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他是五胡十六国中凤毛麟角的异类,为人谨慎大度,谦恭仁和,妥妥一个穿着鲜卑服饰的大贤人。别人慈不掌兵,他却如同菩萨加持一样将胜利进行到底,一路将自己刷成了十六国第一名将。十七岁初阵的他,凭着二千人追杀后赵的三十万大军,生生斩俘三万敌人,为慕容家坐稳辽东霸主的地位贡献良多。之后,他统兵入关,创新战法擒杀有霸王之勇的武悼天王冉闵,攻城略地,将前燕势力范围延展到黄河以南,为燕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在皇帝二哥去世后,他依周公之礼辅佐幼主,稳定朝局,成为权臣与少主相始终的典范。他被十六国第一能臣王猛尊为“古之遗爱”,他就是前燕太原王、太宰、录尚书事慕容恪。
出自鲜卑族的复姓慕容,亦是一个非常唯美的姓。一般来说,慕容一姓的来历有三:其一是五帝之一帝喾高辛氏的某支后裔被封在东北,胡化后一迁再迁演化成鲜卑人,到了涉归单于时,这支鲜卑人有文化了,居然“慕二仪(天、地)之德,继三光(日、月、星之容”,凭着天文学方面的“造诣”非要以慕容为姓。这似乎表明慕容氏出身高贵是些文化人。其二是在汉桓帝时,鲜卑首领檀石槐将混乱的鲜卑各族分为中、东、西三部,其中部首领柯最阙居住在慕容寺,就以其地为氏。这似乎表明慕容鲜卑佛根深种。其三是在莫护跋时期,鲜卑人接收了一批汉人的赏赐,其中有一种叫步摇冠的头饰,戴起来非常拉风。“步摇”之名被部落中人以讹传讹读作“慕容”,后来索性推而广之成为部落的名字。这似乎表明鲜卑人是一个喜欢接受先进文明好东西的部族。
不论慕容鲜卑系出何方,都可以看出慕容鲜卑很早就接受了汉化。据说在北魏前期,因为慕容氏后裔汉化过深,拓跋鲜卑各部甚至不愿承认其鲜卑同族的身份。
在慕容鲜卑从辽东边地走向中原逐鹿大舞台的过程中,十六国第一战神、深受汉族文化影响的前燕太原王、太宰、录尚书事慕容恪,以最帅的模样、最牛的战绩、最飒的表现,让我们见识了一个不一样的鲜卑雄杰。
好读书的慕容小四
慕容恪字玄恭(起单字名且有表字,慕容鲜卑的起名方式足以体现他们的汉化程度,比之拓跋什翼健、宇文逸豆归要高上许多),生于公元321年,是幽州昌黎郡棘城(在今辽宁义县)人。
慕容恪是慕容鲜卑首领慕容皝的第四子,“皝”是这位首领自创的字,仅看字面就应该知道这位仁兄的野心不小。慕容皝在慕容鲜卑崛起的道路上表现很抢眼,他不仅在帅哥如云的慕容朋友圈中脱颖而出,还生下三个当皇帝的儿子,如前燕皇帝慕容儁、后燕皇帝慕容垂、南燕皇帝慕容德。这些慕容们都是那个时代最耀眼的明星,都让慕容这个姓氏发扬光大。在这些样貌出众、武功不凡的慕容中,谁也掩盖不了慕容恪的光芒,他始终是当之无愧的十六国第一战神,是那个后世如慕容复般的复国狂们心中抹不去的爱豆。
早年的慕容恪活得并不出彩,他的名亲高氏出身低微,也不受宠。这样出身的孩子一般都没啥幸福的童年,总会在别人的蔑视中过得很憋屈。幸好,慕容恪非常好学,反正平常也没啥人在意他,他索性全身心地饱读汉家经史典籍,沉溺于先进的汉文化中,很早就成为一位谨慎大度、谦恭仁和的君子。这种喜欢汉家文化的癖好不仅让他“每所言及,辄经纶世务”,一听就是个文化人,而且也让他受用一生,在他位高权显之际,每次下朝回府后仍然手不释卷。
笔者没有看过慕容恪同学的书单,不知道他到底读了汉家哪些典籍。凭着他在短暂人生中取得的巨大成绩来看,他绝对不是读死书、死读书的人,而是能够将汉家典籍的精华用于战事与政事之中,并取得卓越成就的读书达人,无疑是值得后人学习的。
一直到十五岁,慕容皝都没有太注意到自家小四,这父亲当得有点太随意了。直到有一天,一位外表高大雄健、性格刚毅厚重的俊后生从眼前晃过,慕容老爹才叫住了他,和他谈起正事来。哪知道,这一谈让见过无数大风大浪的慕容老爹有些惊掉下巴了,小四出口成章,而且句句堪称经世之理,这让老爹有些服了,不禁心中暗叹:“俺们这嘎达真是藏龙卧虎啊,以前不起眼的小四都这么生猛,老天待我慕容家不薄啊!”随后,他将一支数千人的部队交给小四,让他着手练兵。
别人练兵讲究慈不掌兵,但慕容恪的治军风格偏偏是将菩萨做到底。他只关注战略大局,从不因小事而劳师动众,更不崇尚军法威严,完全是以个人恩信施惠于将士。对于某些触犯军法非杀不可的人,他也会秘密放走,然后将捕获的盗贼杀掉冒充,以此号令全军。这种看似不严的管理方式,总能令当时仍朴实好战的鲜卑人为之效死,加上慕容恪神出鬼没的指挥才能,鲜卑军想败都挺难。
横挑强敌的十七岁少年
公元337年,慕容皝因为段部鲜卑经常骚扰边境,就向后赵天王石虎称臣,希望能够组团共灭段部鲜卑。好战嗜杀的石虎觉得这主意不错,可以借机向辽东插上一腿,就对慕容皝好一通表扬,然后约定第二年一起动手。哪知道这回赵天王真的让慕容老爹给晃着了。慕容皝乘着后赵给段部鲜卑制造巨大压力的当口,于第二年抢先一步杀败段部,饱掠而归。
石天王那边还忙着摆POSE,召集三十万大军展示上国天威了,这边慕容鲜卑已经打完收功了,这不是成心放石天王鸽子吗?这下石天王也不去山里抓段部了,而是移师棘城,四面围攻,非要找回场子不可。如此大的阵势,外加石天王的凶名在外,慕容皝辖区内的三十六城经不住这种降维打击,纷纷跳槽。
慕容皝知道玩大了,但也没啥好担心的。他知道后赵政权早就透支严重,如今更是劳师袭远,打不了持久战的,所以只要扛住最初的攻击,就能转危为安。果然,后赵军,队在杀人狂魔石虎的愤怒加持下,猛攻了十多天,愣是没啃动小小的棘城,还被崩坏了几颗牙齿,说什么也不打了。石虎知道军心不稳,而且担心后方生乱,只好下令撤退。三十万赵军早就被石虎折腾疲了,一听要撤,无不欢喜。
可是,棘城中的慕容皝父子却不想赵军来去自由。十七岁的少年慕容恪请令出战,率领自己亲自训练的二千骑兵出城尾敌攻击。
十七岁的少年,要在自己的初战中横挑三十万赵军,慕容老爹居然如此放心,也不知是哪来的胆量?活在那个人命如草芥的乱世,不仅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富人的孩子也要早当家,至于说少数民族的孩子那就更早了,或许这才是慕容老爹的底气吧。在慕容皝看来,放出自家的麟儿,也不求多大战果,只要足够恶心石天王就可以了。再说即便战败,不就是二千人吗?鲜卑人再少,二千人也损失得起。
慕容恪却想让自己的初战变得与众不同。于是,他率领二千骑兵出城后,并没有立刻发起进攻,而是衔尾追击,在清晨时分发动突袭,正在熟睡的赵军来不及穿衣就被斩杀。这种冲击力是巨大的,早就归心似箭的赵军如何承受得起?他们根本没时间去数来了多少敌人,只顾各自逃命。慕容恪乘机扩大战果,竟然硬生生地斩杀和俘获了三万敌人。这让各路赵军都出现或多或少的损失。只有石虎养孙石闵面对慕容恪的凶猛攻击,率领所部严守本阵,最终全须全尾地撤出了战场,石闵因此得到石虎更大的器重。真不知两位宿敌当时是否知道彼此的存在?
石虎满怀愤怒地撤回邺都,慕容恪则率军来到今天辽宁省喀左县境内,修筑起凡城,并派兵戍守,这才携大胜之威振旅而还。
被同为鲜卑的慕容氏修理得浑身上下脑袋疼的段部鲜卑首领段辽,这回与石天王有共同语言了,就向石虎称臣,请求石虎出兵接应。相信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石虎也没二话,派大将麻秋、阳裕率兵三万前往密云山迎接段辽,希望与他共同对付慕容氏。
哪知道段辽这货变主意比翻书都快,他很快就后悔与石虎合作了,忙遣使向慕容氏请降。慕容恪觉得这是个继续打击后赵的机会,就与段辽约定设伏坑赵。慕容恪率领七千精锐骑兵提前赶到密云山,设下埋伏,等着麻秋自投罗网。这样以有心打无心的战役,对于慕容恪来说真的太EASY了,最终赵军死亡过半,麻秋逃脱,阳裕被俘,段辽及其部众成功回到鲜卑大家庭(不过这货后来非要再次谋叛,等着他的自然是一碗杀气腾腾的板刀面)。
公元341年十月,已是燕王的慕容皝以慕容恪为度辽将军,镇守平郭(在今辽宁盖州)。自从慕容皝同父异母的大哥慕容翰逃亡,同父同母的弟弟慕容仁被杀后,慕容家好像一时无人能够镇住辽东。刚刚二十出头的慕容恪受命之后,即刻赶至平郭,安抚百姓,编练军,队,然后就屡次找纵横辽东的高句丽练手,把这个后世的辽东霸主欺侮得再也不敢窜犯燕境。
此时的慕容氏正值全员上升期,就连那个后来公认的废柴慕容评都能打胜仗,慕容恪又怎么能让小高坐大呢?于是,他随老爸慕容皝、大伯慕容翰(此时已从宇文部回归)、五弟慕容霸(垂)一起踏上了征途。慕容天团出其不意地杀入高句丽都城丸都(在今吉林集安西北),然后就是将高句丽少得可怜的家底一勺烩,临了还放上一把火,然后带着高句丽的王公贵族一起去慕容家做客。
途中,侥幸逃脱的高句丽王高钊不肯放过鲜卑人,慕容恪出了一个损招,让人挖出高钊父亲的尸骨,和其母亲一起置于头车上,然后大摇大摆地从高句丽军阵前通过。高钊不仅没有阻拦,事后还得称臣认怂。
四年后,慕容恪再次攻打高句丽,夺取南苏(在今辽宁抚顺),此处是东苏子河与浑河汇合处,属于战略要地。慕容恪在此派兵驻守,防止高句丽卷土重来。
不久后的公元346年正月,慕容恪与二哥慕容儁、叔叔慕容军和大将慕舆根等人率领一万七千骑兵,奔袭扶余国。慕容儁是太子爷,当然不会身临一线了,慕容恪成为当之无愧的前敌总指挥。他率领燕军冒着敌人的矢石,奋力攻入城中,最终俘获扶余王在内的扶余部众五万余人凯旋而归。
在与东北境内的非鲜卑势力奋力角逐的同时,慕容家还有一个敌人要对付,那就是宇文鲜卑。如果说慕容鲜卑是汉化鲜卑的话,宇文鲜卑则是匈奴化鲜卑。两家一直不对付,但谁也吃不掉谁,随着慕容翰的回归,慕容鲜卑对宇文鲜卑的底细摸了个底儿掉,慕容大伯在宇文鲜卑潜伏多年可不是全在装疯。公元344年二月,慕容皝带兵大战宇文逸豆归,慕容翰、慕容恪、慕容霸等将三路并进,最终大破宇文鲜卑,燕军一直攻入宇文鲜卑都城紫蒙川(在今辽宁朝阳)。宇文逸豆归注定了与其匈奴亲戚同样吃沙子的命,一路狂奔逃亡漠北后便没了踪迹。宇文鲜卑从此散落天涯,其中一支成为北周的建立者,一支成为契丹人的先。
就这样,十七岁就横行疆场的慕容恪与他的兄弟叔伯一起,打遍东北无对手,为前燕建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血战灭魏的战争发明家
就在慕容鲜卑事业如火如荼的时候,那个原先比他强大许多倍的后赵,因为石虎父子的变态自噬而千疮百孔。公元350年,石虎曾经非常看重的养孙石闵决心同羯人划清界限,随着一道杀胡令的颁布,邺都内外诸夷都受到了空前报复。北方汉人在遭受数十年近乎亡族灭种的野蛮屠杀和残酷压榨后,奋起反击,终于让五胡看到了汉人的血性,不得不有所收敛,胡汉关系从此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就在这一年,石闵改回原姓,也就是冉闵。冉闵灭亡后赵,自立为帝,建国号大魏,史称冉魏。
冉闵的过激政策使得北方的胡汉矛盾再次空前激化,虽然冉闵的武力值当世无双,但面对此起彼伏的反叛,他疲于应付,根本无力发展生产、保障民生,后赵的家底就在这段没有最乱只要更乱的岁月中败光了。冉魏无力安抚内部,给了慕容氏南下的大好机会。公元351年,燕王慕容儁派遣慕容恪南取中山(在今河北定州),拉开了冉魏大战的序幕。
冉闵虽然四肢发达,但头脑并不简单,他知道燕军来者不善,与后赵的那些割据势力相比,燕军才是心腹大患。他必须趁燕军在河北立稳脚跟前将其击败,才可保证冉魏有时间休养生息。于是,他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攻下后赵旧都襄国(在今河北邢台),准备向北进取幽州,寻机与燕军决战。
公元352年四月,冉闵决定与前燕开战。其部下大将军董闰、车骑将军张温苦谏不可浪战,但冉闵没有采纳,而是移军安喜(在今河北定州),与燕军控制的中山近在咫尺。早就战意高昂的慕容恪与燕相封弈闻信后立刻率军杀向安喜。坐镇后方的儁哥哥也进驻中山,准备与慕容恪合围冉闵。
久战成精的冉闵自然不会轻易就范,见状立刻率部向常山(在今河北正定)方向南撤。冉闵很清楚燕军骑兵众多,自己则以步兵为主,若在平原之上,步骑硬刚,后果不堪设想。为今之计,只有先将敌人引到丛林地带,使其骑兵难以展开,才好发挥步战优势。
到嘴的肉岂能不吃?慕容恪可不想就此放过冉闵,他担心冉闵撤回邺都,依靠坚城死守。这对于不善攻城的燕军来说,真的不好办,而且到时候战线拉长,燕魏之战必将胜负难料?因此他决定继续追击,凭着人急马快的优势,燕军很快在泒水南岸的廉台(在今河北定州市西南)追上魏军并展开对峙。
经过一番试探后,燕魏两军正式开战。由于冉闵所部皆是魏军精锐,经过多年血战打磨,早已无惧生死。面对燕军的优势骑兵,他们在冉闵的指挥下,以步战骑,居然十战十捷。这让常胜不衰的慕容恪都不由不为之侧目,一些燕军将士更是心生畏惧。
然而,慕容恪作为十六国时期第一名将,岂能那么容易就认输?他很快清醒过来,虽然魏军取得了一些小胜,但魏燕两军的基本态势并没有多大改变。因此慕容恪在阵前激励燕军道:“冉闵不过一勇之夫,且魏军虽然兵甲精良,战术高超,但粮少兵疲,不利久战,只要我军坚持下去,最后胜利一定属于大燕!”慕容恪的参军高开也指出,冉闵所部多是步卒,他们总想把燕军引入丛林作战,那可不行,必须在此前十败的基础上,继续以轻骑佯败,将魏军引至平地,然后聚而歼之。
慕容恪采纳了高开的建议。他将燕军分为三部,一部由自己亲自率领,前去引诱冉闵。为了保障击败魏军,他创新战法,选出军中善射者五千人,以铁锁连接战马,结成方阵在前硬扛魏军,这就是后世闻名的连环马。另外两部燕军分为左右两翼,一旦中军挡住魏军后,两翼燕军即刻配合中军全力围杀魏军。
果然,看到慕容恪出现在燕军中军,冉闵有些不淡定了。他知道慕容恪是燕军之胆,一旦自己凭着项羽之勇冲入其中军阵斩慕容恪的话,燕军必胆丧阵破。因此,冉闵义无反顾地冲向了慕容恪,一向将冉闵视为神明的魏军见状,也不要命地追随自己的皇帝杀向燕军。
只见冉闵左执两刃矛,右执钩戟,跨下朱龙宝马,一路斩杀燕军三百余人,直直地冲向慕容恪的中军大纛。魏军的决死冲击相当凌厉,此前刚刚贡献关键计策的高开也因伤重阵亡,眼看燕军中军就要被冲垮。此时,连环马突然杀出,凭着排山倒海的强大动能,将步兵为主的魏军冲得七零八落。然后,在魏军准备重整队形之际,左右两翼的燕军也按预定计划从旁夹击,最终燕军大破魏军,斩首七千余级,杀死魏仆射刘群,生擒魏将董闰、张温等,将冉闵团团围住。
冉闵知道势不可为,决定先突围出去再寻机报复。于是,冉闵再贾余勇,策马向前,挥舞矛戟,竟然溃围而出,一路向东疾走。慕容恪见状立刻命令燕军穷追不舍。慕容恪知道,此次一旦放虎归山,凭着冉闵的超级战力,想要再次搞定,难度可不是一般的大。
眼见朱龙宝马越跑越远,慕容恪那颗久经战阵的心都快提到嗓子眼了。就在此时,朱龙宝马马力已竭,在持续飞奔二十余里后,再也无力奔跑,竟然倒地不起。冉闵被重重地摔在地上,还没来得及爬起,就被燕军一哄而上擒住。真是英雄末路,天不佑魏!
扫平叛逆的厚道人
随着冉闵的败亡,依靠他的个人武勇拼凑起来的冉魏政权进入倒计时。冉闵的儿子冉操得知父亲战败被杀的消息后,逃到了鲁口(在今河北饶阳),投奔后赵幽州刺史王午。王午听说那个如同项羽一样猛的冉闵都败了,也不惦量一下自己的斤两,竟然想着过把瘾就死。
王午在公元352年七月自称安国王,起兵抗燕。听到这个有些搞笑的消息,慕容恪立刻率军兵发鲁口。王午这货一面凭借城池险固死守不出,一面却将冉操送给燕军当见面礼。慕容恪见到鲁口城确实比较难打,爱惜士卒的他可不想在大胜之后平添更多伤亡,在收下冉操后就让人将城外的庄稼尽数收割,然后撤回中山。
这年十月,已进至安平的慕容恪见到粮食与攻城器具都齐备了,打算率军再攻王午。哪知道还没来得及动身,中山人苏林竟然在无极起兵,闪电般地自称天子,这节奏特么快,让慕容恪不得不先去料理苏林。占据一个县城就敢称天子,真是比王午还王午。随着慕容恪的雷霆出击,燕军很快就断了苏林的无极而太极之路,送苏大天子去了极乐世界。
听到苏林败亡得如此利索,鲁口城中的矛盾瞬间激化,先是将军秦兴杀死王午,接着吕护又杀死秦兴,抢过安国王的帽子戴在头上。提起这位吕护吕仁兄,与其同姓先人吕布真的有一拼,用投降专业户来称呼他一点也不过分。他本是冉闵部将,在冉闵称帝后也捞到了一顶征虏将军的官帽,可他并不满足,竟然绑架洛州刺史投降东晋。也许是东晋给的待遇不够,这货马上转投王午。在王午部将秦兴弑主后,他又顺手干翻了秦兴。
见鲁口之敌狗咬狗一嘴毛,慕容恪乐得隔岸观火,希望他们杀得更猛烈些。于是,他暂时按兵不动,直到公元354年二月,才再次兵临鲁口。经过一个月的围攻,鲁口城中早就兵怨沸腾,自然无须如何苦战便可轻取。那个吕护见鲁口难保,早就寻机逃出直奔野王(在今河南沁阳)。到了野王,气还没喘匀,这货就向前燕递上了降表,真是想投降要趁早。慕容儁刚刚吞下河北大片领土,还来不及消化,哪里管得了那么远的野王?在收到吕护的降表后,就索性封他做了宁南将军、河内太守。
因为慕容恪为前燕帝国立下赫赫在功,已然建号称帝的慕容儁在公元354年四月以慕容恪为大司马、侍中、大都督、录尚书事,封太原王,可谓军政大权一把抓。儁哥哥对自己的四弟还是蛮信任的。
新兴的帝国百废待兴,慕容恪要干的事太多了,一时就把偏居野王的吕大投降专家给忘了。这货见燕廷对自己视而不见,唯恐秋后算帐,就于公元361年趁着燕国新君继位不久再次找到老东家东晋投诚。这回东晋吸取教训,痛快地给吕护提干,让他担任前将军、冀州刺史。为了报答东晋政权释放的浓浓善意,吕护决定帮东晋做件大事,好好出一口被燕廷忽视多年的鸟气。
吕护打算借着自己表面上还是燕臣的身份,带着晋军偷偷地杀回邺城(这里已是燕都),凭着自己对邺城的熟悉,到时候与燕军一起打进城去,杀他个人仰马翻,那得多爽啊。可惜,此事想得太美,根本没来得及行动,就被人告发了。燕国虽然多年不尿吕护,但对这样的反骨仔也不可能毫无防备。
既然吕护找死,那就成全他吧。三月,慕容恪再次统军前往野王与旧友相聚。当时慕容恪统军五万,冠军将军皇甫真领兵一万,共同杀至野王城外。吕护没有等来东晋朝廷的大军,却迎来了战神慕容恪的降维打击,知道投降无望,只好豁出去死守。
将军傅颜劝慕容恪强行攻城,深知兵凶战危的慕容恪却不愿士卒受到重大损失,在野王城外修筑深沟高垒,彻底切断外援。到了七月,吕护军已被围三月,陷入了外无援兵,内无粮草的窘境。吕护只好强迫部将张兴率军七千出城硬战,希望能够死马当活马医,好歹胜他一阵,也好振奋一下城中日益低迷的士气。
段兰死后,他的儿子段龛继承了父志。不过,面对一群又帅又凶的慕容,段龛有心无力,就乘着后赵内乱之际,率部南迁至广固(在今山东青州),自称齐王,主动接受东晋领导。
到了公元355年,前燕帝国已成为地跨幽、冀、并、平四州的北方霸主,这让段龛情何以堪?大家同出鲜卑,差距肿么大,搁谁受得了?
于是,段龛突发奇想,给慕容儁发鸡毛信,指责慕容儁不该称帝。这可把儁哥哥气坏了,此前他曾被冉闵在临死前骂过“天下大乱,尔夷狄之族,人面兽心,尚且意欲篡位谋反”,如今复被鲜卑同类羞辱,这让新帝的面子往哪儿搁?再者说,段部据守广固,羽翼渐丰,一旦好战的血性复活,岂非心腹大患?于是,恼羞成怒的儁哥哥祭出好兄弟慕容恪,让他率军进攻广固。
十二月,慕容恪大军行到黄河北岸,对于此前燕军从未涉足的滔滔大河,慕容恪不由不心生敬畏。他派出壮士驾舟渡过黄河以探虚实。
担心燕军乘胜南下的晋军不得不发动反击。东晋泰山太守诸葛攸向东郡发动进攻。慕容恪自然不会置之不理,他挥军进击,大败晋军,诸葛攸被迫回撤泰山。慕容恪携胜利之威,再次渡过黄河,占领了河南部分土地,设官牧守。前燕进至黄河以南,无疑对东晋构成了威胁。
辅政始终的古之遗爱
公元359年,还没在皇帝位子上工作几年的儁哥哥病倒了,召来慕容恪说:“朕的病恐怕好不了了。朕此生能够继承业、君临北方,没有什么可以怨恨的了。只是东晋与前秦未灭,太子慕容暐年幼,朕担心他不足以承担大事,朕想效法当年的宋宣公将大位传给弟弟的故事,将皇位传给你!”说完,病怏怏的皇帝竟然如同痊愈一般注视着慕容恪。慕容鲜卑能够搬出汉人中都少有人知的春秋时宋宣公让位于弟的典故,可见其汉化之深。
慕容恪对此坚决拒绝,他哭着对病重的哥哥说:“如果陛下认为臣能够承担起安定天下的重责,难道臣就不能辅佐好少主吗?”此话一出,儁哥哥难得地露出了笑容。
第二年正月,慕容儁还没得及发兵攻击秦晋就挂了,临终前遗命慕容恪、阳鹜、慕容评和慕舆根四人辅政。其中慕容恪以太宰、录尚书事,行周公事,总摄朝政。
慕容儁苦心安排的四位辅政大臣,如果能够一心为国的话,当然是慕容暐的造化了。可是,在权力场中,从来只有人喜欢争权,没有人乐意分权,哪怕你想分也不行。至于为什么,读者大大比俺懂。
果然,那位担任太师的慕舆根很快就有想法了。他觉得自己要战功有战功,要资历有资历,而且慕舆氏其实就是慕容氏的另一个马甲,凭什么要听慕容恪的?不过,这货也有自己的算计,他想先挑起事端,搞臭慕容恪,然后再趁机夺权。可见这家伙真是够阴的。
慕舆根先是找到慕容恪,借口可足浑太后(瞧这个姓氏就够浑的)要拾掇慕容恪,挑动慕容恪先发制人。慕容恪知道自家皇嫂的人品,但他不相信可足浑真有那么浑,坚决不听慕舆根忽悠。他将此事说给弟弟慕容垂,慕容垂劝兄长诛杀慕舆根以防不测。慕容恪担心新皇初立就诛杀大臣引发朝堂动荡,决定先忍耐。
慕舆根一计不成,又施一计。他转而找到可足浑太后和慕容暐母子,诬陷慕容恪有野心,想要太后诛杀慕容恪。可足浑氏还没顾上犯浑,慕容暐难得地聪明了一次,表示相信四叔的为人,及时劝住了权力欲极大的母亲。
慕舆根里外不是人,索性准备带着一票人马回到慕容氏旧都龙城(在今辽宁朝阳)。他还劝皇帝和自己一起还都龙城。真要这样,慕容氏岂不是变相放弃了中原花花世界,那么多将士血战的功劳岂不成了泡影。而且,真要如此大费周章的话,慕容鲜卑内部必然分化生乱,后果不堪设想。
这让慕容恪受不了了,他联合慕容评密奏慕舆根的诸般证据确凿的罪状,然后派卫将军傅颜诛杀慕舆根及其党羽。看来,慕容恪虽然宽厚,但却一点儿不傻,他早就对慕舆根上心了,要不哪来的那么多实证啊?可叹慕舆根还上蹿下跳,自取灭亡。
虽然慕舆根的人品有些渣,但毕竟是久负盛名的国之辅臣,一旦被杀,不免引发国人忧虑。为了安抚众人,慕容恪不仅举止如常,而且出入都只带一人跟从,不肯多加守卫。至于暗中有无护卫,笔者就不知道了。再之后,慕容恪下令大赦国中,同时停发儁哥哥因为要出征秦晋招集的各路兵将。
秀完这波恩爱后,慕容恪开始一门心思处理朝政。他与司徒慕容评共同协作,虚心待士,谘诹善道,量才授任,终使燕政为之一新。燕国境内的局势渐渐稳定下来,人们开始安心生产,一切都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不过,那些匆匆招集的军人却一时安定不下来,他们很多人借机逃跑或生事,竟使邺城通向南方新扩领地的道路难以通畅。为此,慕容恪派弟弟慕容垂南镇蠡台(在今河南商丘),大将傅颜率军南巡淮河,让他们负责安集诸军,终于使国家安稳下来。
慕容暐为慕容恪隆重发丧,谥其为“桓”。前秦灭前燕后,胜利者对这位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给予了充分尊重,以最高级的太牢之礼供奉其英灵。因慕容恪麾下的前燕军,队,堪称五胡十六国时代的王者之师,惜墨如金的史家曾用“军令严明、秋豪不犯”这样的词来形容他,以法家治秦的王猛因此称慕容恪为“古之遗爱”。后燕皇帝慕容盛对自己的伯也非常崇敬,专门让中书撰写《燕颂》,歌颂其丰功伟业。慕容恪的子孙人杰辈出,北齐名将、曾击败宇宙大将军侯景的慕容绍宗即是他的后代。至于金大侠小说《天龙八部》中的慕容复是否为他的后人,笔者只能嘿嘿两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1 23: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