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红河日报
“一米高度”彰显城市温度
——弥勒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小记
“童趣周五 快乐成长”公益活动现场
●记者 师洪亮
实习记者 杨学兵 文/图
“爱心书屋、爱心斑马线、公益智能监测……都做得非常到位,希望这样的模式能在更多的地方铺开,让更多的孩子得到关爱和帮助。”在深入采访弥勒市弥阳街道福地社区构建儿童友好社区经验做法时,云南信息报记者梁东婕深有感触地说。
走进弥阳街道福地社区儿童活动中心,“四点半课堂”教室、儿童乐园、儿童图书阁等功能区域划分合理、设施完备,装修风格兼顾儿童的特点和需求,温馨又实用。“今天来这里参加活动我认识了很多小朋友,这里的活动非常有趣,下次我还要让妈妈带我来。”参加完福地社区开展的帮帮团之“童趣周五 快乐成长”公益活动后,社区小朋友张致远意犹未尽。
为助力弥勒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福地社区将柔性力量介入社区“护苗”行动,以儿童为中心、家庭为基础、社区为纽带,推动“儿童友好”行动见真章。福地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段龙祥说:“我们从健全组织机构、设活动、建阵地、建立友好制度开始,按照社区每年100场儿童友好活动开展好‘四抓一融合’,助推青少年健康成长。”
此外,福地社区将“党建+法治+治理”相融合,探索建立“儿童观察团”机制,开展“一米高度看福地”活动,激发儿童参与自治的内生动力。根据“儿童观察团”建议,申请10万余元经费打造“一米高度科普区”“一米高度儿童绘本区”,建设儿童友好街区、儿童户外游乐场等。
以“一米高度”看城市,是儿童应该获得的关注与关爱,也是城市应有的远见与担当。弥勒市大力构建全域推进、多元参与、社会共建、试点先行工作体系,突出“弥勒·童乐”主题,明确“乐享、乐居、乐长、乐行、乐学、乐游、乐动”7个目标,构建“儿童友好城市联盟”,积极展现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国家标准、弥勒特色。“弥勒市引入儿童友好理念,立足儿童民生福祉,赋能城市发展,努力推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国家标准在弥勒落地。”弥勒市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罗瑜梅说。
在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中,弥勒市通过硬件与软件双向发力、全域共建与试点先行双向推进,适儿化改造建设儿童友好街区(商圈)、社区、小区、学校、医院、公园(主题乐园)、景区、乡村、实践基地和儿童友好家庭10个示范单元。同时,宜儿化提升建设儿童友好城市指导展示中心、儿童早期发展指导中心等10个服务中心,努力探索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地方路径、弥勒模式,让“一米高度”成为弥勒高质量发展的城市辨识和增进儿童福祉的温暖标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2 06: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