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多彩贵州网讯 金秋九月,黔北大地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在绥阳县风华镇,千亩稻田里,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稻秆,金黄的稻浪随风起伏,空气中弥漫着清甜的稻香。这片孕育希望的土地上,迎来了又一个丰收年,一幅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徐徐展开。
田间地头,两台收割机来回穿梭。轰鸣声中,稻穗被迅速切割、脱粒,饱满的湿稻谷源源不断地涌入粮箱,留下一排排整齐的稻茬。“我是从江苏盐城来,到贵州绥阳这边收割水稻,这里水稻刚刚成熟,我们趁着天气晴好,加班加点的收割水稻,现在一天能割五六十亩,这一片二十多天割完,保证水稻颗粒归仓。”收割机手邵正桥一边操作设备一边介绍,言语间充满干劲。
水稻的丰收,离不开政策支持与科技种植的双重保障。当地坚持“合作社+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整合资源推动水稻规模化、标准化种植。近年来,当地政府主动靠前服务,不仅为种植户提供种子、化肥等关键农资支持,还组建了农业技术指导团队。技术人员扎根田间,从育秧、插秧到病虫害绿色防控、水肥精准管理,全程提供专业帮扶。
“在水稻种植过程中,我们得到了政府的农资支持和技术指导,再加上今年的天气很好,风调雨顺。今年的水稻长势比往年更好,穗大、粒满,看着让人高兴,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绥阳县华银稻谷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付明建说道。经初步测算,今年湿稻谷亩产预计可达1300斤,丰收已成定局。
从田间到车间,绥阳水稻产业链不断延伸。早在2012年,绥阳县华银稻谷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便注册了“诗乡大米”品牌,建成标准化加工生产线,实现了水稻“从田间到餐桌”的全流程品质控制。
在加工车间内,稻谷经过清理、砻谷、碾米、抛光等多道工序,蜕变为米粒均匀、香气浓郁的优质大米。目前,车间日均加工水稻20吨,产品凭借优良品质,畅销遵义及周边地区的学校、商超和粮油市场。目前,已累计加工水稻2万吨,产值突破6000万元,“诗乡大米”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认可度持续提升。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大米品质做精做优产业链。将通过订单农业模式,带动更多种植大户和散户参与规模化种植,让更多群众共享产业发展红利;同时,加快推进绿色食品认证工作,从种植到加工全环节升级标准,进一步提升产品的品质与竞争力。”付明建表示。(张海生 冷香琴)
一审:余旭
二审:王信 姚腾
三审:唐全寿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9-11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