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黑龙江日报
大棚内的水稻秧苗绿意葱葱。
农户搬运稻种。
水稻育苗大棚里播种。
农户在大棚播种。
□文/摄 初东阳 王伟鹏 臧祥冬 本报记者 白云峰
方正县近年来坚持以加快推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为先导,入选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成功创建国家级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县,今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在110.8万亩,其中水稻74.6万亩。该县将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高质量建设现代农业先行区、示范区和实验区,着力打造“现代农业之都”的方正样板。
科技备耕 水稻育苗正当时
当前,正是水稻育苗的关键时期。4月11日,记者来到方正县会发镇。在现代农业园区的水稻智能化浸种催芽车间,农户李延伟正在搬运已催完芽的成袋的水稻种子。“我家种了70多亩水田,去年亩产1100多斤,收成挺好。今天取这16袋种子,马上就在育苗大棚里下地播种了。”李延伟对记者说。
“我镇的水稻智能化浸种催芽车间面积1920平方米,有40个浸种箱、8个储水箱、4个加热锅炉,一次性可浸种催芽200吨,可满足7000亩水田插秧需要。”正在现场忙碌的会发镇农技站站长矫振勇向记者介绍,智能化集中浸种催芽技术特点是浸催一体化、全程自控化、管理数字化,提高了催芽的标准,保障全镇13万亩水稻全部带芽播种。同时,更能发挥高产抗病品种的示范作用,更好利用积温适时早播。现在,第一批已完成70吨,14日完成浸种催芽。
在育秧大棚内,农户们正热火朝天地忙着播种育苗。水稻育苗一体机正在作业,铺土、撒种、覆土,十几秒钟就完成了一系列操作。“水稻想种好,关键看育秧,必须早选种、选好种、育壮苗,才能提升水稻品质,到秋收时才会有好收成。”矫振勇说。
会发镇副镇长刘万里向记者介绍,该镇的现代农业园区占地面积7.5万平方米,其中水稻育苗基地6.4万平方米,有育苗大棚88栋。随着气温回暖,连日来该镇为大棚早摆盘、早育苗做足准备,全力打好备耕生产“主动仗”。全镇19.8万亩水稻的生产标准时段可提前到5月5日至15日播种,提前一周,为今年农业丰产丰收奠定坚实基础。
规模经营 打造现代化农业先行区
据方正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刘红军介绍,今年全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在110.8万亩,其中水稻74.6万亩。该县在备春耕生产上抢前抓早,加强科技培训,强化技术指导,加快推进农资下摆,自4月2日陆续有农户进行水稻苗床播种育苗。全县种子总需求4526吨,其中水稻3730吨,目前已完成种子下摆,主要水稻品种有绥粳18(香稻)、绥粳309、齐粳10(香稻)、绥粳106、绥稻7号(香稻)等系列种子。
刘红军介绍,方正县近年来坚持以加快推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为先导,入选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成功创建国家级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县。
发展规模经营,打造现代化农业先行区。探索生产管理新模式,依托北大荒集团全生产链跟踪服务指导,建立水稻“供、种、管、收、储、运、加、销”新体系,打造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现代化农业生产基地;推动适度规模化经营,集中流转耕地5万亩,由北大荒集团负责土地运营,种植绿色有机水稻,提升水稻附加值,实现农民年增收10%以上;培育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垦地共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行动,壮大国家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规模,发展省级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到15家以上、省市级示范农户家庭农场到50家以上。
践行“四个农业” 打造现代化农业示范区实验区
据刘红军介绍,方正县将积极践行“四个农业”,打造现代化农业示范区。实施现代农业振兴计划,规划建设总面积10万亩、核心区1.5万亩“龙江粮仓”示范园区,打造田成方、路成网、渠相连智慧“大粮仓”。围绕科技兴农,深化与科研院所战略合作,建设智能管理中心,应用科技手段全方位、全过程赋能稻米生产管理,推动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围绕绿色优农,深化“三减”行动,化肥、农药和除草剂分别减少20%以上,达到国家领先标准;围绕质量强农,加快构建方正大米质量标准体系,以修订方正大米执行标准为基础,建立健全富硒和高叶酸大米标准,提升方正大米质量,达到欧盟大米执行标准;围绕品牌惠农,全力提升方正大米品牌价值,加快建设国家级地理标识示范区,推动方正大米品牌价值突破150亿元。
立足融合发展,培育特色产业,打造现代化农业实验区。学习借鉴四川成都“天府粮仓”发展经验,推进一三产融合、产学研融合发展。聚焦产学研融合,打造水稻良种繁育基地,深化与中国水稻研究所、省农科院和东北农大合作,建立科研攻关联合体,培育当家水稻品种;聚焦育繁推融合,依托方正银鲫现代渔业园区、小龙虾繁育基地等丰富苗种资源,深入探索稻渔立体种养,推广方正银鲫、河蟹、寒地小龙虾等渔稻共生2万亩;聚焦农文旅融合,运用创意设计理念,高标准改造升级方正稻作博物馆,传播方正稻作非遗文化。规划建设农业观光区、休闲娱乐区、农事体验区等板块,打造龙江田园综合体,实现年综合收入3000万元。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6 23: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