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章华台上品楚韵(探访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2-10 09:19: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龙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章华台上品楚韵(探访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本报记者 田豆豆

章华台上品楚韵(探访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战国时期漆木耳杯。

章华台上品楚韵(探访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战国时期青铜剑、剑鞘、剑匣。

章华台上品楚韵(探访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章华台基址展示馆。

章华台上品楚韵(探访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贝壳路遗迹。

章华台上品楚韵(探访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章华台基址遗迹复原。

潜江市龙湾遗址博物院供图

“章华台下草如烟,故郢城头月似弦。”唐代诗人韦庄《楚行吟》中的“章华台”,不仅常常见诸诗人的笔端,在《左传》《史记》等史书中也多有记载,素有“天下第一台”的美誉。这座巍峨壮丽的楚国建筑到底在哪儿?近代以来,史学界争论不休、未有定论。直到1984年全国文物普查期间,考古工作者终于在湖北省潜江市龙湾镇发现了章华台遗址。

龙湾遗址考古成果入选“200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这是全国迄今发现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延续时间最长、建筑形式最独特、保存最完好的楚国宫殿建筑遗址。龙湾遗址总保护面积100.9平方千米,包括东区放鹰台遗址群(即章华台遗址)和西区黄罗岗遗址群(楚国古城址)两部分。龙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以放鹰台遗址群保护区为中心,建成集遗址保护、考古研究、研学拓展、观光游憩于一体的保护展示区域。

见证楚国沧桑

2500多年前的章华台,为何令后人心驰神往?走进龙湾遗址博物馆,就能找到答案。

博物馆序厅大型浮雕《章华美景·灵王盛宴》,用分段式手法展示了章华台的主要功能。浮雕中央是楚灵王宴请列国诸侯的场景,可以看出章华台是楚国重要的外交场所。两侧展示了细腰美女轻歌曼舞、乐师们弹奏楚乐的情景,彰显了楚文化的浪漫风格。浮雕底部为兵戈行猎画面,说明了修建章华台的时代背景,暗示了楚灵王欲效仿先祖称霸诸侯。章华台建于古云梦泽西北,植物繁茂,野生动物种类丰富,是楚王狩猎之地,同时也是楚国的军事基地。

《左传》记载:“楚子成章华之台,愿与诸侯落之。”楚灵王举全国之力,动用8万之众,耗时6年,修建了一座方圆40里的宫殿建筑群。章华台是其中的主体建筑,又称章华宫。章华台楚宫殿建筑群开创了中国古代高台建筑的先河,是离宫建筑和皇家园林建筑的鼻祖。

公元前535年,章华台建成后,楚灵王准备举行一次盛大的祭庆典礼,邀请诸侯参加,以炫耀楚国实力,取得霸主地位。但列国诸侯均托词不往,只有鲁昭公作为唯一的国宾来参加,受到楚灵王的特殊礼遇:由长须者引导,拾级而上,每登一层就绕台一周,中途休息3次才能登顶章华台,因此章华台又被称为“三休台”。这也反映了章华台的高大宏伟。

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陷楚国郢都,楚顷襄王向东北溃逃。屹立200多年的章华台被毁于战火。但章华台并未就此湮没于历史尘埃中,后世有不少类似建筑沿袭了“章华台”之名。历代文人凭吊章华台的诗作辞赋频出,让它从一座建筑升华为历史风云的见证者、咏今怀古的重要载体。

博物馆展示了龙湾遗址出土的各类文物,包括建筑构件、生产生活用具、墓葬中的随葬品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章华台宫殿基址出土的大量陶制瓦片,主要类型有筒瓦、瓦当和板瓦,用途多样。这些瓦片的发现,说明龙湾遗址建筑等级很高,东周时期只有高规格宫殿建筑才会使用如此数量巨大、种类繁多的瓦。

展柜中陈列着一件陶质垂线球,整体呈锥形,四周有凹痕。这个其貌不扬的陶块,就是《周礼·考工记》中记载的“悬”。古代建筑施工时,将其垂挂起来,用以确认瓦面、木柱、墙体是否保持竖直。龙湾遗址还出土了7件铜门环,直径达16厘米,由此可以想见宫门之宽大。

造型独特的楚式鬲,保存完好的青铜剑、剑鞘、剑匣,颜色鲜艳的漆木耳杯,插有大鹿角的镇墓兽……这些文物见证了章华台昔日的繁华,体现了瑰丽的楚文化。

展现楚宫遗址

自1984年以来,考古工作者对龙湾遗址进行了多次考古调查和发掘,揭露出一个文化内涵丰富的楚国大遗址群,包括城址、宫殿建筑群、水域、古河道、生活区、墓葬区等。

宫殿建筑群占地约212万平方米,已探明24座夯土基址。其中最高的一座是位于最东端的放鹰台I号基址,至今仍高出地面5—6米,建筑面积约1.3万平方米,发掘出3层台基。专家认为它是章华台主体建筑的基座。

放鹰台I号基址现已成为龙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中最重要的展示区域。从龙湾遗址博物馆往东,经过白鹭翩飞的楚湖、一望无际的田野,便到了章华台基址展示馆。这是在考古遗址上建成的仿楚式高台建筑,分为上下二层。一层展示了保存较好的贝壳路、地下排水管道、三层台南壁等重点遗迹。二层采用模拟展示的方式,按照1∶1比例制作章华台基址遗迹模型,让观众一睹考古发掘揭露出的基址全貌。

走进展示馆一层,透过玻璃可以看到2500多年前的楚宫殿遗迹。“高堂邃宇,槛层轩些。层台累榭,临高山些”“鱼鳞屋兮龙堂,紫贝阙兮珠宫”……屈原《楚辞》中描述华美宫殿的词句录于墙壁。遗址中的高台和柱洞,令人遥想章华台的雄伟;片片贝壳铺成的道路,则反映了它的华美。贝壳路位于一层台之上,环绕台东、南、西三侧,现暴露总长为53.2米。台东侧的贝壳路保存较好,残长9.9米、宽约1米。贝壳呈白色,口朝下,背朝上,排列紧密整齐,呈横人字纹,扣合在路基细土中。据介绍,这是全国考古首次发现的贝壳路遗迹,具有重要意义。

拾级而上,来到二层,四周为屋檐宽大的回廊,廊间复原展示了章华台基址遗迹。据介绍,这是一座三层高台式建筑,坐北朝南,台南地貌平坦,似为广场;台东有河流蜿蜒,台西、台北有湖水漾波。一层台东侧回廊环绕,回廊中央有天井。整座宫殿毁于大火,基址表层被烧成红色。基址上可见夯土墙、台阶、门、柱洞、排水管等。

章华台建筑的一大特点是土木结合。考古学家通过研究得知:台基由土夯筑而成,采用木板护壁,木质地梁固基,大型方木柱半嵌入台壁内,木柱榫头纳入柱基,台内埋设纵横交错的地沟与柱洞以固定台柱与木墙。章华台还发现了由筒瓦两两相扣、首尾相套而成的排水管,与排水沟、河道等组成了完整的排水排洪系统。这是中国最早的高台建筑排水系统,体现了楚国发达的建造技术和高超的设计施工水平。

基址展示馆二层还设有一个瞭望台。登台远望,放鹰台遗址群的其他5个台基尽收眼底。

感受楚风文韵

光看夯土基址,人们难以想象出章华台的恢弘壮丽。龙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运用先进技术和多样化展示手段,让观众沉浸式体验文化遗产之美。

龙湾遗址博物馆里,墙上有章华台手绘图片,展柜里有章华台立体模型和龙湾遗址沙盘模型,屏幕上展示着章华台层层垒建的动态过程。章华台建筑模型旁,是以仿真植物和动物标本建构的云梦泽复原场景:碧波荡漾,水草丰茂,小鹿在林间散步,仙鹤在水边嬉戏,野鸭在湖面飞翔……远方,楚王的车马从章华台疾驰而来。这个场景生动反映了章华台作为离宫,服务于楚王狩猎、游乐的功能。

章华台又称“细腰宫”,“楚王好细腰”的故事与之相关。据说,楚灵王喜好纤细灵动的舞姿,广选细腰美女在宫内排练歌舞。博物馆通过全息成像等技术,再现了章华台宴饮乐舞的场景。

在章华台基址展示馆,回廊上每一处说明牌都附有二维码。扫码进入小程序,就能看到从这一视角显示的章华台三维模型。观众可以“移步换景”,多角度欣赏章华台的风采,详细了解其建筑细节。

龙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湖北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基地”“海峡两岸考古学术交流基地”,平均每年接待研学队伍3万余人次,接待观众约30万人次。“寻宝大作战”“考古体验官”等活动通过模拟考古、拆盲盒等方式,将考古过程变成有趣的探索。专业考古人员和志愿者为参与者讲解考古发掘和文物保护的知识,激发大家对考古学的兴趣。公园还举办“小小讲解员”大赛,迄今已培养4批小讲解员,在节假日为观众提供免费讲解服务。孩子们在讲解中增长了历史知识,提升了文化自信。

遗址公园地势开阔,经常开展舞狮、潜江草把龙、皮影戏、面塑等非遗展演和蹴鞠、投壶、射箭等体育活动。今年国庆节期间,遗址公园举办非遗手工螺钿制作体验活动,精美的螺钿工艺品让观众大饱眼福,互动体验环节更是充满乐趣。许多观众表示,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大家在放松身心的同时,深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2-10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楚灵王如何奏响楚国衰亡的序曲
...越多的证据表明,这可能是被誉为“天下第一台”的楚国章华台遗址。1987年楚国章华台I区发掘现场(图15-1)。图片来自《楚国兴亡史》。公元前539年,郑国国君郑简公亲自来到楚
2023-11-07 16:18:00
...底色更亮。作为楚文化发祥地之一,境内东周楚灵王行宫章华台遗址,被誉为“天下第一台”,是2000年度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之一;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了被誉为“东方莎士比亚”的杰出戏剧
2025-04-28 16:19:00
2024潜江返湾湖马拉松鸣枪开跑 130人可直通“汉马”
...畅游国家4A级旅游景区——龙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感受章华台楚国之韵,沉浸式体验“楚韵虾香”的潜马赛事品牌。2024潜江返湾湖马拉松鸣枪开跑。赛事组委会供图 2024潜江返湾
2024-04-21 13:18:00
不够能加!晚餐有辣椒炒肉和猪脚,华容团洲安置点室内空调、风扇齐开放
...目前华容县设置了状元湖实验学校、实验小学(一小)、章华学校等受灾群众安置点。记者在团洲转移群众章华学校集中安置点了解到,有两个村的受灾群众被集中安置在此,保障食宿和安全。
2024-07-07 11:21:00
仁信新材总经理陈章华:深耕主业发展 强化投资者回报
...间。近日,《经济参考报》记者专访了仁信新材总经理陈章华,试图探寻这家“年轻”企业的成长密码。深耕聚苯乙烯行业 拓展产品应用领域仁信新材是一家专门从事聚苯乙烯(PS)高分子新材
2024-05-20 03:21:00
城芯蝶变,焕新升级!荆州章华里品牌签约仪式圆满落幕
5月5日,“城芯蝶变 繁华焕新”荆州章华里品牌签约仪式在荆州章华里商业街圆满举办。中建三局城市投资运营有限公司领导以及来自全国的20余家主力品牌商家代表、多家特邀媒体以及商业街业
2024-05-06 10:08:00
湖北乡村休闲游持续火爆,3条线路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建筑形式最独特、保存最完好的遗址。走进天下第一台—章华台,体验楚服、打鼓、蹴鞠、投壶,感受楚国文化。拖船埠村:国家3A级旅游景区、湖北省旅游名村、革命老区村、湖北省赏花网红打
2024-05-07 15:22:00
“牛院士”走了之后,他的卡里只有22块,父亲继续到工地里搬砖
...病到离开,只有5天的时间。在牛忠楠生命弥留之际,牛章华做出了一个令妻子都想不到的决定,把孩子的器官捐赠出去。郭金花不同意,孩子是母亲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她希望孩子能完完整整地
2024-08-24 10:43:00
“患者健康出院,就是医生最大的欣慰”
...院,就是医生最大的欣慰”——记福建省“最美医师”沈章华自2008年从医以来,他始终胸怀悬壶济世的赤子之心,坚持扎根临床一线,竭尽全力为患者消除病痛,用责任与担当诠释“敬佑生命
2023-10-28 07:1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姓氏族谱展示交流会在三明宁化开幕
活动现场东南网10月15日讯(通讯员 张煌鹏 陈玉婕 文/图)10月10日,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姓氏族谱展示交流会在宁化县世界客属文化交流中心开幕
2025-10-15 10:21:00
洛阳有个萌系潮玩丨闪耀吧!中华宝藏
大河网讯(记者 赵檬 王怡潇)当现代网红文化邂逅千年文物,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正在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悄然上演。近日,一件造型奇特的西晋陶熨斗意外走红网络
2025-10-15 11:32:00
吴石和聂曦去台湾前,曾在福州这条巷子里“潜伏”
随着谍战剧《沉默的荣耀》热度持续攀升,越来越多市民和游客在福州追随英烈的足迹,打卡吴石将军曾经生活工作过的地方。三坊七巷宫巷22号绛雪山房是吴石将军生前在大陆的最后居所
2025-10-15 13:21:00
“典籍里的烟台”烟台馆藏特色地方文献巡展走进莱阳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秦雪丽10月15日,从烟台图书馆获悉,即日起至10月19日,“典籍里的烟台”烟台馆藏特色地方文献巡展莱阳站开展
2025-10-15 14:14:00
构筑“文化泰安”的立体图景 让千年文脉焕发新生|海岱文化谱新篇
鲁网10月15日讯(首席记者 李秀娟 摄影记者 张超 孟昊天)山莫大于泰山,史亦莫古于泰山。泰安,以泰山闻名遐迩,其文化则是以泰山为核心
2025-10-15 14:56:00
温州永嘉:千年诗画焕新彩,谢灵运后裔何以诗意栖居?
提到中国的山水诗,便绕不开一个名字——谢灵运。公元422年,谢灵运被调任至永嘉担任太守,他遍历诸县,写下了许多传颂千古的山水诗篇
2025-10-15 15:53:00
“感知幸福中国行”吉林主题参访活动第五天,走进集安触摸千年历史脉络,品味边城烟火气息
10月15日,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组织的 “感知幸福中国行” 吉林主题参访活动步入第五天。来自境内外的30余位媒体记者与网红大V组成的参访团走进集安
2025-10-15 21:39:00
庐江惊现三座东汉古墓!系农田改造时发现,出土铜镜光可照人
大皖新闻讯 古墓墓室顶部严丝合缝,墓砖一头宽一头窄,且带有弧度,体现了古人技艺的高超。连日来,在庐江县移湖街道八里社区陈老屋村民组的一处高坡上
2025-10-15 00:26:00
以笔为缰,挥毫间见民族风骨——《战马》佳作赏析
“没想到能在长春看到徐老的作品,太惊喜了!”在长春美术馆,一位观众发出由衷感叹。“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
2025-10-14 20:30:00
西安一市民赴广西捐赠抗战文物 “这是日寇侵华的铁证”
“这枚纪念章既是战利品,也是日寇侵华的铁证,通过它我们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创造未来!”最近,为帮助讲好“飞虎队”故事
2025-10-14 20:45:00
90后“金牌讲解员”陈双:用青春语言讲“活”红色故事
7月21日,西柏坡纪念馆讲解员陈双,现场讲解《我们都是王家川》。陈 双提供9月5日,在西柏坡纪念馆,一场名为“时代回响”河北红色抗战故事主题宣讲活动正在举办
2025-10-13 08:55:00
铁骨忠魂入画来——《吉鸿昌》佳作赏析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这是抗日英雄吉鸿昌就义前写下的生命绝唱,他为抗战事业献出生命,牺牲时年仅39岁
2025-10-13 14:06:00
忆李公:秋雨潇潇 斯人未远
李公,讳宗伟。鲁南枣庄人。少时家贫,耕读乡里,敏而好学。怀弘毅之志,抱淑慎之德。及长治学,淹贯经史,旁涉艺理。常挑灯看剑于夜阑
2025-10-13 15:13:00
学府东街站位于小店区东中环路与龙保街、学府东街的交叉口之间,车站共设4个出入口。该站工程名为学府街东口站,公示名为龙堡站
2025-10-13 20:17:00
“河北五超”第九轮开战在即,石家庄VS保定,强强对决榜首争霸,“板面驴火之战”悬念今晚揭晓!
2025-10-11 17: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