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为何现在抑郁症越来越低龄化?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7-23 10:06:00 来源:深度觉醒者

抑郁症越来越低龄化?其实不然,事实上抑郁焦虑这些情绪一直都存在,不分性别年龄都会有的。之所以现在引起大家的关心,是因为大众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心理学慢慢得到了大家的重视,再加上自媒体的宣传,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几十年前人们对于心理学领域的认知基本是空白,比如自己的小孩不爱说话了,脾气突然变得不好,就认为是小孩子娇气,调皮,自己没有管教好。

实际上,可能是小孩在学校或者校外经历了一些不好的事情,导致情绪压抑了,产生了心理问题。然而父母却完全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无法对症下药,结果只会越来越糟。童年的经历可能会影响人的一生,有些伤害是无法愈合的。

为何现在抑郁症越来越低龄化?

现在小孩的学习压力比较大,除了要学习课本的课程,老师布置的任务。还要参加各种兴趣班,各科的补习班。知识是学不完的,题目也是做不完的,另外学习和考试也算是一种技能,也需要天赋,并不是多努力多做题就可以弥补的。

能够考上好学校的也就那么多人,因为录取率只有那么多。小孩考试没考好,老师家长都会感到生气,甚至打骂孩子。这样长期下去,恶性循环,孩子会越发失去学习的兴趣,成绩越来越不好,甚至厌倦学习。

再加上自己的空闲时间也被剥夺了,不能出去玩了,会让自己更加的压抑。每个父母都希望孩子成绩优异,成龙成凤,但过高的期待对小孩会有很大的压力。如果小孩比较外向,跟同学朋友聊聊天,有问题说出来还好,如果比较内向又没有人倾诉,很多问题积压在心里,就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等。

为何现在抑郁症越来越低龄化?

作为父母,应该放好心态,有些事情尽力了就好,不能去强求。小孩学习也是同样,并不是只有考100分才是成功,上次考了80分,这次考了90分就是很大的成功。也不要盲目地跟他人比较,很多父母总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家的孩子做比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所以比较是没有意义的。

现在这个社会,总会有人在某方面比你优秀,比你富裕,你再怎么努力也很难改变。所以对待小孩也是同样,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才是最重要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23 11: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心理疾病低龄化的背后
...活方式、活动空间不足、学习压力过大等都是造成青少年抑郁症的诱因。抑郁症从不良情绪开始在桥西区西沙河路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市心理协会会长曲重莲说,很多家长都没有意识到孩子患上抑
2023-10-31 07:54:00
昆明送子鸟:早生孩子和晚生孩子,竟然有这么大的区别?
...严重,要注意做好产后康复。另外尤其要注意的是,女性抑郁症的高发年龄在35~40岁,而高龄产妇正处于这个特殊时期,她们需要家人给予更多关爱。
2024-12-19 09:07:00
直播时掉乳牙、三观畸形、霸凌抱团,偶像越来越年轻并不是好事!
...批偶像失格,并因此无奈退团,之后转型当演员,却得了抑郁症,精神状态变得很不好。从她拍摄的一组海报照片上可以看出,她的表情如同孩童一般天真无辜,整体却有一些莫名的阴郁感。人们联
2024-11-05 13:58:00
儿童精神科抑郁小患者越来越多,与什么有关?一文了解下
抑郁症,越来越受到关注,以前成年患者居多,可是,随着社会发展迅速,发现抑郁患者往低龄化而走,就是说抑郁症患者增多,还在上学的小学、中学生以及高中生,分别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抑郁患者,
2022-12-19 13:00
以下是关于青少年抑郁症,常见的4大早期特征
近日,14岁抑郁症少年被大师喂符水后死亡的新闻,再次引起大家的讨论。起因是2020年韩某因14岁的儿子(小韩)患有抑郁症,行为异常。后韩某通过朋友联系大师陈某。陈某称小韩被鬼神附
2023-10-04 21:48:00
...经,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好端端的孩子,怎么就得抑郁症了呢?很多家长表示很“冤”,百思不得其解,甚至有的“谈虎色变”,内心升腾强烈的“病耻感”。在他们看来,家庭生活条件越来
2023-02-16 03:12:00
...着人均寿命的增加,老年子女照护“老老人”父母的情况越来越多。在人口学家看来,低龄老人照顾高龄老人,是老龄化趋势的一个侧影。对于一些身体较好的低龄老人来说,“两头照顾”的方式可
2025-01-11 09:13:00
《五哈4》首播,典型的粉丝综艺,越来越像跑男,越来越无聊
...档综艺的首期节目,显然无法让普通观众发笑。尤其是当越来越多的观众知道,这类真人秀就是典型的作秀之后,大家更不会认为这些“戏份”好笑了。老编我则属于这种非粉丝型的观众。我看到几
2024-03-23 21:37:00
...各种形式,呼吁大家关注青少年抑郁,尤其是“好学生”抑郁症。“好学生?”许多人不解,“好孩子不缺鲜花和掌声,他们学习好、听话又懂事,一路顺风顺水、令人羡慕,开心都来不及,怎么会
2023-04-29 14:15: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