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商汤灭夏,为何夏朝弃守河南而守山西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4-10 20:31: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楚吴,二晋前后沿。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一首朝代歌道出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荣辱兴衰,也许在很多人心中遥远的夏朝,远比不上霸气的秦朝、繁华的宋朝、开放的唐朝,但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也是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着非同一般的地位。

商汤灭夏,为何夏朝弃守河南而守山西

夏朝的开创者是“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在他的带领下夏族部落的势力不断提升,社会生产力也逐渐提高,让夏族有了从部落转化为国家的底气。

大禹因为治理洪灾有功而名声大噪,得到了部落群众的支持,从此开创了中国历史上首个王权。

正所谓“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历经了471年的王朝最终还是在历史上消散了,加速其死亡并取而代之的便是商朝。

商汤灭夏本是顺应时事,但《史记》中曾记载了一件怪事:“桀奔于鸣条,夏师败绩……鸣条战地,在安邑西”,翻译过来就是放弃了原本都城位置的河南,转而死守距离都城河南五百公里之外的山西。

商汤灭夏,为何夏朝弃守河南而守山西

夏朝的这一举措却令世人所不解,也激起了历史界对于该事件的好奇心,但在不断地深入调查中发现,身为夏朝末位君王的夏桀并不如传言中那般昏庸。

千古暴君姒履癸

提及“姒履癸”这个名字可能会很陌生,但若是提到这位帝王的谥号便会恍然大悟,姒履癸就是夏桀。说到暴君夏桀,大家都会下意识将其与一个女人联系到一起。

《国语》曾有一段文字记载:“昔夏桀伐有施,有施人以妺喜女焉,妺喜有宠,于是乎与伊尹比而亡夏,”说得就是备受夏桀宠爱的祸世妖妃妹喜。

妹喜有三大爱好,第一便是喜欢看人们在大到可以划船的酒池中饮酒作乐,第二便是爱听绢帛绸布等名贵布料撕裂的声音,第三则是喜欢穿戴男人的官帽。

商汤灭夏,为何夏朝弃守河南而守山西

每当面对妹喜的时候,夏桀瞬间就会化身为“宠妻”小能手,根据《韩诗外传》卷二的记载:“昔者桀为酒池糟堤,纵靡靡之乐,而牛饮者三千。”

夏桀不仅为妹喜建造酒池肉林,还将朝堂上组织建造酒池的忠谏臣子关龙逄给斩了,至于听绢帛丝绸撕裂的声音以及戴官帽,对于这位冲锋来说更加不是什么难事。

也正是因为夏桀对妹喜的纵容,导致其子民对于夏桀的厌恶更上一层楼,他荒淫无道、残暴肆虐的暴君名号更是再一次大规模传播开来。

作为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暴君,夏桀完全能够与周幽王、商纣王等人齐名,但真正的夏桀并不是历史意义上一无是处、只会纵情享乐的暴君。

商汤灭夏,为何夏朝弃守河南而守山西

历史上的夏桀从某个角度来说,他也是文武双全、才干超群的一个人,夏桀的力气格外的大,据说他曾经凭借着赤手空拳打死过一头熊。

在崇尚武力的古代社会,这是一件很值得炫耀的事情了。政事上,夏桀虽然没有全情投入,但也不是一个可以任人随意摆弄、架空的昏君。

夏桀登基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将首都迁往斟鄩,也就是如今的河南洛阳,他也曾有过振兴夏朝的雄心,但在他登基时夏朝上下早已满目疮痍,朝内的各诸侯们也是蠢蠢欲动。

在这样的背景下,身为帝王的夏桀对政事的热情并没有持续太久,确保自己坐稳皇位后就开始了“摆烂生活”,将自己的聪明劲全都花在花天酒地上,沉溺在美色与欲望之中,一时间奢靡成性。

商汤灭夏,为何夏朝弃守河南而守山西

可惜这样享乐主义的生活终究不长久,商汤接连击败了薛国、豕、顾国和昆吾等拥护夏朝的小国,夏桀才反应过来了,而后便开始了反击。

但此时的他不论是威望还是装备,明显都是商汤更胜一筹,《尚书》记载:“汤伐桀,战于鸣条”,可见夏朝与商汤的大战就此拉开序幕。

鸣条则是商夏两朝的主战场,那么这鸣条究竟在哪儿,为何历史上会有夏朝“弃守河南、死守山西”一说?这一切还要从商汤的灭夏的战略说起。

商汤灭夏两步走

商汤灭夏的战略分为两步,第一步是精神战略,他为了动员大家的斗志,为此特意召开了伐桀的誓师大会,并在这场大会上细数了历年来夏桀的所犯下的滔天罪恶。

商汤灭夏,为何夏朝弃守河南而守山西

简单来说就是煽动黎民百姓对于夏桀的恨意与反意,并使出来了一招兴商灭夏乃上天旨意的狗血大剧,想大家说明剿灭夏桀与夏朝的正义性和必要性。

当然,光精神上的PUA是完全不够的,还得来点实质性的奖励与惩罚。商汤提出天命不可违,帮助商汤剿灭夏桀者论功行赏,背着商朝帮助夏桀者不从者就地诛杀。

这就是《尚书·汤誓篇》中的“尔尚辅予一人,致天之罚,予其大赉汝!尔无不信,朕不食言尔不从誓言,予则孥戮汝,罔有攸赦。”如此有奖有罚、恩怨分明的君王,一下子就赢得了不少群众的支持。

除此以外,《淮南子·脩务训》中还记载:“夙兴夜寐,以致职明。轻赋薄敛,以宽民氓。布德施惠,以振穷困。吊死问疾,以养孤孀。百姓亲附,政令流行”。

商汤灭夏,为何夏朝弃守河南而守山西

商汤如此亲民的政策,慢慢地让百姓弃夏投商,可见商汤手段之高明。第二步是军事战略,商朝走的也是“农村包围城市”这一路子,他首先将依附于夏朝附近的小国收入囊中,再一步一步的接近夏朝的都城河南洛阳。

《诗·商颂·长发》中曾对商朝这一战略有详实记载:“韦、顾即伐,昆吾夏桀”郑玄如是注释:“韦,彭姓也。顾、昆吾皆己姓也。三国党于桀恶,汤先伐韦、顾,克之。昆吾、夏桀则同时诛也。”

这句话直接了当地表示商汤之所以讨伐伐韦、顾、昆吾这三个国家,是因为这三个国家还在帮助夏桀与商汤为敌,即文中“三国党于桀恶”。

此时夏桀还在酒池肉林中与妹喜等一众美人寻欢作乐,以至于在战争中处处受制于人,值得一提的是,战争的后期夏桀应该死在都城河南洛阳,这才能够扬长避短、以逸待劳。

商汤灭夏,为何夏朝弃守河南而守山西

可是,考古团队发现洛阳境内的二里头遗址,不论是从一期还是到四期,从未出现过外来入侵者的痕迹.

甚至二里头的贵族墓地和手工业作坊还处于一中正常开业的状态,完全没有被商汤大军侵略过的痕迹。

不守河南守山西

原来,当商汤的军队抵达夏朝都城时,夏桀只能带着他那少的可怜的士兵逃往别处。

因为他知道,如果自己和商汤正面硬刚的话,只能落得个五马分尸的下场,仓皇之下才带着他的美人以及金银器具逃往鸣条。

商汤灭夏,为何夏朝弃守河南而守山西

商汤来到河南洛阳后扑了空,也就追着夏桀去了鸣条,可见这夏桀虽然喜好纵情享乐,但在性命面前并不昏庸,知道逃是唯一能够解救自己的方法。

那么这鸣条到底是哪儿呢?《元和郡县图志》中曾记载:“汤伐桀,桀与韦、顾之君拒汤于莘之墟,遂战于鸣条之野……”这里提到鸣条与山西相距不远。

《殷本纪》正义引《括地志》中:“高涯原在蒲州安邑县北三十里南阪口,即古鸣条陌也。鸣条战地,在安邑西。”

这其中的“安邑西”三个字帮我们锁定了鸣条的位置,那就是如今的山西运城夏县。

商汤灭夏,为何夏朝弃守河南而守山西

那么,夏桀又为什么要逃往鸣条呢?在一次考古行动中,考古专家学者们在位于山西运城夏县东下冯村,鸣条山南侧二点五公里的二里头文化东下冯类型遗址中。

专家们惊奇地挖掘出了“回”字型的壕沟防御遗址,这条壕沟的出现无疑与鸣条之战这一历史史实不谋而合,不禁让人对夏桀弃守河南死守山西这一举动产生深思。

根据一些检测数据的显示,山西东下冯村遗址绝对年代为公元前1900—前1500年左右,这充分表明夏桀对于死守山西的决心,即使到了王朝的最后时刻,夏桀也将安邑牢牢的把控在自己手里。

夏桀为何要对安邑如此重视呢?我们纵观地图就会发现,原来的都城洛阳虽然十分繁华,但其地势平坦,对于天下安定的帝王来说是福地,但对于夏桀来说就是催命之地,随时都有可能被商汤所俘虏。

商汤灭夏,为何夏朝弃守河南而守山西

山西也是夏先民龙兴之地之一,那里山川阻隔、地理环境十分复杂,可见夏桀想借着安邑这块的高山地势来抵御商军的进攻,让自己进入易守难攻的优势局面。

由此观之,夏桀并不是在商汤的围追堵截下仓皇出逃,也并不如历史上所谣传的那般昏庸,而是在战败中寻找翻盘的机会,如此才有了鸣条之战。

只是可惜,就算夏桀不如谣传的那般昏庸,也阻挡不了夏朝灭亡的进程,毕竟夏朝面临的不仅仅是外患更是内忧,鸣条一役后在历史上存活了471年的夏朝终于落下了帷幕。

对于夏桀,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1 00: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夏朝都城在河南,为何商汤灭夏却打到山西
...叠、墓葬被毁的惨况。作为夏都的二里头,与文献记载中商汤灭夏时的惨烈景象不符。据《尚书》记载:“汤伐桀,战于鸣条”,《史记》载“桀败于有娀之虚,桀犇于鸣条”,《墨子》则记载了商
2024-10-22 12:55:00
西周青铜器虞侯政壶的出土,解开了夏桀逃往山西之谜
...发现:退守山西夏县绝对是一着妙棋。只不过夏桀没想到商汤不走寻常路。山西出土的西周虞侯政壶,就是破解此谜的一把钥匙。虞侯政壶和虞坂古道深入讲解之前,我们先来欣赏一件西周青铜器-
2024-11-07 09:45:00
夏朝中心是在河南还是山西?
...形成了吻合,但如果二里头是末代君主夏桀的都城,那么商汤伐夏的进军路线就充满了Bug。因为考古发现显示,商文化起源于东夷,在方位上讲,是位于夏文化区域的东部,在距二里头遗址东北
2023-01-03 12:11:00
...,在位43年夏朝最后的一个国王,发子,又名癸、履癸,商汤把他谥号桀(凶猛的意思)。发驾崩后桀继位,为历史上著名的暴君。他建造许多豪华宫殿,无休止地征发百姓,强迫他们劳役。平民
2023-10-21 16:59:00
夏朝疆域有诡秘缺口,河南官宣夏都证据不足
...,那么在它一步之遥的8公里外,居然是后来灭亡夏朝的商汤都城(《汉书·地理志》:“偃师县,殷汤所都”)当然,二里头和偃师商城这种诡秘的疆域态势,还存在两种可能的解释:一是偃师商
2023-01-02 11:34:00
聊聊商汤第一人伊尹的人生双高峰
...奴隶庖人之说。夏朝的方国商国领土虽然只有70里,但在商汤的带领下发展势头很旺,对外广结邻族,对内深得民心,而夏王朝日趋腐败,已是难撑危局,政权更迭是大势所趋天下归心。方国,指
2024-01-10 09:30:00
夏朝都城在哪里?经研究数量之多出乎想象,那为何夏朝要不停迁都
...并且这里四面都有天险,看起来更安全,结果夏桀还是被商汤所灭亡。
2024-12-01 09:41:00
商汤灭夏后实行了哪些措施?对民族发展有何意义?
...共同心理素质的华夏族的形成,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商汤灭夏之2113后,由于持续不5261断的扩张,商王朝的4102疆域较之夏代更为1653辽阔,《诗经版·商颂·权殷武》说:
2023-04-16 11:48:00
夏朝历史大事件:从禹到桀的统治与变革
...是历史上有名的残暴之君。穷奢极欲,暴虐嗜杀,终于被商汤所灭,结束了长达近500年的夏王朝。又名癸、履癸,商汤把他谥号桀(凶猛的意思)。桀是夏朝第16代君主发之子,在位52年。
2024-01-04 05:1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2025国庆·你不知道的保定|直隶总督署大堂上的三块匾额到底怎么读?
2025-10-02 07:21:00
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1936年,早期共产党人杨萍如在南京牺牲。在杨萍如后代的持续追寻及南京、河南等地党史部门、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合力推动下
2025-10-01 07:41:00
雨花台新征集到雨花英烈刘亚生珍贵史料包括烈士北大学籍和发表的十余篇文章 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近期,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在文物史料征集中
2025-10-01 07:42:00
淮军公所看大戏,听戏的时候别忘抬头看看戏台这里!
2025-10-01 13:26:00
淮水楚韵——廖亚辉、穆道林、李贺书画印学术观摩展开幕
大皖新闻讯 10月1日上午,由淮南市文联主办的淮水楚韵——廖亚辉、穆道林、李贺书画印学术观摩展在该市1952美术馆开幕
2025-10-01 14:04:00
有声书|郎官巷里的“中国西学第一人”
迈过东街口前气派的南后街大门,往前步行十余米,举身向左,可见郎官巷静静等候的身影。在中华民族最风雨飘摇的年代,这短短百余米的小径旁
2025-10-01 16:03: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雁翎队:白洋淀的“水上奇兵”
(文案:曹秦雨、吴文婷、靳彤 拍摄:马会波、赵仕嘉 出镜:张晓晴 剪辑:冯钰娇、刘昀 配音:张恩博)(海报设计:梁玉)清晨的白洋淀
2025-09-30 21:40:00
视频提供|唐山投控(文旅)集团
2025-09-30 21:41:00
周总理临终都在牵挂的福州人,又上央视了!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国庆将至一位福州人的事迹在央视播出他的身上有什么故事?余则成是虚构的但吴石是真实的今年9月30日这是第十二个烈士纪念日当天
2025-09-30 22:45:00
中华文明的根系深植于农耕文明的沃土,而粮食作为文明存续的物质基础,早已超越物态范畴成为政治伦理、社会秩序与文化认同的根基
2025-09-30 13:41:00
哈尔滨文庙举办纪念孔子诞辰2576周年活动
2025年9月28日,黑龙江孔子研究会部分文化志愿者、孔子后裔联合发起共同纪念孔子诞辰2576周年系列活动。9月28日9点28分
2025-09-29 10:50:00
乙巳年祭孔大典|卜子后裔纪念先贤卜子诞辰2532周年活动在曲阜孔庙隆重举行
鲁网9月29日讯(记者 卜宪国)9月28日上午,乙巳年祭孔大典|卜子后裔纪念先贤卜子诞辰2532周年活动在曲阜孔庙隆重举行
2025-09-29 14:33:00
白衣传薪火,盛世谱华章
中国吉林网 吉刻新闻 记者 张宁
2025-09-29 17:01:00
“仁礼天下 和合大同”临沂孔庙2025祭孔大典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通讯员 李益千雪9月28日上午,临沂孔庙举行2025乙巳年祭孔大典,纪念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诞辰2576周年
2025-09-29 22:29:00
六朝博物馆常设展上新,张昭墓金印首展
六朝博物馆常设展上新,张昭墓金印首展两砖两印“有故事”,“三国迷”大饱眼福张昭墓出土印章。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董家训 摄南报网讯(记者朱彦)去年年底发掘出的东吴“首席文臣”张昭的金印
2025-09-29 07: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