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人面纹瓦当的纹饰图案,是如何起源的?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4-20 19:54:00 来源:科普社会

在中国传统土木建筑的屋顶,屋檐边缘连接筒瓦头部的下垂部分被称为“瓦当”,它既能保护木质椽头免遭风雨侵蚀,还具有装饰美化的功能。瓦当上图案千变万化,是今人探究古代社会习俗、审美风尚的重要实物资料。在南京六朝博物馆,就展出了南京本地出土的各类型六朝瓦当,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人面纹瓦当,六朝博物馆还以人面纹瓦当作为该馆的官方标志。瓦当在先秦时代就已出现。纵观六朝时期南京本地出土的瓦当,其主流纹饰图案先后经历了云纹、人面纹、兽面纹、莲花纹四种演变。今天为大家介绍的人面纹瓦当,主要流行于孙吴中后期至东晋早期,具有时代跨度小、地域特色鲜明的特点。从六朝博物馆展出的人面纹瓦当可以看出,该类型瓦当直径大多在13-15厘米之间。当面的主体是一个凸起的人面图案,刻画了人的眉、眼、鼻、颊、口、舌等,而且以两颊鼓突的圆形或椭圆形腮帮最具特点。而且有的人面图案有胡须,有的则没有,可能是区分男性和女性两种形象。有趣的是,这些人面瓦当的五官、胡须及神态很难找到一模一样的:有的开口大笑,有的抿嘴微笑、故作沉思,还有的或满脸愁苦、慈祥和蔼、流涕似哭、含舌欲语,形象生动逼真。近年来,随着文博热的不断高涨,六朝博物馆展出表情各异的人面纹瓦当也受到广大网友的关注,被称为来自1000多年前的“表情包”。

人面纹瓦当的纹饰图案,是如何起源的?

人面纹瓦当的纹饰图案,是如何起源的?

人面纹瓦当的纹饰图案是如何起源的?长期从事南京地区六朝考古工作的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志高在《论南京大行宫出土的孙吴云纹瓦当和人面纹瓦当》一文中指出,人面纹瓦当最早见于战国时期临淄城遗址,但其风格与南京地区六朝人面纹瓦当相去甚远。而史料记载,公元247年,孙权为表节俭爱民,下诏将武昌旧宫的瓦材运送至建业,用以修缮太初宫。此时正是人面纹瓦当开始流行、逐步取代两汉的云纹瓦当的时间。湖北鄂州也曾在孙吴时期的水井中出土与南京极为相似的人面纹瓦当。王志高认为,人面纹瓦当的出现或许与这段历史有关。王志高在文中还提出,孙吴时期,都城建业屡次发生大火,损失惨重。使用人面纹瓦当还可能是当时人们为了建筑防火所采取的“驱邪之术”。特别是这些人面形象中被夸张突出的面颊,可能是当时一类神灵形象。在六朝时期的南京,人面纹瓦当流行时间很短。两晋之间衣冠南渡,随着东晋政权在南京建立,建筑所使用的瓦当很快被具有强烈中原文化特征的兽面纹瓦当所取代。然而正因为出现时间短、地域特色鲜明,人面纹瓦当就成为展现南京六朝文化最典型的符号之一。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0 20: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一砖窥千年|辽宁·夔纹方寸间 瓦当镌流年
...省博物馆的“古代辽宁”展区,一件经过复原的“夔纹大瓦当”静静地诉说着千年的历史。直径约52厘米,高约37厘米,厚约2.5厘米,瓦身长约68厘米,这件出土于辽宁绥中的姜女石秦行
2024-05-18 14:14:00
...文物考古研究所,库房中保存着一件完整的南宋时期龙纹瓦当,直径15厘米、厚1.7厘米,泥质灰陶。龙首顶部一条长独角伸向颈背,龙爪三趾,龙尾分叉,下有绶带纹。瓦当,是中国古代建筑
2024-01-19 08:03:00
体验活动精彩纷呈!假期江苏各博物馆热度不减
...。位于南京的六朝博物馆的负一楼有一面红红的瓦当墙,人面纹瓦当更是六朝的特色。假期推出的“瓦当拓印”活动,是使用宣纸和墨汁,将屋檐最下面筒瓦瓦头表面图案、图像或文字拓印在宣纸上
2023-09-30 20:44:00
...古建筑,博物馆以拓片的方式,让孩子们认识古代建筑中瓦当的造型、纹饰和用途,孩子们跟着老师用宣纸和颜料将瓦当上的文字和图案拓印在纸上,欣赏古人在屋檐上的特殊设计,让传统建筑艺术
2024-04-06 09:49:00
济宁市任城区南张街道开展“执笔书经典 古韵逸书香”国学课堂活动
...运用到生活中去,并把拓印这一非遗文化传承下去。一方瓦当便是一段鲜活的历史,透过瓦当,便能看到千年前的故事。通过本次活动,将这种有着民族印记的文化根植于辖区青少年心中,弘扬中华
2023-08-17 11:57:00
瓦头(图)
...行从上而下到了檐边,则要安放一片顶端有挡板的瓦,叫瓦当。从下往上数,瓦当是第一片瓦,所以又叫瓦头。瓦头的作用,排水、防水、保护屋檐,维系瓦行的规整,美化屋檐的轮廓,承受自上而
2023-11-02 05:06:00
...面矩形砖铺地的回廊。建筑基址上出土大量筒瓦、板瓦和瓦当。槽砖、简瓦、板瓦、瓦当纹饰繁复,显示建筑的等级较高。专家现场考察后,一致认为该遗址是战国时期楚国宫殿建筑遗址,对寿春城
2024-05-10 06:17:00
汉匈一家亲——西汉“单于和亲”瓦当小记
...族》杂志出土于内蒙古包头市召湾汉墓群的“单于和亲”瓦当,直径15.5厘米,边轮宽阔浑厚,十字界格整齐清晰,内有“单于和亲”四个篆字,字体规整有力,雄浑自然。1954年,与此瓦
2023-09-27 15:14:00
这个周日,想去浙江博物馆学习制作菊花纹瓦当拓片吗?橙柿互动App搜索“瓦当”,在“活动”里找到相关文章,点击文末“去参加”按钮填写报名信息,就有机会,共6个名额。宋韵千年——宋瓦
2023-12-21 07:46: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