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中国市场监管报
内塑市场秩序 外树开放形象
——广西深化打击侵权假冒工作综述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立足面向东盟开放合作前沿和窗口的区位定位,聚力打击侵权假冒,内塑市场秩序,外树开放形象,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有力推动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2021年以来,广西各级行政执法部门查办侵权假冒案件数量连续3年上升,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连续3年上升,打击侵权假冒绩效考核实现提档升级,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强化组织领导 统筹推进打击侵权假冒
广西将打击侵权假冒工作作为政府重要工作来抓,纳入自治区党委、政府督查检查考核计划,压实属地责任。组织多部门联合查办侵犯著作权案件,入选全国打击侵权盗版十大案件,被国家版权局评为2022年度查处重大侵权盗版案件有功单位。与贵州、海南、广东等9省区签订酒类产品知识产权保护、专利协作执法等6个协议。查处侵犯“同仁堂”注册商标专用权案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局2022年度知识产权(商标)行政保护十大典型案例。连续3年举办侵权假冒伪劣商品统一销毁行动,形成强大社会震慑。
广西在中国·印尼经贸合作区设立首个境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站,搭建中国-东盟知识产权大数据平台,在RCEP成员国实现广西商会商事法律服务点全覆盖。
加强国际合作 打击侵权假冒违法犯罪
广西坚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原则,强化与东盟国家交流合作,共同打击侵权假冒违法犯罪。
2023年7月18日,中国-东盟打击侵权假冒合作发展论坛在梧州市成功举办,该论坛首次加入东盟国家元素,得到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肯定。在中国-东盟博览会框架下,广西积极与东盟国家驻南宁领事馆、驻南宁商协会、东盟企业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推动中国-东盟区域合作,助力经济增长。深化与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优质品牌保护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品保委)的交流合作,联合举办知识产权行政保护交流会,26家国际知名品牌企业参加。2023年以来,品保委协助广西市场监管、公安、海关等部门出具涉及70多个国际品牌的鉴定报告,相关执法部门查办案件161件,案值5000多万元。
强化重点整治 维护社会稳定安宁
广西聚焦群众健康所系、生活所用、关注所在,强化重点领域、重点产品、重点市场的治理,组织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整治,查办“山寨”食品、“有毒有害”食品等违法案件1.82万件。针对农村和少数民族群众消费特点,集中部署查办一批制售假冒伪劣白酒案件,累计案值超过1亿元。
广西持续加大销售假冒伪劣家用燃气器具、建材产品、化妆品整治力度,查扣假冒伪劣家用燃气器具2.2万台。成功打掉桂林市一辐射广东、广西多地的制售假冒电线电缆犯罪团伙,为企业挽回间接损失过亿元。捣毁南宁市1个特大假冒世界知名品牌化妆品地下工厂,涉案产品价值2亿余元,涉及20余个省区市。
广西深入开展成品油市场、农业农村市场整治行动,打掉黑窝点760个,查获非法油品5718吨,涉案金额6.4亿元;立案查处假冒伪劣化肥案件435件,查处问题肥料5300吨。
护航对外贸易 推动边贸经济繁荣发展
广西边贸往来频繁,为维护边贸秩序,各部门持续开展“龙腾”“净网”“网剑”等一系列打击侵权假冒专项行动。2021年以来,查办进出口环节侵权案件3303起,查获侵权货物66.69万件。加大中国-东盟博览会、发明展等国内国际展会的执法监管力度,及时处理投诉举报。
经过深入治理,广西边贸市场更加健康有序。2023年前三季度,广西外贸进出口总额4981.5亿元,增速排全国第6位,其中,广西对东盟国家进出口总额达2384.6亿元。
□本报记者 孔国俊 通讯员 张昌顶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25 11:45:1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