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58岁的糖尿病肾病患者玛丽安(化名)因长期透析导管感染面临生命危险,近日在巴巴多斯伊丽莎白女王医院接受了中国医疗队实施的新型导管置入术,术后当天即恢复规律透析治疗。这一创新技术由中国第七批援巴巴多斯医疗队的肾内科高建亚医生、血管外科罗海龙医生及超声科敖梦医生协作完成,首次实现床旁手术,显著缩短了患者等待时间。
巴巴多斯终末期肾病患者数量逐年上升,传统血液透析导管置入需预约介入手术室,因资源紧张,部分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中国医疗队创新融合的超声引导下带隧道和涤纶套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术,将手术场地转移至肾内科操作室,无需依赖介入设备。术中,通过超声精准定位颈内静脉,避开血栓风险区域,特制硅胶导管抗菌涂层结合皮下隧道固定技术,有效降低感染率。首例手术成功后,当地医护人员表示,该技术简化了操作流程,“如同普通静脉置管”。
据了解,该技术将手术准备时间从4小时缩短至30分钟,科室床位周转效率提升。医疗队还完成技术标准化并培训1名当地医生,确保长期应用。该院肾内科主任Bell指出,中国医疗方案不仅解决设备短缺难题,更提供了可推广的诊疗模式。
此次创新是中国援外医疗“技术平移、多学科协作、本地化培训”模式的典型案例。随着技术推广,更多巴巴多斯终末期肾病患者将受益于这一“生命通道”解决方案。据了解,该批医疗队由重医附二院作为整建制派遣医疗队牵头单位,重医附属儿童医院、重庆市中医院、重大附属三峡医院为协派单位,于2024年9月正式抵达巴巴多斯,开启为期一年的援外医疗工作。
(文/向秋月 饶茂华 高建亚 敖梦)
编辑:向娇责编:王峻 审核:王光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4-30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