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聊聊南宋理学家,心学奠基人陆九渊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1-10 19:53: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君人者,以百姓为天。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刘向《说苑·建本》)——国之君主,要以老百姓为天。老百姓拥护,国家就安定。老百姓反对,国家就危险。与民意背道而驰,国家就会灭亡。

得民心者得天下,民心如何?老百姓的口碑,便是发自内心的真言。

自古以来,无论是大权在握的君主,还是达官显贵,开明的,睿智的,都重视老百姓的口碑。人心是杆秤,民意不可违。

聊聊南宋理学家,心学奠基人陆九渊

陆九渊(1139年—1193年),南宋理学家,心学奠基人,陆王学派的开创者。乾道年间进士,入为太学国子正,后升作监丞。曾结茅讲学于象山(今江西贵溪县西南),人称象山先生。光宗时出任奉议郎知荆门军。陆九渊重视老百姓的口碑,依据老百姓的口碑,评价是非之曲直,道德之善恶,人品之高下。

其《送宜黄何尉序》一文,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他的老百姓口碑观。

何坦,南宋时期宜黄(今属江西)的县尉。因为维护老百姓的利益,与一把手县令不和,产生矛盾。处理此事的上司不是秉公执法,惩恶扬善,而是把何坦和县令一齐罢免了之。对此,陆九渊十分气愤,便给何坦写了《送宜黄何尉序》一文,安慰正直的何坦:“何廉而贫,无以振其行李,县之士民,哀其穷而为之裹囊以饯之,思其贤而为之歌诗以送之,何之归亦荣矣。”——作为官员,你廉洁、贫穷,甚至被罢免后,连起码的行装都置办不起。老百姓不忍心让你如此穷困地离开,大家伸出手,不仅为你整治行装,还唱歌做诗,歌颂你的人品、业绩。用这种方式欢送你,即便回家了,也是无上光荣的啊!

相反,对鱼肉百姓的县令臧氏子,老百姓则毫不留情地予以声讨:“县之士民,谓臧之罪不止于罢,”“臧贪而富,且自知得罪于民,式遄其归矣。”——县令藏氏子,贪污腐败,敛财发家,罪恶之大,不应当仅仅是免其职,罢其官。他也知道自己恶行累累,民怨极大,再混下去,不会有什么好下场,所以赶忙灰溜溜地滚蛋了。

何坦之廉,臧氏子之贪;何坦之善,臧氏子之恶,老百姓都一清二楚,口口相传,人人皆知!

官职的升降,上司的褒贬,与老百姓的赞美的口碑比起来,都黯然失色。因为善恶不分的昏君和颠倒是非的上司,“班班见于书传”,历史上多了去了!“比干剖心,恶来知政;子胥鸱夷,宰嚭谋国,爵刑舛施,德业倒植,”——恶来掌握了大权,比干被纣王剖心;宰嚭主持国政,作恶多端,是非颠倒,伍子胥被抛尸江中。这些不得民心的事,老百姓都知道,而且自有公论。现在,上司如此处理你和县令,“虽未当乎人心”——也是不得人心的愚蠢做法。不要气馁,因为老百姓热爱你,歌颂你,普通人和读书人对你的好评如潮,老百姓慰问你,帮助你,盛况空前。能够享受如此之高的美誉,还有什么可遗憾的呢!

俗话说:“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猪手鸡手不如老百姓拍手。熊掌鹅掌不如老百姓鼓掌。”陆九渊的老百姓口碑观,源于先秦的“民本”思想,源于民“为邦本”的政治主张。

“今时都县能以民为心者绝少。民之穷困日甚一日。抚宇之道,弃而不讲,掊敛之策,日以益滋。甚哉!其不仁也。民为邦本,诚有忧国之心,肯日蹙其本,而不之恤哉?”(陆九渊集)如今,为老百姓着想的人越来越少了,老百姓一天比一天穷困。世风日下,道德败坏,贪污腐败越来越严重。忧国忧民的有识之士,心急如焚,哀叹民生之不幸!

陆九渊的民为邦本思想,不仅体现在思想中,而且还落实在行动上。在荆门任职时,“乃请于朝而城之,自是民无边优。罢关市吏讥察而减民稅,商贾毕集,税入日增……每旱,祷即雨,郡人异之。逾年,政行令修,民俗为变,诸司交荐。丞相周必大尝称荆门之政,以为躬行之效。”(宋史·陆九渊传)——陆九渊奏请朝廷,为荆门筑城,提高了防御能力,老百姓没有边境之优了。整顿市易,减轻民税,使商贾云集,税收大增。逢旱灾,他祭文祷雨,果然雨点从天而降,老百姓视其为神人也。—年后,荆门之地政行令修,民俗大变,朝廷大臣纷纷称赞陆九渊。丞相周必大对荆门之政赞不绝口,认为是陆九渊身体力行的结果。

“故书者,舒也。舒布其言,陈之简牍,取象于夬,贵在明决而已。三代政暇,文翰颇疏;春秋聘繁,书介弥盛。”(刘勰《文心雕龙·书记》)社会的发展,文学的进步,古人的书信已不是简单的社会交际作用了,更是交流思想,表达感情,阐述政见、针砭时弊的工具,独具特色的文体。如李斯的《谏逐客书》、司马迁的《报任安书》、韩愈的《答李翊书》等。而陆九渊写给何坦的《送宜黄何尉序》,则通过老百姓的口碑,臧否人物,伸张正义,彰显了可贵的民本思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10 23: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的贤达名士为“侨寓”,荆门历史上如左伯桃、严子陵、陆九渊、孙镛、舒成龙等。荆门本土的贤士称为“乡献”,如孙叔敖、马良、朱震等。荆门人历代对“侨寓”不仅不排斥,还格外尊重,感戴
2024-03-26 08:23:00
本文转自:荆门日报市陆九渊研究会副会长全玲——荆门因象山之政更添“厚道”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列举了中国历史上的25位殿堂级思
2024-04-18 08:13:00
...书一直到老。”想不到第二年初夏,忽然传来圣旨,委任陆九渊为荆门知军,待三年半后现任知军黄元章任职期满接任。一年后,皇上又下圣旨,命令陆九渊火速赶往荆门提前接任。这天,贵溪知县
2023-06-29 11:23:00
曹操在封建社会为何一直被当作奸臣
...二程等人发展理学,十分提倡纲常伦理。同时又兴起了以陆九渊为代表的陆王心学,儒学走向复兴。在南宋时,程朱理学被列为官方思想,确定其正统地位,影响逐渐增大。儒家不喜欢甚至是批判僭
2024-06-06 20:47:00
...衣娱亲”的故事在荆门这片土地上广为流传,为人称颂;陆九渊的荆门之政,深得百姓的敬佩与拥护;郭店楚墓出土的《老子》(甲乙丙)、《五行》等道家、儒家典籍为荆门的人文历史留下了浓墨
2024-05-09 08:41:00
“王安石杯”第三届全国新闻媒体围棋公开赛开赛
...有“才子之乡”的美誉,王安石、曾巩、晏殊、晏几道、陆九渊、汤显祖等文化名人都出自抚州。其中王安石不仅是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改革家,还是个深度围棋爱好者。“战罢两奁分白黑,一枰
2023-06-11 07:00:00
...:鹰潭日报■叶 航南宋淳熙十四年(1187年)清明刚过,陆九渊便带着家里的几个学生去金溪县城游学去了。城里好多读书人听说陆九渊来了,纷纷求见,要拜他为师,并渴望听他讲课。在陆
2023-03-16 09:24:00
聊聊陆九渊的学问与人生
...哲学思想百家争鸣。在这样一个思想激荡的时代背景下,陆九渊提出了自己独到的心学主张,成为与朱熹并列的理学巨擘,被后世尊称为“心学大师”。陆九渊的心学主张强调“心即理”,在他看来
2024-10-09 20:41:00
...士等职,世称“汉上先生”。家乡荆门州的百姓把朱震与陆九渊、胡文定三人尊称为“荆门三贤”,专门修建三贤祠,一同供奉。清乾隆年间,为了纪念朱震,荆门知州舒成龙主持修建汉上书院,开
2023-11-08 08:3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从金代的酒务官署到明代的宰相赞誉,再到清代的帝王题诗,最终在新时代绽放出非遗光彩……在山东茌平,有一抹酒香穿越千年时光
2025-09-05 10:36: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近日,厦门仁爱医疗基金会原理事长郑毅夫向思明区图书馆捐赠了其父亲郑仕照的回忆录——《烽火南洋——抗日老兵话当年》
2025-09-05 07:50:00
这是一封花了40分钟,在飞机上写的信,通过信,广西15岁的袁同学与两千年前的英雄霍去病完成了一场精神对话。“惟愿将军英灵长存
2025-09-04 15:11:00
功德碑,记功载德,颂扬政绩。在曾担任夏津县知县的朱国祥纪念馆内,就立有一块“功德碑”,记载了他在夏津任职期间勤政爱民的功绩
2025-09-04 17:26:00
和平必胜!战火中的“东洋妈妈”
岩濑妇佐,在《贵州省志·人物志》中出现的唯一一个日本名字。在战火与偏见交织的20世纪,这位来自日本的女医生——岩濑妇佐用一生诠释了“医者无国界”的和平真谛
2025-09-04 20:24:00
吉刻新闻记者 陈志文 王昕摄像 马瑞 孙上修制作 马瑞
2025-09-04 21:32:00
烽火硝烟中,他们在贵州描绘家国山河丨一见·抗战贵州⑧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贵州作为战略大后方——内迁学校、图书馆在此续燃文脉
2025-09-05 01:05:00
国医大师王新陆血浊研究工作室揭牌暨收徒仪式9月8日在济举行
9月8日,国医大师王新陆血浊研究工作室揭牌暨收徒仪式将于山东新中鲁中医医院趵突泉院区举行。届时,国医大师王新陆教授学术讲座将于收徒仪式后召开。
2025-09-04 18:01:00
社会性质作为特定历史阶段的生产力水平、社会矛盾与阶级关系的总和,既是历史发展的客观结果,也是党推进理论创新的现实依据。第一个历史决议以近代中国社会性质为切入点
2025-09-04 18:57:00
沉肩挑山,砥砺攀登——记山东中烟滕州卷烟厂卷包车间“挑山工”於永军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泰山,五岳之首,万千游客无不惊叹于泰山的雄奇俊秀,令人仰望。然而我,却折服于一群小人物
2025-09-04 10:15: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安琪“团长说今晚要走70里路,途中还要消灭800个敌人,我们就跑啊跑。在部队里,赶路不是用走的
2025-09-04 07:40:00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当我们回望那段烽火岁月,不应只将目光锁定在硝烟弥漫的前线,更当看见如贵州这般沉默而坚韧的“战略大后方”
2025-09-03 23:32:00
烽火金叶:山东烟草的抗战传奇
鲁网9月3日讯八十载岁月流转,硝烟散尽,山河重光。当我们回望那段血火交织的抗战岁月,山东大地上一片片碧绿的烟田,竟在无声中化为民族救亡的“金色血脉”
2025-09-03 17:11:00
在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乌江西岸的石坡山上,矗立着一座庄严的墓碑。碑身正面镌刻着“苏联空军金角罗夫烈士之墓”——这个名字被当地百姓铭记
2025-09-03 18:21:00
菏泽郓城九旬老兵观阅兵 见证从烽火岁月到盛世华章
大众网记者 李效谨 通讯员 崔如坤 郓城报道9月3日清晨,郓城的天空被轻柔的阴云笼罩,空气中弥漫着初秋的清爽。张文兰老人家门口那块“光荣之家”的牌匾
2025-09-03 18:4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