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为何项羽英雄末路,还能流芳百世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11 16:01: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年少之时,每每想起项羽乌江自刎,总会觉得莫名遗憾,甚至会想要是项羽没有自刎,继续回到江东,也许后来刘邦就不能一统天下。随着年龄增长,经历的事情逐渐多了之后,才会蓦然发现,原来项羽乌江自刎,远远比回去江东从头开始更加值得尊重。

为何项羽英雄末路,还能流芳百世

人们都喜欢说英雄情怀,可是不读懂项羽乌江自刎,我觉得根本不足以谈论英雄情怀,因为这种情怀,绝对不是说说而已。项羽虽然英雄末路,可是却一样流芳百世,你说其中原因,我想这3个足以值得我们深思。

审时度势,明白大势已去

项羽听到四面楚歌,随后军心动摇,他深知此刻自己已经是穷途末路,于是带领几个兄弟想要回去江东从头开始,可是他们一路前进,刘邦的队伍就在一路追杀,等到到达乌江之时,跟随项羽一起出来的兄弟,已经基本死光了。

为何项羽英雄末路,还能流芳百世

找一个老农问路,还被老农欺骗,项羽觉得这是天意难违,走到乌江边上,亭长劝他赶紧过江,然后从头来过,理由是这样的:

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

意思就是告诉项羽,江东虽然地方不大,但是他还有很多人的拥护,只要项羽回到江东,一切还是有希望的。可惜项羽并不愿意听从亭长之语,他觉得自己即使回到江东,一切也没有什么希望了。

为何项羽英雄末路,还能流芳百世

当时项羽基本已经是孤家寡人,刘邦已经占据大势,况且还有韩信等人的支持,只要项羽不死,想必这些人将会一直十分团结来收拾项羽,毕竟与他们相比,项羽才是最大的敌人。

几乎集结了天下英豪来收拾项羽,纵使有江东数十万父老乡亲的支持,想要逆天改命,也不太可能了,与其垂死挣扎,项羽还不如选择痛快离开。

为何项羽英雄末路,还能流芳百世

贵族气节,不愿妥协

与刘邦、韩信等草根出身相比,项羽绝对有压倒性的优势,因为项羽原本就是楚国贵族的后裔,有着上百年的贵族血统,一直以来都有自己所秉持的贵族气节。

这种贵族气节就是永远不会投机取巧,做人要光明磊落,做事要坦坦荡荡,所以不管是项羽的楚国贵族先辈,还是项羽,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变迁时,都始终保持着自己的贵族气节,秦国为了一统天下再三欺骗项羽祖辈,他们也还是始终坚守自己贵族气节,绝对不会使用一些下三滥的手段来取得战争胜利,因为这种胜利,一点也不光彩。

为何项羽英雄末路,还能流芳百世

项羽自然继承了先辈的贵族气节,在与刘邦作战的那么多年时间里,刘邦不断拉拢巴结各种人,不断使用一些阴谋诡计来取得战争胜利,项羽却一直光明磊落,坦坦荡荡,作战就是作战,自己身先士卒,英勇杀敌,这才是项羽眼中一个英雄的样子,才是项羽始终坚持的贵族气节。

毫无疑问,就是因为这种贵族气节和他坚持的光明磊落,导致项羽一次次被刘邦击败,刘邦继续耍流氓,搞些阴谋诡计,不断侵蚀项羽队伍,终于越来越强大,以至于可以和项羽对抗,最终还把项羽打得落花流水。

为何项羽英雄末路,还能流芳百世

古来有云“成王败寇”,在历史长河中,人们总觉得那些胜利者才是真正厉害之人,可是我们在分析这些胜利过程的时候,是否想过有的胜利取得并不光彩呢?

如今我们更多人强调的是大丈夫能屈能伸,只要忍辱负重,兵不厌诈,不断靠着阴谋诡计最后搞垮对方,就是真正的胜利者,可是这种胜利是否值得后人学习呢,却画着一个大大的问号。

为何项羽英雄末路,还能流芳百世

要是这种思想行为不断成为主导思想,我们可以试想一下,这个社会最终会变成什么模样,所有人为了所谓的成功尔虞我诈,明明两个人表面上十分友好,背地里却总在捅刀子,你说这样的社会真的是我们需要的么?

我想显然不是,我们这个社会更加需要像项羽这种能够光明磊落战争,并且在失败之后一样能够坦然面对,勇敢承担自己责任之人,这样真诚的人才应该是我们这个社会真正需要的。

为何项羽英雄末路,还能流芳百世

不愿连累江东父老

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乌江自刎之前,亭长在劝说项羽渡江之后,项羽怅然若失,开始说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当初自己出来闯荡的时候带领着8000多兄弟一起出来,如今自己只身一人狼狈回去,怎么有颜面,又怎么对得起江东父老呢?

为何项羽英雄末路,还能流芳百世

更严重的是,跟随自己一同出去创业的8000兄弟已经命丧黄泉,自己大势已去,如今再回到江东,纵使江东父老不怪罪自己,纵使他们依旧拥护自己东山再起,自己也感觉毫无颜面,何况此时跟随自己等同于在刀尖上跳舞,随时都可能一命呜呼,倘若自己自刎,也许江东父老还会得到刘邦的善待。

果然,项羽乌江自刎后,江东父老誓死与刘邦斗争到底,刘邦被他们的忠诚所感动,最后亲自为项羽下葬,并且没有追究项羽族人的麻烦,也没有怪罪江东父老,才最后得到江东父老的拥护支持。

为何项羽英雄末路,还能流芳百世

在大我与小我之间,项羽毫不犹豫选择牺牲小我成全大我,这是一种多么难得的勇气,我想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做到的。中国古代历史几千年,如项羽一般的英雄有谁呢?你看三国时期的吕布,也是一个厉害人物,可是每次战败都会投靠别人,活得一点气节没有,只有项羽,一生从未低头,一直保持自己贵族气节,因为他深刻知道,只要一低头,自己王冠就会掉落,只要抬着头,哪怕是自刎,一样可以流芳百世。

为何项羽英雄末路,还能流芳百世

结语

人生一世,短短也就那么几十年,我们其实应该像项羽一样活得真实一些,那些所谓的成王败寇,不过就是浮光掠影,也许转瞬即逝,但是内心深处的那种气节,却永远都不会消失,反而随着时光流逝,越来越显得弥足珍贵!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1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乌江自刎:英雄末路的项羽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的这首诗,借古讽今,暗喻那些苟安在南方的王宫贵胄们,毫无男儿气概。也夸赞了项羽,那是真正的顶天立地的英雄。作为楚国后
2023-09-22 07:02:00
项羽为何不愿回到江东东山再起
美人配英雄的佳话也许就是从虞姬和项羽开始的。从此以后,英雄身边的美人大多红颜薄命,英雄大多慷慨悲歌,壮志未酬身先死。项羽是盖世英雄,他领兵救巨鹿,破釜沉舟,大败秦军主力。随后招降
2023-06-26 21:48:00
项羽(公元前232~前202年),名籍,字羽,秦末下相(今江苏宿迁西南)人,战国末年楚国名将项燕之后,从叔父项梁居吴(今江苏苏州)。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九月,随梁起兵会稽
2024-05-26 16:39:00
项羽不肯过江东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败垓下,于公元前202年的深秋,31岁自刎乌江的西楚霸王项羽,发出的千古喟叹,令人唏嘘不已。2019年6月3日,《合肥晚报·巢湖晨刊》刊发了笔者的专版论文《项羽不肯过江东之谜
2024-05-27 15:35:00
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名籍,字羽,秦末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楚国名将项燕之孙,他是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代表人物(兵家四势:兵形势、兵权谋、兵阴阳、兵技巧),堪
2023-05-06 09:56:00
项羽至今无人能超越的三个第一分别是什么
...痛。回首往昔,在李清照的内心里,赵明诚永远都成不了项羽那样的人物,所以在她途经乌江时,她想到了在此地自刎的项羽,这位她心目中的大英雄,她提笔写道: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
2023-07-12 22:03:00
项羽的传奇人生:从起义到成为西楚霸王再到最后的悲剧结局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他是中国历史上最让人感慨的失败英雄,他奇迹般地在秦末乱世闯出了一条让人震撼的路,却又落魄悲壮的自刎于乌江之畔。他就是中国历史上
2023-09-08 21:07:00
项羽的自信在哪里?
...一代英雄,即使死后也是勇猛的鬼雄。时至今日,仍忆起项羽的事迹,他坚守不渡江东,展现出了坚毅的品质。”李清照的文字从容深刻,似乎随性而写,却娓娓道出了一个人应有的气节。她在诗中
2023-08-30 16:00:00
项羽为何没有选择称王
灭秦之后,项羽想通过分封诸侯确立新的政治秩序。可惜他没有采用众人协商或盟约讨论的组织形式,而是按照个人意志分封十八诸侯王,自立西楚霸王,尊楚怀王熊心为义帝。项羽深受楚国贵族生活影
2023-06-24 21:4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