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健康问太和|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能否孕育宝宝?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12-23 21:28:00 来源:十堰广电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龚艳琳)近年来,多囊卵巢综合征成为备受女性关注的话题。许多人听到这个词就会感到紧张和担忧,担心生育无望或需长期与其纠缠。那么,多囊卵巢综合征究竟是什么?患者能否孕育宝宝?12月23日,十堰交通音乐广播《健康问太和》节目邀请十堰市太和医院生殖医学中心主治医师龚琦,为大家答疑解惑。

健康问太和|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能否孕育宝宝?

龚琦解释,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基本特征为雄激素增多、女性排卵障碍和卵巢多囊样改变的疾病,在不孕女性中占有较高比例。其临床表现因个体差异而异,具体病因尚不清楚。该疾病易合并月经紊乱、不孕、胰岛素抵抗和代谢紊乱性疾病,对患者的心理特征和生活质量也产生较大影响。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主要表现包括:女性月经周期不规律变化,高雄激素表现如多毛、痤疮、黑棘皮征,以及超声检查双侧卵泡数均大于10—12个。此外,部分患者还存在肥胖情况,肥胖会进一步加重多囊症状。

多囊卵巢综合征对生育和健康都存在较大影响。龚琦表示,最常见的是排卵异常导致的不孕,伴随异常子宫出血。长期月经不来潮可能导致内膜增生,甚至出现不典型增生和癌变。患者怀孕后自然流产风险增加,肥胖多囊患者孕期妊娠并发症和不良分娩发生率也相应增加,胎儿宫内缺氧和新生儿窒息风险也会相应增加。胰岛素抵抗对胚胎发育产生不利影响,远期可能引起糖尿病风险。对于年轻夫妻,尤其是备孕期女性,多囊容易引起抑郁和焦虑情绪,加重内分泌应激异常。从长远来看,多囊卵巢疾病发展与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肿瘤等存在一定联系。

多囊卵巢综合征其实并不可怕,关键在于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龚琦强调,针对这一病症的治疗策略,主要包括生活方式的调整和心理层面的疏导。对于体型肥胖的多囊患者,重点是通过饮食调控和运动锻炼来实现减重;而对于非肥胖型的患者,则以防止体重增加和适当增强肌肉为主要目标。通过这些生活方式的干预,许多患者能够重新恢复自主排卵功能。针对胰岛素抵抗的患者,通常会采用二甲双胍进行治疗。此外,对所有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疾病相关知识的普及和教育,旨在消除他们的恐惧、担忧和误解。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则需要前往专科医院接受全面的综合治疗。

对于想孕育宝宝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可通过助孕来实现。龚琦指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助孕方式通常采用诱导排卵治疗,涵盖口服促排卵药物以及配合促排卵针剂的治疗方式。在必要时,还可以结合中医治疗方法。面对反复诱导排卵无优势卵泡发育、优势卵泡发育却无法排卵、合并输卵管异常以及男方精液异常等复杂情况,患者可以考虑采用辅助生殖技术,即试管婴儿技术。

编辑:思渺

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2-23 23: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女性患上了多囊卵巢综合症,怎么才能调理出优势卵泡呢?
...”,卵泡就是生活在这个花园里的小宝宝。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人群内分泌会出现紊乱,孕激素水平普遍偏低,对卵巢的滋养不足,对于生活在里面的小宝宝来说,营养供给时有时无,就会出现饥
2023-09-20 11:37:00
南昌华儿山生殖医院专家:多囊卵巢不可怕,可通过治疗自然怀孕
...却一次次落空……排除其他病因,大概率就是和多囊卵巢综合征杠上了!对于育龄期女性而言,多囊卵巢综合症是一个常见的疾病。来自安徽的赵女士就是因为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结婚两年都没有
2023-10-20 15:46:00
输卵管积水怀孕难怎么办? 找对治疗方法,好“孕”自然来!
...,排不出来,而多囊的特征之一就是排卵障碍。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因为下丘脑-卵巢功能失调,内分泌发生紊乱,雌性激素并不会跟随着月经周期而发生改变,所以卵泡不会发育,也不能正常排卵
2024-07-01 09:17:00
体形蜕变带来的人生蜕变
...变和惊喜,让我看见了减重治疗照进生命的光芒。患代谢综合征大学生减重后自信倍增小A是一名在校大学生,在学校里总是沉默寡言,独来独往。从初中开始,因为肥胖,他回避别人的目光,不敢
2023-05-05 07:53:00
健康问太和 | 你的体重超标了吗?
...还会影响内分泌系统,女性可能出现月经不调、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等问题。此外,肥胖还会增加骨骼与关节负担,诱发骨质疏松,对呼吸系统造成影响,甚至导致呼吸暂停综合征。肥胖者还容易
2025-04-24 22:43:00
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想怀孕,为什么医生都要求减重?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常见的女性内分泌紊乱疾病,患者在月经、生育、体重等方面可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对于想要怀孕的患有PCOS的女性来说,医生通常会建议减重,这是为什么
2024-11-27 09:14:00
多囊卵巢综合征有什么临床症状?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以内分泌代谢紊乱为病理基础的妇科常见病。它的诊断和治疗都很复杂,主要是因为它是由多系统参与、多激素共同作用所导致的。首先我们看看它其临床症状包括:月经的改变(
2023-11-21 19:58:00
惊喜!2个月,“多囊”女子促排成功怀孕了
...患者张女士(化姓)报喜的微信。张女士因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再加上与丈夫长期分居两地,因此结婚多年也没有孩子,这次到南京,经过治疗后,短短两个月,终于圆了当妈妈的梦。 张女士
2023-09-23 14:35:00
不孕竟和糖尿病也有关系!糖尿病影响怀孕的因素有哪些?
...造成性激素分泌异常,可能导致糖尿病女性患上多囊卵巢综合征。在女性不孕症中,有相当多患者是由于不排卵造成的,而多囊卵巢综合症是女性不排卵最常见的原因。月经正常的女性每月都会在两
2023-10-07 08:41: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AI 赋能医疗:数据安全与创新推动医疗数智化变革
“前段时间,我有幸在北京大学参与了AI与医疗信息化专题课程学习,了解医疗数据安全防护、人工智能技术落地等前沿内容。课堂上
2025-11-27 12:19:00
糖尿病足:沉默的致残杀手
在糖尿病患者群体中,有一个并发症早期症状隐匿,一旦发作却可能导致患者足部溃烂、感染,甚至截肢,它就是糖尿病足。据统计,约有15%的糖尿病患者会发生糖尿病足
2025-11-27 07:13:00
多囊卵巢综合征难怀孕?医生教你助孕小技巧
多囊卵巢综合征在妇科门诊中比较常见,是一种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大多数患者通常在青春期发病,且发病率较高,我国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病率约为5
2025-11-27 07:13:00
从用药到饮食:结核患者的全周期护理手册
结核病是慢性消耗性传染病,治疗周期长且易复发,系统性全周期护理对提升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至关重要。诊断确认后的药物干预与康复阶段的营养支持需要精细控制
2025-11-27 07:13:00
熬夜、压力大伤神经?神经外科医生的护脑指南
在生活节奏明显加快的背景下,很多人习惯熬夜。不少人会在熬夜后出现记忆力下降、头晕眼花等情况,并且变得比较暴躁。若长时间处于高压状态
2025-11-27 07:13:00
养胃只喝白粥?医生提醒:这几个“伪养胃”做法正在伤胃
不少人把养胃等同于饮食清淡到只喝白粥、温水不离手或饭前先来片“胃药”。这些看似温和的习惯,常在悄悄伤胃,使人营养失衡、胃酸紊乱
2025-11-27 07:13:00
医生拆解“降酸公式”:吃对火锅 不易痛风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谭心怡)随着天气逐渐转凉,火锅成为很多人餐桌的“顶流”。然而,不少人担心:“吃一顿火锅,会不会让尿酸飙到失控
2025-11-26 08:27:00
冬季运动隐形风险需警惕 各年龄段安全指南请收好
随着冰雪运动热度攀升,滑雪、滑冰等项目成为市民冬日休闲首选。然而低温环境与场地特性叠加,使得冬季运动暗藏诸多“隐形风险”
2025-11-26 11:35:00
三诺糖尿病逆转公益沙龙在长沙举办,联糖日倡导全球关注糖友健康
11月22日,三诺糖尿病逆转中心在湖南湘江新区成功举办了一场以糖尿病逆转为主题的公益沙龙。活动吸引了众多糖尿病患者及家属参与
2025-11-26 11:51:00
燕之屋:如何选择真正有滋养价值的燕窝
燕窝作为传统滋补品,近年来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但品牌众多、质量参差不齐的现状也让消费者困惑不已。面对“燕窝什么牌子的好”这一问题
2025-11-26 11:53:00
天津康汇医院:临床技能提升通过交流实现
在天津康汇医院近日举办的首期“影像读片系统”使用经验现场交流会上,临床医师们通过实践与讨论,显著提升了影像诊断能力。本次活动由科教科组织
2025-11-26 11:54:00
从“走出去”到“扎下根”:以岭专利中药如何连获50国“通行证”
11月22日,从在越南举行的第二十一届国际络病学大会海外论坛获悉,中国创新中药领军企业以岭药业生产的17个创新药已在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功注册并上市
2025-11-26 11:55:00
冬藏养阳,滨城区三河湖镇卫生院中医科为您送上冬季养生指南
鲁网11月26日讯“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黄帝内经》早已揭示冬季养生的本质在于“藏”。随着立冬节气到来
2025-11-26 16:09:00
播州区石板镇:“莓”好时光到!采摘正当时
多彩贵州网讯 初冬的暖阳洒在田野间,遵义市播州区石板镇天旺村田垄间的草莓大棚鳞次栉比,像一个个铺展在乡野的白色画布,清甜果香顺着微风弥漫开来
2025-11-26 21:03:00
天冷血压易“抬头” 三招稳住血压
秋冬降温后,不少高血压患者会发现血压悄悄升高——这不是错觉!低温会让血管收缩、血液循环阻力增加,就像水管遇冷变窄,水流压力自然上升
2025-11-26 21: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