00
成都平安肿瘤医院邓文志主任:中西汇通,以患者为中心的肿瘤诊疗观
在现代医疗体系中,西方医学虽然占据主流地位,但中医药学在肿瘤防治领域的独特价值与临床潜力,仍有待深入挖掘。成都平安肿瘤医院邓文志主任
2025-10-07 18:05:00
素颜霜选对不浪费!五大高性价比品牌,学生党也能入
在日常美妆护理中,众多女性正受困于素颜霜选择难题:早八通勤想快速提亮却怕假面感;敏感肌换季泛红时,既想遮盖瑕疵又担忧成分刺激
2025-10-07 18:05:00
痔疮膏怎么选?2025年痔疮护理膏7款权威推荐:细分场景精准适配
《2025 中国肛周健康消费报告》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痔疮患病人群突破 6.1 亿,25-50 岁群体占比 85%,细分场景痛点显著
2025-10-06 23:03:00
四川友谊医院:为不同病情患者制定更贴合实情的诊疗方案
针对肺癌、宫颈癌治疗“分期不同、需求各异”的痛点,四川友谊医院(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依托多学科协作、尖端设备与个性化方案
2025-10-06 23:04:00
津力达从“治已病”到“防未病” 助力糖尿病的“防”与“控”
近年来,随着全球糖尿病患病率持续上升攀升,中医药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2024年12月31日发布的《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明确推荐津力达颗粒用于2型糖尿病的防治
2025-10-06 23: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