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共建共治共享世界级滨水区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10-31 06:24: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解放日报

共建共治共享世界级滨水区

汤啸天

共建共治共享世界级滨水区

市民在杨浦滨江休憩散步。资料照片 ■“一江一河”治理的一个核心原则是还水于民、还岸于民,使其成为城市文化、社会生活的中心地带,成为全体市民的共同资产,助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一江一河”岸线贯通不易,贯通后的维护治理更难。要在各负其责的基础上,变“协同”为“共同”;在“以邻为友”的基础上,变口头上的“跨前一步”为行动上的“跨前一步”

■汤啸天

近年来,上海大力推进“一江一河”战略工程,通过生态修复、人文建设和城市更新等措施一步步把城市滨水地区打造成人民共建、共治、共享的世界级滨水区。人民群众既是“一江一河”美好环境的享有者、受益者,也是“一江一河”的建设者、治理参与者。“一江一河”治理的一个核心原则是还水于民、还岸于民,使其成为城市文化、社会生活的中心地带,成为全体市民的共同资产,助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唱好“一江一河”治理大合唱

“一江一河”岸线贯通不易,贯通后的维护治理更难,必须形成紧密协同的多兵种作战体系。在各负其责的基础上,变“协同”为“共同”;在“以邻为友”的基础上,变口头上的“跨前一步”为行动上的“跨前一步”。

打个比方,“一江一河”的规划、建设、治理应当是和谐的“大合唱”,而不是“小合唱”,更不是“独唱”。“大合唱”的精髓在于团队合作与集体表达,是一种汇集众人之力而又高度协调的共同创造。通过多个声部和旋律的结合,以实现和谐协调的音乐效果。在“大合唱”中,每个成员都有其特定的角色和职责,必须全神贯注服从指挥的每一个指令;每一个成员之间需保持密切沟通,确保每个声部和旋律的准确呈现。如果职责不清晰、步调不一致,就会“各拿各的号、各吹各的调”。

对照“百年大计、世纪精品”的定位要求和“先贯通、再提升”的工作部署,在规划、建设、治理三大环节中一定要目光一致地握指成拳。“一江一河”流经数个行政区,在业务上由不同的部门分工负责,但必须打破部门壁垒,通盘考虑,各负其责,整体推进。对于暴露的瑕疵,应当协商编制修正图纸;对于形成的欠缺,应当限期整改;对于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应当创造性地移植社会治理的经验逐步解决。

举个例子,苏州河水上游能否吸引人,不能仅靠一个集团的努力,还要推进水上与陆地的联动;不仅要强化堤岸的美观、通透、可视,还应让游客上岸后有景色可览、有景点可赏、有故事可听、有商业可消费。

游客购票登上游船,主要是为了体验水上游。如果在水上看不到理想的风景,在岸上看不到多样化的景点,又听不到生动的故事,就会感觉“没意思”。游船可以投资购买、码头可以投资兴建,水陆联动、两岸互动却不是“花钱就能买来”的。在科学的顶层设计指引下,有必要以强有力的统筹协调机制和刚性制度约束,让蓝图变为现实。

“一江一河”水域与岸线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未来的深度开发治理任重道远。文旅产业发展的重点是内容性生产,工业遗存需要活化,景点需要在“好看”的基础上力求“耐看”,在掌握大量好素材的基础上“讲好故事”。

比如,加强对“讲好故事”的具体指导,减少泛泛而论;组织便捷的交通服务,把分散的红色旅游资源“连点成线”“连线成片”;对具备条件的区域,可适时启动架设低空缆车的可行性研究。

又如,客观准确评价上海在民族工业发展中的历史性贡献,嵌入生动具体的历史故事,按照“有人物、有理念、有细节”的要求,活化民族工业遗存的展示和利用;精心打造具有典型意义的骨干景点,形成“整体水平一流、重点精彩纷呈”格局。

探寻非线性最优治理方案

上海依水而兴,因商而盛。“一江一河”治理需要用足“水”的客观条件,做好“商”的大文章,推进岸线与社区一体化治理。

第一,在创新中“做道场”。

滨水岸线是一侧临水、纵向长、横向窄、人流在两端疏散的特殊公共空间,其物理形态既不同于道路,也非商场、广场。一方面,滨水空间要千方百计吸引客流、聚拢人气,并尽量实现对环境的“零污染”;另一方面,在确保安全有序的前提下,尽量实现有温度、低成本的治理。

当人们择水而居、择水而游时,无疑会给滨水商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但是,滨水的客流并非都能转化为滨水商业的客流。这就需要创新驱动,因地制宜地拟定对策。

人流是有规律的,发现并运用好人流规律却不容易。尽管滨河餐饮能够促进旅游业发展、放大经济效益,但业态的选择、产品的开发、运营策略的设计需要因地制宜。

水作为生命之源、生计之本,特点之一就是源源不断地给人带来创新灵感。“一江一河”能不能走上文化、旅游、体育融合发展之路,是对创新能力的一场考验。以苏州河为例,平均宽度40米至60米的蜿蜒河道是符合开展水上体育运动、水上体育竞赛条件的。这一资源还可得到更充分开发。

此外,黄浦江、苏州河区域有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桥下、岸边空间资源,可否因地制宜利用这些空间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体育活动?比如,建设乒乓球、篮球、足球、门球、广场舞场地等。“螺蛳壳里做道场”要有创新精神,要消除“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惰性。

第二,在主动“补台”中便民惠民。

2023年,有关部门利用苏州河岸线江宁路桥下空间新建公共厕所,但与居民区的厕所相距只有50余米。同时,从江宁路桥向东至少2公里的岸线里却找不到一个公共厕所。

进一步探究,可以发现两个问题:一是公厕选址的均衡性考虑有所欠缺,二是公厕做了漂亮的屋顶绿化,但由哪个部门负责养护迟迟没有落实,导致一度杂草丛生。

面对市民高品质生活需求与城市功能提升要求,“拨一拨动一动”必然要落伍。相关部门要有“自己给自己找活干”的精神和主动“补台”的意识。

第三,在共建共治中实现可持续的共享。

“一江一河”岸线贯通不是终极目标,而是通向共享的过程。共享应当在共建共治中获得,以共建、共治作为基础和支撑。在“一江一河”岸线贯通过程中,舍弃“这是我所有”意识,建立“这是公共所用”的观念,就是用实际行动参与共建。岸线贯通后,也应当把各方面利益主体吸纳到共治的行动中来。

在戏曲界有“一棵菜”的说法,其意是指演员、音乐、舞美、灯光、服装、道具等各岗位的全体演职人员不分主次,一丝不苟地配合好一台戏的演出。“一棵菜”是典型的共治,“一江一河”治理需要的也正是这种合作与共治。当然,推动共治、保护共治、弘扬共治需要更有力的法律支撑。

第四,在共治中达成非线性最优治理方案。

“一江一河”相关生态系统、人文系统的维护,难点和重点都是对人的行为管理。高标准的建设完成之后,需要高度警惕品质与功能的“逆淘汰”。“一江一河”治理仅靠法律约束还不够,必须加强市民的思想道德建设。当人人都具备一定的道德水准和综合素质,能够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时,社会整体的文明程度就会大大提升。

在环境治理中加密观测点、增加巡查员是成功的经验,但也伴随巨大的成本投入。共建共治共享的优越性在于,每个人所在的位置都可以成为观测点,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志愿的巡查员,推动市民社会关系和精神连接的重建,增强共同体意识。

(作者为上海政法学院教授、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特邀研究员)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31 09: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体建设,推动徐汇滨江、杨浦滨江、苏河湾等打造世界级滨水区”,成为上海推进城市更新、优化城市空间的发力点。变革滨水空间是一种特殊的城市空间类型,在概念上涵盖与河流、湖泊、海洋比
2023-08-08 05:45:00
迈向“共享的岸线”  苏州河畔会更美
...、苏州河(以下简称“一江一河”)沿岸按照建设世界级滨水区的总目标,将黄浦江沿岸定位为国际大都市发展能级的集中展示区,苏州河沿岸定位为特大城市宜居生活的典型示范区。至此,苏州河
2024-04-22 05:57:00
一片深情寄江河 ——记上海市住建委黄浦江苏州河发展协调处副处长陈丽红(走近最美公务员)
...。历经水质环境整治、沿线制造业向外转移等多年治理,滨水区开发工作进入岸线公共空间贯通开放、改造提升新阶段。2014年,从区规划部门调入市住建委,陈丽红开始负责这一工作,开始了
2024-02-19 10:26:00
...线全面贯通,并在此基础上全力打造“半马苏河”世界级滨水区。“半马苏河”这个名称既契合苏州河普陀段21公里半程马拉松的特点,又能很好地体现宜居、健康、活力、参与的水岸特质。
2023-04-22 13:47:00
...“七彩实景图”,为上海打造富有海派文化特征的世界级滨水区和国际大都市贡献“普陀样板”。
2023-01-31 05:45:00
追光丨用奔跑感受风景,一抹青绿增色“苏河半马”
...普陀段21公里岸线近年全面贯通正在此基础上打造世界级滨水区21公里与半程马拉松的距离相近这也成为了“苏河半马”的由来用奔跑感受城市风景正在成为更多跑者的新期待同日,大宁功能区
2023-04-22 21:49:00
今年新增81条,上海绿道总长超1500公里
...活、生态岸线的转变,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滨水区”奠定了坚实基础。苏州河绿道苏州河两岸贯通之后,漫步绿道成为人们亲近“母亲河”的最佳方式之一。苏州河绿道是上海市级、区
2022-12-14 13:10:00
...水商务商业缺乏整体联动。不仅如此,苏州河沿河商业与滨水区域空间割裂。他表示,据部分沿河商业载体反映,当前北苏州河慢行道存在行人、非机动车穿行交叉的问题,导致滨水区域环境品质不
2024-01-27 05:04:00
“一推开窗,就看到美丽的苏州河”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上海积极优化“一江一河”滨水区公共空间——“一推开窗,就看到美丽的苏州河”本报记者 李 贞苏州河华东政法大学段步道贯通,并取消隔离围栏。这座百年校园已融入
2024-11-16 06:24: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童声响彻红色圣地|遵义2000余名“小小红色宣讲员”点亮信仰传承路
刚刚过去的暑假,遵义会议纪念馆内总是出现“小小红色宣讲员”的身影,面对各地游客,他们从容讲解,用稚嫩而坚定的声音连接着历史与未来
2025-09-04 21:57:00
大皖新闻讯 9月4日,黟县徽黄旅游集团发布公告称,自2025年9月1日起,对全国在编在岗公安民警实行免收景区门票政策,该政策暂定执行到2027年12月31日
2025-09-04 22:02:00
“吉字号”亮相四川农博会 擦亮“吉字号”农产品金字招牌
9月4日,第十一届四川农业博览会在成都开幕。作为本次展会的重要活动之一,以“参载吉瑞 蜀聚人和”为主题的“吉字号”优质特色农产品四川宣传推介活动同期举行
2025-09-04 22:03:00
从坑洼到坦途,公益诉讼检察助力“修路”记
“白岩山村的这段路,以前到处都是坑坑洼洼,回家经过时总要特别小心。今年路修好了,回家安全又方便了,真得感谢你们检察院!”近日
2025-09-04 22:29:00
中国网9月4日讯 据“武陵源发布”微信公众号消息,针对9月1日网传“武陵源区天坑有垃圾”相关视频,武陵源区索溪峪街道办事处发布情况通报
2025-09-04 22:33:00
西延高铁全线接触网实现贯通后续进入全线送电联调联试
9月4日,在西延高铁宜君站至黄陵站区间,随着恒张力放线车完成最后一个锚段接触网导线架设任务,西延高铁全线接触网实现贯通
2025-09-04 22:46:00
第十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陕西赛区决赛在西安高新区启动
9月4日,第十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陕西赛区)决赛启动仪式在西安高新区举行。本届大赛以“因创而聚,向新同行”为主题,旨在搭建多元对接平台
2025-09-04 22:46:00
秋意渐浓,平安常暖。在滋水大地的街巷校园、企业站点间,一道道守护的身影始终在线——蓝田公安以“防”为要、靠前一步,将安全防线织密在风险萌发之前
2025-09-04 22:46:00
法治护航开学季 雁塔区多部门点亮“开学第一课”
九月,秋意渐起,学子们如期重返校园。为切实强化未成年人安全防范意识和法治观念,提升法律素养及自我保护能力,有效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
2025-09-04 22:47:00
多发电,少用水——这对于一个以水力为动能的发电站来说,似乎是一个悖论;但如果能够做到,就能让水电站下游的水量和水文模式更加自然
2025-09-04 22:59:00
泰安交警城西大队持续开展“一盔一带”安全守护专项整治行动
通讯员 彭成为持续推进“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9月开学季伊始,泰安交警城西大队集中警力多点发力,聚焦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突出交通违法行为
2025-09-04 18:01:00
青岛市南:流动课堂让普法“走新”更“入心”
鲁网9月4日讯“要是对业委会做的决策不认可,咱业主能通过啥途径维权?”“小区电梯广告的收益,业委会该咋管才合规?”近日
2025-09-04 18:08:00
表扬榜样先锋 共筑光明未来——东营市东营区弘文小学暑期护眼健康行动圆满落幕
鲁网9月4日讯为引导学生科学用眼、远离电子产品过度依赖,东营市东营区弘文小学于暑假期间开展“拒绝电子产品·护眼健康行动”专项活动
2025-09-04 18:08:00
电暖苗乡 绿满山寨
初秋黔岭,山寨隐于云雾,独栋多层楼房错落有致。近日,在晴隆县兰蛇坡苗寨,南方电网晴隆供电局工作人员正为村民安装智能电表
2025-09-04 18:08:00
烟台市蓬莱区【万名医护进乡村】胡瑞娟:医者仁心驻乡村 步履不停护健康
鲁网9月4日讯(记者 王裕成 见习记者 范豪豪 通讯员 宫亚楠)烟台市蓬莱区卫生健康局积极响应2025年度山东省“万名医护进乡村”行动号召
2025-09-04 18: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