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崔郸(780-850年),字晋封,清河东武城(今河北故城县)人。唐朝时期大臣,唐文宗、唐武宗时期宰相。吏部郎中、赠太师崔陲之子。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出身清河崔氏小房。唐贞元十九年(803年),进士及第,授渭南县尉,出任浙西(李修廉)观察推官,迁监察御史。出任西川节度副使。入为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大和年间,历任礼部、兵部、吏部侍郎,出任宣歙观察使,颇有政绩,授太常。开成四年,授礼部尚书、同平章事,成为宰相。唐武宗时期,不睦于权臣李德裕,出任西川节度使。唐宣宗即位,迁淮南节度使,受封清河郡公。唐大中四年(850年),卒于任上,时年七十一,追赠司徒。
人物生平
历任要职
崔郸,字晋封,清河东武城(今河北故城县)人。关于其早年经历,《旧唐书》、《新唐书》与墓志铭的说法不一。墓志说,贞元十九年,参加了权德舆主持的科举,考取了进士,授秘书省正字,出任渭南县尉。《旧唐书》说他担任过监察御史和考功郎中。829年,唐文宗在位,考功郎中崔郸被任命为翰林学士,随后又任中书舍人,是中书省的中等官员。832年,他不再担任翰林学士。《新唐书》则说他中进士后任渭南尉,几经提升后任刑部郎中。随后,他出任西川节度副使,为节度使杜元颖副手。被召回长安,任工部侍郎、集贤殿翰林学士。
新旧唐书对崔郸仕途生涯的描述分歧不大。根据旧唐书,他随后任兵部侍郎,负责东都洛阳的选官工作。当文宗召集群臣商议选官标准时,向崔郸询问他是如何处理不合格的候选人的。崔郸说他会把这些人送到边疆任职,文宗不赞同,认为这是苦了边疆的百姓。但他仍然任命崔郸为吏部侍郎。837年,崔郸离开长安,任宣歙(首府在今安徽宣城)观察使、宣州刺史。839年,他被召回长安,担任太常卿。
担任宰相
839年秋,崔郸以本官加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成为宰相。随后加中书侍郎,授银青光禄大夫荣衔。840年,唐文宗驾崩,弟唐武宗继位,宰相杨嗣复、李珏被罢撤,李德裕被任命为首席宰相,而崔郸职务、地位不变,据说李德裕和崔氏兄弟有长期的交情。841年,唐武宗认定杨嗣复、李珏不希望自己继位,想处决他们。李德裕在杜悰建议下,和崔郸及其他宰相陈夷行、崔珙一同介入,武宗饶过了杨、李的性命,改为流放到距京城很远的地方。
卒于任上
841年末,崔郸出任西川节度使。武宗叔父唐宣宗继位后,任他为淮南(首府在今扬州)节度使,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卒于淮南任上。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03 13: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