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陶渊明家风:勤学力耕 崇德尚廉(家风家训)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9-19 03:55: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徐昌盛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3年09月19日 第 07 版)

陶渊明是中国古代伟大诗人,被称为“田园诗派之鼻祖”,其“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陶渊明一生淡泊名利、安贫乐道、躬耕田园,这种清高耿介、勤劳朴素的品格与其家风熏染是分不开的。

陶渊明的高祖母湛氏被誉为中华“四大贤母”之一,其子就是陶渊明的曾祖、晋代名臣陶侃。《晋书》记载了两则陶母教子的故事。一个故事是“截发延宾”,说的是范逵来陶侃家做客,当时陶家一贫如洗,无以待客,于是湛氏铡碎睡觉用的草垫子,拿来喂客人的马,又把长发剪下来卖给邻人,置办菜肴招待客人。范逵知道后感慨说:“不是这样的母亲,生不出这样优秀的儿子!”另一个故事是“封坛退鲊”:陶侃当县吏时分管渔业,有一次,他托人把一坛公家的腌鱼送给母亲。湛氏问明情况后,原封不动退回,并附书信说:“你身为官吏,却拿官家的东西送给我,这样不仅对我没好处,反而增加了我的忧愁。”陶侃虽出身贫寒,幼年丧父,但在母亲的悉心教诲下,养成了勤奋好学、清正廉洁的品德,成为一代名臣。

由于自幼饱尝生活的艰辛,所以陶侃特别重视劳动,格外珍惜劳动成果。史籍记载,陶侃“勤务稼穑”,纵然官至高位也坚持亲自劳动。有次外出巡游,陶侃看见一人手持一束未成熟的稻穗,便问:“拿这东西干什么?”那人答:“我走在路上看见的,随便取来玩玩罢了。”陶侃听后大怒道:“你不种田,竟然还破坏农民的庄稼!”于是让下属把他抓起来进行惩戒。这就是“陶侃惜谷”的故事。

陶氏先祖事迹深深影响着陶渊明,他致力于将勤学力耕、崇德尚廉的家风传承下去。初得长子时,陶渊明模仿《诗经》雅颂体创作了《命子》诗,历述陶氏先祖功德,激励儿子将来成为一个有抱负、有作为的人。诗中说:“名汝曰俨,字汝求思。温恭朝夕,念兹在兹。尚想孔伋,庶其企而……夙兴夜寐,愿尔斯才。”他给长子取名为俨,俨有敬意,又取字为求思,思即孔子嫡孙子思(姓孔名伋),希望长子像子思传承和发扬孔子学问一样振兴陶家。陶渊明勉励长子养成“温恭”的性格,以子思为榜样,丰富自己的学识,规范自己的德行,勤奋努力,成为栋梁之材。

陶渊明不仅自己积极参加劳动,而且重视子孙的劳动教育。在诗歌中,他强调“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鼓励孩子们坚持耕作劳动。即便自己当了彭泽县令,给家里请了一名劳力,也不忘告诫家人“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这也是别人家爹生娘养的孩子,要好好待人家。

晚年病重之际,陶渊明写下家书《与子俨等疏》,回顾了自己50余年的生活,述说自己的思想和人生态度,列举春秋时的管鲍之交、汉代韩融仕至高位仍兄弟同居、晋代汜毓七代人共享财产等故事,劝勉儿子们效仿前贤、注重德行,和睦共处、互相扶持。

陶母、陶侃、陶渊明等人的故事不仅被时人称颂,还被写进家训、编入族谱,影响着陶氏后人。据考证,到明代万历年间,浔阳陶氏已经有了比较完备的家规,经过不断修订完善,到清代光绪年间基本成型。光绪丙午年《浔阳陶氏宗谱》列出11条家训,光绪丙戌年《浔阳陶氏宗谱》列有祖训家规20条,包括诚修身、择交游、守廉洁、孝人子、重天伦、序长幼、诚祭祀、明教化、尚节俭、正伦纪等内容。其中,“不学刁诈之术,不交无益之朋”“修身不可不诚”“法度不可不守”“制心以礼,制事以义,取财以廉,措行以耻”等内容,对今人依然具有借鉴意义。

(作者为山东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9 06: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扬州何园迎来140岁生日 近百位何家后人“回家”为故园祝寿
...宅园林,始建于清光绪九年(1883年),何芷舸重修。园名从陶渊明“倚南窗以寄傲”“登东皋以舒啸”取意,称寄啸山庄,素有“晚清第一名园”的美誉。因主人姓何,俗称何家花园、何园。
2023-11-11 21:26:00
陶渊明的《责子》:一个父亲的苦口婆心与期望
前言在家庭纷争中,陶渊明这位文学巨匠居然也在为儿子的不成器而愁眉不展。面对儿子的令人堪忧表现,陶渊明究竟有何无奈之举?他竟然以诗篇表达了对儿子的骂声,这样的家庭矛盾让人啼笑皆非。
2024-01-21 21:00:00
纳溪区河东幼儿园开展“感悟优良家风 传承廉洁文化”主题党日活动
...个党支部的全体党员在解说员的讲解带领下,认真聆听了陶渊明,曾国藩,苏轼,袁隆平,李大钊等仁人志士修德,尚俭,勤学,报国的励志感人家风故事,他们的好家风造就了格物,致知,诚恳,
2023-11-02 17:39:00
扬州何园之夜,文旅夜幕
...素材何园被誉为“晚清第一园”,又名“寄啸山庄”,取陶渊明“倚南窗以寄傲,登东皋以舒啸”诗意。由清光绪年间何芷舠所造,其中片石山房系石涛大师叠山作品。何园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23-08-24 21:17:00
陶渊明曾祖父陶侃的传奇人生\\\
当28岁的陶渊明初为人父,听到第一个孩子的第一声啼哭,既心情激动又喜上眉梢。他写下了《命子》这组诗,用了大量的篇幅,对自己的家族史进行了一次回顾,既是告诉儿子,咱们的祖辈声名赫赫
2023-11-10 15:17:00
陶渊明的婚姻坎坷,经历三任妻子,生了五个儿子
陶渊明是东晋末期至南朝宋初的伟大思想家。陶渊明的文学思想成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陶渊明,字元亮,是浔阳柴桑人。陶渊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被誉为“古今隐逸诗人
2023-05-14 12:03:00
田园诗人陶渊明卓越的成就与传承
陶渊明,又名陶潜,字元亮,被世人称为靖节先生,家乡位于浔阳柴桑。他是东晋末期至南朝宋初期颇为著名的伟大诗人、辞赋家,拥有众多优秀作品流传于世。陶渊明曾踏入仕途,先后出任过江州祭酒
2023-10-05 22:13:00
陶渊明穷困潦倒时有“童仆侍候”吗
就这一问题而言,陶渊明和鲁迅先生是很相似的。与其笼统地说陶渊明“穷困潦倒”、“有童仆侍候”,倒不如说,陶渊明有时“有童仆侍候”,多数时候“穷困潦倒”。后者,才更贴近陶渊明的实际生
2023-05-17 15:47:00
陶渊明是如何被“捧红”的?
陶渊明开创了描写乡村生活、风光的田园诗,不仅他的诗文广为流传,他安贫乐道、不染污泥的高尚情操更成了许多人的精神寄托。然而,他的作品在生前并未受到太多重视,他其实是被后世“捧红”的
2023-01-07 15:1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