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考古工作人员发现了一块唐代“阎大娘”墓志铭,可她的年龄却只在13~16岁……12月21日,2023年度河南考古工作成果交流会在洛阳举办,考古工作人员介绍,在宋国故城南墙北坡上、睢阳故城西墙之下发现9座唐代墓葬,出土的墓志铭记载了墓葬年代为天宝十二年,为西城墙修建年代的上限提供了一个时间节点:不早于天宝十二年,即公元753年,解决了睢阳城西城墙的始建年代上限问题。
唐代手书墨迹墓志铭隐藏了哪些信息?
据商丘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夏商周研究室负责人孙政委介绍,他们在其中一个墓葬内发现了两块保存完好的墓志铭砖。据孙政委介绍,根据墓志铭记载,墓主人叫阎大娘,于唐天宝十二载(753年)去世,睢阳郡柘城县人。根据工作人员对墓主人的牙齿分析,推断出“阎大娘”的年龄在13~16岁。
“维天宝十二载,岁次癸巳九月……睢阳郡柘城县故人阎大娘记。”墓志铭砖完整地记录了墓主人的身份、出生地、去世年代等,为明确宋国故城“城摞城”的确切年代提供了重要佐证。
“墓志铭上的时间写的是‘天宝十二载’,也就是公元753年,距今已经有1270年的历史。安史之乱爆发两年之后,在公元757年,唐代名将张巡在这里打了一场‘守一城、捍天下’的睢阳保卫战。”孙政委告诉记者。
“阎大娘”多大岁数?孙政委说,这个“大娘”并不是我们现在对年纪较大女性的称呼,而可能是墓主人在家中排行,“老大就叫大娘,二娘可能就是家里的老二。”根据工作人员对墓主人的牙齿的分析,推断出“阎大娘”的年龄在13岁到16岁,是一个很年轻的姑娘。在墓葬内,考古人员还发现了两个彩绘红陶罐、铜镜、贝饰以及八个摆放在不同位置的铜钱。
“这两方墓志铭砖当时在一个小型的洞室的封门上,因为这两块砖的质地比较特别,一眼就看出是墓志。”孙政委说,“发现的时候两方墓志铭有字的一面相对,合在一起。把两块砖分开后,就看到了里面清晰的字迹。因为两方墓志铭上的字是用墨书写的,墨属于矿物质的颜料,稳定性比较强,所以整个字体保存得特别完整,并且十分清楚。”
确定南墙始建年代 东周遗迹丰富了宋国故城文化内涵
据孙政委介绍,他们对城墙解剖研究后,基本上确定至少在春秋时期已经建成了10.5平方公里的大城,其始建年代不晚于西周时期。
“城墙内侧发现了大量战国时期的墓葬、灰坑,大多打破城内道路及城墙夯土,说明在战国时期城邑在一定时间内荒废。”孙政委说。
同时,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一批东周时期以来的重要遗迹现象,初步统计器物标本112件,其中陶瓷器25、蚌器5、铁器9、铜器30、骨角器5、玉石器3件,丰富了宋国故城遗址文化内涵。城内发现的道路,从东周时期断断续续沿用到汉代,疑似城内环城大道,为研究宋国故城乃至两周时期城邑内部布局有重要作用。
通过对城墙的解剖,考古工作人员获取了一批关于东周至宋代夯土以及纴木、“榫卯槽”等遗存,对了解商丘先民筑城技术提供了珍贵资料。
解剖沟内的发掘工作展示了自两周以来商丘地区不同时期夯土城墙的相互叠压关系,展现了商丘城摞城的历史现状,也丰富了商丘的历史沿革。
编辑:孙振恒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21 17: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