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近日,14岁抑郁症少年被大师喂符水后死亡的新闻,再次引起大家的讨论。
起因是2020年韩某因14岁的儿子(小韩)患有抑郁症,行为异常。后韩某通过朋友联系大师陈某。陈某称小韩被鬼神附身,于是强喂浮水给小韩,导致其出现身体状况恶化,后不幸身亡。
其实在这个悲惨的事件背后,反映了一个现象:病耻感。
生活中,当得知某人得了抑郁症,人们的反应不是关注疾病和解决问题,而是从患者身上找原因,开始探究他是不是太软弱?他是不是想太多了?于是,更可笑的事情发生了,有人将之视为被“鬼神附身”。
恐惧和无知,让许多人忽视了抑郁症是一种无法自主选择的疾病,抑郁症患者是受到伤害的不幸者,他们应该得到鼓励和帮助,而不是评判、审视和责备。
如果人们一味关注为什么你会得抑郁症,为什么你过得这么好,却想不开等问题,只会加重他们的自我谴责,让他们陷入更痛苦的求解过程中,甚至会导致他们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比如,下面的这些事件就是很好的证明:
2019年,重庆一高三学生从学校五楼跳下,轻生前留下了三封遗书。真相却是因为抑郁症而坠楼死亡;
2020年,武汉某14岁初三男生留下“我活得太累了”的纸条,坠楼身亡;
2021年,安徽省一名13岁的少女,因为被班主任质疑作弊,跳进池塘溺亡……
其实,青少年抑郁症真的很普遍,而且越来越低龄化。
2021年,中科院发布《中国国民心理健康报告》称,发现每5个青少年当中,就有1个被检出抑郁。
面对这些庞大的数据和血淋淋的事件,我还是那一句话:我们的父母平日里忙归忙,但不能完全忽略孩子的需要。不能只是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更要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当发现孩子有某方面的心理问题时应具备及时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责备孩子不懂事、太脆弱。
以下是我总结了关于青少年抑郁症常见的4大早期特征,如果你家孩子也有类似情况,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一、情绪容易激惹
爱发脾气,容易和家长、老师同学发生冲突;或者以前是个开朗的孩子,但突然变得不爱说话,喜欢把自己封闭起来,常常因为一件小事而忍不住哭泣,性格也变得越来内向、偏执、不愿见人。
二、兴趣减退
比如之前喜欢打篮球、踢足球、画画等等,现在都不怎么喜欢了。因为疾病的原因,有的患者会表现出懒散的状态,懒得起床、吃饭,不收拾房间,不和父母说话。
三、饮食作息异常
出现暴饮暴食或饮食变少导致体重减轻;晚上失眠或嗜睡的情况。
四、存在不良的意识和行为
孩子有不良的意识猜测和行为,比如总认为自己考试成绩不理想,和老师、同学的关系不好,自己给别人带来了麻烦,产生自卑感,因此会离家出走、甚至有自伤行为。
在此呼吁,如果发现孩子存在以上某个症状时,父母不要再觉得是孩子矫情、脆弱了,而是要接纳和鼓励孩子,然后主动寻求帮助。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05 06: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