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安徽首个天文气象研学基地揭牌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3-22 21:21: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合肥3月22日电 (记者 吴兰)22日,安徽省首个天文气象研学基地——东至“星空之城”天文气象研学基地在东至国家基本气象站揭牌。

今年3月23日是第64个世界气象日,主题是“气候行动最前线”。该主题呼吁全社会采取紧急行动,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领域进行更加有效的合作,积极应对不断变暖的地球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的严峻挑战。

2024年世界气象日安徽主场活动3月22日在池州市东至县举行。据池州市副市长胡军保介绍,近年来,池州紧紧围绕提升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水平,加快气象现代化建设,生态环境优良率和气候舒适性指标优良率均为100%,全域创成了“中国气候宜居城市”,有力服务保障了该市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安徽省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胡雯指出,池州市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合理开发利用气候资源,推动气候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可显著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安徽首个天文气象研学基地揭牌

东至国家基本气象站观测场一角。吴兰 摄。

据介绍,东至“星空之城”天文气象研学基地,集气象天文科技文化宣传、研学交流和旅游观赏于一体,是当地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有力举措,是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的有益探索。

揭牌仪式结束后,“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主题实践暨千乡万村气象科普江淮行活动启动。作为千乡万村气象科普江淮行首站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科大天文系教授和安徽省气候中心专家在东至县至德小学开展科普讲座。(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22 23: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安徽东至县:绽放全域魅力 绘就全景画卷
...”等为一体的复合型研学基地,现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安徽省首个天文气象研学基地。 近年来,东至县着力聚焦文旅产业,谋划一批具有带动力、引领性的重点项目,县委主要负责同志高频
2024-03-26 12:46:00
池州东至:“茶科技”助力,茶业气象兴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胡雨松 王锐“梅术村汪国彬,今年茶园每亩增收二十斤干茶。”“徽道村王胜明,每亩增收近30斤,家里十多亩茶园,每亩少说能多挣千把块。”聊起村民近年来茶叶增
2024-04-24 15:52:00
...小记者们在海西晨报记者老师的带领下探秘厦门市青少年天文气象馆科普教育基地。穿过一段蜿蜒的山路,我们来到厦门地标性建筑海上明珠塔下,厦门市青少年天文气象馆科普教育基地就在这个建
2023-07-21 00:28:00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安徽省东至县香隅镇以“一带一园一官”为抓手,狠抓工作落实,串联乡村振兴创业园、培育乡村振兴推介官,精心打造党建引领村企共建乡村振兴示范带。2022年以来
2023-02-16 16:12:00
大皖新闻讯 11月11日,安徽省应急管理厅、安徽省林业局和安徽省气象局发布森林火灾风险提示,重点区域为宣城市绩溪县、旌德县,池州市东至县、石台县,安庆市岳西县、太湖县、潜山市、宿
2024-11-11 13:50:00
中国网6月22日讯 据安徽省气象局消息,6月21日16时,安徽省气象局和安徽省自然资源厅联合发布地质灾害预警,其中黄山、安庆、六安三市全域或部分地区发布橙色预警;安徽省水利厅、安
2024-06-22 02:21:00
...海全媒体记者 王秀云 通讯员 徐炜)近日,冷湖赛什腾山天文观测基地石质山地防雷接地降阻实验取得历史性突破,完成天文观测高精尖设备接地阻值1Ω以下的目标,成功降至0.87Ω。该
2023-08-02 02:15:00
安徽东至:万亩麦田庆丰收 乡村振兴在胜利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喜看麦菽,礼赞丰收。5月20日,以“万亩麦田庆丰收 乡村振兴在胜利”为主题的东至县胜利镇2023年首届万亩小麦开镰仪式暨特色农产品展销会活动,在安徽省池
2023-05-22 12:21:00
青海冷湖传来好消息
...报墨子巡天望远镜。墨子巡天望远镜观测楼。 青海冷湖天文观测基地建设完成的望远镜观测楼。西海全媒体记者 李增平 文/图9月21日至24日,青海省重大科技专项“天文大科学装置冷
2023-09-25 02:10: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2017年至今张家口累计增绿1662万亩京津冀北部筑起一道坚实绿色屏障河北日报讯(李巍、王铁军)眼下,穿行在张北草原天路
2025-10-11 08:04:00
南报网讯(记者祝东秀通讯员宁巡宣)10月10日下午,十五届市委第十一轮巡察动员部署会召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
2025-10-11 08:05:00
【抗战亲历者口述史】【人物小传】刘志诚,1919年生,1939年12月参加新四军,历任新四军政治部巡视团巡视员、新四军军直政治部组织股长
2025-10-11 08:05:00
城市“疤点”变“亮点”,燕子矶和燕路旁新添“口袋公园”从“被遗忘的角落”到“家门口的风景”南报网讯(记者朱旖旎)昔日杂草丛生
2025-10-11 08:05:00
指挥!配送!表演秀!市级低空平台数据告诉你南京硬实力1.9万架次!增198.3%!“双节”低空经济“翼”飞冲天南报网讯(通讯员徐海懿记者吴春霞)2025年国庆中秋“双节”期间
2025-10-11 08:05:00
南报网讯(记者何钢通讯员宁建轩)新生圩长江大桥南接线地面段正式通车、南京北站站房主体建设加速推进;南湖记忆三期、蓁巷活力开街……刚刚过去的三季度
2025-10-11 08:05:00
南报网讯(孔晓芳)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假期,南京珍珠泉风景区一场为期8天的“电竞+中秋”游园活动,以王者荣耀全国大赛南京珍珠泉站为纽带
2025-10-11 08:06:00
南京公交首批移动充电机器人上岗
南京公交首批移动充电机器人上岗随叫随到 移动“充电宝”“蓝鲸”电小二为破解部分场站充电设施建设难题,近日,南京公交集团正式投运首批“小蓝鲸·润满电”移动充电机器人
2025-10-11 08:06:00
南报网讯(记者刘全民)10月10日,“境外机构、跨国公司江苏行”暨南京市高淳区“一区三园”推介会举行,40余家境外投资贸易促进机构
2025-10-11 08:06:00
南报网讯(记者刘安琪通讯员宁发轩)多渠道筹措就业岗位17.95万个,新辟7条就医公交专线,完成12个银发助餐点改造提升……10月10日
2025-10-11 08:06:00
我市130余万亩水稻陆续“开镰”
秋风卷起千重浪,“铁牛”奔腾收割忙 我市130余万亩水稻陆续“开镰”10月10日,高淳区新墙村的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收割机正在田间收获水稻
2025-10-11 08:06:00
规划27条过江通道形成7个机场航空总体布局2035年,南京建成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空港链全球、海港向亚太、铁路联广域□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何钢近日
2025-10-11 08:06:00
南报网讯(记者孙敬清通讯员方芳)日前,六合1873条工业管道完成身份信息登记,获得专属“身份证”,率先在全市实现工业管道使用单位编码全域覆盖
2025-10-11 08:07:00
央媒看河北|吴桥杂技精彩绽放 佳节坚守诠释担当
近日,中央主要媒体持续聚焦河北在文化盛事、民生保障、历史传承与文旅融合等领域新成效:《人民日报》报道第二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盛况
2025-10-11 07:51:00
国庆中秋假期街头巷尾好戏连台全省举办“遇见艺术”惠民演出900余场“文武兼备,扮相英武,身姿挺拔,动作干净,唱得还好,我们河北梆子的大武生太帅了
2025-10-11 07: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