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刚刚过去的暑假,遵义会议纪念馆内总是出现“小小红色宣讲员”的身影,面对各地游客,他们从容讲解,用稚嫩而坚定的声音连接着历史与未来。
九十载时光流转,红色基因在这片英雄土地上生生不息。
2017年遵义市启动“小小红色宣讲员”培育工作,以8至14岁的在校中小学生为培养对象,目前全市共培育2000余名“小小红色宣讲员”。
立足把红色资源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遵义市内学校采取“1+1”或“1+N”模式和147个“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进行“校馆”合作,校馆之间互聘思政课教师100余名,经常性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现场教学,全市青少年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持续增强,红色基因不断生根发芽。
红花岗区是遵义市最早培育“小小红色宣讲员”的地区,辖区内有遵义会议纪念馆等诸多红色遗址遗迹。在红花岗区老城,红色印记随处可寻。
图源遵义市文化小学。
遵义市文化小学与遵义会议会址仅一巷之隔,和红军总政治部旧址隔街相望,红色文化的浸润,让这里的孩子从小便对革命历史心生向往。长期以来,该校通过校内遴选推荐、校外培训实践、省外交流推广等方式,培育优秀“小小红色宣讲员”100余名。
近日入选2025年度全国“新时代好少年”的13岁少年漆铭臣,就是从这所校园走出的优秀代表。这个在红军山下长大的少年,8月21日又荣获“山河映忠魂”全国英烈讲解员大赛二等奖。
“新时代好少年”漆铭臣。
从三年级主动报名参加选拔,到经历层层筛选和刻苦训练,漆铭臣在母亲陪伴下查阅史料,通过爷爷讲述的鲜活故事让历史变得可触可感。如今,他能自信地说:“像我这样的‘小小红色宣讲员’在我们学校还有很多,我们利用周末和节假日到纪念馆和红军山宣讲。”在他的影响下,妹妹漆筱妍也加入了宣讲员队伍。
在大娄山脉脚下的桐梓县,红色传承呈现出生动图景。距离娄山关仅10余公里的娄山关小学红色展馆内,学生杨宇雯正为来访的师生讲解娄山关战役的细节。
“娄山关战役的故事我已讲解了20余次,这不仅让我的课余生活更丰富,更让我明白了现在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这个曾经还有些腼腆的女孩,如今已能从容讲述红色故事,红色教育的滋养,正悄悄为成长注入力量。
图源桐梓发布。
在桐梓,像杨宇雯这样的“小小红色宣讲员”已有700余名。每逢假期,桐梓三大实践教育基地内总能见到佩戴红领巾的小小宣讲员身影,为来访的研学团队、游客讲述红军长征在桐梓的艰辛革命故事。他们年均开展志愿讲解300余场,接待研学游客超3万人次。
从“教师讲、学生听”到“学生讲、社会听”,遵义各县(市、区)以多元形式同步开展“小小红色宣讲员”培养计划,红色教育正经历深刻变革。
接下来,遵义市教体系统将不断丰富红色基因传承方式,以革命传统教育的方式创新德育,以红色文化浸润心灵,壮大“小小红色宣讲员”队伍,逐步打造出激活红色记忆、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的亮丽风景线,创建红色育人品牌。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程佩佩
编辑 何美
二审 陈颖
三审 唐正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9-04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