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传染病流行病学专家接受潮新闻专访 回应当下疫情相关热门话题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4-28 17:38: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浙江日报

潮新闻 记者 陈宁

传染病流行病学专家接受潮新闻专访 回应当下疫情相关热门话题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新冠话题再上热搜。最近,不少网友在社交媒体上晒出的“二阳”照片,成为网友们关注的焦点。就在4月2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米锋表示,监测显示,近期全国疫情总体继续保持平稳态势。

但是,面对新毒株XBB.1.16(“大角星”)已席卷多个国家的形势,不少网友依然担心,即将到来的五一假期能不能安心出游,以及自己发生“二阳”的概率高不高?

4月28日,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传染病流行病学专家杨仕贵在接受潮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日,临床上的观察到的检出阳性感染者中有一部分仍是首次感染,当前‘二阳’感染者相对较少。”“五一期间还是可以安心出游的。”

同时,他在采访中多次表示,对于未曾感染过新冠病毒的人群以及脆弱人群应及时进行疫苗接种;前往人群密集的地区或场所时,应做好个人防护。

记者:大家都很关心,目前来看,已经感染过新冠病毒的人发生“二阳”的概率大吗?

杨仕贵:由于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传播以及既往感染的抗体衰退,确实会造成新冠“二阳”的现象,但总体的二次感染率仍然较低。

根据此前的研究表明,新冠病毒整体的二次感染率约为0.65% (0.39%-0.98%);不过在老年人、慢性基础性疾病及医务工作者等高危人群中,二次感染率要相对较高,为1.59%(0.30%-3.88%)。

近日,临床上的观察到的检出阳性感染者中有一部分仍是首次感染,当前“二阳”感染者相对较少。从目前看来,即使二次感染,也多为轻症。

记者:有一种说法是,新冠病毒并没有完全消失,只是进入低水平流行阶段,请问“低水平流行”和“高水平流行”界定的标准是什么?低水平流行是否意味着完全不需要防护?

杨仕贵:判定传染病是否处于流行状态,有一个标准:在某地区某种传染病的发病率显著超过历年发病率水平,与散发疫情相比,出现流行时各病例之间呈现明显的时间和空间联系。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人群新冠病毒感染监测数据来看,自2022年12月9日以来,全国各省份报告人群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趋势,最高峰在去年12月,阳性率约为29.2%;但从今年4月20日公布的最新监测数据来看,当前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为1.7%,相比于去年的峰值,检测阳性率下降了94%。

从当前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阳性率来看,当前处于新冠病毒低水平流行阶段。但是,由于目前全球新冠病毒仍然处于流行状态,病毒变异株出现频繁。对于未曾感染过新冠病毒的人群以及脆弱人群应及时进行疫苗接种;前往人群密集的地区或场所时,应做好个人防护。

记者:目前,XBB.1.16(别名“大角星”)已经席卷多个国家,它有哪些特性?

杨仕贵:新冠病毒XBB.1.16是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种的亚型,为XBB的后代谱系。XBB.1.16于2023年1月9日首次报告,随后在印度、美国、新加坡和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或地区流行,世界卫生组织于3月22日指定其为监测变异株。

XBB.1.16比父代XBB.1更容易传播,日本的研究报道称,XBB.1.16的传播效率比XBB.1毒株高约1.17-1.27倍,而且其免疫逃逸能力并未衰退。世界卫生组织估计,XBB.1.16可能会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并导致发病率的增加。

从临床症状上看,感染XBB.1.16毒株的患者除了发热、腹泻和全身酸痛的症状,还会出现结膜炎的症状。不过,从印度和其他国家当前的报告数据来看,并没有观察到感染严重程度上升的迹象。

记者:我们知道,新冠病毒已经多次变异。坊间有一种说法是变异次数越多,病毒就会越弱,这种说法科学吗?

杨仕贵:新冠病毒属于RNA病毒,其基因组并不稳定性,在传播和复制过程中较容易发生变异。但病毒的变异是随机的,因此,“变异次数越多,病毒就会越弱”的说法并无科学依据。

当病毒在人群中传播时,病毒基因在复制、传代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错误,就可能会导致新变异株出现,但是这种突变的方向是随机的,在不同的宿主和环境中,突变的方向可能不一致。

根据目前的研究表明: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传染性要强于之前的阿尔法、贝塔、伽马和德尔塔变异株,其致病性相对较弱,但面对新冠病毒复杂的流行态势,我们还应该进行及时的监测,以防出现危害严重的新突变株。

记者:最近,很多人在犹豫要不要接种第四针新冠病毒疫苗,您怎么建议?以及不少人说疫苗的保护周期有限,一旦过了这个周期,就要再次去接种,事实上真的如此吗?

杨仕贵:疫苗接种是疫情防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国内一项表明,针对奥密克戎毒株导致的重症/危重症肺炎,基础免疫在18岁以上成人中的保护效果为91%,在60岁以上老年人中为74%,而加强免疫在以上两个群体的保护效果分别为93%和82%,由此可见,加强免疫可以在补齐不同群体免疫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重症和死亡风险。

因此,现阶段还是建议符合接种条件的人群,尤其是那些未完成基础免疫的人群、60岁以上老年人、有较严重基础性疾病的人群和免疫力低下人群等感染高风险人群应接种第四针疫苗(第二剂次加强免疫)。

记者:五一小长假临近,今年出行的人特别多,我们还能安心出游吗?出游时,口罩等防护措施是不是必须的?

杨仕贵:五一期间出行的人增多的确会增加感染的风险,但从目前我国新冠监测数据看来,尚没有大规模流行的趋势,所以五一期间还是可以安心出游的。

对于大部分已经感染过或完成了基础或加强免疫的人群来说,口罩等防护措施不是必须的,但是对于老年人、未感染过的人群等高风险人群,建议在出行时还是做好戴口罩、勤洗手等个人防护,减少阳性发生率。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29 00:45:2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乙类乙管”后是否会有第二轮感染?疫情信息如何统计?总台独家专访吴尊友
...措施继续实施监控,总台央视记者独家专访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就公众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解答。总台央视记者 史迎春:大家都在担心在国际上的奥密克戎BQ系列,然后包括X
2023-01-08 13:42:00
吴尊友回应“三年白头”:真的算不了什么,有些人还付出了生命
...友为公众所熟知的另外一个身份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此次两会所准备的提案,就是来自新冠疫情带给他的思考。记者:经过了三年疫情挑战之后,你对于未来我们国家的这种
2023-03-06 09:57:00
...着全球公共卫生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医学科技的飞速发展,流行病学的最新进展为临床诊断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同时,卫生统计分析作为连接数据与现实健康的桥梁,其在监测健康状况
2024-12-06 09:30:00
张文宏:应对致病微生物挑战,感染病学科发展不允许再被忽视
...病医学中心(上海)合作论坛在上海召开。临床、科研、流行病学等各领域权威专家学者齐聚一堂,聚焦国际和国内感染病最新研究成果与进展、探索感染学科新发展格局。作为此次大会主席,国家
2024-04-23 10:23:00
“乙类乙管”时机是否恰当?我国疫情防控政策调整依据是什么?专访梁万年
...态调整的依据主要是几个方面的因素,一个是这个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学特征,以及导致疾病的病原体,新冠病毒它的变异性特征,致病性特征,我们对它的掌握的程度以及它的变化的情况。
2023-01-08 14:16:00
聚焦“三早一复盘”,山东全链条推进传染病流调协同
...对此,山东省疾控中心党委副书记、主任王燕介绍,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摸清传染病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是实现早发现和快处置的基础。一般而言,一起传染病疫情的指示病例通常是在医疗机构发现
2025-06-17 18:58:00
以赛促学,学以致用——江津区举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竞赛
...会在江津区疾控中心召开卫生健康系统职业技能竞赛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竞赛及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技能培训,江津区疾控中心、区级医院、各镇(中心)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共计80余人参赛
2023-11-02 10:04:00
新冠何时能取消全球紧急状态?曾光:死亡率为首要判断标准
...能发布的最高级别预警。对此,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前流行病学首席专家曾光教授接受了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的专访。为何继续维持新冠全球紧急状态?“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最近一周全球日均
2023-02-01 11:43:00
...疗机构以及500多名杰出研究者,构建了覆盖全国的感染病流行病学研究网络平台。为推动国内传染病临床试验水平提升,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签约首批17家医疗机构布局建设临床研究基地,形
2024-05-05 02:11: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当书页遇上音符,让阅读“声”动有趣南京昨举行音乐阅读分享会,新添“图书漂流”驿站30家南报网讯(记者王峰)让旧书流通,让读者流动
2025-10-08 08:06: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李子俊储笑抒这个假期,钟山风景区吸引了众多五湖四海的游客前来打卡。南京智慧旅游大数据运行监测平台显示
2025-10-08 08:07:00
国际金价史上首次触及4000美元/盎司,国内金饰越过1100元/克“金”彩长假,黄金热登上热搜话题□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国俊长假以来
2025-10-08 07:32:00
记者走基层丨廊坊市御龙河公园:炊庄高腔戏 观众过足瘾
10月6日,在廊坊市御龙河公园,炊庄高腔戏第九代传人李书芝(右一)教授观众表演技巧。河北日报记者 刘 杰摄“少打关西闯定邦
2025-10-08 07:56:00
郑州一中学就“学生从家长身上踩过”致歉:感恩教育细节考虑不周
华商网讯 10月7日,河南郑州中牟新区第三高级中学通报:10月6日,有媒体发布我校有学生从家长身上踩过的报道,现将有关情况说明如下
2025-10-08 07:35:00
广州铁路警方通报:34岁男子在动车上猥亵7岁女童被刑拘
华商网讯 广州铁路公安处发布警情通报:2025年10月3日17时37分,D1819次列车乘警值乘中接报一起涉嫌猥亵警情
2025-10-08 07:34:00
一群学生演员将“时代楷模”、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杨士莪的故事搬上了舞台。近日,哈尔滨工程大学传承弘扬哈军工精神的舞台剧《杨士莪》在启航剧场首演
2025-10-08 06:51:00
10月2日,河北吴桥杂技艺术学校综合训练馆内,38名来自老挝、肯尼亚、坦桑尼亚等国的学员,正在潜心学习吴桥杂技的各种绝技
2025-10-07 08:31:00
月到中秋分外明人到中秋情更浓今天让我们一起点亮家乡月亮月是故乡明千里“冀”相思愿你阖家幸福中秋快乐策划:郭伟、王博统筹:兰翠娟编辑:高二会视觉:衡成亮技术:许润泽、赵小博
2025-10-07 08:36:00
“秋糖季”助力户外消费市场持续火热组个“户外局” 共赴山水间□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甜甜清新的景区绿道,晨跑者与骑行者共享盎然生机
2025-10-07 08:41:00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迎来参观热潮“有国才有家,在这里感悟如此真切”□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杜莹这个假期,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迎来如潮的参观者
2025-10-07 08:41:00
列车上突发紧急情况,列车、车站联动救助晕倒旅客
大皖新闻讯 10月4日中午,合肥至庐江方向的K8451次列车上突发紧急情况:旅客小吴突然晕倒,列车长第一时间行动,进行广播寻医后
2025-10-07 10:02:00
唐尧古镇绕着古调飘,瓷韵沾着乐声半山腰,千年乐魂 DNA 动了,保定等你来!
2025-10-07 10:45:00
10月3日20时45分许,夜色渐浓,西安市公安局莲湖分局北关派出所民辅警正按照安排开展执勤工作。期间,一名独自徘徊的女孩引起了民辅警的注意——女孩神情焦急
2025-10-07 11:39:00
外省游客在西安遗失卡包 西安莲湖公安民警出差时送还
“没想到西安民警不仅联系到我,还特意利用出差间隙送过来,你们把群众的小事放在心上,太暖心了!”10 月 5 日,外省游客从西安莲湖民警手中接过遗失的卡包时
2025-10-07 11: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