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青丝染雪,“一生一誓”不变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5-04 05:2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天津日报

65岁“秋萍大姐”扶危助困无止境 志愿服务不停步

青丝染雪,“一生一誓”不变

进了一次村,李秋萍“认”个“女儿”,从高一供到大学毕业,学费生活费等资助10多万元……

这事不新鲜。宁河区贸易开发区长丰路上一座三层小楼,名唤和平楼。进门打听“楼主”,满耳“做好事”字眼。“好事”做到什么程度?迎门大红字:努力到无能为力。

65岁的“楼主”李秋萍是天津市同发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多年坚持助学,总计资助贫困生200多名。2019年成立秋萍巾帼志愿服务队,4年开展十多项公益活动、500多场次,服务总时长近99000个小时,其中仅义务理发一项便服务群众上万人次。大家亲切地喊她“秋萍大姐”。

感念党恩 立下誓言

幼年丧母,唐山大地震中父亲去世,李秋萍感念党派来部队救出自己和妹妹弟弟,发誓“一辈子跟党走,感党恩”。2000年下岗创业卖日用品,外地进货,铺盖为家,长途车费舍不得花,“顺风车”搭上啥算啥。有一次寒冬缩进货车车斗里,到家已冻成“木头人”,背她下车的陌生司机忍不住簌簌落泪。

市场渐渐开拓,2003年盖起和平楼,二三楼用于仓储办公和自住,一楼开起门市部。

生意越来越好,生活依旧清贫。

2006年,李秋萍当选宁河区妇联执委,成为不领工资全凭一腔热情为妇女儿童干实事的人。当年起,每年区妇联组织捐资助学活动,李秋萍都捐助。有一次,常和李秋萍一起助学的女企业家单大姐到她家,没多久哭着给时任区妇联主席田淑敏拨去电话,“我在秋萍这儿呢,你没看她那枕巾、秋裤,都打着补丁……”

可李秋萍觉得没啥:能用能穿,就扔了?

十多年前,田淑敏看李秋萍穿着:“全身上下,没一件超过100块钱的。”

十多年后再“点评”,“100”涨到“200”。“衣品”提升的,除了妹妹和工作了的俩女儿为李秋萍添置的新衣外,还有一件志愿者“标配”红马甲,“成天套着,这下好了,里头穿啥也不显‘寒酸’了。”

二女儿刘洪丽对母亲的“抠门”印象深刻。她在中心城区上大学时,前三年一个星期生活费70元,到大四涨到100元。李秋萍认为给多了,让写明“咋花的”。刘洪丽哭笑不得,“除去往返交通费,剩下钱平均一天生活费十二三元,还咋写?”

大学毕业,同学头次到她家惊得不敢进门,都寻思她家得多穷,不承想是“开公司的”。两个女儿大学期间均被要求勤工俭学,毕业后纵使“缺钱”也再未接过父母一厘一分。耳濡目染,刘洪丽也养成“省”习惯:“日子虽不富,每天也能省出10元。”她和丰台镇一名小学生结成帮扶对子,月月资助300元。

“抠门”的李秋萍做起公益来毫不含糊──2008年5月,李秋萍正在石家庄进货,闻听四川汶川地震,一下急了,马上给田淑敏打电话,“我捐2万元,明儿让老刘(李秋萍丈夫刘爱和)送去。”转天天没亮,她又打去电话,“货不进了,多出些钱,捐3万元。”

田淑敏说起,有了“启动资金”,区妇联随即展开抗震救灾捐赠活动。当这第一笔钱被大把大把塞进透明捐款箱时瞬间触动人心,爱心如潮涌动……

李秋萍资助学生200多名,其中长期资助的10多名,“结对”最久的16年。可一旦完成学业无需帮助时,他们几乎都被“断了联系”,耳畔总响着捐助者李秋萍的话:“不要感谢我,要感恩就感恩党,感恩国家”。

“拉黑”这种“不近人情”的方式背后,是这名唐山大地震受助者对誓言的践行、对学生的真情。

几年前,李秋萍听说了宁河区丰台镇一名高一女生从小失去母爱、生活极度贫困的情况,随即到女生所在村走了一趟,回头就当起志愿者妈妈。她在家里为“女儿”留出专门房间,新买梳妆台、床铺、被褥。带她探亲访友,管衣食住行。“女儿”考上第三批本科院校,因学费一年1.9万元想放弃。李秋萍不同意,“多贵都要上”。这位集市买条50元裤子都嫌贵的“总经理”,捐资助学时从不觉得贵。

为了学生,李秋萍向来舍得。她明白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坚信知识改变命运。当贫困生考上清华大学,当“弃学者”戴上学位帽,当“穷娃娃”成为党的干部、受聘知名企事业单位……翻看汇款记录,李秋萍心底就涌起一种由衷的满足。

拉起队伍 聚起星火

李秋萍50多岁时就因积劳成疾腰内植入8根钢钉,2019年3月,她成立了秋萍志愿服务队。

“水忘喝,降压药忘吃,腰疼也忘了。”服务队成员、和平楼员工崔连凤,列举队长出门“三忘”,“做好事,变个人,听着冲锋号似的,风风火火。一回来,人也变回来,腰疼加劳累,有时动都动不了。”

影响潜移默化,和平楼15名员工都成为志愿者。

“我们兄妹4人,都没能照顾到父亲的精神需求。秋萍大姐想在了我们前头。”不久前的一次志愿服务交流会上,崔连凤分享了一个故事:她的父亲瘫痪在床多年。有一天李秋萍突然给她部轮椅,“别让老人总躺着,推到户外见见阳光。”轮椅拿回家,老人每天坐它看电视、门口晒太阳,话多了,笑容多了。

几年前,李秋萍听说一个女孩因车祸失去一条腿,就业困难,便将她接到和平楼安排了岗位,出资为她量身定做了义肢,并对公司卫生间进行了无障碍改装。为了让女孩时时受照顾,李秋萍还聘任了女孩的母亲……

送轮椅、给岗位等类似数不清的在李秋萍看来微不足道的事,不经意间点亮了15束光,又照亮一片──

志愿服务队成员已达120多人。

服务队开展10多项公益活动,义务理发是其中重要内容。15个街镇、9个社区、48个乡村,循环服务,平均一个月10多场。队员四五人一组,李秋萍身体力行,每次活动都开车把志愿者挨个从家里接上,结束再逐一送回。而他们常去的村庄多数较远,往往来回百多里。

当陪孤寡老人过年、慰问困难家庭、为残障人士拆洗被褥时,当买下农民滞销的数千斤白菜、桃、核桃等农产品时,当为200多名结婚适龄青年牵线时,当拔杂草、除粪便、清积雪甘当公共卫生义务“保洁员”时……他们定下的严守党“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铁律,常润湿人们的双眼。

“不拿一针一线”从“一口水”做起。为了拒礼“有理”,服务队每次出发自带水,“就是连对方一口水都不喝。”志愿者吴连敏肠胃不好,李秋萍就送了他保温杯,嘱咐他带热水。久而久之,由于志愿者们谢绝十分坚决,受助者也习惯不送东西了。

多年来,李秋萍荣获第八批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天津市道德模范(提名奖)、天津市三八红旗手、天津市优秀志愿者、天津好人、天津慈善奖、天津市最美妇联人等众多荣誉。群众称服务队是“党派来的团队”“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为他们写歌、创作。每次大伙儿穿红马甲从和平楼出发,总会被问“你们又去哪儿做好事去?”

岁月更替,和平楼进进出出。

青丝染雪,李秋萍“一生一誓”如一。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04 11:45:2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三农“她”风采 别样巾帼美
...正能量。在陈合莲的带动下,东黄垒村还成立了巾帼志愿服务队,定期开展扶贫帮困、义务扫除等活动,充分发挥“半边天”的作用。村里的五保户、低保户和建档立卡脱贫户,也是陈合莲重点关注
2023-03-08 09:25:00
中新网7月4日电 据天津市纪委监委消息:天津市宁河区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田淑敏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天津市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编辑:刘湃】
2024-07-04 12:04:00
“锋” 景独好!天津这波 “走心” 活动温暖一座城 扫码阅读手机版
...也为志愿服务事业奉献出一份爱心,“青年文明号”志愿服务队向现场群众进行税务政策、网络安全、法治建设等宣传宣讲。此外,在非遗文化市集板块,青年志愿者协会带来的“白氏传统錾镶技艺
2025-03-05 08:07:00
...窦秀明做到了,她不仅是无瑕花园社区“先锋驿站”志愿服务队的一员,还多年帮助身边孤老,到养老院给老人包饺子、陪聊天,做了不少好事,让邻居们都特别佩服。多年来,每周日上午,窦秀明
2024-02-23 12:31:00
期盼是一种痛苦,是一种执念,是一种人间里的青丝
...盼,因为期盼是一种痛苦,是一种执念,是一种人间里的青丝,是岁月里的一抹红尘之心。04不再对别人刻意的讨好,因为所有的讨好,都带有一种目的性,所有的讨好,都会成为别人眼中的罪人
2023-06-08 11:28:00
环卫之家绽芳华
...扛起“铁扫帚”1968年,二十岁的石淑敏初中毕业后,从天津市红桥区下乡到廊坊安次县南营村,在此劳动生活。后经人介绍,她嫁给了当地农民马凤元,落户成家,生儿育女。后来响应国家政
2023-06-01 08:48:00
​为新区市民带来特别的科普体验
...式上,滨城科普惠品牌正式发布,为滨城科普惠科技志愿服务队授旗,为滨城科普惠logo设计者肖博洋颁发荣誉证书。将在全区各开发区、各街镇启动滨城科普惠全域科普品牌项目试点工作,以
2024-05-26 10:54:00
微光成炬暖人心 天津文明旅游志愿服务表彰活动“志”敬不凡 扫码阅读手机版
...愿服务表彰会在天津市总工会暖心举行,活动中10支志愿服务队、30名志愿者获得表彰。2024年,在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的指导下,天津文明旅游志愿服务工作持续有序推进,为火热的文旅
2025-01-24 09:55:00
【见行见效强信心】跨界思维破题养老的“诗与远方”
...发市场活力,吸引了一批优质的助餐服务主体加入到养老服务队伍当中;另一方面减轻困难老年人负担。”天津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处长赵康建说道。老年助餐服务是需求量最大的养老服务,在巩固
2023-12-13 09:29: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秋染太舞小镇
10月5日,游客在张家口市崇礼区太舞小镇游玩。国庆假期秋意渐浓张家口市崇礼区太舞小镇层林尽染层层叠叠的树木染上五彩斑斓的色彩漫山遍野的白桦林与枫叶染就了层次分明的金黄与绯红如画的秋色吸引来众多游客打卡游玩10月5日
2025-10-06 07:50:00
河北日报讯(记者陈宝云)10月2日上午,北京游客王珊在承德避暑山庄丽正门外,通过扫描二维码,登录最新上线的AI数字人导览
2025-10-05 08:26:00
聚焦第二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访谈|中国杂技正逐渐成为世界的典范
中国杂技正逐渐成为世界的典范——访美国评委皮特·杜宾斯基近日,本届杂技节美国评委皮特·杜宾斯基在接受记者采访。 刘子恒摄“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是世界上最负盛名的艺术节之一
2025-10-05 08:33:00
“快来韭菜坪,一起吹吹风”
纵情韭菜坪,撒野二台坡。海拔2300米的草原上,那条被网友称为“大地波浪”的13公里公路——车辆驶过连续起伏的坡道,时而冲上“浪尖”
2025-10-05 16:43:00
国庆假期第五天,景德镇“鸡排大道”人气超高
大皖新闻讯 江西景德镇“鸡排哥”李俊永走红后,引发全网关注,每天被各类镜头“围观”。9月30日深夜,大皖新闻记者赶赴景德镇
2025-10-05 16:50:00
进入国庆中秋长假,太原文旅绽放异彩,吸引各地游客纷纷前来打卡体验,全市旅游市场人气非常火爆。1日至3日,晋祠、北齐壁画博物馆
2025-10-05 18:18:00
10月8日休息?“鸡排哥”澄清:正常出摊,食品安全有检测报告
大皖新闻讯 近日,关于景德镇“鸡排哥”8号将暂停出摊,计划休息的说法在网络上引发关注。10月5日中午,“鸡排哥”发视频明确表示8号他没有计划休息
2025-10-05 18:37:00
农行城西支行:情暖中秋,一张矮凳的“无障碍”柜台
鲁网10月5日讯“吱呀——”一声轻响,农行城西支行的玻璃门被缓缓推开。正在整理单据的大堂经理张静抬头,看见一位特殊的客户
2025-10-05 22:02:00
视频摄制:李畅 曹铮
2025-10-05 20:40:00
东湖漫评:让“青春馅料”裹满奋斗味道
中秋的月、国庆的红,总会在金秋时节撞个满怀。街巷里飘起的月饼香,不仅裹着团圆的甜,更藏着村社区工作者们专属的“青春馅料”
2025-10-05 23:34:00
与国同庆,与子偕老 这个“十一”婚庆市场有多火?
大河网讯 这个国庆中秋“超级黄金周”,空气中弥漫的不仅有喜庆的节日气氛,还有浓浓的甜蜜爱意。“八天假期,七场婚宴”“国庆好像全国人都在结婚”……此类调侃刷屏社交网络的背后
2025-10-05 20:39:00
青春志愿红 服务情更浓
10月5日,国庆假期已过半,太原公交二公司的20余名青年志愿者依旧热情饱满、精神抖擞。每日清晨,他们身着统一红色马甲,手持指引牌与急救包
2025-10-05 18:19:00
公交司机节日坚守岗位 温暖乘客出行路
10月5日,国庆中秋假期过半,太原公交电车分公司二车队驾驶员坚守岗位,以安全、温暖的服务护送市民出行,成为节日里“最温暖的摆渡人”
2025-10-05 18:18:00
紧急增氧!安徽一收费站向患病乘客伸援手
大皖新闻讯10月4日晚,安徽交控集团淮南中心吴山收费站道口一片繁忙。一场突如其来的紧急求助,让这个普通的国庆假期夜晚变得不同寻常
2025-10-05 18:01:00
逢节必逛!滨港商业中心今潮8弄国庆中秋超百场活动演绎海派过节新玩法
华灯璀璨,共庆佳节。随着2025第二届上海国际光影节点亮全城,位于虹口四川北路的沪上海派潮流地标“滨港商业中心今潮8弄”作为虹口分会场核心活动区域
2025-10-05 10: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