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清朝,很多人说到贪官,一定是说大贪官和珅。但是除了他,还有很多大贪官,比如说纳兰明珠。
他主要靠什么发财呢?就是卖官鬻爵,也就是买官卖官。这个行业从秦朝就开始出现,在清朝更是发展到了鼎盛。而它分成两种,一种是进了朝廷的口袋,比如康熙帝曾经为了增加军费就同意卖官,另外一种是进私人的口袋,纳兰明珠就是如此。
而靠买官才进入仕途的,是很容易步入贪污这条路的,所以清朝的贪官是非常多的。
原因有两个:一是当时清朝官员俸禄很低,他们花了大价钱才能当上官,得到的俸禄却没办法维持开销,所以就只能通过一些不法的手段来增加自己的收入。二是当时清朝的官员流动性很大,官职就那么多,可是却有那么多人排队,只有你手上的钱越多,才越能保证自己的位置不被代替,才有可能升职。
比如下面介绍这位大贪官,可以说此件贪污案,让乾隆帝大为震惊,因为金额与牵涉范围人数甚广,乾隆帝还感叹,如果彻底彻查,是不是就没有清官了。这个大贪官就是王亶望。
他就是通过买官才进入仕途的,他买了一个知县,之后就步步高升,曾任浙江布政使、甘肃布政使。而他能不断升迁的的原因就是钱,他不断用钱收买人心、巴结上司。而他的钱从哪来,就只能靠剥削老百姓。
他任甘肃布政使不久,朝廷就开始监粮。监粮是什么意思?就是当地百姓可以通过捐粮来获取国子监生的资格,这样才能参加乡试或者有官做。
王亶望就开始命各州县捐纳,不久后又改成捐银,就是直接收钱。然后就说甘肃旱灾,要以粟治赈,就偷偷的留下了捐银。而这大笔的钱,都进到了官员口袋,其中王亶望分的最多。
几年后,乾隆命大臣阿桂去视察海塘工程,阿桂就弹劾了当地的知府贪污罪名,乾隆就怀疑上了王亶望。而河州回民动乱,乾隆帝派兵镇压,到了甘肃之后,却连天下暴雨,导致军队无法前行。
军情上报给朝廷后,乾隆帝就怀疑当年的旱灾有点蹊跷,就命人去调查。最后查出了当年并没有旱灾,就命人把王亶望抓了,并严加拷问,揪出王亶望的贪污腐败,特别是在浙江、甘肃两地的贪污。
乾隆帝就判王亶望斩首并查封家产。不过查封家产的时候,王亶望的大部分银两竟然都放在了酒坛中,原来他不让下属直接送银两,而是要先装进酒坛中,再抬进王家。而他有个亲信,常为王亶望办事,还把黄金装进坛子中,再放入粪坑下面,共有上万两,一个下人都贪污那么多,而整个案件共有赃银一千多万两。
除了贪污金额巨大,牵涉范围是一省全境,人数达到一百多名。乾隆帝越看名单就越气,就下令判斩首二十五人,其他的全被流放。
不过清朝还是不断出了很多贪官,贪污事件频繁发生。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4 06: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