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诸葛亮与刘备,如鱼得水,然两人的最大败笔都在于没听对方的忠告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8-23 11:36:00 来源:戏说三国

当诸葛亮提出与曹操不可争锋,孙氏可作盟友而不可图谋,唯有荆、益二地可取而据之,方能三足鼎立,复兴汉室之时,刘备仿佛瞬间拨云见日,犹如鱼儿得水般豁然开朗。诸葛亮深感刘备的知遇之恩,对蜀汉事业矢志不渝,然而刘备在关键时刻却屡次未采纳诸葛亮的建议,背离了隆中对策。

这既源于刘备根深蒂固的宗族观念,以及他刚愎自用的性格,也源于他对诸葛亮的微妙疑虑。

诸葛亮与刘备,如鱼得水,然两人的最大败笔都在于没听对方的忠告

猇亭之战中,刘备置国家安危于不顾,一意孤行,违背了既定的国家策略。诸葛亮苦口婆心地劝谏,然而刘备却充耳不闻。秦密伏地力谏,刘备却怒叱武士将其推出斩首。待诸葛亮上表求救,方得免死。

然而刘备却将表文掷于地,厉声喝道:“朕意已决,无得再谏!”诸葛亮无奈只能哀叹连连:“若法孝直尚在,必能制止主上东征。”在刘备心中,诸葛亮的地位已然不及法正,因此在东征之际,刘备留下诸葛亮守成都,赵云也仅担任解粮官一职。

刘备固执己见,当马良建议将阵图画给诸葛亮时,刘备却自信满满地说:“朕亦颇知兵法,何必又问丞相?”在马良的再三恳求下,刘备才勉强同意将阵图交与诸葛亮,然而时机已晚,东吴一把大火烧毁了七百里连营,蜀国元气大伤。

刘备在白帝城托孤之时,一手掩泪,一手紧握诸葛亮的手,言辞恳切地说:“君才十倍于曹丕,必能安邦定国,成就大业。若嗣子可辅,则请辅佐之;若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然而,谁人不知曹丕逼迫汉献帝的手段远胜于其父曹操,并已以魏代汉。刘备将曹丕与诸葛亮相提并论,其深意不言而喻。诸葛亮听后汗流浃背,手足无措,含泪跪地叩拜道:“臣必竭尽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死而后已。”

刘备驾崩之后,吴国祸患得以平息,诸葛亮毅然决然地辅佐后主刘禅,矢志不渝地践行“隆中对”的宏图伟略,六次亲征祁山,矢志北伐中原,恢复汉室荣光。

然而,刘禅的昏聩与对诸葛亮的猜忌,加之诸葛亮在关键时刻的用人失策,使得蜀汉危局愈发难以挽回。

诸葛亮与刘备,如鱼得水,然两人的最大败笔都在于没听对方的忠告

尽管如此,诸葛亮仍旧抱持着“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信念,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蜀汉江山倾注了全部的心血。

诸葛亮早有预感,自己忠诚之心竟会遭受诽谤。

初出祁山之时,他便上书刘禅,恳切劝谏其亲贤臣、远小人。他连年北伐,与司马懿斗智斗勇,亲理细务,终日汗流浃背,对蜀汉事业一片赤诚。然而,小人的离间与刘禅的猜忌却如同两把利剑,时刻悬在他的头顶。

四出祁山之际,伐魏形势一片大好,然刘禅却听信谗言,怀疑诸葛亮有篡逆之心,将他紧急召回。

此时,诸葛亮面临着两难的抉择:若不回朝,则是对君主的欺瞒;若奉命而退,则日后恐难再得此良机。在忠与义的抉择中,他最终选择了坚守忠诚,放弃了建功立业的机会,蜀汉事业也因此遭受了重大损失。

从表面上看,刘禅对诸葛亮的猜忌似乎与刘备无甚关联,实则不然。刘禅本为平庸之君,之所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听从诸葛亮的忠言,全赖先主刘备的遗命所托。

然而,刘备临终前所言“子不可辅,君自取之”之语,却如同一把无形的枷锁,束缚了诸葛亮的忠诚之心。刘禅对此言深信不疑,对诸葛亮的信任始终难以释怀。诸葛亮虽鞠躬尽瘁,却难以消除刘禅心中的疑虑。

再者,诸葛亮因孤幽忠贞,唯恐他人不似自己尽心竭力,故而常常独断专行,难以顾及他人意见。这种性格上的缺陷使得他在识人用人上出现了重大失误,进而影响了其才智的充分发挥。然而,即便如此,他仍然坚守着忠诚的信念,为蜀汉江山付出了自己的一切。

诸葛亮,这位蜀国的智囊,似乎在一瞬间背离了刘备临终前的殷殷嘱托。他不顾一切地提拔了那位曾被刘备评价为“言过其实,不可大用”的马谡,令其镇守街亭,然而这一决策却令蜀国元气大伤,如同遭受了重创的巨龙,一时难以振作。

诸葛亮与刘备,如鱼得水,然两人的最大败笔都在于没听对方的忠告

更为令人痛心的是,在五出祁山的紧要关头,诸葛亮竟又错用了那位贪得无厌的李严作为都护。

李严,这位曾与诸葛亮并肩担任顾命大臣的人物,自刘备驾崩后,他的心思早已不在国家大事之上,而是沉迷于家中小惠,一心只想安身立命,求取虚名。

当诸葛亮决心北伐,两次任命李严镇守汉中时,李严却百般推脱,甚至提出了以五郡为巴州刺史的过分要求,更是企图开府辟召,以谋取私利。

面对这样的李严,一生谨慎的诸葛亮却采取了出人意料的策略——他非但没有严惩李严,反而采取了“伐平之短,莫若褒之”的手段,极力推崇李严,甚至任用其子李丰督主江州,以应对一时的政务。

这样的决策,在群臣眼中无疑是令人费解的。当李严抵达汉中,诸葛亮将诸事全权委托给他时,群臣上下无不惊讶于诸葛亮对李严的厚待。

然而,诸葛亮之所以如此,或许正是因为他深知李严的贪婪本性,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安抚他,使其不至于在关键时刻作乱。

然而,诸葛亮的姑息纵容并未能换来李严的忠诚与勤勉。在蜀兵杀敌正酣、血流成河之际,李严却因运粮不济而心生惧意,害怕受到诸葛亮的责罚。

于是,他竟然编造谎言,谎称东吴将兴兵取川,以此作为自己失职的借口。更为可耻的是,他还敢妄奏天子,遮掩自己的过错,欺瞒君王,置国家大事于不顾。

#深度好文计划#这一切的罪责,无疑都应归咎于诸葛亮的姑息纵容。如果他没有对李严的贪婪视而不见,如果他没有对李严的过错一再包容,那么李严又怎敢如此肆意妄为、胆大妄为呢?然而,事已至此,诸葛亮也只能无奈地接受现实,回到成都积草屯粮,存恤将士,以待三年后再度出征。

然而,三年后的诸葛亮,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智囊了。他站在五丈原上,面对着瑟瑟秋风,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感慨与无奈。他长叹一声:“悠悠苍天,曷此其极!”这声叹息,既是对自己一生功业的无奈总结,也是对蜀国未来的深深忧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23 14: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蜀汉灭亡后张飞家族为什么混的如鱼得水
...备、三弟张飞外,很少将蜀汉其他人放在眼里。就连军师诸葛亮,他也谈不上多尊敬。当年孙权派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向他提亲,结果他却以“虎女焉能嫁犬子”拒绝了。这也为他日后的死亡埋下了
2023-04-22 15:35:00
刘备与诸葛亮的关系是如何变化的?
《三国志》作者、西晋史学家陈寿曾经评价过刘备与诸葛亮的关系,陈寿是这么说的:《三国志先主传》: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讬孤於诸葛亮,而心神无贰
2023-08-25 06:50:00
诸葛亮出山之初,曾经让刘备大喜过望。两人亲密无间的劲头让关羽张飞都有点吃醋了。刘备则声称自己和诸葛亮的组合是“如鱼得水。”但如鱼得水的日子随着法正的到来就结束了。自从伐蜀之后,法
2023-10-21 17:14:00
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后,就好比蛟龙入大海,凤凰还青天。在此之后,刘备如鱼得水,对诸葛亮信任有加,甚至于在他弥留之际,还将整个蜀汉与刘禅都交到了诸葛亮手中,如此做法,从古至今都是少有
2024-06-23 06:29:00
诸葛亮与司马懿:三国时期的明暗双雄
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时,刘备正处在人生的低谷,寄人篱下,居无定所。除了关张赵三将能上的了台面之外,可谓一无所有。所以诸葛亮几乎一出山就得到重用,刘备甚至“唯其命是从”,常常在人前夸
2023-09-24 15:00:00
刘备与诸葛亮,后来很多人都拿这两人的关系来做君臣知遇的经典案例,刘备自己就曾经说过:我有孔明如鱼得水啊!诸葛亮自己在出师表里头也说: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
2024-05-23 07:22:00
刘备与诸葛亮的复杂关系:互相倚重却暗藏猜疑
据史书记载,刘备曾用“如鱼得水”形容过他和诸葛亮的关系,而他们的君臣际遇也一直为后人所称羡,但事实果真如刘备所言吗?其实不然,刘备和诸葛亮的关系可以用15个字来形容,就是:相交而
2023-09-08 21:24:00
刘备称帝后,为何性情大变,不再对诸葛亮言听计从了
...,从一无所有,到后来建立蜀汉政权,当了皇帝,这里面诸葛亮起了重大作用。刘备得到诸葛亮之后,说是如鱼得水,对诸葛亮言听计从,但是,刘备称帝后,为何性情大变,不再对诸葛亮言听计从
2023-06-06 15:07:00
刘备与诸葛亮之间的关系之亲密,用刘备自己的话形容实乃“犹鱼之有水也”。可以这么说,刘备得诸葛亮,这才能鱼化为龙,“三分天下得其一”。诸葛亮对于刘备,其重要性毋庸置疑。假如没有诸葛
2024-05-28 06:5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沉肩挑山,砥砺攀登——记山东中烟滕州卷烟厂卷包车间“挑山工”於永军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泰山,五岳之首,万千游客无不惊叹于泰山的雄奇俊秀,令人仰望。然而我,却折服于一群小人物
2025-09-04 10:15: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安琪“团长说今晚要走70里路,途中还要消灭800个敌人,我们就跑啊跑。在部队里,赶路不是用走的
2025-09-04 07:40:00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当我们回望那段烽火岁月,不应只将目光锁定在硝烟弥漫的前线,更当看见如贵州这般沉默而坚韧的“战略大后方”
2025-09-03 23:32:00
烽火金叶:山东烟草的抗战传奇
鲁网9月3日讯八十载岁月流转,硝烟散尽,山河重光。当我们回望那段血火交织的抗战岁月,山东大地上一片片碧绿的烟田,竟在无声中化为民族救亡的“金色血脉”
2025-09-03 17:11:00
在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乌江西岸的石坡山上,矗立着一座庄严的墓碑。碑身正面镌刻着“苏联空军金角罗夫烈士之墓”——这个名字被当地百姓铭记
2025-09-03 18:21:00
菏泽郓城九旬老兵观阅兵 见证从烽火岁月到盛世华章
大众网记者 李效谨 通讯员 崔如坤 郓城报道9月3日清晨,郓城的天空被轻柔的阴云笼罩,空气中弥漫着初秋的清爽。张文兰老人家门口那块“光荣之家”的牌匾
2025-09-03 18:49:00
编者按:抗日战争中,河南作为贯通南北的战略腹地与中原屏障首当敌锋,在烽火熔铸中承载深重苦难,于枪林弹雨中镌刻不屈抗争。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09-03 20:20:00
【黔言】抗战记忆永不磨灭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全国各地纷纷以不同形式开展纪念活动,缅怀英烈、重温历史。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
2025-09-03 21:27:00
贵州八万多军民硬生生凿出来的“抗战生命线”:24道拐每一寸土地,都回荡着全民抗战、共赴国难的呐喊
80多年前,当警报的悲鸣第一次撕裂贵州高原湛蓝的天空,山河为之变色;晴隆二十四道拐上,不分昼夜轰鸣的引擎,是维系国脉的喘息
2025-09-03 21:59:00
《如寄》之力与美
张吉祥此题自觉有些怪——《如寄》那来的力?哪来的美?其力有二:一曰感染力。《如寄》一面世,即有学界耆宿如宋遂良、吕家乡等老一辈学者著文解读阐说
2025-09-03 22:14:00
一床如寄月斜风细:耿介耳的寄心与寻迹
李酉宏“一床如寄 月斜风细”,这八个字,是上世纪初被称作“江南三名士”之一高燮《点绛唇》中的两句,大意是指局促在狭小的床上
2025-09-03 22:15:00
这盛世如您所愿!老兵目光坚毅,向新型装备敬礼。
2025-09-03 14:32:00
李建礼:对此融心神,知君重毫素
鲁网9月3日讯(记者 刘斌)对此融心神,知君重毫素。这句诗,出自杜甫诗作《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好的书画作品,能够让观者心神为之一醉
2025-09-03 14:47:00
“我们只有反抗,只有斗争!”这是胶东特委书记理琪撰写的油印信件———《给各级党同志的一封信》中的名句。他以瘦弱之躯扛起胶东抗战大旗
2025-09-03 15:51:00
巾帼不让须眉的白衣战士张华英
张华英老人(左二)大众网记者 邢晨 通讯员 肖水莲 烟台报道烽火岁月里,山东胶东大地遍布抗争印记。在烟台黄渤海新区潮水镇潮水一村
2025-09-03 16: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