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毕节日报
教师,向美而行
□ 钟美玲
葛老师三十六岁,脸上不见风霜,眼里全是故事。
遇见她那年,我们高三,刘亦菲版《天龙八部》正在热播。男生们都叫她“神仙姐姐”,而我们女生则认为葛老师比神仙姐姐还要美一点,至于更美在哪里,其实我们也说不清。
我曾有一个梦想,我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位语文老师。见到葛老师后,我对自己未来成为语文老师的想象,开始有了具体的模样。
我不太记得葛老师教过我们的知识,也完全记不住她有什么高超的教学技能和教育方法,我甚至也不记得她是否跟我们中的任何一个亲切交流过。
但我记得葛老师读书的样子,在给我们上晚自习的时候,她好像每个晚自习都在读书。葛老师坐在日光灯下,亮白的灯光从头顶洒下,披落在她的身上,就好像给她穿上了一层柔色的纱。葛老师不动,不言,不笑,三尺讲台散发万丈光芒。
我曾无数次抬头仰望沉迷阅读的葛老师,有一颗种子种在了我贫瘠的思想里:美不在皮相,而在气质,最好的气质是书卷气。
那年冬天,葛老师穿了一件军绿色的羽绒服,沉稳内敛。那天,我也穿了一件军绿色的羽绒服。葛老师叫我去讲台协助她统计分数,统计完后,我回到座位,同桌说:“你跟葛老师真的好像!”
那是我目前为止听到的最动听的夸奖。
若干年后,当我真正成为了一名语文老师,走过坎坷从教路,走过荆棘人生路,青春不再,年岁渐长,我不失落,也不惊慌。我如草木一般,从容享受四季。三十六岁却恍如二十八岁的葛老师一直住在我心里,告诉我腹有诗书气自华,余生不必太慌张。
袁老师二十八岁,脸上全是风霜,眼里没有故事。
遇见他那年,我们初三。
开学之初。看到我在袁老师的班上,我“哇”的一声就哭出来了。回家死磨硬缠让我妈去给我转班,最后被我妈打了一顿才硬着头皮去上学。
自入袁老师的班,我们每天学得勤勤恳恳,作业做得一丝不苟,考试绝不敢掉以轻心。“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我们拼个秋冬春夏,搏个无怨无悔,袁老师不动声色地陪伴我们。稍有开小差者,就会被袁老师,拉回学习正道。
中考结束,按往年情况,全校应该只会有一两个或者两三个同学能上省重点高中。那年,我们班有七个同学超过省重点高中录取线,不少同学过了市重点高中录取线,我们的命运被彻底改写。
若干年后,当我站向讲台看着我的学生们,有一个信念在我心里深种:教师要有成人之美。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每一个孩子都未曾经历过社会的磨砺,他们的未来看似有一万种美好的可能。
有位作家曾写道:“农人耕作的对象是庄稼,他们有着各自的生长规律,稻麦桑麻,形态不一;教育施行的对象是学生,他们有着各自鲜明的特性,每一个都是世间的孤品。”
袁老师以其行动教导我,为人师者应如麦田里的守望者,守护他们成长,全力托举他们去他们想去的远方。“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是教师最高的成就,也是教师最美的勋章。
教师群体有渊博的学识,精深的专业素养,光风霁月的胸襟,海阔天空的气度。
两位恩师教我,“栖栖亦固矣,君子坦荡荡。”农人犁田,师者耕心,各尽其责,各守其职而已。
正如《卧龙吟》所言:“束发读诗书,修德兼修身,仰观与俯察,韬略胸中存,躬耕从未忘忧国。”
教师,坚守本心,成人之美,向美而行;教育,传道授业,引人作善,向美而生。
恩师如山间清爽的风,如古城温暖的光,我循风而去,追光前行,披荆斩棘,乘风破浪,眼中星辰大海,心中繁花似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6 0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