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仁爱夫妻16载捐资助学“山里娃”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3-13 15:0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黔西南日报

在兴仁市,有这样一对仁爱夫妻,他们爱心办学,16年减免特殊家庭孩子的学费、生活费、住宿费等费用1200余万元;他们心系莘莘学子,捐款300余万帮助400余名特殊孩子梦圆求学路;他们奉献爱心,捐款500余万元支持社会公益事业……他们,就是来自兴仁市黄冈实验学校的校长高文和他的妻子王淑琴。

爱心办学,身体力行践行教育帮扶

2008年,曾在江苏连云港、广东珠海、贵州六盘水等地办学的高文、王淑琴夫妇,再次出发,来到黔西南州兴仁市,创办了兴仁市黄冈实验学校,希望能为山区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在学校创办过程中,夫妻俩认识到了山区孩子们上学的不容易。

开学的第一学期,学校就招收到很多来自农村家庭的孩子,这让夫妻俩很是高兴,认为自己刚起步就有这么多的学生,就不会为以后学校的生源问题发愁了,但在之后的了解和走访中,夫妻俩发现有三分之二以上在校就读的学生是留守孩子,为了养家、供孩子上学,父母常年在外打拼,一年难得见上孩子几面,这种现状又让夫妻俩忧心忡忡。

为减轻孩子们的上学负担,夫妻俩商量,决定从减免孩子们的学费、生活费、住宿费等费用入手,立誓要为这些特殊家庭的孩子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学校开办的第一个学期,夫妻俩就主动退回特殊家庭孩子的学费、生活费、住宿费等费用30余万元,夫妻俩的举动还一度遭到学校老师的不解,说不该把已经到手的钱退回去,可夫妻俩并没在意。

为了能更好掌握学生学习、生活和家庭情况,学校专门制定了具体措施和帮扶方案,不仅从学费、生活费、住宿费等方面进行减免,还从心理辅导、亲情关怀、陪伴玩耍等方面进行关心关爱,每学期对符合条件的孩子实行应减则减、应免则免。在疫情期间,学校更是加大了对特殊学生费用的减免力度,2019年减免学费、生活费、住宿费等费用160余万元,2020年减免学费、生活费、住宿费等费用140余万元,2021年减免学费、生活费、住宿费等费用120余万元。从2008年到兴仁办学至今,高文、王淑琴夫妇减免各类特殊孩子的各项费用高达1200余万元,涉及学生5000余名,为3000多个家庭减轻了因孩子上学产生的负担。此外高文、王淑琴夫妇还为品学兼优的孩子设立了奖学金,已累计发放奖学金200余万元。

“我们学校生源很多,从不担心招收不到学生,可我们学校的收费标准始终保持在全市民办学校的最低水平,并且多年均未上涨,这也是我们夫妻俩尽力为孩子、为家长减轻一些负担。”

为了解孩子们的家庭情况,夫妻俩曾一天奔赴几百公里搞家访、做调研,为增加孩子们长身体所需的营养,除了正常的一日三餐外,每晚还为孩子们免费提供形式多样的夜餐,由于夫妻俩的爱心和先进的管理理念,学校的教学水平始终保持在全市前列,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赞同。

爱心助学,慷慨解囊圆梦莘莘学子

2024年2月20日,是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贵州省孝老爱亲道德模范、贵州省好妈妈——兴仁薏品田园街道办事处薏品田园社区居民马友琼的三个孩子即将返校的日子,这天一大早,高文、王淑琴夫妇一路打探,来到马友琼家中,夫妻俩不仅对马友琼不惧困难,用孝心和坚强的毅力为孩子和公婆撑起一片天的感人故事高度赞誉,还为马友琼的三个孩子送上2万元的上学捐助金,并表示会一如既往资助他们,直至三个孩子大学毕业……

家住兴仁市陆官街道在水一方社区的张鹏、张宇两兄弟,是单亲家庭的孩子,母亲患有心脏病,高文、王淑琴夫妇得知情况后,毫不犹豫向两个孩子伸出援助之手,从2020年开始,夫妻俩便承担了两个孩子上学的所有费用,在夫妻俩的帮助下,张鹏于2021年考入贵州师范学院、张宇于2023年考入天津大学,如今,夫妻俩对他们的资助还在继续。

卢凤云考入大学资助3万元,杨兴鹏考入大学资助3万元,资助徐奇2万元,资助张成荣1.5万元……面对一位位特殊家庭的特殊孩子,夫妻俩总是出手阔绰,毫不犹豫。自2008年到兴仁办学的16年时间里,高文、王淑琴夫妇已出资300余万元,资助特殊学生400余名,成为大家点赞称颂的大爱夫妻。

对于困难学子,夫妻俩会毫不吝啬、慷慨解囊去帮助,但对于夫妻俩的日常生活,他们却是出了名的“抠门”,吃学校食堂的饭,穿几十元一件的衣。夫妻俩常说:“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的初心就是让每一个孩子上好学、读好书,把省下来的钱都用在孩子们的身上,这才更有意义!”

爱心奉献,倾其所能扛起责任担当

对于高文、王淑琴夫妇来说,他们的善行义举是有根源可追溯的,早在夫妻俩刚开始创业的起步阶段,正赶上老家村里修路,夫妻俩便把刚从银行贷款创业的15万元捐给了家乡进行修路,后来,夫妻俩边创业边奉献爱心,共为家乡修路捐款150余万元,每年春节,为家乡全村70岁以上的老人发红包,为高中时就读的母校捐款20万作为奖学金……

作为一名已经在兴仁生活了16年的外乡人,高文、王淑琴夫妇早已经把这里当成了他们的第二故乡,无论是在奉献社会、热心公益,还是在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夫妻俩均会积极参与,真诚奉献出他们的一片爱心。

疫情期间,高文、王淑琴夫妇第一时间托人在外地购买了5万个口罩和其他抗疫物资送到抗疫一线;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中,夫妻俩出资30余万元在屯脚镇铜鼓村、新龙场镇联庄村等开展帮扶活动,为铜鼓村装修村办公室、购买办公用品、为各个村民小组安装广播,捐资帮助村民发展蜜蜂养殖,帮助铜鼓村销售生姜、蔬菜100余万斤,每年对铜鼓村和联庄村的建档立卡户进行走访慰问。此外,高文、王淑琴还特别关心乡村小学的发展,为兴仁市第八小学捐赠200套课桌和座套,为兴仁市马马崖小学捐赠了200张床和床单被子各200套。为支持兴仁民族文化发展,夫妻俩为兴仁苗学会、彝学会各捐款1万元,又为其购买音响等设备,并为彝学会免费提供办公场所,为兴仁武术学会提供活动经费5万元,为多名残疾人提供就业岗位……“有困难,找高文夫妇”成了大家的共识。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夫妻俩的身影,哪里有困难,哪里就留下夫妻俩的一份份爱心,这一桩桩、一件件的好事喜事,无不彰显着夫妻俩的善行义举和对社会的责任担当。大爱无疆,善德永存!如今,高文、王淑琴依旧奔走在奉献爱心的公益路上,继续为需要帮助的人送去温暖和阳光!

作者:特约记者 李鑫波

栏目: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明礼知耻 崇德向善

值班总编 刘华朝 编辑 何胜坤 校对 戴宏瑶 版式 舒 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13 17: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夫妻俩在19年间向家乡兴仁镇捐款500余万元,先后设立助学基金、援建乡村公路、捐建图书馆等。此次捐款中,50万元用于帮助当地250名80岁以上高龄老人改善生活,10万元用于
2023-04-25 01:28:00
《农民日报》关注贵州:山里娃的足球梦
...球,正成为中央单位教育帮扶的精准切口。如今,这些“山里娃”不仅苦练球技、成绩斐然,更具备了坚韧不拔、永不言弃的精神属性,并由此叩开了通往更高学府的大门,得以触摸广阔世界。近日
2025-06-30 13:08:00
...贫困学生积极联系爱心人士帮扶,助学解困,把爱倾注在山里娃的成长中。二十几年中,王秀娟有很多次机会走出大山,可她却一次次婉言谢绝,选择了留守,这源于她对山里娃的牵挂与不舍,心甘
2023-09-12 01:38:00
“图啥?孩子能上学就值!”校长吴雄21年坚守,用体育拴住山里娃的心
“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事,我只希望这些孩子都能通过教育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日前,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仁市巴铃镇塘房小学校长吴雄以其20余年扎根乡村教育一线的坚守与奉献,
2025-06-27 00:21:00
...的家就在长和小学对面,和古榕树相望。“读书很重要,山里娃求学更艰苦。”1989年9月,罗干祥毅然回到老家,接过师长的教鞭,成为长和小学的一名教师。 4年后,长和小学多了一名
2023-09-19 03:13:00
...正向的情绪感召。他们中有扎根乡村讲台39年,为上千名山里娃种下“让梦想飞越大山”的种子的乡村教师张泽龙;有主动出征参与过汶川大地震救援、四处驻村坚守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一线和
2023-04-24 03:46:00
...建昌阳光爱心志愿团团长张振贺18年筹集千万元成就四千山里娃的求学梦本报记者 姜 帆12月20日早晨,葫芦岛日报社特约记者张振贺驱车80余公里赶往建昌县头道营子村一名受助学生家
2023-12-26 06:07:00
兴仁一对供电“夫妻档” 用特有的浪漫方式守护万家灯火
...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是夫妻和恋人相互陪伴、表达爱意、享受“甜蜜”的特殊日子。每年七夕,都有万千男女在浪漫的灯光下互诉衷肠。在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仁市南
2023-08-22 10:03:00
兴仁这对农民夫妻:10年养育侄子侄女
...2023年9月1日,家住兴仁市潘家庄镇潘家庄村的丁琪、古丽夫妻俩起了个大早,为侄子侄女准备好出行的用品,一家人高高兴兴吃完早饭后,丈夫丁琪踏上了送侄子到大学报到的路,妻子古丽
2023-10-18 12:11: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河北日报讯(记者陈宝云)10月2日上午,北京游客王珊在承德避暑山庄丽正门外,通过扫描二维码,登录最新上线的AI数字人导览
2025-10-05 08:26:00
聚焦第二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访谈|中国杂技正逐渐成为世界的典范
中国杂技正逐渐成为世界的典范——访美国评委皮特·杜宾斯基近日,本届杂技节美国评委皮特·杜宾斯基在接受记者采访。 刘子恒摄“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是世界上最负盛名的艺术节之一
2025-10-05 08:33:00
“快来韭菜坪,一起吹吹风”
纵情韭菜坪,撒野二台坡。海拔2300米的草原上,那条被网友称为“大地波浪”的13公里公路——车辆驶过连续起伏的坡道,时而冲上“浪尖”
2025-10-05 16:43:00
国庆假期第五天,景德镇“鸡排大道”人气超高
大皖新闻讯 江西景德镇“鸡排哥”李俊永走红后,引发全网关注,每天被各类镜头“围观”。9月30日深夜,大皖新闻记者赶赴景德镇
2025-10-05 16:50:00
进入国庆中秋长假,太原文旅绽放异彩,吸引各地游客纷纷前来打卡体验,全市旅游市场人气非常火爆。1日至3日,晋祠、北齐壁画博物馆
2025-10-05 18:18:00
10月8日休息?“鸡排哥”澄清:正常出摊,食品安全有检测报告
大皖新闻讯 近日,关于景德镇“鸡排哥”8号将暂停出摊,计划休息的说法在网络上引发关注。10月5日中午,“鸡排哥”发视频明确表示8号他没有计划休息
2025-10-05 18:37:00
农行城西支行:情暖中秋,一张矮凳的“无障碍”柜台
鲁网10月5日讯“吱呀——”一声轻响,农行城西支行的玻璃门被缓缓推开。正在整理单据的大堂经理张静抬头,看见一位特殊的客户
2025-10-05 22:02:00
视频摄制:李畅 曹铮
2025-10-05 20:40:00
东湖漫评:让“青春馅料”裹满奋斗味道
中秋的月、国庆的红,总会在金秋时节撞个满怀。街巷里飘起的月饼香,不仅裹着团圆的甜,更藏着村社区工作者们专属的“青春馅料”
2025-10-05 23:34:00
与国同庆,与子偕老 这个“十一”婚庆市场有多火?
大河网讯 这个国庆中秋“超级黄金周”,空气中弥漫的不仅有喜庆的节日气氛,还有浓浓的甜蜜爱意。“八天假期,七场婚宴”“国庆好像全国人都在结婚”……此类调侃刷屏社交网络的背后
2025-10-05 20:39:00
青春志愿红 服务情更浓
10月5日,国庆假期已过半,太原公交二公司的20余名青年志愿者依旧热情饱满、精神抖擞。每日清晨,他们身着统一红色马甲,手持指引牌与急救包
2025-10-05 18:19:00
公交司机节日坚守岗位 温暖乘客出行路
10月5日,国庆中秋假期过半,太原公交电车分公司二车队驾驶员坚守岗位,以安全、温暖的服务护送市民出行,成为节日里“最温暖的摆渡人”
2025-10-05 18:18:00
紧急增氧!安徽一收费站向患病乘客伸援手
大皖新闻讯10月4日晚,安徽交控集团淮南中心吴山收费站道口一片繁忙。一场突如其来的紧急求助,让这个普通的国庆假期夜晚变得不同寻常
2025-10-05 18:01:00
逢节必逛!滨港商业中心今潮8弄国庆中秋超百场活动演绎海派过节新玩法
华灯璀璨,共庆佳节。随着2025第二届上海国际光影节点亮全城,位于虹口四川北路的沪上海派潮流地标“滨港商业中心今潮8弄”作为虹口分会场核心活动区域
2025-10-05 10:39:00
记者走基层·假日消费 活力涌动|太行市集 山货荟萃圈粉无数
10月3日,游客在武安市活水乡李家庄村的山李冀·山游市集休闲娱乐。 河北日报记者 苑立立摄青石板路平整延伸,石锅泉水鱼香气扑鼻
2025-10-05 08: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