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教育

高考作文中科技的“高渗透性”你怎么看

类别:教育 发布时间:2024-06-13 05:54: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科学报

高考作文中科技的“高渗透性”你怎么看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高考作文中科技的“高渗透性”你怎么看

2024 年高考作文试题截图。

互联网、人工智能(AI)、太空之旅、科技创新……在2024年高考语文作文试题中,科技词汇频频出现,全国6套考题中有一半关注了科技。

我们找来与科技“关系密切”的5位企业家、科学家、大学教授,请他们“答”高考作文题,谈谈他们怎么看待科技在作文中的“高渗透性”、这些考题考核的关键点是什么、自己当年的高考作文题是什么、今年会选哪一题作答等,并请他们对考生如何加强科技阅读、当下学校如何培养学生能力等提出建议。

讯飞星火去年就押中作文题了

王士进(科大讯飞AI研究院执行院长、认知智能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今年新课标I卷的高考作文题,是关于“答案与问题”,让我想到去年5月,讯飞星火大模型面世时的宣传文案:“世界的每一次更新都始于一个提问;文明的发源始于智人的提问;世界的相连始于哥伦布的提问;人类的一大步始于牛顿的提问;天空的梦想始于莱特兄弟的提问;我AI,始于图灵的提问;有了我,一个更美好的世界,始于你的提问。”

所以,语文考试结束后,很多人笑言:“讯飞星火去年就押中作文题了!”

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是近几年最热的话题,今年高考作文题目里出现多个与科技相关的话题,体现了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程度、教育模式的转变。我当年的作文题目是关于心理承受能力的,由此可以看出作文题反映了时代特征。

科技发展水平往往被视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科技渗透到语文作文中,更能促进学生关注科技进步与国家发展、社会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

仔细分析这些题目,不难发现,其重点并不在于直接考查科技知识点,而是更多考查如何借助科技这一工具或背景探讨人文、社会、伦理等问题。这类题目鼓励学生拓宽知识视野,形成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核的关键点通常包括思维品质、语文素养、社会责任感与价值观以及跨学科融合能力等。其实,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对科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具体的知识学起来就很快了。

关于学生的科技阅读,我建议读覆盖自然科学、技术、社会科学等多领域的书籍,帮助学生拓宽知识视野、培养科学思维、提升综合素养。比如《万物简史》《未来简史》《宇宙的琴弦》《生命是什么》《人工智能:一种现代的方法》《从一到无穷大》等。

今年的高考语文作文题目,反映了当前社会背景下人才能力培养的新变化:一是创新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二是信息技术与数字技能的融入。

新课标I卷的作文题正中我下怀

文双春(湖南大学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院长、教授)

在高考作文试卷里看到不少跟科技相关的内容,没什么特别。因为科技改变生活,科技逐渐渗透到每个人的生活中,自然会逐渐“渗透”到语文中、作文中。

我相信,高考阅卷不会因为作文题目有跟科技相关的内容而请相关理工科教师参与作文评分。只要还是语文老师评作文,作文考核的关键点就还是语文。

我希望能看到一些想象力丰富的文章。无论是文学还是科学,我认为最重要的都是想象力。创新就是关联,能把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有意义地关联到一起就是创新。关联要靠想象力,仅有知识是不够的。作文题面“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意味着想象力应该是作文得高分的关键。

今年涉及科技的3个作文题,如果我来做,3个题目我都愿意选。巧合的是,近年来我一直在思考人工智能时代教什么怎么教、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

我在多个教育论坛的报告中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人工智能时代,问题比答案更重要,没有问题是最大的问题;应试教育重在培养“答题人”(问题解决者),而社会越来越需要“出题人”(问题提出者)。我也写过相关文章,如《中国科学报》微信公众号2024年4月7日的一篇文章《考研,拜有答案的导师可能是下策》。新课标I卷的作文题正中我下怀。

我对当年(1983年)的高考作文题刻骨铭心:根据漫画《这下面没有水,再换个地方挖》写一篇议论文。题目虽不见科技,但如果立意“科学挖井,就不必再换个地方挖”,可能得高分。科学思维在任何时代都能助力作文得高分。

考生是否要加强科技方面的阅读?我认为不必刻意加强。从题面看,写好涉及科技的作文并不一定需要掌握相关科技。从现在大学生乃至研究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看,中小学阶段需要加强的,恰恰是文学作品的阅读。现在的学生,从小学生到大学生,爱不释手的不是文学作品,而是科技产品(如手机),这才是最令人忧虑的。

猜度出题者的意图,对我来说很难

曹则贤(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传播系教授)

我是参加过高考、参加过高考阅卷和陪孩子熬过高考过程的人。

作为1982年的高考生,我对国家恢复高考以后几十年里的高考作文题是非常关注的。不得不说,我不太明白高考作文题的意思,出题人到底要干什么,对于后续的一些解读我也理解不了。作为一个科学家,我对此感到很不好意思。

我的观点是,作文考试的唯一目的是考查学生运用汉语成文的能力,考查的是识字情况、用词组句的能力以及表达事实、思想或观点的能力。考查的重点应落在文字水平以及表达能力上,而非知识正误、观点是非或见识多寡上。

所以,我认为,作文题目应该尽可能具有普适性,即对于绝大部分考生来说要写什么样的内容、什么样的文体等都是一目了然的。回想当年我们准备高考作文时,老师都要教如何猜度出题者的意图,实在是苦不堪言。

我比较幸运,1982年全国卷的作文题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对这个题目我给予高度评价,因为它的意图很明确,就是让你写议论文,而且确实符合我的“普适性”判据(语文课上已经知道这是范仲淹的名句),考生各凭文采尽情发挥就是了。

当下,从考生角度来说,要不要加强科技方面的阅读?当然!但这不是高考作文的要求,而是时代的要求。这是一个技术超越了神话的时代,每一个人都要掌握足够多的科学知识与技能。

科技方面的阅读,对于中学生,可以读那些公认的科学名著,特别是科学巨擘的著作包括自传,要找好的中文译本,能读原文更好。请相信,真正的科学大家,文字功夫都好得很。中学生熟悉的科学家帕斯卡,那可是被誉为“规范了法语”的人,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他写的作文是怎样的文字优美、思想深刻,还包含了个人的科学创造。

对于语文试卷、作文题,我是不敢置喙的

江晓原(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

从今年的高考作文题来看,要说跟科技相关的特别多,我觉得也不是。像北京卷里的“打开”,可以谈科技创新,也可以谈别的。这些年中国在产业和技术上进步非常快,如果关心时事的话,就知道产业和技术都是高频词。所以出的题目希望能够观照当下,涉及科技也就很正常。

对于语文试卷、作文题,我是不敢置喙的。有一次,外地一个中学老师很兴奋地把一套高考模拟卷子发给我,里面有一题是阅读我的一篇文章,然后回答问题。我就试着做了那一题,结果我做出来的也有错。

我是1977年恢复高考那年参加的高考,当年上海卷的作文题是二选一,我选了《知识越多越反动吗?》,写的是论述文,对我来说比较简单。

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语文课还是应该秉持传统,多读文学作品,学习科学技术有专门的科学教育的课程。

对科技渗透日常生活,学生应有独立的思考

胡翌霖(清华大学科学史系副教授)

高考作文试卷里越来越多地出现与科技相关的内容,与其说科技“渗透”到语文中、作文中,不如说是科技日益渗透到生活中,小到衣食住行、工作娱乐,大到国际关系、生态环境,方方面面都与科技有关,不谈科技几乎什么都谈不了。而“语文”这个科目蕴含了我们日常交流的基本能力,既然我们的日常语言中充满科技,语文当中自然也应该渗透科技内容。

由于科技渗透到各个领域中,加之科技的更新迭代越来越快,使得新一代年轻人将会不断地“抵达未知之境”。不是说只有科研工作者需要面对“未知之境”,普通人也是如此。比如我们今天的日常生活中,从智能手机到人工智能,放在20年前乃至10年前都没人想得到。

以前老人常说,“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多”,所以在生活上应该多听“过来人”的建议,但现在的情况是,过去的阅历越来越不管用了。当然,这并不是说新一代年轻人可以不管不顾瞎折腾,在科技高速发展的同时,伴生出更多的诱惑和危险,他们随时有滥用科技力量、沉迷科技产品的潜在风险。

所以,当今社会面临的问题是,一方面既往的经验不再管用,另一方面危机和陷阱越来越多。这需要每一个普通人多一些思考,对科技的发展多一些理解和审视,才能更好地让科技改善我们的生活。高考针对的是广大的普通学生,而不是专门为了选拔科研人员,所以我更希望看到学生就科技对日常生活的影响有更多独立的思考。

我是保送生,没参加过高考。如果要我从这3个题目中选一个做,我想写“打开”,或者可以3个题目一起写:真正好的“答案”不应该是一锤定音把我们封闭起来,减少我们的问题。相反,真正得到一个好的“答案”,意味着帮我们打开思路、拓宽视野、突破局限,走出安全区,已知答案的意义正是帮我们“抵达未知之境”。

对于阅读,我建议考生阅读更多科学与人文结合的书籍,如优秀的科普书和科学史书籍。

就人才能力的培养而言,我认为在人工智能时代,容易复制的简单技能的训练意义不大,因为一种能力如果很容易按部就班地填鸭式批量培训出来,那么这一技能就很容易被AI替代。

所以教育应该回归博雅教育、自由教育,即不是旨在培养可更换的零件,而是培养不可替代的独立人格。

(《中国科学报》记者李芸、温新红、韩扬眉、赵广立采访整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3 08:45: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阿里通义千问实测高考全国卷作文:无标题,字数差266字
6月7日上午,今年全国高考语文考试正式结束,作文题目也正式曝光。其中,全国甲卷的作文要求为:“人们因技术发展得以更好地掌控时间,但也有人因此成了时间的仆人。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
2023-06-07 18:00:00
360 AI写的高考作文被北京语文特级教师点评 周鸿祎回应
...到,在6月7日晚间,针对此前周鸿祎使用360 AI所写的高考作文,北京市语文特级教师王大绩老师评价道:作文语言晓畅,层次清晰,写作基本功很好,在基础等级的层面,表现不错。作文
2023-06-08 11:43:00
...中语文教师,请她们从一线教师视角,谈一谈对今年高考作文题目的看法。合肥一六八中学语文学科主任黄艳艳表示,从试题形式上来看,今年高考语文作文题大部分都是对文章体裁不设限的。全国
2024-06-08 02:16:00
360智脑实测高考全国卷作文:生成中途存在卡顿,无标题,字数不达标
6月7日上午,今年全国高考语文考试正式结束,作文题目也正式曝光。其中,全国甲卷的作文要求为:“人们因技术发展得以更好地掌控时间,但也有人因此成了时间的仆人。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
2023-06-07 18:00:00
2025高考权威访谈|高考作文破题命题“密码”与“抢分”要诀
高考战鼓催征,语文作文作为决胜关键,那么,如何精准把握命题风向?为此,中国吉林网独家对话吉林省青少年报刊总社《作文与考试》高中版主编于智博——这位深耕高考作文研究16年、连续七届
2025-06-05 10:39:00
...024年全国高考拉开大幕。随着第一门考试科目结束,高考作文题引起人们热议。人工智能、“嫦娥四号”、“自定义”……今年的作文题涉及领域广泛,贴近当下实际。它们有何突出特点?意在
2024-06-08 07:15:00
2024高考作文: 6套题中有何深意?
...日报人工智能、“嫦娥四号”、“自定义”……2024高考作文: 6套题中有何深意?6月7日,考生在贵州贵阳市乌当中学考点和送考老师拥抱。 新华社记者 陶亮 摄6月7日,在四川省
2024-06-08 06:14:00
...京卷注重“把课堂表现考出来”培养语文核心素养高考大作文考“续航”和“亮相”“今年的语文题目感觉非常亲切,认真读题基本不是问题。作文题目也让我很有话说。”6月7日上午11点半,
2023-06-08 00:16:00
高考权威对话|面对高考作文多元化趋势,今年这些主题值得重点关注!
...科之一,而语文也是能够给总成绩拉开差距的,尤其是在作文方面,拉分很多。高考大幕即将拉开,如何写好高考作文,今年的高考作文又会有怎样的变化趋势?考生又该从哪些方面进行备考?考生
2024-06-05 09:44:00
更多关于教育的资讯:
磨砺青春!山东外事职业大学“励志成才 强国有我”生存测试纪实
在山东外事职业大学素质教育的育人篇章中,实践育人的理念早已深深扎根。这一理念的实践探索,最早可追溯至2000年——彼时
2025-09-20 11:43:00
齐鲁工大举行新生开学典礼,校长寄语新生:不负韶华、奋斗当下
9月19日上午,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2025级本科生开学典礼在长清校区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军成,校(院)领导班子成员吴衍涛
2025-09-20 16:19:00
青春淬剑开新纪,壮志扬帆向海天!山东外事职业大学举行开学典礼
荷风辞暑去,桂香迎秋来。近日,山东外事职业大学2025级学生开学典礼在威海校区举行。典礼在庄严的升国旗、奏国歌仪式中拉开帷幕
2025-09-20 23:50:00
洛阳科技职业学院:慎德书院以“博闻慎思 兼听明辨”铭记历史 厚植家国情怀
大河网讯 秋风肃穆,钟声长鸣。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九一八事变94周年之际,洛阳科技职业学院慎德书院以“博闻慎思 兼听明辨”为院训
2025-09-19 15:36:00
新乡职业技术学院交通学院“新兵”夺铜:逆袭传奇背后的热血征程
大河网讯 9月1日,长春汽车职业技术大学闭幕式上铜钟清脆敲响,2025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汽车制造与维修赛道的激烈角逐正式落下帷幕
2025-09-19 15:36:00
河南省超硬材料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入选省级建设名单 政校企协同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
大河网讯 9月12日,河南省教育厅正式印发《关于公布省级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名单的通知》(教职成〔2025〕182号)
2025-09-19 16:37:00
迎新启航!重庆财经学院2025年开学典礼暨新生音乐会举行
第1眼TV-华龙网讯(符琳 通讯员 姚转花 钱圩 )9月16日,重庆财经学院2025年开学典礼暨“葵心向阳 财韵新声”新生音乐会在学校运动场举行
2025-09-19 16:37:00
如何争当数智“弄潮儿”?郑州科技学院新生生涯规划有答案
大河网讯 “低年级夯实数学、算法、数据结构等基础,积极参与 项目;中年级聚焦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方向,参加数据科学竞赛
2025-09-19 16:38:00
河南省社会办医协会医教研融合共同体正式成立
大河网讯 9月16日,河南省社会办医协会医教研融合共同体成立大会在郑州医药健康职业学院举行。全省近70家相关单位负责人及代表参加
2025-09-19 16:38:00
河南开放大学声乐作品《锦瑟》在全国老年文艺展演中获佳绩
大河网讯 近日,2025“乐龄杯”全国老年文艺展演落幕,河南开放大学老年合唱团凭借声乐作品《锦瑟》脱颖而出,荣获全国声乐类第四名
2025-09-19 16:38:00
河南开放大学积极践行\
大河网讯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职教出海"战略部署,河南开放大学于8月1日派遣信息工程与人工智能学院教师贾博文、机电工程与智能制造学院教师尹斌赴坦桑尼亚
2025-09-19 16:38:00
以行走传递温暖,用行动汇聚仁心——齐鲁医药学院获山东省红十字会通报表彰
鲁网9月19日讯近日,山东省红十字会印发《关于表扬2025年“5・8人道公益日”筹资活动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的通报》,齐鲁医药学院在活动中表现优异
2025-09-19 16:38:00
健康微笑 从“齿”开始 济南市历下区第一实验幼儿园爱牙日主题活动纪实
鲁网9月19日讯金秋送爽,一年一度的“全国爱牙日”来临。为了让孩子们从小树立爱牙护牙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济南市历下区第一实验幼儿园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健康微笑
2025-09-19 16:39:00
萌娃解锁童趣科学密码——济南历下三幼嵘汇园迎接科普大篷车入园活动
鲁网9月19日讯为进一步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激发幼儿的科学梦想和探索热情,在全国科普月的热烈氛围中,近日,济南市历下区第三实验幼儿园嵘汇园迎接满载知识与趣味的济南市科技馆科技大篷车入园分享
2025-09-19 16: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