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从世子妃到太皇太后,明朝张皇后的权势之路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7-14 05:17:00 来源:戏说三国

她既是明仁宗朱高炽的原配夫人,也是他的皇后。此外,她还是明宣宗朱瞻基的母亲,更是明英宗和明代宗的祖母。她一生都在辅助三位君王,成为明朝自创立者朱元璋夫人马皇后以来最有名的女性政治家。因此,历史上赞誉她为“女中人杰”。她就是诚孝昭皇后张氏。

让我们快速了解张氏一生的过程,她是如何从世子妃晋升为太皇太后,并掌握整个国家的政权。

张氏是明朝初期政治人物指挥使张麒之的女儿,从小就身处于明朝政治背景之中,对政治事务有着深入的了解。在后来的三代君王中,她充分展示了她对政治的独特见解和能力。

从世子妃到太皇太后,明朝张皇后的权势之路

公元1395年,朱高炽被封为燕王世子,而那时的张氏已经成为了他的妻子。因此,她被册封为世子妃,按照正常的历史发展,她最高地位顶多就是朱高炽继任燕王之位,张氏成为燕王妃。然而,出乎意料,她最终成为了太子妃,并且最终晋升为太皇太后的地位。

公元1398年朱允炆即位不久后,为了削弱各地藩王的势力,采取了残酷的削藩政策,这引发了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的行动。朱棣在夺取皇位后,根据古代继承法,册封朱高炽为皇太子。然而,朱棣始终心怀废黜朱高炽太子的意图。

在他看来,朱高炽身形肥胖,不善骑马射箭,而这对于一位嗜好武艺的朱棣来说,他更加偏爱自己的另外两个儿子,并常常与他们一起进行骑马射箭的活动,尤其对次子朱高煦的特别喜爱。

从世子妃到太皇太后,明朝张皇后的权势之路

朱棣常年带着朱高煦征战沙场,甚至曾对朱高煦说过:“好好努力,太子体弱多病,很快你就可以继任太子之位。”这表明他对朱高炽这个儿子并不太满意。朱棣曾多次考虑废黜朱高炽太子身份,然而,每次都遭到徐皇后和群臣们一致反对,因此一直未能成功废黜朱高炽太子地位。值得一提,尽管朱棣对朱高炽并不太喜欢,却非常喜欢朱高炽嫡长子朱瞻基。

朱瞻基自幼十分聪慧,不仅擅长骑马射箭,而且在学习上也非常努力。他经常让朱棣开怀大笑,再加上他的太子妃张氏深得朱棣的喜爱,具备贤良淑德的品质。在这种情况下,朱棣逐渐改变了对废黜的想法。

从世子妃到太皇太后,明朝张皇后的权势之路

尽管朱高炽并不受朱棣喜爱,但他热爱儒家文学,自幼受到朱元璋和群臣的喜爱。此外,得到徐皇后的支持以及他儿子和张氏的背景,使他成功避免了被废黜的危险。

公元1424年,朱棣因病去世,皇位由朱高炽继任。张氏被封为皇后,她对朝中大事了如指掌,但从未主动干预朱高炽在政务上的决策,反而默默陪伴在他身边。然而,好景不长,朱高炽即位不到十个月就因病去世。幸运的是,这时的皇太子朱瞻基已经成年,完全有能力继承皇位。

朱瞻基虽然继任皇位,但军中和政务上基本上都需要听从张氏的指挥。朱瞻基是个非常孝顺的人,经常到乾清宫陪伴张氏。每当收到贡品,无论大小,他都会第一时间想到拿给张氏。

从世子妃到太皇太后,明朝张皇后的权势之路

有一次,张氏与朱瞻基一起出游,经过一座桥时,百姓纷纷围在道路两旁欢迎并行拜礼。张氏对朱瞻基说:“你看,百姓之所以如此拥戴君主,主要是因为你让他们安居乐业。”这表明在张氏和朱瞻基的通力合作下,大明王朝整个国家国泰民安,经济稳定发展。

此外,张氏还会主动告诉朱瞻基哪些旧臣可以重用,朱瞻基也常常向她征求建议。但好景不长,朱瞻基在公元1435年也因病去世了

张氏送走丈夫朱高炽心情逐渐缓和不久,结果又得送走儿子朱瞻基的离世,正当她处于悲伤之中。然而,就在这个时候,朝中传出:“一条关于她想要拥立襄王朱瞻墡为皇帝”的谣言,这让张氏非常愤怒。

从世子妃到太皇太后,明朝张皇后的权势之路

怒火中烧之下,她召集所有的大臣到乾清宫,并指着年仅九岁的朱祁镇说:“他才是新的天子!”群臣急忙叩拜并高声呼喊万岁,这样的举动才彻底平息那个谣言。

怒火中烧之下,她召集所有的大臣到乾清宫,并指着年仅九岁的朱祁镇说:“他才是新的天子!”群臣急忙叩拜并高声呼喊万岁,这样的举动才彻底平息那个谣言。

由于朱祁镇登基时只有九岁,因此群臣纷纷请示希望张氏能够垂帘听政。然而,张氏坚决拒绝这个提议,并任命杨士奇、杨荣以及杨溥等人为辅助大臣,协助朱祁镇处理朝中政务,并制止外戚对朝政的干涉。

随后,张氏召见宦官王振,大声斥责他:“你侍奉皇上时没有遵守规矩,应该将你拉出去斩了。”在朱祁镇和辅助大臣的请愿下,王振才逃过一劫。此后,张氏经常派人到内阁咨询政务,一旦发现宦官王振独断专行而未向内阁商议,她立即召见他并训斥。在张氏执政期间,宦官王振不敢有太大的行动。

从世子妃到太皇太后,明朝张皇后的权势之路

这样的安排和严格控制确保了张氏在政务上的权威,同时限制了宦官对朝政的影响。

公元1442年,张氏病重不久后去世。在她的有生之年,她辅助了三代君王,使大明朝国家的经济得以平稳发展,国泰民安,并牵制了外敌的侵略。她一直遵守祖训,以身作则,保持谦逊和勤奋的态度。

正是由于她的榜样作用,后来的大明朝都没有任何一位外戚干涉朝政的情况发生。张氏在世期间的辅助和贡献对于整个大明朝的稳定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14 09: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张皇后要是活着明朝还会发生土木堡之变吗
历史上张皇后是指挥使张麒之女,明仁宗朱高炽元配,明宣宗朱瞻基之母,明英宗朱祁镇之祖母。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封燕王世子妃,永乐二年(1404年)进封皇太子妃。明仁宗即位,册立
2023-06-20 19:38:00
明仁宗张皇后:历经六朝,被称女中尧舜,曾有机会避免土木堡之变
张皇后,这个名字在历史上可能并不常见,但她的经历却足以让人惊叹。她曾在六朝中辗转,甚至被誉为“女中尧舜”,可见她的智慧和手腕非同一般。但她的命运却并非一帆风顺,尤其在土木堡之变前
2024-12-08 09:59:00
大明女中豪杰:张皇后的传奇人生
...性崭露头角,从王妃的地位一路晋升至太皇太后,她就是张皇后。这位女性在历史的舞台上究竟有着怎样的传奇经历?她为何被赞誉为女中尧舜?张皇后的一生,如同历史的明珠,闪烁着独特的光彩
2024-02-18 20:02:00
张太后:仁宣之治的背后推动者
...是,事情无绝对,明朝就有这么一个特殊的人物:明仁宗张皇后。张氏为指挥使张麒之女,明太祖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朱高炽被立为燕王世子,同时封张氏为燕世子妃。这位强悍的女子与
2023-10-25 15:12:00
朱高炽的皇后张氏,为何被赞誉为“女中尧舜”
历史对张皇后的评价的确是她的最大荣誉,超越了对她的婆婆妈马皇后的美誉,这是什么原因呢?这个极富传奇的家庭发了生了什么事呢?请你暂缓滑过此文,驻足一分钟,了解一个堪称完美的一代帝后
2024-05-16 16:47:00
明朝的张皇后曾手握大权,但是她拒绝了垂帘听政,也鲜有负面评论
...们的英勇智谋,巾帼不让须眉。今天要介绍的这位“诚孝张皇后”,她也是手握大权,是一位摄政过的皇后,但是在历史上却鲜有关于她的非议等负面评论。张皇后是明成祖朱棣的儿媳,也是明仁宗
2022-12-13 16:10:00
朱瞻墡:历经七朝,三失皇位,朱棣最长寿的孙子,享藩王最高礼遇
...高炽在登基10个月后,猝然驾崩,让整个王朝惊慌失措。张皇后连忙和杨士奇、杨荣、夏原吉、张辅等几位核心的大臣秘议,该如何保证皇位平稳地过度。最后,大家通过协商,有三件事刻不容缓
2024-12-03 09:49:00
明初女强人诚孝张皇后,仁宣之治的盛世她居功至伟
诚孝张皇后是明仁宗朱高炽的皇后,是继马皇后、徐皇后之后的又一女强人。朱元璋虽然在祖训中规定后宫不得干政,但明初的几位皇后却对政务干预相对较多,且在朝廷管理中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2023-05-26 12:56:00
明朝和清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两大封建王朝,里面许多地方存在争议。仔细去想明朝的十六位帝王跟清朝的十二位帝王,他们当中也发生过许多触目惊心的历史故事。王朝建立之初的国都前期都不在北
2024-06-29 20:1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当我们回望那段烽火岁月,不应只将目光锁定在硝烟弥漫的前线,更当看见如贵州这般沉默而坚韧的“战略大后方”
2025-09-03 23:32:00
烽火金叶:山东烟草的抗战传奇
鲁网9月3日讯八十载岁月流转,硝烟散尽,山河重光。当我们回望那段血火交织的抗战岁月,山东大地上一片片碧绿的烟田,竟在无声中化为民族救亡的“金色血脉”
2025-09-03 17:11:00
在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乌江西岸的石坡山上,矗立着一座庄严的墓碑。碑身正面镌刻着“苏联空军金角罗夫烈士之墓”——这个名字被当地百姓铭记
2025-09-03 18:21:00
菏泽郓城九旬老兵观阅兵 见证从烽火岁月到盛世华章
大众网记者 李效谨 通讯员 崔如坤 郓城报道9月3日清晨,郓城的天空被轻柔的阴云笼罩,空气中弥漫着初秋的清爽。张文兰老人家门口那块“光荣之家”的牌匾
2025-09-03 18:49:00
编者按:抗日战争中,河南作为贯通南北的战略腹地与中原屏障首当敌锋,在烽火熔铸中承载深重苦难,于枪林弹雨中镌刻不屈抗争。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09-03 20:20:00
【黔言】抗战记忆永不磨灭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全国各地纷纷以不同形式开展纪念活动,缅怀英烈、重温历史。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
2025-09-03 21:27:00
贵州八万多军民硬生生凿出来的“抗战生命线”:24道拐每一寸土地,都回荡着全民抗战、共赴国难的呐喊
80多年前,当警报的悲鸣第一次撕裂贵州高原湛蓝的天空,山河为之变色;晴隆二十四道拐上,不分昼夜轰鸣的引擎,是维系国脉的喘息
2025-09-03 21:59:00
《如寄》之力与美
张吉祥此题自觉有些怪——《如寄》那来的力?哪来的美?其力有二:一曰感染力。《如寄》一面世,即有学界耆宿如宋遂良、吕家乡等老一辈学者著文解读阐说
2025-09-03 22:14:00
一床如寄月斜风细:耿介耳的寄心与寻迹
李酉宏“一床如寄 月斜风细”,这八个字,是上世纪初被称作“江南三名士”之一高燮《点绛唇》中的两句,大意是指局促在狭小的床上
2025-09-03 22:15:00
这盛世如您所愿!老兵目光坚毅,向新型装备敬礼。
2025-09-03 14:32:00
李建礼:对此融心神,知君重毫素
鲁网9月3日讯(记者 刘斌)对此融心神,知君重毫素。这句诗,出自杜甫诗作《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好的书画作品,能够让观者心神为之一醉
2025-09-03 14:47:00
“我们只有反抗,只有斗争!”这是胶东特委书记理琪撰写的油印信件———《给各级党同志的一封信》中的名句。他以瘦弱之躯扛起胶东抗战大旗
2025-09-03 15:51:00
巾帼不让须眉的白衣战士张华英
张华英老人(左二)大众网记者 邢晨 通讯员 肖水莲 烟台报道烽火岁月里,山东胶东大地遍布抗争印记。在烟台黄渤海新区潮水镇潮水一村
2025-09-03 16:32:00
近日,《考古与文物》发表的《陕西澄城刘家洼芮国遗址东Ⅰ区M3发掘简报》揭示:澄城刘家洼芮国遗址东Ⅰ区M3墓主,很可能是芮国国君的夫人
2025-09-03 08:13: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抗战老兵郭木桑:放下书本去打鬼子
郭木桑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赵张昀 图/通讯员 夏海滨)8月22日下午,同安区莲花镇云洋村,99岁的郭木桑特意身着熨得整整齐齐的衬衫西裤
2025-09-03 08: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