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跟矛盾纠纷打交道,是我们的工作日常,看到最多的是群众期盼的眼神,焦急的目光,听到最多的是哭声、怨声,甚至是骂声,遇到的都是烦事、难事、复杂事。但当群众的信访诉求解决后,脸上洋溢起开心的笑容时,一切又是值得的。
让我感触最深的,是2022年末一起劳务纠纷案,50多名农民工被拖欠工资410多万,凛冬将至,对他们来说真是难熬的一年。
那天,十几名农民工兄弟来到区委大院,要找这里最大的官,情绪激动,说到难处几个大老爷们还一把鼻涕一把泪哭了起来。区委政法委分管书记陶云升接待了他们,原来他们不仅没有要到工资,还为了打官司搭进去不少,疫情期间,家里本就没有多少收入,他们有的等着用钱给老人治病,有的给孩子上学,工钱要不回来,没法面对家人。
为了让50多名农民工兄弟高高兴兴地回家过年,区委政法委牵头,立即成立了以区委政法委副书记陶云升、区法院执行庭庭长陈成亮法官为主的工作专班。我们踏上了紧急的“追债”之路。
案件的办理过程并不顺畅,原来欠款方债务累累,高达数亿元,四五百个账户被查封,区法院冻结的账户上只有6790元,根本无法支付巨额欠款。按照正常的工作流程,只要将这四五百个账户全部轮候查封,只要等待前面查封的账户解除,才有新的划扣机会。但是,农民工等不起,怎么能“变”出钱来呢?专班成员绞尽脑汁。有多年办案经验的陈成亮法官灵光一闪,想出个绝妙的好主意:只要找到欠被执行人公司钱的第三方,让他还钱,农民工的钱不就有了吗?
但经“天眼查”和“中国裁判文书网”查询,发现涉及该企业的案件竟达200多件,一一查找无异于大海捞针。面对这种情况,陈成亮法官表态说:“哪怕只有一丝希望,我们也要尽百分百的努力。如果有这根针,海再大我们也要找到这根针把它捞上来!给农民工弟兄们一个说法。”接下来专班的同志们就吃住在单位,日夜加班逐案查找。当时正值疫情,家人都封控在家,专班同志们只能委托同事帮忙给家人送日常生活用品。终于在第六天惊喜地发现被执行人对北京一家公司有一笔到期债权,也就是只要联系第三方,农民工的工资就有希望了!
第三方是找到了,但案件好像又回到了起点。其拒不承认也不配合,电话不接短信不回。正值疫情暴发期,一直得不到对方回应,事件陷入了僵局。“打不通就继续打,不回短信就继续发,我们摆事实、讲情理,就不信他们不露头!”陈法官带领专班成员多次向对方展示已掌握的线索和证据,讲明不配合法院工作的利害关系,在强大的法律威慑下和法官们的真诚担当的感染下,对方公司承认自己欠钱,表示愿意配合法官的工作。
由于让第三方拿钱得当面现场送达履行到期债务通知书,但疫情原因不能外出,为了尽快让农民工拿到工资,我们只能再做被执行人的工作。我们告诉被执行人:我们已经冻结了你的到期债权,最好是你们自动履行义务。被执行人方声称自己欠债太多,没办法履行还款义务,摆出一副“虱子多了不怕咬”的老赖架势。还有几天就是农历腊八了,多名农民工讨薪的情绪也越来越激动。工作专班陶书记立即协调公安机关介入,讲明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刑事责任,同时专班同志们轮番上阵,苦口婆心,不分日夜主动沟通。经过多方努力,最终被执行人同意和解,欠款分两次全部付清。一起可能引发群体上访的案件就此彻底化解,看到农民工把钱拿到手,大家悬着的心终于可以放下了。
2023年新年刚过,德州市陵城区委政法委就收到了这样一封的感谢信:“非常感谢政法委和陈成亮法官,你们用20多天的时间让我们拿到了血汗钱,是你们的‘苦’换来了我们的‘甜’,让我们这50多个家庭开开心心地过了个安稳年!”看着这一个个滚烫的文字,我们觉得二十几个日夜的连续奋战,200多件卷宗的逐一查阅、几百多万字的逐字推敲是多么有意义有价值的事。
像这样的难案、要案还有很多,但我们要持续发扬“干群面对面、诉求依法办、问题不出县”的“陵县模式”精神,近年来持续实现了全区信访总量、进京信访总量、诉讼案件总量、万人诉讼率、民转刑案件“五个下降”,荣获了“全国信访示范区”的荣誉称号,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德州市陵城区委政法委 王相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12 21: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