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18年筹集千万元成就四千山里娃的求学梦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12-26 06:07: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辽宁日报

葫芦岛建昌阳光爱心志愿团团长张振贺

18年筹集千万元成就四千山里娃的求学梦

本报记者 姜 帆

12月20日早晨,葫芦岛日报社特约记者张振贺驱车80余公里赶往建昌县头道营子村一名受助学生家中,将1600元助学款交到学生手中。

从2006年的一次采访开始,在漫长艰辛的公益路上,张振贺已经走了18年,筹集千万元助学资金,为4000多名大山中的寒门学子照亮人生路。

小“杠杆”撬起大“公益”

“张叔,最近天冷了,出行注意保暖。”看着手机里一句暖心的问候,张振贺的嘴角不自觉地上扬。发来信息的孩子叫李明星,是他助学的第一个学生。2006年,当时在葫芦岛日报社建昌记者站任驻站记者的张振贺,采访时结识了刚结束高考正在拾废品凑学费的李明星。孩子那脏兮兮的脸、倔强的目光和那一句“大哥哥,我想上学”,让同样在建昌农村长大的张振贺红了眼眶。他说:“我小时家里也穷,是姐姐把读书的机会让给了我。”

淋过雨的人,更懂得为别人撑伞。张振贺立即进行采访报道,2天时间就帮李明星筹到6000元助学款,圆了李明星的上学梦。这件事也让张振贺意识到,可以通过社会的力量,帮助家乡更多上学困难的学生。

2009年,张振贺组建并注册了建昌阳光爱心志愿团。次年,他又牵头以网名“齐远”建立了爱心助学群,广泛联系全国各地的爱心人士,对接帮扶建昌地区的困难学生。十几年来,每个休息日都是张振贺最忙碌的时间。为了送助学款和核实学生家庭信息,他早出晚归穿梭在山区和城市之间,搭建起一头连接着全国各地的爱心人士、一头连接着山里几千名孩子的“爱心链条”。

让每笔捐助都在阳光下运行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从一支队伍到十几支队伍,如今,爱心团队已经有500多名爱心人士。他们相隔千万里,通过助学群资助素未谋面的山里学生,这份信任从何而来——张振贺对爱心善款有一套阳光透明的管理方式。

每次,送完助学款的张振贺都第一时间把受助学生收款的信息在群里公示。记者注意到,每一笔爱心款的收款和发放的时间,以及捐助人、收款人都有记录,还配有照片和视频,事无巨细。“我们定期还会将一个阶段的捐助信息向社会公示,让每一笔捐款都清晰透明。”张振贺说。

每次发放助学款后,他还会把照片、视频和受助学生的信息发给捐款的爱心人士,做到双方精准对接。“捐助者随时都能和受助学生直接联系,避免了转交中途可能出现‘猫腻’,这也让捐助者更放心。”张振贺说,团队进一步完善了爱心款收取和发放的流程制度,还组建了义工队伍,分别负责走访核实、收取助学款、发放助学款、档案保管等,做到每一笔助学款都阳光透明、精准到人、有据可查,而且所有流程都有照片、视频留档,把出现差错的可能性降到了最低。

正是有着一套阳光透明的爱心善款管理和发放制度,让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信任并加入爱心助学的队伍中。

公益之花接续绽放

这些年做公益,张振贺自己没少搭钱。“零零碎碎加起来一年至少要花2万多元,这些年为多挣点钱,在夜市摆摊、业余时间写点东西赚点稿费都干过。”张振贺说,“虽然苦点累点,但看着不断上涨的助学款数字和一个个受助孩子脸上洋溢的笑容,就感觉一切辛苦付出都变得有意义。”

张振贺的电脑里记录着这些年爱心志愿团捐资助学的数字:今年已捐款94.35万元,累计助学资金超过1000万元。在张振贺的努力下,先后有4000多名建昌的贫困学子接受资助,一批又一批的学生走进大学、步入社会。

“助学帮扶,除了帮孩子们解决眼前上学的难题,更希望能在他们心中播撒下爱的种子。”让他欣慰的是,这些种子现在正陆续开花。

2008年,家住建昌县玲珑塔镇的艾冬梅上学困难,张振贺联系浙江温州的一位爱心人士为她提供了无私帮助。2012年,艾冬梅毕业后在北京找到了稳定的工作,从那年起,她就开始结对资助家乡其他需要帮助的孩子。从受助者到资助者,这是身份的转换,也是爱心的传承和接力。如今,艾冬梅等一大批受资助的学生参加工作后,开始资助和他们当年一样需要帮助的学生,成为传递正能量的新生力量。

这条助学路还会走多远?张振贺说:“一辈子太长,不敢说,但只要家乡的孩子们有需要,天南地北的爱心人士还信任我,这条路我就愿意走下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26 09:49:1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黄金龙:连续34载助学温暖了一座城!
...。像程秋雨这样受到帮助的学生不在少数,而黄金龙资助山里娃的事,要从34年前的一个夜晚说起。当时,正在家里批改作业的黄金龙听到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刚打开门,一名妇女用恳求的语气说
2022-12-30 14:36:00
...。永平县龙门乡大龙午村是一个典型山区村,长期以来,山里娃都翘首以盼希望走出大山。2021年,刚刚“走马上任”的“村两委”认为抓教育才是抓长远发展。通过商议,决定实施亲情关爱工
2023-05-30 00:59:00
本文转自:黔西南日报在兴仁市,有这样一对仁爱夫妻,他们爱心办学,16年减免特殊家庭孩子的学费、生活费、住宿费等费用1200余万元;他们心系莘莘学子,捐款300余万帮助400余名特
2024-03-13 15:06:00
廿二载爱心筑梦 育桃李点亮星光——安徽边检总站开展爱心助学活动
...用品、文体生活用品等各类物资达75万余元。越来越多的山里娃学有所成,走出大山,追逐梦想。从橄榄绿到藏青蓝,从武警边防部队到移民管理警察,改变的是身上的服装、帮扶的形式和学校的
2025-05-27 11:53:00
本文转自:盐阜大众报□朱海涛 张一峰 7月1日,是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铁龙村六年级学生唐梓涵(化名)最快乐的一天。一大早,妈妈就带着他来到几十里外的庙湾镇蔡和村,与一大群和他一般大
2023-07-10 01:17: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何洁近日,一则“支教老师带山里娃获世界大赛一等奖”的新闻冲上微博热搜,引起网友们广泛关注。新闻的主角是南京大学23届研究生支教团总队长陈腾飞,在担任
2023-01-10 03:12:00
...贫困学生积极联系爱心人士帮扶,助学解困,把爱倾注在山里娃的成长中。二十几年中,王秀娟有很多次机会走出大山,可她却一次次婉言谢绝,选择了留守,这源于她对山里娃的牵挂与不舍,心甘
2023-09-12 01:38:00
十年关怀 三孤儿成长为阳光少年
...。2014年3月,本社东南公益启动“‘圆梦2014’ 结对帮扶山里娃”活动,以帮助山区孩子、留守儿童、困难家庭子女、来泉务工人员子女的读书梦顺利实现。当时,记者和时任祥华派出
2023-04-17 09:35:00
25个“山里娃”聚榕欢度六一
...文转自:福州晚报在“爱心妈妈”余英组织安排下25个“山里娃”聚榕欢度六一“爱心妈妈”余英抱起孩子。众人欢乐合影。福州晚报讯 昨天是六一,“爱心妈妈”余英再次召集她的孩子们来福
2024-06-02 08:14: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时风集团产品非洲销量翻番,绿色制造成为新的增长优势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陶春燕时风集团成立于1993年,经过三十多年发展,目前形成了以“三轮汽车、商用汽车、拖拉机、发动机”为主业
2025-08-16 22:21:00
营收劲增18.9%,聊城装备制造产业链展现强劲动能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陶春燕8月15日,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召开“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企业家系列现场记者见面会聊城装备制造和汽车及零部件专场
2025-08-16 22:22:00
大众网记者 王凯 韩金枝 滨州报道为加强交流合作,推动体育精神与企业文化深度融合,8月16日,由辽宁男篮与创新集团联合举办的“以球结缘 共创未来”篮球交流赛在创新集团篮球馆激情上演
2025-08-16 21:24:00
壹点帮办丨一高中生兼职陷网贷,家长质疑教育公司诱导贷款
“一个还没踏进社会的高中学生,也没有收入,咋就能忽悠孩子贷款呢?”近日,市民杨先生通过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情报站向记者反映
2025-08-16 22:20:00
“简直不敢相信,仅仅10天的培训,工作机会就找上门来!”45岁的赵女士手握刚出炉的劳动合同,脸上洋溢着惊喜。她在失业近3个月的时间里
2025-08-16 18:23:00
海誓山盟·情定泰山!面向全国招募,100对新人在七夕当天免费登山!与TA一起在泰山许下永恒的誓言,快来报名!
从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豪情,到无数文人墨客留下的缱绻诗行,泰山从来不只是一座山。它是刻在华夏文明里的“精神图腾”,是历经千年风雨依然屹立的“情感坐标”
2025-08-16 19:49:00
【天眼关注】“千山百味”餐饮店引热议:贵州特色小吃是“尝鲜”还是“踩雷”?记者实地探访
近日,有网友在小红书发帖称,贵阳市多彩贵州城内的“千山百味”餐饮店汇集了贵州各地特色小吃,引发热议。不过,也有消费者吐槽“分量太少”“味道一般”
2025-08-16 17:58:00
菏泽芍药鲜切花龙头企业:未来几年 可销售全球
大众网记者 周琛 菏泽报道8月14日,菏泽市人民政府新闻办主持召开“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菏泽市系列现场新闻发布会(牡丹产业专场)
2025-08-16 19:47:00
烟台大学自然指数全球排名跃升138位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楠楠 通讯员 周媛媛近日,自然指数官网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在2024年5月1日至2025年4月30日统计周期内
2025-08-16 17:13:00
“传续雅洁 鉴践同行”——乙巳张耕作品展在合肥开展
大皖新闻讯 8月16日上午,“传续雅洁 鉴践同行”——乙巳张耕作品展在安徽省书画院美术馆开展。大皖新闻记者在现场获悉
2025-08-16 15:28:00
合肥七旬金婚夫妻坚守32年平价盒饭摊
大皖新闻讯 近日,合肥市庐阳区四处巷内一家开了32年的平价盒饭店意外走红。这份热度,既源于实惠美味的家常菜,更因经营摊位的是一对年过七旬的金婚夫妻——他们相濡以沫的感情与坚守初心的态度
2025-08-16 15:28:00
航模进商场 消费新场景
8月15日,河西元通商圈的一商场内,多款造型逼真的航模吸引路人驻足。歼-20、武直-10等模型兼具科普性与趣味性,人们可以登机体验打卡拍照,近距离感受航空魅力。 南京日报/紫金山
2025-08-16 09:22:00
数字时代,文化遗产“向新记”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吴蕴聪)8月14日,2025“永不消失的遗产”全球创客大赛决赛现场,一场汇聚多元主体的“文化对话”精彩上演
2025-08-16 06:32:00
获批基础科学中心项目、重大科研仪器项目等多个重大国家级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成果产出成效显著河北日报讯(记者王璐丹)从河北省科技厅获悉
2025-08-16 07:14:00
8月15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医疗保障按病种付费管理暂行办法》,明确在全国范围推行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并建立特例单议机制
2025-08-16 07: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