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湖州日报
构建蓝绿空间 保护生态本底
南太湖未来城着力打造“最生态”样板地
记者 童宁盈
本报讯 记者日前来到位于南太湖未来城长兜港东岸,发现堤岸边的道路已经完成硬化,树木花草种植、景观打造等工作也已接近尾声,靓丽的河岸公园形象初显,与去年初的荒地相比,颜值提升明显。
据悉,长兜港及其沿岸是未来城蓝绿空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岸长度6.1公里。随着未来城片区内产业大楼拔地而起,新城形象日益显现。去年上半年,长兜港沿岸景观提升工程启动,该项目结合现有的堤岸设施,以银白色浅色系树种为主要植物配置,打造15公里的樱花绿道。“结合周边景观节点,我们还规划设置了星光夜市等商业街区,打造水岸互动、水城互融的良好格局。”未来城指挥部办公室规划资源部副主任王利光介绍。
未来城区域内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太湖溇港等生态资源,生态禀赋优越。开发之初,未来城就确定了“坚持规划引领、绿色生态优先”理念,规划打造田园牧歌、金山湖城市滨湖阳台、杨渎中央公园、水晶漾城市生态公园等项目。
除了打造蓝绿空间外,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也是未来城全力打造“最生态”样板地的另一个重要抓手。“在开发建设过程中,我们委托了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持续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和保护研究。”王利光说,目前,未来城已整理形成维管植物、哺乳动物、鸟类、两栖爬行、昆虫、水生生物的数据库,共整理统计出物种740种,包括黄胸鹀等国家重点保护物种9种。
一边物种调查还在持续推进,另一边生态保护工作也已同步启动。去年初,未来城探索性地将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野大豆”与全球易危物种“水禾”移地栽培到田园牧歌项目中。
“我们始终坚持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开发建设,确保不因开发建设而破坏生态本底,努力实现自然生态保护和城市开发建设‘双赢’。”未来城指挥部办公室负责人蔡加星表示,将结合片区开发时序,继续加快推进重点板块设计进度,抓好金山湖城市滨湖阳台、杨渎中央公园等景观方案;同时,加快生物多样性栖息地保护规划实施方案编制,积极创设城市型生物多样性指数,将未来城打造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最生态”样板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08 08: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