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姜泓冰
近日在上海举办的第二届东方国际感染病学术周暨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上海)合作论坛上,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闻大翔透露,上海正在建设系统集成、智能高效的传染病监测预警和应急响应体系。
应对未知传染病的关键在于能否早期发现与早期预警,并启动早期应对。医院网络作为发现和处置新发传染病病例的最前沿,是疾控体系触发疫情警报的前置关口,建立基于医院网络的传染病病原实时监测体系能够实现多点触发,成为疾控体系触发疫情警报的强有力补充。
据介绍,为改变被动监测预警体系无法对未来疾病大流行做出有效应对的现状,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紧密整合高质量临床资源,建立了应对感染性疾病大流行的临床流行病监控与应对体系,目前已覆盖全国7大行政区域内的100多家医疗机构以及500多名杰出研究者,构建了覆盖全国的感染病流行病学研究网络平台。为推动国内传染病临床试验水平提升,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签约首批17家医疗机构布局建设临床研究基地,形成临床试验网络,共同开展高质量的多中心临床研究,助推科研成果转化。
上海市卫健委闻大翔主任提到,上海正在建设系统集成、智能高效的传染病监测预警和应急响应体系。依托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上海)牵头逐步建立的覆盖全国的传染病监测网络,可助力实现医防融合,稳定持续监测病原及临床表现。
第二届东方国际感染病学术周暨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上海)合作论坛,汇聚了包括中国工程院庄辉院士、李兰娟院士,中国科学院王福生院士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相关部门领导,以及临床、科研、流行病学等领域的众多权威专家学者。
首届东方国际感染病学术周于2023年3月启动,已成为感染病领域一年一度的学术盛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05 08:45:1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