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仓廪实 粮农富 饭碗固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5-16 01:21: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兵团日报

仓廪实 粮农富 饭碗固

——看兵团如何全方位筑牢粮食安全防线

仓廪实 粮农富 饭碗固

4月6日,在一师一团七连的小麦地里,农业技术人员操纵的植保无人机在为小麦喷施矮壮素。 杜新民 摄

仓廪实 粮农富 饭碗固

5月10日,在十师一八七团八连小麦地里,新疆农业科学院核技术生物技术研究所张宏芝博士(中)在为职工讲解小麦科学田管技术。 兵团日报常驻记者 李正虎 通讯员 袁鹏程 摄

仓廪实 粮农富 饭碗固

3月10日,在二师二十五团二连职工周云新的农田里,一台装有北斗导航系统的大马力拖拉机,牵引着新式缩行增密的播种机进行小麦播种作业。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贝 摄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彭思琦

仓廪之粮,民生之本,悠悠万事,吃饭为大。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

眼下,兵团各垦区滚滚麦田里,微风拂过,“碧波”荡漾;肥沃土地上,一颗颗玉米苗“蓄势待发”……在希望的田野上,一幅幅锦绣画卷正徐徐展开。

作为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2023年,兵团粮食种植面积688.8万亩,粮食总产405.9万吨,均创历史新高,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亮眼成绩的背后有哪些秘诀?记者走进兵团各垦区寻找答案。

“良田粮用” 夯实安全根基

初夏时节,走进六师奇台农场,高标准农田整齐划一,成方连片的小麦一望无际,微风轻拂,麦浪滚滚。

858.72公斤!863.8公斤!898.19公斤!近三年,奇台农场连续刷新新疆冬小麦高产纪录。“为什么奇台农场的冬小麦产量高?关键还是‘良田粮用’,农场把最好的地都拿出来种粮食。高标准农田不仅能改善农田质量,提高作物产量,还能增强作物防灾、抗灾、减灾能力。”六师奇台农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孙志远说。

土地好,麦粒饱,粮食生产的根本在耕地。六师五家渠市把“稳粮”放在农业生产首位,建设高标准农田,落实“藏粮于地”战略,持续巩固和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截至今年4月,该师市已建成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高标准农田180万余亩。

“自从建了高标准农田,小麦亩产节节攀升,这几年都在800公斤以上,管理起来也更方便了,这是以前根本不敢想的事。”六师奇台农场二十二连种植户闫军感叹道。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要落实“良田粮用”,不仅要全力提升耕地质量,还要充分调动职工种粮积极性,让职工群众有钱挣、得实惠、日子越过越好。

“种粮还有补贴!我种了350亩小麦,每亩地有230元的补贴,钱直接打到‘一卡通’上,特别方便。”三师四十四团十二连种植户沙米·吐生说。

今年,兵团各师市稳政策、稳面积、稳产量,为保障粮食安全积极行动。将进一步加大惠农补贴政策宣传力度,落实实际种粮职工一次性补贴、高产创建补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等相关政策,保障政策及时高效兑现到位,让职工群众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种植面积和总产只增不减,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

科技引领 赋能提效增产

日前,在八师一三四团二十五连的农田里,一台台装有北斗自动导航系统的大马力拖拉机正牵引着新式播种机在田间地头穿梭,伴随着隆隆的机械声,一粒粒玉米种子被播进地里。

“现在种田越来越‘高科技’了,我们这些老把式也赶赶时髦,确实省时、省力、省钱、省心。”一三四团二十五连职工李铁锤说。

农业科技可以运用到粮食生产的各环节,提升播种效率、产业韧性和竞争力。八师石河子市积极落实“藏粮于技”战略,种粮更讲科技含量,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北斗导航大马力拖拉机、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等高性能新农机广泛应用,与人工智能、5G、大数据等新技术深度融合,推动实现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产能提升、结构优化、韧性增强、收益提高。

依托“智慧农业数字化综合服务系统”,八师石河子市实现了农田数字化管理,包括智能水肥一体化、智能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农机智能监控、遥感智能诊断、产品质量追溯等,帮助种植户智慧种植,达到增产增收。同时,该师市还在各团场开展多点高产试验、大面积示范,推广小麦、玉米、大豆高产技术,提供可看、可学、可借鉴、可复制的高产模式。

俗话说“三分种,七分管”,“种得好”是基础,但“管得好”才是获得高产的关键。如今,在兵团各垦区的田间地头,除了挥洒汗水的职工群众,还有农业技术人员的身影。

走进一师一团七连职工郭芸僮的冬小麦田里,农技人员正悉心指导他进行滴水作业。“用什么肥,怎么配比,农技人员都给我说得明明白白。相信在他们的指导服务下,今年亩产800公斤以上没有问题。”郭芸僮信心满满地说。

近年来,为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高产,一师阿拉尔市成立专家指导专班,制定主要粮食作物高产创建方案,组织农技人员深入基层一线,仔细查看苗情、墒情,走访种植户、农业专业合作社,面对面了解职工群众所急所盼,手把手向职工群众传授农作物种植管理技术。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今年,师市小麦种植采用缩行增密技术,有利于形成大苗、壮苗。今后,我们也将不断探索发展高效农业新技术新模式,助推粮食生产提质增效。”一师农科所粮食研究室主任、研究员杨志刚说。

优化“代码” 做强“种子芯片”

仓满廪实,从一粒种子开始。今年,兵团各师市高度重视种子这一农业“芯片”,不断强弱项、补短板,瞄准品种选育、良种推广等环节持续发力,开展粮食品种选育、良种繁育和提纯复壮等工作,不断强化粮食作物选育和推广力度,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打好种业翻身仗。

日前,九师白杨市种子协会成立,这也是兵团首个种子协会。九师白杨市是兵团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和果蔬出口基地。近年来,该师市不断优化种质资源配置,加大农作物种子基地建设,实现了制种产业规模稳步扩大、基础设施逐步改善、生产经营企业逐步壮大,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近期我们制定了九师白杨市种子企业评级标准,构建科研合作平台和机制,常态化开展业务培训与技术推广普及,全面提高种业的科技水平和产业化水平,推动区域内种子生产经营繁荣发展。”九师白杨市种子协会会长马访贤说。

好种产好粮,兵团把“国之大者”放在心上、扛在肩上、落在干上,种业发展有力支撑着粮食连年丰收,粮食作物单产越来越高,不断实现粮食生产新突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6 06: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连续三年刷新新疆冬小麦高产纪录,这个农场为什么这么“能”?
...好粮,成为职工群众的共同目标。奇台农场是兵团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和国家级小麦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要实现粮食高产创建,挖掘现有耕地潜力,让有限的土地多产粮
2023-08-17 01:47:00
振奋人心的丰收答卷
本文转自:兵团日报兵团粮食总产首次突破400万吨——振奋人心的丰收答卷●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禚艺 实习生 刘婷婷临近岁末,喜讯传来:经国家统计局审定,今年,兵团粮食种植面积688
2023-12-15 03:50:00
冬小麦为何屡创高产纪录?
...是国家级小麦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每年小麦播种面积占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的50%左右。今年,奇台农场种植小麦17.07万亩,较上年增加2.22万亩。 “奇台农场冬小麦示范田今年
2023-08-01 02:45:00
...穿梭田间。热火朝天的春耕春播场景背后,有很多人为了粮食稳产增产正不懈努力。实验室里,专家们选育良种,既要高产也要优质;田间地头,技术人员查看苗情,详细记录小麦生长情况;办公室
2023-04-23 01:45:00
新疆冬小麦单产屡创新高
...喷施磷酸二氢钾,促进籽粒灌浆。“我们按照《兵团主要粮食作物高产创建三年行动方案》的总体要求,在继续保持全疆、全国粮食作物高产纪录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高产的重演性,争创冬小麦亩
2023-08-12 04:35:00
农行新疆分行、兵团分行  支持农业强区建设  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问题,支持农民增收致富。相关产品自推出以来,已向粮农、棉农、养殖户投放贷款117.28亿元。金融科技赋能,助力产业发展畜牧业是新疆、兵团农业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具有区域
2024-12-27 06:22:00
...枣基地、四师六十七团酿酒葡萄基地、六师奇台农场绿色粮食基地。“三品一标”指的是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兵团将充分发挥认定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强化政策支持,加
2023-01-31 01:56:00
...总干事屈冬玉以高票成功胜选连任。作为联合国系统主管粮农领域合作的专门机构,粮农组织近年来在全球粮农政策交流、标准制定、信息统计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全球面临粮食安全
2023-07-08 03:16:00
...,2022年,自治区统筹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和两批次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资金,全区小麦种植补贴额度提高到230元每亩,实现小麦补贴应补尽补,提振农民种粮信心。同时,自治区自筹资
2023-02-13 09:12: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