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开国之君重要还是治世之君重要,一起来看看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7-16 17:01: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开国之君与治世之君相比,首先有一个因果关系,先有开国之君,后有治世之君。只有开国之君先打出天下,治世之君才有机会管理天下,反之是不能成立的。一、西汉开国之君汉高帝刘邦与治世之君汉武帝刘彻《史记七十列传郦生陆贾列传》:陆生时时前说称诗书。高帝骂之曰:乃公居马上而得之,安事诗书!陆生曰: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陆贾经常在刘邦面前谈论《诗经》、《尚书》等儒家经典,刘邦不喜欢读书人,听到这些很不高兴,就对陆贾大骂道:你老子的天下是靠骑在马上南征北战打出来的,哪里用得着《诗经》、《尚书》!陆贾回答道:在马上可以取得天下,难道也可以在马上治理天下吗?商汤和周武王都是以武力征服天下,以文治守成,文武并用,才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办法,吴王夫差、晋国大夫智伯都是因炫耀武功而致使国家灭亡,秦王朝也是一味使用严酷刑法而不知变更,最后导致自己的灭亡,如果秦朝实行仁义之道,陛下又怎么能取得天下呢?

开国之君重要还是治世之君重要,一起来看看

西汉开国皇帝刘邦刘邦无言以对,陆贾说的话是有道理的,能打天下的君主,不一定能治得好天下,能治得好天下的君主,不一定能打天下,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难度。但陆贾的话也有一定的片面性,打天下不仅仅需要的是武力,同样需要文治与谋略,论武力,项羽的武力更强,但他还是败在刘邦手上,刘邦靠的是战略与谋略来打败项羽的。刘邦的对手是项羽,千年一出的战神,刘邦起初与项羽争天下,多次被打得全覆没,但刘邦顶住了项羽的进攻,依靠萧何的后勤援助、韩信的北方战场、张良的运筹帷幄才在垓下包围并打败了项羽。开国之君刘邦与治世之君刘彻相比,谁更重要?从历史上的名声来看,汉武帝通常是与秦始皇放在一起并论的,而汉高祖刘邦多半会被世人所遗忘,事实上,论能力,刘邦是封建皇帝里边最厉害的一个,这是毛主席的评价,刘邦只是不喜欢读书而已。

开国之君重要还是治世之君重要,一起来看看

汉武帝刘彻刘邦作为开国之君的作用首先体现在建立并稳定了西汉政权,建立一个政权并不容易,刘邦在打败项羽之后,立即着手进行稳定政权的工作,首先就是剪除异姓诸侯王,这些异姓诸侯王都是在反秦战争及楚汉战争中被迫分封的,在刘邦消灭项羽之后,刘邦的主要矛盾就变成了与异姓诸侯王之间的矛盾。这些诸侯王作为半独立的政权,随时威胁着西汉中央政权,刘邦果断消灭了叛乱的诸侯王,维护了政权的稳定。很多人诟病刘邦分封同姓诸侯王,引发了汉景帝时期的吴楚七国之乱,其实这是错误的,秦朝之所以灭亡,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实行绝对的郡县制,原关东六国并不能适应郡县制,秦朝内部也只有李斯和秦始皇赞同郡县制,而大多数官员是反对的。刘邦建立政权后,西汉中央政权是没有能力来管理偏远的地区,古代不比现在,现在通读如此发达,西汉初年并没有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偏远地区实际上就是半独立性的。

开国之君重要还是治世之君重要,一起来看看

刘邦采取了少手段维护统治刘邦分封同姓诸侯王有利于维护西汉统治,但刘邦也非常聪明,他在中央控制地区实行郡县制,在边远地区实行分封制,这是在当时是一种最好的办法,不要脱离时代来评论一件事。在建国之初,维护统治是重要的,至于分封制会引发的叛乱,这是后来的事,后来再解决就行。在面对匈奴的战争中,刘邦采取了和亲的政策,这在当时是明智的,刘邦没有穷兵黩武,中原在经过反秦战争和楚汉战争后,一片疲惫,西汉初年实行黄老学说,无为而治,为的就是恢复实力,这就是韬光养晦,先把自己实力提高了,再对匈奴开战。刘邦还在汉初实行了非刘不封王的政策,与功臣集团共同维护刘氏江山,这同样是稳固政权的办法,别以为打下江山就稳了,很多不利因素会影响新生政权的安危。到汉武帝刘彻时代,经过了数十年的休养生息,国家实力已经强大起来了,汉武帝发动对匈奴的战争,除了用人和战略正确之外,靠的就是西汉强大的国力,即使如此,也差一点导致西汉亡国,与匈奴打了四五十年的战争,导致国力疲敝。

开国之君重要还是治世之君重要,一起来看看

汉武帝依靠数代人积累的财富开疆拓土汉武帝之所以能够跟秦始皇相提并论,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他的武功,他依靠数代人积累的财富击败了匈奴,收回了河套,打通了河西走廊,开辟了西南,灭亡了南越国,在辽东及朝鲜半岛北部设置了汉四郡,他做的事意义重大,换了是刘邦在位同样能做到,而且会做得更好。历朝历代都记住了开疆拓土的皇帝,中原政权国力强大向外扩张是必然的,历朝历代如此,我认为西汉时期,开国之君比治世之君重要。二、东汉开国皇帝汉光武帝刘秀与治世之君汉明帝刘庄东汉无论是开国皇帝,还是治世之君,知名度都不高,但显然开国之君刘秀更为重要。刘秀从新朝末年的农民起义中脱颖而出,在昆阳之战中,刘秀击败了王莽军队主力,在更始帝刘玄之下,刘秀忍辱负重,远走河北,建立政权,进而统一天下。刘秀统一之后,并没有对外扩张,与刘邦一样,他在统一后主要是用各种手段来维持政权稳定,西域诸国请刘秀派兵,他也不答应,认为时机不成熟。

开国之君重要还是治世之君重要,一起来看看

汉光武帝刘秀有人建议刘秀,趁匈奴分裂衰弱之际,发兵攻打北匈奴,刘秀也不同意,刘秀不在乎文治武功,他只要稳定,百姓安居乐业,所以文治武功不高,在历史上的知名度也不高。刘秀之后皇帝是汉明帝刘庄和汉章帝刘炟,同样知名度不高,汉明帝和汉章帝共同创造了明章之治的盛世,汉明帝晚年开始对匈奴及西域用兵,十三壮士归玉门的故事就发生汉明帝去世,汉章帝刚继位时。汉明帝与汉章帝基本上是无为而治,统治期间没有多大作为,但这就是治世,百姓安居乐业,汉章帝时期班超重开西域都护府算是一件大事,东汉治理西域没有投入太多资源,基本上靠班超父子经营西域。但无论是汉明帝还是汉章帝,其重要性都比不上开国之君刘秀。三、唐朝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与治世之君唐太宗李世民说李渊是唐朝开国皇帝,其实很多人是不服的,李渊的太原起兵谋主是李世民,帮李渊统一天下消灭各个割据政权的人还是李世民,实际上,真正的开国之君是李世民才对,他才是最重要的。

开国之君重要还是治世之君重要,一起来看看

唐太宗李世民才是实际的开国之君李世民不管是打天下,还是治理天下,都是唐朝最强的君主,尽管唐朝的国力在唐高宗时期最强,但那不过是李世民贞观之治的延续,有着唐太宗留下的良好基础,唐高宗时期国力才能达到巅峰。至于唐玄宗,前半生算是明君,后半生是绝对的昏君,唐朝的江山社稷就是毁在他的手中,他重用胡人安禄山,导致安史之乱,打了8年,藩镇割据成为既成事实,一直到唐朝灭亡都存在。四、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明朝最重要的两个皇帝,一个是开国之君朱元璋,一个是明成祖朱棣,朱元璋开国的难度是历朝历代最大的,开局一个碗,装备全靠打。中国历史上的开国之君治国几乎没有任何问题的,除了王莽之外,朱元璋治国显然也是没有问题的,明朝后面的治世之君全部不如朱元璋。

开国之君重要还是治世之君重要,一起来看看

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实际都是开国之君朱棣虽然是明朝的第三位皇帝,实际上也算是开国之君,因为他的帝位是靠靖难之役打出来的,是通过武力手段夺取的,朱棣的治国同样没问题,北征蒙古、南伐安南,令郑和下西洋,让明朝的声望达到巅峰。从这些例子来看,开国之君都比治世之君重要,开国之君来治国大多没有问题,治世之君来开国,难度就大了,不一定会成功。治世之君还有个问题,就是没能力治国时,还会导致政权灭亡,比如秦朝、隋朝都是二世而亡,其实这不完全是治国问题,而是开国时期很多问题没有治理好,比如秦朝,没有休养生息,改革过于急燥,隋朝也有同样的问题,然后才是治世之君的糊涂。朝代兴衰都是有规律的,到了朝代灭亡的前夕,你就是把开国之君弄来也没用,比如东汉末年的汉献帝,你就把汉武帝的才能给汉献帝,他也不可能救活东汉政权,这是历史规律,总体来说,开国之君的重要性强于治世之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16 20: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历史上的开国之君谁最年轻?从刘邦和刘秀看开国之君的智慧与勇气
刘邦和刘秀,这两位中国历史上的开国之君,一个是汉高祖刘邦,另一个是汉光武帝刘秀。他们都是在乱世之中崛起,经历了许多艰难险阻,最终建立了自己的王朝。然而,他们在建立国家的时候的年纪
2023-11-13 08:19:00
揭秘太祖皇帝:从西凉到辽国,谁才是真正的白手起家?
...”,有些君主叫什么祖,有些叫什么宗。说白了就是开国之君可以称祖,有成之君可以称宗,这就是祖宗的由来。太的意思是最大,太祖也就是最大的祖,是这个政权的起源,一般都是开国之君才有
2024-04-21 04:53:00
中国历史上三位名副其实的太祖:刘邦、赵匡胤与朱元璋
无论是有德之君还是昏庸之君,都有庙号,享着子孙后代的庇佑。其实最开始,一个王朝只能是七个君主享有庙号,在僧多粥少的情况下,庙号的价值也就水涨船高,只是从唐朝之后,庙号就开始不值钱
2024-02-07 11:21:00
作为开国之君,为何唐高祖李渊的知名度不高呢?
一般而言,开国之君的知名度要比立国后的帝王要高些,如西汉的刘邦、北宋的赵匡胤,明朝的朱元璋等,然而有一个朝代例外,那就是唐朝的开国之君——唐高祖李渊。大唐王朝知名度最高的帝王是太
2024-11-22 10:21:00
曹操打仗为什么总是亲征,不亲征不行吗?看看历史就明白了
不止曹操亲征,历史上的开国之君(除了篡位的)历来都是亲征。比如西汉开国之君刘邦,从沛县起义之后,刘邦历来是亲征,反秦起义,刘邦率军打进关中,逼降子婴。楚汉战争期间,刘邦亲自率军与
2024-12-19 09:56:00
秦始皇在位的晚年,因为北征匈奴,建筑长城等,动用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加上修筑官室和骊山陵等大工程,从民间征调了大量的劳役。原本大家是利用农闲时间奉献劳役,但是征召太多,超过了农闲
2024-08-01 15:55:00
朱元璋登基之后,大肆屠杀功臣,创立了很多特务机构,最有名的就是锦衣卫,对于功臣的迫害堪称变态级别。刘邦做了皇帝,杀了最大的功臣韩信和萧何。最慈悲的当属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把功臣全
2024-06-26 15:23:00
中国历史上既是开国之君,又是亡国之君的皇帝还不少,朝代是他建立的,同样灭亡在他的手中。1、西楚霸王项羽秦朝末年,陈胜、吴广发动了大泽乡起义,点燃了农民起义的熊熊烈火,楚国贵族项梁
2024-07-16 17:01:00
守城之君康熙为什么还被称为圣祖?庙号也贬值
在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皇帝死后,往往要给皇帝封号,尤其是庙号。这座寺庙的名称非常重要。一般称开国皇帝为始祖。比如韩高祖刘邦,他其实叫汉太祖刘邦,但是高祖这个名字沿用了很长时间,渐渐
2023-03-05 14:5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走进普定
11月12日,《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调研活动走进普定。本次调研与拍摄活动以地理与人文的独特视角,聚焦屯堡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当代活力
2025-11-14 10:52:00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 活力运河③:临西古砖 匠心传奇
邢台市临西县历史上是隋代开凿的永济渠与元代开通的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地,两条运河接续造就了临西(古称临清)的繁荣。史料记载
2025-11-13 08:05: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11月11日,河南平顶山,新娘即将出场时老太太想“抢喜”,婚礼督导眼疾手快及时发现并制止。“抢喜”
2025-11-13 10:56:00
想要读懂山东,或许不必急于奔赴泰山之巅或徜徉于海岸线。如今,一种更深度的“游山东”方式正悄然兴起——走进散落于齐鲁大地的博物馆
2025-11-13 14:46:00
来滕州看“小国重器”
山东滕州,古为“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素有“滕小国”之称,是古代东夷炎族后裔——滕、蕃、邾、薛等氏族的摇篮和商代始祖的发祥地
2025-11-13 15:22:00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