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环卫之家绽芳华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6-01 08:48: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廊坊日报

环卫之家绽芳华

2月27日清晨,廊坊有这么一家人既兴奋又忙碌。马希军着急吃着早饭,准备乘高铁赶往北京。妻子给他再检查一遍行李,确保没有遗漏。大姐、姐夫一早就赶来送行。

这一天,马希军将以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的身份赴北京参会。

临行前,母亲石淑敏照样要嘱咐几句:“希军啊,你一定要记住,我们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情,组织就给了我们这么高的荣誉,比我们优秀的人多着呢,咱们不能有任何的骄傲。记住,这是责任,是大家对你的信任,一定要多向其他代表学习。”

“儿子知道了,您老放心吧。”马希军深谙母亲的用心,牢记做人的本分,不敢骄傲自大。

这是一个看似普通却又不一般的家庭:马希军,廊坊市环境卫生事物中心清运管理站副站长,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人大代表;母亲石淑敏,建设部(现住建部)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女职工;妻子张静,廊坊市环境卫生事务中心先进工作者;大姐马希芹,廊坊市环境卫生管理局(现廊坊市环境卫生事务中心)先进工作者。

这老少一家四口人倾注环卫工作数十载,谱写出新时代蓬勃奋发的环卫精神。

母亲石淑敏扎根环卫扛起“铁扫帚”

1968年,二十岁的石淑敏初中毕业后,从天津市红桥区下乡到廊坊安次县南营村,在此劳动生活。后经人介绍,她嫁给了当地农民马凤元,落户成家,生儿育女。

后来响应国家政策,石淑敏调到安次环卫站,开始从事环卫清扫工作。她通常每天四点钟起床去往城区扫街,忙碌一天,晚上九十点钟才回到家。白天工作困了累了,她就找个僻静的地方眯一会儿。晚上,她一个女人,在前后都望不见人的浓厚夜色里继续工作。万家灯火时,只有大马路上“唰、唰、唰”的扫地声,冲淡着夜晚的宁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石淑敏对工作尽心尽责,从不懈怠。

那个年代,曾经有人看不起“扫大街的”,总说又脏又累,还收入不高,是个辛苦活。石淑敏却不这样认为。她每天一挥起扫帚就浑身干劲,完成一天的工作后,心里充满了成就感。虽然每个月的工资不高,但她拿在手里觉得特别踏实。

她经常耐心教育孩子们:工作不分高低贵贱,只要踏踏实实好好干,都是在为人民服务,都是在为“四个现代化”贡献力量。母亲的一言一行深深影响着孩子们。他们不惧扫马路的辛苦,拿起小扫帚跟在母亲身后,争相为母亲分担劳动。

本以为生活不会再有改变,但命运再次发起挑战。石淑敏迎来了回天津工作的机会。按政策,她还可以带走家中一名成员,成为天津市居民。思索再三,为了这个团圆的家,为了这份难舍的环卫工作,她选择留下。她说什么都离不开廊坊,更离不开环卫清扫这一行,还因此得了个“调不走的铁扫帚”美称。

退休后的石淑敏依然手拿扫帚行走街边。不肯赋闲的她找相关单位认领了一段道路的清扫工作,不要退休金以外的任何报酬,义务劳动了二十多年,一直坚持到现在。

儿子马希军爱岗敬业树立“环卫标杆”

1994年,马希军高中毕业后,同母亲、大姐一样,也干上了环卫工作。他最初的工作是,抡铁锨清运垃圾。每天看着堆成小山似的垃圾点,他捂着鼻子,忍着腥臭进行装卸,有时连饭都吃不下去,下班后回家洗澡恨不能把自己搓掉一层皮。面对辛苦的环卫工作,马希军也曾有过抵触心理。每当这时,他总想起母亲扫马路时的那份勤劳、忘我干劲儿。渐渐的,马希军端正了工作态度,干起活来越发卖力。每次清运,他都先铲后扫,再用苫布将车斗里的垃圾盖好,用绳子勒紧,生怕在运输中洒落。单位认可他的工作,选派他做清运车司机。每到一个垃圾点,他都主动下车和清运工一起往车上装垃圾,再帮着清理消毒,清运效率明显提高。这期间,马希军认识了同事张静,也收获了爱情。

马希军在工作中敬岗爱业,苦练技能。清运管理站的单臂吊车、压缩车、消杀车、吸污车、挖掘车、抑尘车、洗桶车、路面养护车等工作车辆,他都能熟练驾驶和操作。每年站里举行职工技能大赛,用铲车把摞好的五层砖块,一层层移动到别处,码成同样的五层,马希军最快只需20秒,在站里无人能够超越。用单臂吊车挂链子勾箱子,移动摆放,车辆出库完成操作再入库,马希军同样创造了1分20秒的站内纪录。

作风踏实,工作认真,技术过硬,成绩优异,马希军在工作中屡经磨砺,不断进步成长。如今,他已成为廊坊市环境卫生事务中心清运管理站的副站长,更是从一名普通的环卫工人成长为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环卫标杆”。2020年,他以全国先进工作者的身份前往北京接受表彰。2021年,他以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的身份参加建党100周年庆祝大会。2023年,他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赴北京参会。

锻造新时代高素质“环卫铁军”

“马站回来了!”

3月14日凌晨4点整,清运管理站出早车的司机们看到马希军像往常一样出现在他们面前,高兴地大声喊。马希军惦记工作,也惦记同事们,会议结束当晚就搭顺风车回到廊坊。

“马站,我在新闻里看到你了!”“我也看到了!”同事们纷纷亮出一张张手机截图,“咱们的‘马站’穿起西服来,还蛮帅气的。”

简单寒暄两句后,马希军开始给早班车司机们做出发前的安全动员:“越是车辆少的时段,越要注意安全,不能大意。遛早的行人、赶路的汽车说不定从哪里就冒出来,一定加倍小心!”

出发前,第一班20辆车排成长队,司机点名报数。马希军拿着酒精检测仪一个个地检测,严防酒驾。确认无误后,随着一声口令“出发”,20辆车组成的清运车队,迎着早春的晨光,奔赴城市街头,开始一天的工作。

随着时代的进步,环卫事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来人们眼中“扫大街的”不只是会拿扫帚。压缩车、喷洒车等各种环卫作业车辆投入使用。垃圾中转站等环卫设施开始运行。环卫工人立足新的岗位,提升新的技能,承担起城市发展的重要一环。马希军以身作则,严于律己的同时,带动清运管理站的整体能力提升,严格规章制度,严明考核标准,严把操作技术,锻造出一支新时代高素质的“环卫铁军”。2020年,廊坊市环境卫生管理局清运管理处获得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斗转星移,时代变迁。马希军和市民共同见证了城市的发展变化。小马路变成了宽阔整洁靓丽的景观街道。公厕早已“旱改充”,不断提档升级。垃圾转运实行了封闭管理。生活垃圾处理从填埋到焚烧发电,真正实现变废为宝。

春光明媚中,城市一派欣欣向荣。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01 09: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本文转自:人民网凌晨4点半,马希军已经进入了工作模式。“我们的工作就是要开始的早一些,快30年了,早就习惯了。”他说。1994年,马希军正式成为一名环卫工人,第一个岗位是垃圾清运
2023-05-02 09:42:00
【助力2025廊坊经洽会】廊坊市举办“代表委员的履职故事”主题宣讲活动
...。刘杰 摄全国人大代表、廊坊市环卫中心清运站副站长马希军扛着母亲递过来的“铁扫帚”,坚守环卫一线30年,以“一身脏换万家洁”,先后获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
2025-04-04 14:51:00
廊坊开发区公用事业管理局:全面做好春季环卫保障服务工作
...管理局扎实开展春季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该局还组织垃圾清运车队精心优化清运方案,严格落实清运车辆的日常清洗与消杀工作,实现常态化管理,保证垃圾箱体始终保持干净整洁,杜绝异味产生,
2025-03-10 20:43:00
廊坊开发区公用事业管理局全力做好降雨天气应对工作
...冲刷堆积的落叶、纸屑等杂物,保证道路排水畅通;垃圾清运车队冒雨对城区生活垃圾进行清运,确保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并对各垃圾桶果皮箱进行清掏清运,杜绝垃圾满溢现象,有效避免垃圾因降
2025-05-09 23:00:00
...救助活动,让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切实感受到工会是“职工之家”。
2022-12-23 08:43:00
廊坊开发区公用事业管理局:未雨绸缪做好扫雪铲冰准备工作
...次,配合人工保洁作业,有效降低路面扬尘。同时,增加清运车队垃圾清运频次、果皮箱清掏频次,做到垃圾不积存、不过夜,确保生活垃圾日产日清,防止因大风天气造成二次污染。连日来,廊坊
2024-12-14 15:41:00
廊坊开发区公用事业管理局全力做好高考期间环卫保障工作
...,及时清理考点周边的随抛垃圾,实现全时段环境保障。清运车队实施统一调度,科学错峰开展清运工作。通过提前与高考考点学校及周边居民区物业沟通协调,在不影响考生考试的前提下,切实保
2025-06-06 16:45:00
...积水、落叶进行重点清扫,做到积水及时清理、落叶及时清运,全面消除道路卫生死角。对城中村、城乡接合部等易形成垃圾无序堆放、随意倾倒的区域,他们全面开展排查治理,对散乱生活垃圾和
2023-11-08 18:45:00
本文转自:廊坊日报二人组勇担垃圾清运任务本报记者 盛嘉敏 本报通讯员 刘昶11月疫情防控期间,根据工作要求,香河县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环卫中心清运组需安排专人对临时隔离封控点位
2022-12-26 09:54: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当书页遇上音符,让阅读“声”动有趣南京昨举行音乐阅读分享会,新添“图书漂流”驿站30家南报网讯(记者王峰)让旧书流通,让读者流动
2025-10-08 08:06: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李子俊储笑抒这个假期,钟山风景区吸引了众多五湖四海的游客前来打卡。南京智慧旅游大数据运行监测平台显示
2025-10-08 08:07:00
国际金价史上首次触及4000美元/盎司,国内金饰越过1100元/克“金”彩长假,黄金热登上热搜话题□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国俊长假以来
2025-10-08 07:32:00
记者走基层丨廊坊市御龙河公园:炊庄高腔戏 观众过足瘾
10月6日,在廊坊市御龙河公园,炊庄高腔戏第九代传人李书芝(右一)教授观众表演技巧。河北日报记者 刘 杰摄“少打关西闯定邦
2025-10-08 07:56:00
郑州一中学就“学生从家长身上踩过”致歉:感恩教育细节考虑不周
华商网讯 10月7日,河南郑州中牟新区第三高级中学通报:10月6日,有媒体发布我校有学生从家长身上踩过的报道,现将有关情况说明如下
2025-10-08 07:35:00
广州铁路警方通报:34岁男子在动车上猥亵7岁女童被刑拘
华商网讯 广州铁路公安处发布警情通报:2025年10月3日17时37分,D1819次列车乘警值乘中接报一起涉嫌猥亵警情
2025-10-08 07:34:00
一群学生演员将“时代楷模”、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杨士莪的故事搬上了舞台。近日,哈尔滨工程大学传承弘扬哈军工精神的舞台剧《杨士莪》在启航剧场首演
2025-10-08 06:51:00
10月2日,河北吴桥杂技艺术学校综合训练馆内,38名来自老挝、肯尼亚、坦桑尼亚等国的学员,正在潜心学习吴桥杂技的各种绝技
2025-10-07 08:31:00
月到中秋分外明人到中秋情更浓今天让我们一起点亮家乡月亮月是故乡明千里“冀”相思愿你阖家幸福中秋快乐策划:郭伟、王博统筹:兰翠娟编辑:高二会视觉:衡成亮技术:许润泽、赵小博
2025-10-07 08:36:00
“秋糖季”助力户外消费市场持续火热组个“户外局” 共赴山水间□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甜甜清新的景区绿道,晨跑者与骑行者共享盎然生机
2025-10-07 08:41:00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迎来参观热潮“有国才有家,在这里感悟如此真切”□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杜莹这个假期,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迎来如潮的参观者
2025-10-07 08:41:00
列车上突发紧急情况,列车、车站联动救助晕倒旅客
大皖新闻讯 10月4日中午,合肥至庐江方向的K8451次列车上突发紧急情况:旅客小吴突然晕倒,列车长第一时间行动,进行广播寻医后
2025-10-07 10:02:00
唐尧古镇绕着古调飘,瓷韵沾着乐声半山腰,千年乐魂 DNA 动了,保定等你来!
2025-10-07 10:45:00
10月3日20时45分许,夜色渐浓,西安市公安局莲湖分局北关派出所民辅警正按照安排开展执勤工作。期间,一名独自徘徊的女孩引起了民辅警的注意——女孩神情焦急
2025-10-07 11:39:00
外省游客在西安遗失卡包 西安莲湖公安民警出差时送还
“没想到西安民警不仅联系到我,还特意利用出差间隙送过来,你们把群众的小事放在心上,太暖心了!”10 月 5 日,外省游客从西安莲湖民警手中接过遗失的卡包时
2025-10-07 11: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