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无论是演义还是正史,曹操最倚重的人才中,除了姓曹的,几乎都是姓夏侯的,比如夏侯氏第一代将军夏侯惇、夏侯渊,以及后来的夏侯霸、夏侯楙、夏侯威、夏侯尚、夏侯玄,夏侯惠等。可以说曹姓与夏侯姓统治了整个曹魏天下。
夏侯渊
于是便有了曹操乃夏侯氏之子的说法。
细查这种说法的来由,其实早在三国时就已经有了。它最早被记录在吴人无名氏的《曹瞒传》中,“嵩,夏侯氏之子,夏侯惇之叔父。太祖於惇为从父兄弟。”然后被郭颂的《魏晋世语》所转载。
但这两本书内容的可信性却实在让人难以信服。从时间上看,《曹瞒传》成书于三国时期,应该具有相当的权威性,但这部书却充满了对曹操的不恭及曹操各种“奸诈”的描述,全书对曹操全以阿瞒称之,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如果是一部严肃的史料是不会表现出如此明显的政治倾向的,所以有很大的可能是吴国人对曹操的污蔑之词。这也是陈寿在编写《三国志》时,对这本“匿名之作”不屑一顾的原因。
陈寿塑像
而郭颁的《世语》成书于西晋时期,在后世留存及影响力上更不及《曹瞒传》。而且郭颂还曾因为对前人史料不加批判的继承,让略后于郭颂的史学家孙盛对其有“《世语》为妄矣”的评注。
所以这两部书并不足信。
而让人无比遗憾的是,陈寿也没有指出曹操的世系,只是很不负责地用一句:“莫能审其生出本末”了之。某种程度上说,正是陈寿的这句话,引起了后人对曹嵩(其实是对曹操)身世更为广泛的关注。
对于曹操祖父曹腾的身世,史书中有明确记载,曹腾是东汉末年沛郡谯县人(今安徽亳州),“少除黄门从官”,从小就做了太监(自然不会有儿子),在迎立桓帝事件中立下了汗马功劳,成为宦官集团的领袖人物,后来又“历事四帝,未尝有过”,一直升到中常侍大长秋,封费亭侯。
曹腾
官做大了,偌大的家业和爵禄就需要由人继承,于是,他过继了一个养子过来,取名曹嵩。
曹嵩就是曹操的生父。后来官至司隶校尉、大司农,但他本人除了掌握一些溜须拍马的技能之外,并没有什么实际的行政能力,因此也没有什么政绩值得记载。
中平五年,致仕的曹嵩回到了谯县老家,优哉游哉的过起了退休生活。直到次年十二月,曹操在陈留誓师讨董,曹嵩怕受牵连,带上几车的金银细软,以及小儿子曹德、最疼爱的肥妾,从老家出走,就此走上了不归路,为富有想象力的罗贯中先生提供了难得的演义素材。
曹嵩
以上几乎就是关于曹操父祖系的全部记载,史料中并没有任何证据证明曹操是夏侯氏之子。
相反,仔细分析我们反而发现许多对于“曹操出自夏侯氏”这一论断的不利线索。
第一,曹腾的父亲曹萌(一说是曹节),至少有四个儿子。曹腾排名老四,字季兴,上面还有三个哥哥:伯兴、仲兴和叔兴。
在两汉三国时期,家族的观念是非常重的。如果一个人没有子嗣,通常都是从同宗中过继,很少有从外姓中过继的,因为这涉及到香火传承与财产继承等问题。比如袁绍便被他的父亲袁逢过继给了伯父袁成;诸葛亮一开始没有儿子,诸葛瑾就把自己的长子诸葛乔过继给了他。
诸葛瑾
所以,从理论上说,曹腾在选择养子时,没有理由不优先在三个兄长家中物色人选。而曹腾也确实有众多的侄子,比如曾任尚书令的曹鼎,大将军曹休的祖父曹某(名字不详),曹仁的父亲曹炽等等。
第二,假如曹操果真是夏侯惇的叔伯兄弟,那么,曹操就绝对不可能把自己的女儿清河公主嫁给夏侯惇的儿子夏侯楙。
清河公主
因为这不符合古人“同姓不婚”的礼法。古人在婚配上,很是忌讳“同姓婚姻”。《左传·僖公二十年》称:“男女同姓,其生不蕃。”而《国语·晋语》也言:“同姓不婚,恶不殖也”。
除了清河公主以外,曹操之弟海阳哀侯的女儿嫁给了夏侯渊的儿子夏侯衡,曹真的妹妹也嫁给了夏侯氏——夏侯渊的堂侄夏侯尚。
第三,从曹腾、曹嵩、曹操祖孙三代的年龄差距推论,曹嵩被收为养子时已经懂事了,他不可能不知道自己的亲生父母是谁。
从常情来来看,收继者历来对收继关系讳莫如深。他们都不希望过继者长大成人后脱离自己,毕竟他们付出了很多。所以,这就意味着,假如曹嵩不是曹腾的亲侄子,曹腾是万万不敢收养的。
曹腾
而且夏侯家和曹家都是谯县人,曹腾不会傻到收养一个与老家距离太近、已经长大成人的异姓儿童,因为这不利于保密,更不利于继承家业。
第四,假如曹操不是谯县曹氏之子,他又怎会在家乡一呼百应,在曹操未显山露水之前,曹家未必没有比曹操更出色的年轻人,比如曹洪、曹仁。
曹操
另外,曹操在成就霸业之后,为何没有认祖归宗,恢复本姓?这应该是古人在功成名就后的普遍做法。而且就算曹操考虑到曹家这杆大旗的作用,但后来也没有必要费心巴力的为自己找一个显赫的曹氏先祖。
根据《魏书》记载,曹操成名之后,为了抬高曹家的声望,把自己的家世挂靠到周文王之子,曹国的第一任国君曹叔振铎的名下。
后来魏明帝曹睿又庄严宣布曹氏乃帝舜之后,“曹氏系世,出自有虞氏,今祀圜丘,以始祖帝舜配”。
曹睿
不管帝舜是不是曹氏先祖,如果曹操不是曹氏之子,完全没有必要找一个显赫的祖宗来为曹家增光添彩。
至于说陈寿的《三国志》将曹氏与夏侯氏并重,同被视为宗室(夏侯氏与曹氏的重要人物,被合为了一传),则很好解释。
曹氏和夏侯氏,由于是同郡望族,又同是建汉功勋之后,所以世代都有姻亲关系。曹操和夏侯淳、夏侯渊虽然不是从父兄弟,却也是姑表兄弟。等到曹操称魏王,夏侯氏早已成为曹魏武将集团中举足轻重的势力,再加上姻亲关系,备受曹操信赖,视为曹氏宗室也完全说得过去。
曹操与夏侯惇
而且陈寿在评中也写得很清楚:“夏侯、曹氏,世为婚姻。故惇、渊、仁、洪、休、尚、真等并以亲旧肺腑,贵重于时,左右勋业,咸有效劳。”
所以,基本可以排除曹操是夏侯氏之子的可能性,几乎能够确定曹操是曹氏之子,曹腾的亲侄子。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20 00: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