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人未老,牙先“掉”:一场席卷年轻人的口腔危机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5-09-12 13:39:00 来源:新周刊

“从社交媒体的趋势就能看到,许多年轻人已经在讨论‘人未老,牙先掉’的现象了。”9月的上海,在被誉为“牙科奥林匹克”的FDI世界口腔医学大会上,科赴中国市场营销与销售副总裁陈晓枫(Portia Chen)一语道出了当下最严峻的健康趋势之一。

人未老,牙先“掉”:一场席卷年轻人的口腔危机

在她身后的李施德林展台上,“重‘漱’健康口腔新主张”的字样格外醒目。这场汇聚了全球顶尖智慧的盛会,正将一个本该属于中老年病范畴的问题,推到了聚光灯下:牙周疾病,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侵袭着年轻群体。

对于牙周疾病的年轻化,临床医生们或许有着最直接的感受。年轻人出现在牙防所的身影正在增多。这几年,诊室里越来越多二三十岁的患者,医生们也早已司空见惯。只有见到10多岁的患者时,医生们才会感叹一下,“这个实在太年轻了。”

本该坚固的牙齿,为何正在年轻人的口腔中过早地松动?提前到来的口腔危机背后,是我们的生活方式出了问题,还是健康认知存在盲区?面对这场几乎波及每一个人的“流行病”,从个体到社会,我们又该如何应对?

人未老,牙先衰

当牙周病发展到终局时,那种感受是激烈的。29岁的曲春(化名)形容那种感觉是恐慌。起初,只是刷牙时牙龈容易出血,伴随着难以消除的口腔异味,她并未在意。直到有一天,她用舌尖轻抵自己的几颗大牙,竟感到了微弱的晃动,无形的恐惧瞬间攫住了她。

但在那之前,这场侵蚀漫长、隐蔽,且几乎无声。

在医学上,牙周病是一场从牙龈炎到牙周炎的慢性战争。它不直接攻击牙齿,而是釜底抽薪,通过破坏牙齿的支撑结构,最终引起牙齿部分甚至全部脱落。后来,曲春失去了5颗后牙,然后踏上了漫长的牙周治疗与种植之路。

人未老,牙先“掉”:一场席卷年轻人的口腔危机

曲春的故事并非孤例。根据《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推算,我国成年人重度牙周炎患病率为30.5%。这意味着,只要走在大街上,迎面而来的三个人,其中一个正面临牙齿松动甚至脱落的风险。

在这些年轻的面孔背后,是一个个关于疼痛、疏忽、焦虑与经济压力的相似的故事。在无锡工作的周晴,从大学起牙龈就时常红肿、出血,她总以为是“上火”,靠消炎药硬扛,直到备孕时才被“可能导致早产”的风险惊醒;正在上海读研的李哲,因为严重的牙周病,多颗牙齿已经达到二度松动。他在数万元的治疗费用面前,感受到了现实的沉重。

他们正在用被掏空的钱包和被伤害的身心,为年轻时欠下的“牙债”买单。

“牙周病的患病人群正呈现明显的年轻化趋势。”在FDI世界口腔医学大会上,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预防保健科教授、中国牙病防治基金会秘书长荣文笙发出的警告,为这些年轻人的遭遇写下了沉重的注脚。

人未老,牙先“掉”:一场席卷年轻人的口腔危机

荣教授指出,在过去的30年里,一个惊人的变化发生了。牙周炎发病率和患病率上升最快的,并非60岁以上的老年群体,而是35至44岁的中青年人。“牙周病的年轻化,会让许多人过早失去牙齿,严重影响咀嚼、交流能力,进而降低生活质量。”她强调,“更可怕的是,危险不止于口腔。”多项相关研究早已证实,牙周病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甚至恶性肿瘤等全身性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这场提前了几十年的牙齿保卫战,敲响的不仅是口腔健康的警钟。它威胁着年轻一代的身心,也正在给个人与社会带来日益沉重的疾病负担和经济损失。

被忽视的牙菌斑

走向牙防所的年轻人,往往都有一个共同的敌人,就是“牙菌斑”。

牙菌斑是一种黏附在牙齿表面的细菌性薄膜,如果不能及时清除,就会钙化成牙结石,持续刺激牙龈,引发炎症。这便是导致牙周疾病的罪魁祸首。而现代某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更让它如虎添翼:精细化的饮食、高糖分饮料的普及,都为它供给了肥沃的菌床;巨大的心理压力,则削弱了我们身体的免疫力。

但追根溯源,牙菌斑的肆虐,关键在于我们口腔清洁的普遍不足。“我们发现,虽然消费者高度认同每天管理自身健康的价值,但也常常受限于时间紧张等因素而不能坚持。”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陈晓枫将这种“知易行难”的困境,视为品牌需要解决的核心痛点之一。

这背后是一直存在的知识鸿沟。《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仅有36.1%的成年人每天刷牙两次,而即便是最标准的刷牙,也只能清洁约25%的口腔面积。广阔的牙缝与牙龈沟,成了牙菌斑最理想的“藏身之所”。而对于漱口水这样能深入清洁牙缝、牙龈沟等刷牙死角的辅助工具,中国家庭的使用率不足15%。

“全社会的口腔健康素养亟待提升。”荣教授呼吁,“我们希望大家能及早养成科学的口腔卫生习惯,树立预防为主的理念,不要等到牙齿松动、脱落了才想到补救。”

这场认知与习惯的革命,需要科学的指引。在最新发布的《用好漱口水,促进口腔健康》专家共识中,刷牙、使用牙线、使用漱口水被推荐为口腔全面护理的“三部曲”。刷牙负责表面,牙线攻克牙缝,这两种护理方式的作用一目了然。但对于漱口水,一个更深层的问题出现了:它究竟是如何作用的?市面上琳琅满目的产品,哪一种才真正具备对抗牙菌斑的能力?

答案或许就在学术共识中。在FDI世界口腔医学大会上,欧洲牙周病学联盟(EFP)的临床指南被重点提及。其中,含有精油等特定活性抗菌成分的漱口水,被推荐用于帮助牙周炎患者控制牙龈炎症。

这一科学共识,为消费者在选择产品时提供了清晰的导航。以拥有146年历史的李施德林为例,其核心正是传承已久的四大精油配方。“这四种在天然植物中发现的成分——桉叶油素、薄荷醇、水杨酸甲酯、麝香草酚,并非简单的组合,而是一个经过长期科学验证的协同作战体系。”科赴中国研发中心负责人叶潮在FDI大会的论坛上介绍道,“它们能够有效渗透并瓦解牙菌斑生物膜,这是单纯的物理清洁难以企及的深度。”

人未老,牙先“掉”:一场席卷年轻人的口腔危机

如今,四大精油组合已经获得了美国、日本等多个国家的认可和广泛应用。大量的科学研究,也印证了这一机制的有效性。数据显示,与单刷牙和使用牙线相比,增加使用李施德林精油漱口水可以5倍瓦解牙菌斑。这一结论,让漱口水从一个清新口气的可选消费品,升级为守护口腔健康的第一道防线。

让科学健康消费成为一种日常

拥有科学的解决方案只是第一步。如何将实验室里的严谨配方,转化为大众乐于接受的日常习惯?“李施德林最为核心的竞争力源于对消费者的深入洞察。”陈晓枫对此深有体会。

面对这场波及全民的“流行病”,李施德林选择从两个维度主动出击:一是让产品更“懂”消费者,二是让沟通更“近”消费者。

产品创新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中国消费者越来越关注预防,但又常常受限于时间紧张而不能坚持。”科赴的消费者洞察,精准地描绘了现代人的困境。为此,“针对白领人群在每日护理方面的痛点,李施德林在今年推出了十效全护精油漱口水,将瓦解牙菌斑、修护牙龈、预防蛀牙等十大需求整合于一瓶,极大地简化了消费者的决策过程。”陈晓枫向我们介绍道。

人未老,牙先“掉”:一场席卷年轻人的口腔危机

“如果早几年有这样的产品,也许我就不会拖那么久。”正在经历漫长种植牙过程的曲春对此感慨道,“以前觉得口腔护理太麻烦,要买好几种产品,现在一瓶就能解决大部分问题,坚持下来的门槛低了很多。”

同时,品牌深入洞察年轻群体的文化属性,开发出樱花蜜桃、冰蓝零度等一系列新口味,让“漱口”从一种功能行为,变成一种愉悦体验。“以前总觉得漱口水味道很冲,很刺激,不敢用。”正在上海读研的李哲坦言,“现在有了果味的选择,感觉更像一种生活方式,接受度高多了。”

而消费者沟通的关键,则是融入场景。“我们深入消费者的美食体验场景,比如参与上海餐饮周;也通过与运动员汪顺合作,传递健康、积极的生活理念。”陈晓枫列举道。在抖音和小红书,李施德林与专业牙医和KOL合作,用年轻人听得懂的语言,破解谣言,普及科学理念。

“这种沟通方式太重要了。”在FDI大会现场,一位来自杭州的年轻牙医告诉记者,“以前我们在诊室里苦口婆心地科普,效果有限。现在品牌通过年轻人喜欢的渠道和方式去做这件事,相当于帮我们把预防的战线,从医院前移到了每个人的手机里。很多患者现在是主动来问我‘三部曲’怎么做,这就是最大的改变。”

为了响应被唤醒的市场需求,李施德林基于大数据优化了本土供应链,生产计划得以根据实时需求快速、灵活地调整。同时,品牌大力布局山姆、美团、饿了么等高增长渠道,确保当一个年轻人被科普“种草”的瞬间,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都能轻松地将这份健康认知转化为触手可及的产品。

从实验室到梳妆台,从一瓶漱口水到一个生活场景,李施德林正在做的,是努力缩短从“科学共识”到“国民习惯”的漫长路径,让健康的笑容,不再成为一件需要“亡羊补牢”的奢侈品。

三方合力,重“漱”健康新未来

打赢这场全民口腔保卫战,仅靠个体的觉醒和企业的产品创新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医学界的专业指导、社会组织的广泛动员和企业界的深度参与,形成一个理想的“三方联动”新生态。

专业机构正在扮演“引路人”和“动员者”的角色。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指引下,《健康口腔行动方案》等政策相继出台,将口腔健康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健康传播与促进专项基金副秘书长崔伟向我们介绍,“维护口腔健康,贯穿人的每个年龄阶段,体现了预防为主、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健康理念。”

具体的行动方案相继出台。从《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方案(2017—2025年)》到《健康口腔行动方案(2019—2025年)》,国家正通过一系列政策,致力于提升全民的口腔健康素养。值得注意的是,在卫健委发布的2025年“全国爱牙日”核心信息中,使用漱口水已被明确推荐作为促进口腔清洁、清除牙菌斑的有效方式。

而以科赴和李施德林为代表的企业界,是重要的社会力量。“作为一个基于科学的品牌,我们将持续深化和专业人士的合作,将刷牙、使用牙线和使用漱口水‘三部曲’的优势带给更多消费者。”在谈到未来规划时,陈晓枫强调。

人未老,牙先“掉”:一场席卷年轻人的口腔危机

科赴和李施德林与专业机构的联动,让科学普及变得更高效,也更具深度,其核心在于构建一个可持续的公益生态。2025年,在科赴的支持下,中国牙病防治基金会成立了“科健口腔”专项基金。荣文笙教授指出,该基金旨在通过培训专业人士、促进医学交流、提升消费者认知等一系列行动,系统性地推动口腔健康教育。

在这个公益生态的框架下,一系列精准的落地行动得以展开:在企业端,通过设立企业口腔健康角,为员工提供便捷的口腔护理工具和健康课堂,推动防治关口前移;在零售端,则在药店网络设置口腔健康护理专区,为到店顾客提供专业的健康教育。

“这次行动的亮点在于,我们既有科学知识,也有实用工具。”崔伟向我们介绍,在北京、广东等试点地区投放的全面口腔健康工具包中,就包含了科普素材、自测链接和李施德林漱口水样品,实现了从“知”到“行”的闭环。

“我们希望以口腔健康为切入点,将自我健康管理融入中国消费者的日常生活,赋能每个人成为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科赴中国总裁沈馥安表示。

而当“每个人”的力量被真正唤醒时,未来,便不再遥远。

在一个理想的场景中,一个像曲春、周晴一样的普通年轻人,将不再需要独自面对那份由于牙齿松动带来的恐慌。他能从手机里轻松获取到权威的科普知识,在公司的健康角方便地获得指导和工具,并在家门口的药店买到一瓶兼具科学与便捷的漱口水。

这场席卷全民的口腔健康危机,挑战仍存。但当医学界的指引、社会组织的动员与企业界的创新,最终汇聚成每一个普通人触手可及的日常守护时,一个更理想的未来已然可期。

在这场深刻的变革中,一个简单而美好的闭环正在形成:科学的理念被信任,有效的工具被使用,而健康也终将成为每个人都能自信拥有的、最宝贵的财富。

参考资料:

Treatment of stage I–Ⅲ periodontitis—The EFP S3 level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卫生计生委就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等情况举行发布会_新闻发布_中国政府网

《用好漱口水,促进口腔健康》专家共识

我国1990—2019年成人牙周病疾病负担现状分析及牙周病发病趋势预测

常见轻微病症健康管理专家共识(2025版)

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开展2025年“全国爱牙日”宣传活动的通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9-13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重医二院·医线探案|“颌”颜悦色① 患口腔颌面头颈部恶性肿瘤 去整形美容与颌面外科能治好吗?
...,在这里,“一站式”攻克最复杂的、涉及多学科交叉的口腔颌面头颈部疾病才是他们的“杏林绝技”。下颌骨里长了恶性肿瘤患者转辗半年不知道看什么科“我是骨头里面的肿瘤,整形美容与颌面
2023-08-01 10:44:00
年轻人口腔溃疡,无法言说的痛苦!让它拯救你的嘴巴
年轻人时常面临许多压力和诱惑,不良习惯也逐渐增多,其中之一是口腔溃疡。口腔溃疡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给年轻人的生活带来不少不便和痛苦。本文将探讨年轻人不良习惯对口腔溃疡的危害,并
2023-11-16 15:28:00
本文转自:消费日报中国口腔清洁护理用品工业协会公布上半年行业运行情况部分口腔用品新锐品牌增长明显本报讯 (记者 史晓菲) 中国口腔清洁护理用品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国口腔用品协会
2023-07-13 16:05:00
参半出席中国口腔新健康行动“全国爱牙日”活动 共筑国民口腔健康防护基石
...动,还与口腔领域专家一同共创趣味科普视频,针对职场年轻人关注的牙齿美白、口气困扰、牙结石预防等痛点,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帮助年轻人建立科学、可持续的口腔健康习惯。活动当天,《20
2025-09-22 11:44:00
一生面临哪三次牙龈危机
...始变胖。但只有少数会留意到牙周病、牙龈肿胀、出血等口腔问题。人体的免疫功能在20岁时达到高峰,之后便会随着年龄逐渐下降。如同外表和身体会产生变化一样,我们的口腔环境也会随着年
2023-08-02 20:47:00
年轻人成为种植牙主力军的原因
...为牙齿缺失修复的一种重要方式,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青睐。为何年轻人成为种植牙的主力军?本文将围绕这一现象,为您揭示背后的原因及口腔健康新挑战。1.种植牙的概述种植牙,
2023-11-08 10:59:00
远离烟草,共同守护口腔健康!世界无烟日,口腔专家的建议请收好
...牙周炎等口腔疾病的发病率,还会加重其病变程度,这在年轻人中表现得尤为明显。“牙周炎一旦加重,带来最直接的影响就是牙齿松动脱落。”顾中一曾接待过一位39岁的牙周炎患者,因为长期
2024-06-01 10:20:00
凭着三股劲,“年轻”康虹打造属于自己的名片
...。在同事们眼中,已近退休年龄的邵院长,似乎永远如同年轻人一般,眼中闪耀着灵动的星光,周身散发着青春的气息。她常说,与年轻的康虹团队一起工作,时时被大家想干事、能干事的劲头鼓舞
2023-11-06 12:13:00
西宁口腔诊所为何激增
...。如今,牙疼不仅是老年人之间的共同话题,也成为不少年轻人的烦恼。西宁市民薛女士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带着家人去离家不远的诊所看牙。“去诊所看牙不用挂号,也不用等太久,按照提前约定
2023-06-21 02:45: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18年双膝关节痛折磨 济南南郊医院助七旬老人重拾生活信心
一位饱受双膝关节疼痛折磨长达18年的七旬老人,在济南南郊医院骨二科成功接受手术治疗后重获健康,现已恢复劳动能力。如今,老人已能自如地使用农具翻晒农作物
2025-10-04 08:11:00
双节送温暖回访:济南南郊医院骨二科将“人本位”服务送到患者家中
10月2日,正值国庆中秋双节假期,当大多数人沉浸在团聚与休闲的氛围中时,济南南郊医院的一支医疗小队却踏上了一段特殊的行程
2025-10-04 08:13: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李子俊这个双节假期,五湖四海的游客纷纷与“宁”相约。南京的“宠粉”举措和南京人的热情好客,让他们竖起了大拇指
2025-10-04 08:14:00
单侧膝关节骨性关节病困扰老人多年 济南南郊医院骨二科精准手术解病痛
77岁的老人,多年来因左膝持续疼痛,行走日益困难。每一步都步履蹒跚,姿态不稳,不仅让人担忧其安全,连日常简单走动也成为一种负担
2025-10-04 08:14:00
“唱”游一厦!免费搭双层巴士 听演唱赏美景
唱游巴士专门设置了专业表演区域。图为阿卡贝拉椰子乐队现场演绎歌曲。厦门网讯(文/图 厦门日报记者 林钦圣 通讯员 江安娜)“坐着双层巴士
2025-10-04 09:20:00
“乐”享美好 厦门环岛路错时上演海风音乐会
清晨五点半,黄厝海滩的晨光音乐会在朝霞映衬下开场,陪伴着等候日出的游客。(厦门日报记者 林铭鸿 摄)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吴燕如)从晨光熹微到夜幕降临
2025-10-04 09:20:00
陕西旬阳通报“男子婚礼当天跳河”:因婚礼琐事情绪失控 多部门正全力搜救
华商网讯 10月4日,旬阳市融媒体中心发布消息, 通报“男子婚礼当天跳河”:因婚礼琐事情绪失控,多部门正全力搜救。全文如下
2025-10-04 10:26:00
张继科落水处放置“我在张继科落水处很想你”宣传牌?景区回应:虚构的!“没有放这样的牌子”
大皖新闻讯 近日,张继科在位于福建省福安市的白云山风景名胜区落水一事引发关注。10月4日,记者注意到,一张网传图片显示
2025-10-04 11:16:00
这几年一到节假日,贵州就被大家称为“全国人气最旺的旅游目的地”之一。贵州哪儿又火了?贵州有啥玩儿的吃的又“刷屏”了等等
2025-10-04 14:09:00
10月4日,在沧州油城秋韵·任丘中秋足球集市上,保定驴肉火烧和沧州驴肉火烧现场PK,“方”“圆”之争在此刻具象化了。(摄制:王宏飞、袁欣悦、黄炜珣)
2025-10-04 19:11:00
视频提供丨唐山投控(文旅)集团万株秋菊,是大地写给你的情书;大提琴在湖畔遇见钢琴,音乐成了最温柔的时空使者……这个国庆假日,带你阅尽唐山南湖的浪漫!
2025-10-04 20:08:00
大皖新闻讯 国庆假期,铜陵淡水豚自然保护区预计将迎来客流量高峰,因观豚平台承载有限,为保障游玩安全,确保游玩体验,铜陵大通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10月4日决定
2025-10-04 21:07:00
10月4日,在“河北五超”第八轮沧州对阵保定,球场内精彩的舞狮表演为比赛助兴。(摄制:王宏飞、袁欣悦、赵云航、吕熠、黄炜珣)
2025-10-04 23:53:00
视频提供丨唐山投控(文旅)集团10月5日,《礼赞华夏·弦音颂祖国》管弦乐专场将在南湖丹凤朝阳广场举行,以经典旋律致敬祖国。
2025-10-04 23:54:00
10月4日,“河北五超”第八轮沧州主场对阵保定,精彩的武术、空竹表演为球员助力加油。(摄制:王宏飞、袁欣悦、赵云航、吕熠、杜卓然)
2025-10-04 23: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