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老人和子女,把关系处烂的3种行为,有一种就要警醒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4-11-06 14:15:00 来源:缘之心

大多数老人,都对子女的养老和孝顺,有一定指望的。但是很可惜,不是每个家庭的老人,跟子女都能处理好关系。而关系不好,就没法孝顺。

现实里,有些老人和子女的关系,一言难尽,甚至老死不相往来。

面对此情此景,使劲指责对方,有用吗?显然没用。关系的修复,不是靠一方的指责,来实现的。那只会吵架。

更多的,是要彼此理解,然后解决实际的问题。看看关系的问题,到底在哪里?

老人和子女,把关系处烂的3种行为,要尽力避免。

老人和子女,把关系处烂的3种行为,有一种就要警醒

01 无法有效沟通

任何关系里,好的沟通,都是一个重要的基础。

然而,有些老人跟子女的沟通,那不叫沟通,而是叫单方面说教,或者大吵大闹。

大家除了生气之外,没有任何有效沟通。

这种所谓的沟通,是行不通的。

比如说,老人和子女,有说不通的事情,应该坐下来,控制好彼此的情绪,慢慢说。互相接受对方的想法,然后各自退一步。

但是现实里,有些老人和子女的沟通,就是各种言辞激烈,逼着对方听自己的,而自己,是一点都不听对方的。

如果说:一个人,根本无视对方的意见,也不理解对方,那么对方,为什么要关系和睦,继续保持联系呢?

可以说,不懂沟通,不愿沟通,是很多关系处烂的根本原因。

老人和子女,把关系处烂的3种行为,有一种就要警醒

02 各种欺负人

老人和子女之间,要想关系处得好,就需要彼此尊重。而不是说,用各种招数,去欺负人。

无论是哪一方,去欺负另一方,这个关系都好不了。

比如说,有些老人,会各种欺负儿媳/女婿,在生活琐事上,天天刁难人家。

这,就是关系变烂的开始。

也有的子女,在金钱、生活上,处处欺负老人。让老人很痛苦。

所以大家,也是老死不相往来。

有些老人子女关系,之所以变烂,是因为一方起了坏心思,不想好好相处,过日子。

只想着,依靠欺负对方,来获取心里的快乐,获取很鼓的钱包。

这些歪心思,势必会把关系处烂。

老人和子女,把关系处烂的3种行为,有一种就要警醒

03 人品变糟

老人和子女关系变烂,还有一个核心原因,是人品变糟。

人品糟糕的人,一再做出过分的事情。而另一方,不堪忍受了。

所以最后,大家自然处不下去,势同水火。

比如说,有人在家庭里,故意编造事实、歪曲一些事情,来搞坏家庭关系。

这种人,用心就十分狠毒。

还有的人,为了金钱,自私自利,故意算计家里人的钱。包括算计兄弟姐妹、子女、父母等等。

这都是很糟糕的做法。

人的关系,如果想要变好,那不是从天而降的。而是需要投入切实的心血、精力,去呵护的。

老人子女关系出了问题,需要仔细了解,到底是什么问题,在谁身上。

如果是沟通的方式不对,那就去提高沟通技巧。

如果是人品不行了,那只能早点止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1-06 17: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老人和子女之间几种信号,说明彼此间没有亲情感了,很扎心
老人和子女之间的亲情关系一直是家庭中最珍贵的纽带之一,然而,有时候这种亲情感可能会受到挑战,出现疏远的迹象。这种现象,不仅让老人和子女感到伤心,也对整个家庭氛围产生不利影响。本文
2023-12-12 08:01:00
67岁患病老人被推销办游泳卡 致病痛加重起诉健身房获退款
...症状;老伴去世后,拥有部分房产份额的老人被亡夫原配子女索要“房租”……最终,这些问题都得到了解决。重阳节即将到来,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从南京市多家法院了解到一批涉老案件,涉及
2023-10-21 01:11:00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老人,都害怕子女回家过年,67岁父亲说出实情
...老爷爷的回答说到了我国大部分老年人的心里。一是年后子女重新踏上离乡的征途,家里短暂热闹后又重归冷冷清清时心里落差太难受,由此产生的戒断反应一时之间缓不过来。二是没钱。三是子女
2024-02-04 12:03:00
...老伯夫妻俩到底怎么了?面对警方质疑夫妻俩:过年留给子女银行工作人员觉得不对劲于是赶紧报警求助民警立即赶到现场面对银行工作人员和江浦路派出所民警的提醒,陈老伯夫妻俩却坚称,他们
2025-01-02 11:01:00
一个温暖的家,可以让老人感受到生活的意义,也会减少受骗的可能
...老年人应该注意以下几点,才能避免受骗上当。过度依赖子女人们常说人老了会成为“老小孩”,然而有些老人退休后,会过度依赖子女,什么事情都要子女帮忙,无法自拔。这种行为不仅会给子女
2023-07-28 12:28:00
老人去世后被发现与小38岁保姆结婚!财产已过给保姆儿子
...,养父赵德忠曾向锦州市公证处开具了一份婚后未曾生育子女和收养子女的公证书,收费单上签署的名字为保姆儿子郑某。公证书开具不久,房子以买受形式被养父过户给了保姆的儿子。“保姆一方
2024-06-06 09:50:00
“人老了,我开始害怕亲人了”:克你晚年的,是这三类人
...到压抑的,往往是以下这三类亲人。第一类:过分依赖的子女中国传统文化中,养育子女被视为父母的天职,而子女长大后赡养父母也是理所当然。然而,在现代社会,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竞争压
2024-03-19 10:21:00
94岁大爷去世留下100万遗产,法院却判给居委会,法院凭什么?
94岁大爷去世留下百万遗产,法院不判给四个子女孩却判给了当地居委会?父母去世之后,子女继承遗产本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可江苏无锡老人去世后,其名下的百万遗产却全部被法院判给了当地居
2025-04-22 12:19:00
作为子女,该怎样才能让老人在家中过得舒适自在呢?
人到晚年,往往需要依靠子女的帮助来度过余生,但有些老人却会因此走入一个很尴尬的境地:成为子女家里的“佣人”,为子女和孙子孙女们干一些重活累活。然而,这种行为不仅会影响家庭和谐,还
2023-05-22 10:42: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发布救人视频却被获救者投诉 这是侵犯“肖像权”吗?
因为第一次救人,浙江杭州的高先生本想发视频到网上“记录一下,求夸夸”,却意外陷入一场侵权争议。近日,男子勇救落水女子后网上发布视频
2025-10-24 07:21:00
滨医附院菌群移植,点亮孤独症希望之光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通讯员 蒋芳芳10月19日,CCTV-17农业农村频道《乡理乡亲》栏目“医生来了”专题纪录片《守护孤独症宝贝》报道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2025-10-23 15:02:00
遇事多包容少计较 金婚老夫妻分享幸福经
重阳节将至,中海社区请来摄影师,为10余对金婚夫妇补拍婚纱照。10月23日在拍摄现场,多位老人分享幸福秘诀:相互包容、体谅
2025-10-23 21:46:00
倍速社会下的“高能量”错觉
王涵在社交媒体上,类似“高能量人的一天”等视频内容展现出了能够适应倍速社会的人究竟是什么样的。他们精力旺盛,从早起醒来的那一刻就过上了有事可做的生活
2025-10-22 14:07:00
孩子阅读容易漏字错字,数学差,理解困难可能也是一种病!济南童康儿童医院蔡西萍:孩子出现这些情况就要注意了
萱萱是一位活泼开朗的女孩,小学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连续好几年都是班长,但进入初中后,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萱萱越来越不适应学校生活
2025-10-21 15:08:00
闽江畔,豆香长!一位台湾媳妇的“豆腐情缘”
姚凤燕是土生土长的闽清女儿,1997年,她嫁到台湾,成为“台湾媳妇”,夫家祖辈从事豆腐制作。2018年,怀着对父母的牵挂与传播台湾豆腐古法工艺的梦想,她毅然返乡创业。
2025-10-21 19:05:00
【天眼问医】宝子们,年轻人是真能忘事啊
宝子们!咱们今天必须好好唠唠压力和焦虑这对“搞事两兄弟”。平时咱们老说压力大、焦虑,实际上焦虑就是压力搞出来的“小怪兽”
2025-10-21 19:41:00
不只拼条件!珍爱网白皮书揭示当代青年择偶三大关键因素
在当下的婚恋话题里,常常能看到年轻人们热议:“找对象到底该看什么最重要?”有人认为,性格合拍才是走得长远的关键;也有人觉得
2025-10-20 11:49:00
遇良医终得子!宝妈携女专程感谢郭海英主任
近日,曾因不孕难题辗转求医的孙女士,带着1岁多的女儿重返济南红绘医院,特意向郭海英主任报喜。两年前,饱受生育难题困扰的孙女士
2025-10-20 15:59:00
一把幸“孕”钥匙开启两次好孕,点赞济南嘉乐生殖医院
"胡主任,我们一家子又来向您报喜了!"在济南嘉乐生殖医院的诊室里,来自山东的艾女士捧着鲜花,在丈夫和公公婆婆的陪伴下,向胡雪慧主任分享怀上二胎七个月的好消息
2025-10-20 16:41:00
做事与修心
一直以来,总觉得自己心性修炼得还不够,遇事容易急躁,情绪起伏如潮;欢喜时也藏不住,心随境转,难以自已。年岁渐长,步入人生下半场
2025-10-20 18:27:00
接亲路上被拦车要喜烟,新人无奈骑电动车回家? 新郎回应:都是朋友,大家为了热闹
大皖新闻讯 新人结婚被拦车要烟,新郎新娘无奈骑电动车回家?10月19日,有网民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新郎官遇到要香烟的
2025-10-20 20:39:00
男子花近30万闪婚一月后人财两空 贵阳警方:涉事女子已被刑拘
大皖新闻讯 接触两次后就领证,一个月后女方提出离婚并失联,29岁的安徽太湖小伙何先生疑遭遇婚骗。据其所述,在支付近30万元彩礼与中介服务费后
2025-10-20 21:52:00
亲子“吐槽大会” 幽默化解矛盾
“我很认真了,妈妈却嫌我粗心。”“爸爸偏爱弟弟,陪我的时间太少。”孩子们坦然说出心里的委屈,家长认真聆听。10月18日
2025-10-19 17:08:00
17023.jpg
2025-10-17 14: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