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洪水过后这些传染病要防,快来学习识别和急救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8-20 16:47: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网-科普中国

近期,我国正处于降水季,多地遭遇洪涝灾害,给人民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洪涝灾害不仅会导致财产损失,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公共卫生问题,尤其是传染病的暴发。

因此,我们在灾后积极重建家园的同时,还要注意洪涝灾害后传染病的防治。了解洪涝灾害后如何识别传染病和居家急救措施,对于保护个人和家人的健康至关重要。

传染病,顾名思义,是指由致病微生物引起的,通过某些传播途径能传播给人,并且能够引起人们生病的疾病。在洪涝灾害后,由于水源污染、环境卫生恶化及人们聚集在密闭空间等原因,极其利于某些传染病的传播。本文介绍以下4类常见的灾后传染病。

胃肠道传染病

胃肠道传染病通常通过进食被粪便污染的食物或水源传播,称为粪-口途径传播。洪水冲毁公共卫生间、阴沟和动物圈舍,将人和动物的粪便播散到生活区域,人接触后引起传染病暴发流行。常见的经此途径传播的传染病有霍乱、痢疾、伤寒、副伤寒、病毒性肝炎(甲肝、戊肝)等。

此类传染病最常见的表现是腹泻,每日可达3次以上,甚至10余次。大便中有时会带有黏液泡沫,甚至有脓血,伴有恶臭味,这可能是痢疾的表现;霍乱的典型表现是排大量米泔水样大便,便次多,常因为脱水引起头晕、眼花、口干、虚脱。如果出现腹泻症状,我们一定要尽快补水,可以口服清水或淡盐水,也可以口服一些功能饮料,以补充丢失的电解质。对于感染性腹泻,不推荐盲目使用止泻药,因为止泻后致病菌不容易被粪便排出肠道,在肠道内大量繁殖,可能会加重病情。因此,在补充水分的同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治疗。

腹痛是也是常见的胃肠道传染病表现,可以是阵痛,也可以是持续性疼痛;可以是隐痛,也可以是剧烈疼痛。一般来讲,持续性剧烈腹痛可能是某些致命性疾病的表现,需要立刻就诊。如果在腹痛同时出现了发热、胸背部小米粒大小的红色皮疹、神志淡漠等表现,需要考虑伤寒或副伤寒。出现腹痛后,在家不推荐使用镇痛药,因为这样可能掩盖病情变化。就诊后,在医生进行查体后并在医生指导下可以使用镇痛药控制症状。

洪水后病毒性肝炎,尤其是甲肝和戊肝的发生风险增加,主要表现是乏力、厌食、厌油和黄疸。其中黄疸是比较特异的症状,表现为皮肤和巩膜(俗称“白眼珠”)变黄。如果家人或自己发现有上述情形,需要就诊,切勿乱用药物,以免引起更严重的肝脏损伤。

呼吸道传染病

呼吸道传染病可能是我们最熟悉的一类传染病,常见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流感等都是此类疾病。灾后人们往往聚集在密闭空间或临时安置点,这样的环境容易增加呼吸道疾病的传播风险。

常见的症状有发热、咳嗽、咽喉疼痛和流涕。呼吸道传染病重在预防,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至关重要。此外,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如勤洗手、戴口罩,也是预防呼吸道疾病传播的有效方法。在症状较轻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解热镇痛药和抗病毒药物。然而,如果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高热、呼吸困难等严重情况,应立即就医。

动物相关的传染病

洪涝灾害后,往往伴随动物的死亡、逃窜和蚊蝇滋生,这为动物相关传染病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流行性出血热与潜藏在老鼠体内的汉坦病毒有关,可在接触染疫老鼠或其排泄物后感染。典型的表现是“三红”(面部、颈部和胸部潮红)、“三痛”(头痛、腰痛和眼眶痛)、排尿量减少和皮肤出血点。出现症状后,避免磕碰,进食软流食,并立即就医处理。

还有一类重要的传染病是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乙脑通过蚊虫叮咬传播,猪是主要传染源。初期症状包括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等,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昏睡、昏迷、抽搐、瘫痪等严重症状,病情凶险。一旦出现症状应火速就诊,在等待和转运过程中,注意患者意识变化,抬高床头,头偏向一侧,避免呕吐后出现窒息。

外伤后传染病

洪水淹没路面后,视线受阻,外加抗灾抢险需要,工程量增加,发生外伤的可能性大幅增加。我们除了需要关注水源污染、环境卫生恶化等带来的传染病风险,还需特别警惕由外伤引发的传染病,尤其是气性坏疽。

气性坏疽是由梭状芽孢杆菌所引起的一种严重急性皮肤软组织感染,通常发生在有严重外伤的患者身上,特别是伤口较深且受到严重污染的情况下。初期症状包括伤口的剧烈疼痛、局部肿胀和皮肤发红,随着病情的发展,伤口周围可能会出现气泡,并散发出特殊的恶臭味,患者可能出现高热、寒战、心率加快等。

气性坏疽病情进展快,一旦发生会快速侵蚀正常组织,往往导致患者截肢,甚至危及生命,而且该病传染性强,接触者如有创口也可能发病。因此,对于任何开放性伤口,都应立即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以减少细菌污染的风险,使用干净的布料或绷带包扎伤口,以减少与外界的接触,从而降低感染风险,密切观察伤口情况,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就医。

洪水无情,疫病可畏,我们需要高度重视洪涝灾害后的传染病识别与控制。通过了解可能的传染病风险、掌握居家识别与治疗的方法以及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安全。相信在科学的传染病知识指引下,一定会尽量降低洪涝灾害后传染病的发生风险,让我们全心全力重建家园。

作者: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宗良

审核: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朱华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20 20: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洪水泡过的食物还能吃吗?专家提醒洪水过后这4类传染病要预防
...二道防线”开展加固工作。洪水泛滥易导致水源污染引发传染病疫情如何正确防范?↓↓↓洪水期间饮食饮水要注意1、切勿直接饮用河水、地下水等各类生水。尽量选择包装完好、未开封的瓶装水
2024-07-07 16:13:00
...采访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孟庆义教授。一、警惕虫媒传染病虫媒传染病属于媒介生物传染病,它是以蚊、蚤、蜱等节肢动物(俗称“虫子”)为主要传播媒介的疾病,有很强的破坏性和传染性。
2023-07-12 20:44:00
暴雨过后需警惕哪些传染病?专家为你支招
...。新华社记者 孙凡越 摄天津市红桥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管理科工作人员刘正锋介绍,正值雨季汛期,饮食不洁或饮用被污染的水等都可能引发胃肠道疾病,出现腹痛、呕吐,甚至发热等症
2023-08-04 13:19:00
讲卫生 吃熟食 灭蚊鼠
...区遭遇严重暴雨洪涝灾害,洪水过后,灾区可能面临多种传染病的潜在流行威胁。为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我省已迅速启动应急预案,进行必要的应急卫生防疫工作。那么,对于普通灾区群众而言,
2023-08-09 01:28:00
千万别喝洪水泡过的饮料,没开封也不行!
...灾之后必有大疫”,事实上洪水过后确实容易导致疾病、传染病的大流行。在不太遥远的1931年,中国长江、珠江、黄河、淮河等几条主要河流都发生了洪灾,当时的受灾人数有七八千万人,约
2023-08-04 23:09:00
...环境,不乱堆放生活垃圾以及倾倒生活污水。4.预防虫媒传染病。洪灾过后要重点预防虫媒传染病和自然疫源性疾病。加强灭鼠灭蚊,做到定期清除暴露的人畜粪便,对于各种生活垃圾及厨余垃圾
2023-08-11 16:16:00
疟疾蔓延:拉响气候变化时代的传染病危机警报
...几乎达到2023年全年记录的一半。气候变化正在重写许多传染病防控的规律,这警示我们,巴基斯坦所经历的,今天有可能发生在任何一个国家。极端洪水酿疫情夏皮拉投身于预防和消除疟疾工
2024-02-27 11:00:00
贵阳疾控提醒您:暴雨洪灾过后,这些健康防病知识需掌握!
...滋生、食物和水源受到污染等一系列因素,最容易诱发的传染病是肠道传染病和自然疫源性传染病。 在此,贵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特别提醒:暴雨洪灾过后,健康防病需掌握以下几点:1.饮
2024-07-05 15:00:00
守护汛期健康,科学应对传染病与皮肤病挑战
...,自然灾害之后往往伴随着健康隐患的悄然滋生,尤其是传染病与皮肤病的发生风险显著增加。因此,本文将为大家深入解析汛期过后应重点防控的疾病,以及如何通过科学有效的措施守护健康。汛
2024-08-09 14:38: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